亲爱的读者,相信很多人对为什么说英国和德国是永远的宿敌和德国跟英国为何一直不对付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为什么说英国和德国是永远的宿敌和德国跟英国为何一直不对付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为什么说英国和德国是永远的宿敌
- 2、德国跟英国为何一直不对付
- 3、德国为什么那么讨厌英格兰和荷兰
- 4、欧洲近代史上英德矛盾由来
- 5、英国人和德国人有什么恩怨吗
- 6、德国和英国的矛盾是怎么形成的
- 7、英国与德国的矛盾真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主要的矛盾吗
为什么说英国和德国是永远的宿敌
欧洲两个老牌强国自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就是冤家路窄,而这一恩仇史在足球场上也一直延续,两支球队的每次碰撞都是火星四溅。1966年世界杯决赛的“温布利争议”。英格兰前锋霍斯特在加时赛击中横梁的射门被当值主裁判为进球,但时至今日,从旧片段中,我们都无法说服自己那个球是越过白界线的。德国人肯定会耿耿于怀,而英国人却是引以为荣,是因这次判决,成全了英格兰队历史上的惟一一次世界大赛冠军。1990年的意大利世界杯半决赛,两队再次相遇。最后,瓦德尔这名当时英伦最好的技术球员竟然把球射飞,留给我们的是年轻可爱的加斯可因的热泪盈眶。当然还有德国人的狂呼,而那一次,也成就了德国人的大力神这梦,更是送给了英格兰人新的噩梦——点球。2000年的温布利大球场告别赛,也是世界杯预选赛,米老鼠凯文基冈在见证了德国中场哈曼一记并不是很叼钻的任意球把马尾发型的西曼把守的大门失守后,也结束了他的国家队教练的生涯。而在一年后英格兰在埃里克森的带领下迎来了复仇的机会,英格兰自从1965年以来就没有在德国的领土上战胜过对手,而埃里克森凭借这场比赛扬名立万,欧文的帽子戏法和赫斯基,杰拉德的进球给英格拉人带来了5-1的大胜,这绝对是一场可以载入史册的比赛。除此之外在刚刚过去的南非世界杯上英格兰因为又一起门线冤案而目送宿敌德国晋级那更是给这两大欧洲豪强增添了一笔更为浓厚的仇恨色彩.....
德国跟英国为何一直不对付
众所周知德国在上个世纪连续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而英国在两次战争中无一例外的都成为了德国的主要对手,并且在德国具有优势时依然选择了抵抗,并且每次都坚持到了最后的胜利。那么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选择跟英国开干呢?
德军
我们知道当一战爆发时,德国还处于德意志帝国统治时期,德国在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的统治时期已经成为了欧洲数一数二的存在,这让第三任皇帝威廉二世看到了和英国比肩的机会。他也希望德国能够向英国那样在海外拥有广泛的殖民地,他希望让德国的人民出现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因此他的“阳光政策”就是扩大海军,为德国人民进入全世界寻找机会。
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的做法显然触动了拥有众多海外利益的英国,因此英国交好法国和俄国,而和德国的战争也即将不可避免。
但一战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当德国人开始按照“施里芬计划”进攻法国时,并没有获得最初计划中速战速决的要求。这导致战争拖入了无休止的长期化,而英国、法国、俄国的两面夹击也使德国疲于应对,最终失败。就算俄国提前退出了战争,但此时的德国还是无力回天。
一战时的德军
而二战时德国进攻英国自然要报一战战败的一箭之仇,不仅如此,法国、比利时、荷兰、俄国、波兰等国都成为了德国进攻的目标,这些国家也大多成为了德国在二战期间征服的国家。但由于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有英吉利海峡阻隔,最终德国也没有征服英国,反而使其挨过了那段最残酷的战争岁月。
德国为什么那么讨厌英格兰和荷兰
世界足坛有许多冤家对头,冤家对头之间总是有很多不得不说的故事。英格兰和德国就是一对有着71年恩怨史的老对手了。这对足球冤家又总是在关键时刻狭路相逢。
同英德两国九曲回肠的历史渊源一样,英德两国在绿茵场上也有着难以解开的结。双方从1930年首次交锋后,至今已经在各种比赛中对话24次,英格兰10胜5平9负进39球失30球略占上风。两国的俱乐部也屡屡相遇,近的如拜仁和利物浦的超级杯大战,稍远的如拜仁和曼联的冠军杯之争。在林林总总的各类“遭遇”中,英德恩怨情仇顿呈剪不断理还乱之势,而且已经不仅局限于90分钟比赛的范畴。
1938年,希特勒企图在政治上同意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同时,也十分垂涎足坛的霸主地位。同年5月14日,第三届世界杯前不久,当时欧洲足坛的老大英格兰受邀到柏林进行友谊赛。就是在这场友谊第一的比赛开始前,英格兰球员竟然被迫很“友好”得敬了纳粹军礼。尽管在稍后的比赛中,英国人以6比3的比分不留情面得将对手打了个落花流水,但是对于纳粹军礼使许多球员都羞愧难当。在那场比赛中攻入1球的马休斯爵士甚至把自己的悔恨带到了另一个“世界”。
2000年6月7日,英德在欧锦赛的小组赛中的遭遇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在当时看来,两队的胜负还极有可能左右两国申办世界杯的结果。虽然英格兰本场以1比0小胜,但由于双方都没能走的更远一起打道回府,2006世界杯决赛阶段举办权最终还是花落德国了。
纯粹属于比赛场上的恩怨也很精彩。1967年6月,西德队作客汉诺威,凭借贝肯鲍尔的唯一入球力克对手,这是德国队37年来首次战胜英格兰队。在此前的8场比赛中,德国队8负1平。这场比赛也成了德国人的转折点,在此后的交锋中,除赢了两场友谊赛之外,英格兰队从未在正式比赛中击败过德国队,直到2000年的欧锦赛。
马拉多纳有上帝之手,英德大战有“温布利入球”。在1966年7月30日在伦敦举行的世界杯决赛中,双方90分钟内打成2比2,在加时赛中,英格兰的赫斯特的一记劲射击中横梁后弹进,裁判在征求边裁意见后判球进。后来,赫斯特又入1球,英格兰本土捧杯,赫斯特也成为到目前唯一在世界杯决赛中上演帽子戏法的球员。那个被称作“温布利入球’的争议球到底进了吗?在后来,主裁判承认他没看清楚,在后来的后来,录像显示没进。天哪,问上帝吧!
1972年,两队相遇欧洲杯预选赛,西德在伦敦3比1击败英格兰,并最终夺冠。1990年,西德在世界杯半决赛中点球4比3再胜对手,最终第三度夺得世界杯。1996年,欧锦赛半决赛,德国又在伦敦凭借点球决胜拿下对手,3捧德劳内杯。
这就是英德恩怨。
欧洲近代史上英德矛盾由来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作为世界上头号的殖民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各个地区都和其它列强发生冲突。其中,英俄在亚洲,英法在非洲,争夺尤其激烈。由于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野心勃勃的德国又成了它的主要竞争者,英德矛盾终于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德矛盾的发展大体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从普法战争至九十年代以前,德国打败了法国,建立德意志帝国之后,开始成为国际贸易中一个新的竞争者;1883至1885年间,德国夺得第一批殖民地之后,又开始成为国际殖民地舞台的一个新的竞争者。英国清楚地认识到德国已作为一个新兴强国在欧洲兴起,并且怀有问鼎欧洲的野心。但是英国对于德国的挑战并不感到特别担心。因为当时这种竞争尚未严重威胁英国。在英国某些政治家看来,德国的勃兴还有助于抑制法俄两国的霸权,使英国在亚洲对俄国和在非洲对法国的斗争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因此,这时英德之间一般没有发生严重冲突,甚至有时在一些重大的国际斗争中互相支持。
第二,九十年代以后,德国从争取称霸欧洲的“大陆政策”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情况发生了急剧变化。德国无论在贸易问题上,还是在殖民地问题上,都开始成为英国强有力的竞争者。
英德矛盾在经济上的表现主要是贸易竞争。德国依靠采用新的技术和压低工人的工资,生产出价廉物美的商品,冲破其它国家的关税壁垒进行倾销。1880年至1890年间,德国输出额由三十亿零九千万马克增至三十四亿马克,即大约增加10%;而在以后的十年内,出口额增至四十六亿一千一百万马克,即增加了百分之36%。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工业产品中,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是向国外市场销售的。德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也迅速增加,1870年只占9.7%,到1913年,则上升为12.6%,仅次于英国,居第二位。德国商品在欧洲市场上日益排挤英国商品。1913年,德国对欧洲各国的贸易占德国出口的75%,进口的54%。英国对于德国强大的竞争能力,不仅感到惊讶,而且简直是惊惶失措了。
在殖民地方面,德国也成为英国最危险的竞争者。德国因为发展较迟,八十年代才开始夺取殖民地,至1914年,总共夺取了二百九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不及英国的十一分之一。对此,德国帝国主义是不甘心的,十九世纪末就公开叫嚷:“德国人已经看够了别人在分食那个甜包子。”德国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可是,世界已经瓜分完毕了,德国到那里去夺取“地盘”呢?当然,只能是从别的帝国主义国家手里去抢,其矛头又首先对准英国。于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虽然这时英俄和英法的矛盾仍很尖锐,可是英国同德国的斗争也同时开展了。
德国同英国争霸的一个重要行动是决定修筑“三B铁路”,这条铁路线从德国首都柏林开始,通过奥匈帝国及其控制下的巴尔干地区抵达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然后渡过海峡,取道安卡拉直达巴格达。1888年,由奥匈帝国至伊斯坦布尔的铁路干线竣工。同年,德国从土耳其取得修建至安卡拉的铁路租让权。1892年安卡拉铁路竣工。接着,德国又与土耳其谈妥修建至巴格达的铁路租让权。这个以“三B”计划驰名于世的铁路干线建成之后,德国的侵略势力将伸向亚洲,直达波斯湾畔,威胁着英国以印度为基地的势力圈。英国极力破坏巴格达铁路计划的实现,加深了两国的矛盾。
在非洲殖民地政策上,德国也和英国发生冲突。在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当中,德国想沿赤道两旁向外扩张,从西南非和东非斜断非洲,建立一个殖民帝国;英国则想从埃及南下,以及由好望角北上,纵贯非洲,建立一个殖民帝国。并且计划修建由开普敦至开罗,再连通至加尔各答的铁路,把英属的亚洲和非洲的殖民地连成一片。这就是英国的所谓“三C计划”①但是,德国抢先于1890年占领坦噶尼喀,挡住了英国的去路;当英国企图经过比属刚果修筑铁路时,德国又压迫比利时拒绝让英国铁路过境,破坏了英国修建纵贯非洲铁路线的计划。德国还极力破坏英国在非洲南部的扩张,最明显的表现是支持布尔人抵抗英国。1896年,布尔人粉碎了英国南非公司经理詹森所组织的偷袭,德皇威廉二世特地发出示威性的贺电,并给布尔人以军事物资的援助。以后英国提出了瓜分葡萄牙殖民地的诱饵,于1898年9月26日与德国签订条约,德国才没有卷入英布战争。
第三,德国加紧扩充海军,准备与英国争夺海洋霸权,1898年,德国帝国议会通过海军法案。威廉二世野心勃勃地说:“德国的未来在海上”,“三叉戟(海洋霸权的标志)一定要掌握在我们手里。”
英国人和德国人有什么恩怨吗
英国说到歧视的话真心除了英格兰威尔士其他地方都会被其实,包括爱尔兰和苏格兰德国人让英国人失去了帝国和世界霸主的荣光,但是他们的王室和人民却又是息息相关的。英国人特别自大,说德国人特别俗气
德国和英国的矛盾是怎么形成的
在拿破仑时代至一战前英德一直是盟友,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也进行了现代化工业解放了国内劳动力和加大了对原材料的需求,导致德国需要寻求更多的领土和殖民地,在德国谋求欧洲争霸和在世界内扩大殖民地的时候,触及了英国的利益,英法开始结成同盟站在德国对立面
英国与德国的矛盾真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主要的矛盾吗
是的
德国自从俾斯麦下台后,外交开始转向所谓“世界政策”、开始大规模海外殖民,把自己的战略目标定为获取世界霸权,威廉二世还授意提尔皮茨搞“大海军”,这无疑对英国的海上利益造成了极大威胁,而且在外交上德国也由于判断失误导致和英国关系恶化,英德矛盾也难以调和。
换句话说,德法矛盾主要是两国对欧陆霸权的争夺、而英德矛盾主要是两国对世界霸权的争夺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