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相信很多人对鱼化石艾青原文及赏析 鱼化石艾青原文和艾青鱼化石赏析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鱼化石艾青原文及赏析 鱼化石艾青原文和艾青鱼化石赏析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鱼化石艾青原文及赏析 鱼化石艾青原文及赏析内容

1、原文: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探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2、赏析:艾青的诗淳朴、流畅、浩荡,读起来琅琅上口,如行云流水,聚散无常,是诗,又是散文,他早期的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手推车》等曾经强烈地打动过我。我也很喜欢艾青重新执笔后写的这首《鱼化石》。我以为这是他近年来少有的佳作之一。可惜戴望舒没有写过同一命题的诗篇,可以供我们并举朗诵。但卞之琳是写了的。他的《鱼化石》有个加括号的副题: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还有一篇《鱼化石后记》补收在增订本《雕虫纪历》的时候,又将《后记》分成几条注释,可借此揣摩诗人的真意。

返回目录

艾青鱼化石赏析

1、全诗共八节。第一节,诗人用轻松活泼的语言描绘了鱼在水中自由自在游动的情态,“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沉浮”,而第二节诗人笔锋一转,猜测一条活泼自由的鱼成为鱼化石的原因,“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了解艾青经历的人都会明白这一节诗的象征意蕴,1957年艾青被无端地打成“右派”,从此被迫沉默二十年,失去了创作的权利,就如同那条曾经自由自在的鱼被突如其来的意外埋进灰尘。“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察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为鱼化石的鱼被发现了,看上去似乎和原来没有改变,“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鳍和鳞都完整,/却不能动弹”,鲜活如初的鱼却已没有了生命,这正是对摧残生命的政治斗争的无情展示。“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映,/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曾经“在浪花里’跳跃”的鱼却离开了水,这痛苦就如同一个视诗歌写作为生命的人被迫停止了写 作。如果没有感同身受,是无法把痛苦表达得如此深刻的。最后两节诗人认为要想不成为化石就要运动,即“活着就要斗争”。
2、《鱼化石》集中体现了艾青归来后诗歌写作的风格。首先,不展开对生活具体场景的描绘,而是从具体的生活感受中提取出一种更有丰富的象征性的人生体验,从而达到对历史的批判与反思。艾青在《鱼化石》中没有描写作者及同时代者所遭受的政治挫折,但又无一处不在写,这种对鱼的感受的获得完全得益于作者对自己几十年人生体验的提炼,然后把它熔铸到写作对象上。就像诗人自己所说,“这些年变成化石的人太多了”。这充分说明作者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不仅是把自己,而且把许许多多人的生命体验也加进来。其次,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炼出具体而鲜明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在这首诗中,“鱼化石”就是艾青在广泛观察生活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提炼,再把自己的人生感悟融进去,从而使“鱼化石”这一普通的事物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涵。最后,语言质朴,不事雕琢,诗句简短,诗行匀称。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