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很多人可能对我想了解十善业道 求拜 哪位高僧贤德和佛说十善业道经 白话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我想了解十善业道 求拜 哪位高僧贤德和佛说十善业道经 白话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我想了解十善业道 求拜 哪位高僧贤德帮我解释一下十善业的白话解释 最好详细一点 阿弥陀佛 谢谢!
十善道是相对于十恶业而言的,十恶:身业三种,杀(杀生)、盗(不与取)、淫(欲邪行);语业四种:妄语、两舌(离间语)、恶口(粗恶语)、绮语;意业三种,贪(贪婪心)、瞋(瞋恚心)、痴(邪见)。十善业道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语、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妄语
以下为引述大宝帕绷喀 所做的讲解节选:
十恶业的每一种业又各有四种因素:事、意乐、加行和究竟。
一、杀生的「事」为除自己之外的其它有情,例如:被屠宰的羊。「意乐」中又分想、动机和烦恼三部分。「想」为无误地知道所杀的对象;「动机」为想要去杀;「烦恼」为三毒中的任何一毒:以瞋发起的,如仇恨怨敌而用武器将对方杀死;以贪发起的,如爱着羊的肉、皮等而杀羊;以痴发起的,如外道等故意杀生以血肉祭祀,以为这样做没有过失而大肆向别人宣扬。「加行」为使用毒药、武器、咒语等各种手段。所谓杀生,并不一定就是用刀将对方捅死,用恶咒和巫术也能杀生「究竟」为对方在自己之前死去。如果这四种因素全部具备,杀生业道即告完备。
二、不与取的「事」为属于他人的财物。「意乐」三支中,「想」为不错乱;「动机」为想要不与而取;「烦恼」为三毒中任何一毒:以瞋发起的,如抢劫仇人的财物;以贪发起的,如见到别人的财物合自己的意,便将之窃走等;以痴发起的,如某些外道宗派声称「梵志穷时可行窃」,认为偷别人的财物没有错。至于「加行」,不与取并不一定就是夜里行窃,出家人一人取两份衬钱、作官的征收不合理的罚款、作买卖的对顾客短斤缺两等等都是不与取。寺院里订有各种惩罚办法,如强制作大礼拜等,目的也在于防止这类过失发生。
简言之,我们最容易犯不与取的一种情形是:为了得到某种别人不想给的财物,便想出各种欺诈的方法,迫使他人不得不拿出那件东西,从而占为已有。又如,他人将价值一分银子以上的物品或用品,委托我们保管或借给我们使用,时间久了,主人已忘记此事,自己却唯恐主人记得,最后生起此物归我所有之心,这也是偷盗。
三、欲邪行的「事」,对在家人而言,为产门之外的「非道」;怀孕或持八关斋戒期间的「非时」;在上师或佛塔附近的「非处」;对像为母亲等的「不应行」。对出家人而言,任何形式的性行为都是欲邪行。「想」必须是没行错认欲邪行的对象,但对出家人来说,不论错还是不错,均犯非梵行「他胜罪」。「烦恼」为三毒中的任何一种;「动机」为想作邪行。「加行」为二根和合等。「究竟」为由此生起 。
四、妄语的「事」有八种:眼见或末见之事物;耳闻或末闻之事物;鼻、舌、身三种识所了别、领受或未了别、未领受之事物;意识知道或未知之事物。说妄语的对象为能言、解义的人。「意乐」三支中,「想」的例子是,自己曾经见过的事物,想作改变而谎称未见过;「动机」为想要这么说;「烦恼」为三毒中的任何一种,「加行」为口说妄语,或是虽不说话、但用表情或姿势来撒谎。「究竟」为对方了解意思。
五、离间语的「事」可以是和合的人,也可以是不和合的人。「想」为不错乱;「动机」为意欲离间;「烦恼」为三毒中的任何一种。「加行」为企图离间和合者或阻止不和者和解,而对他们进行挑拨离间,不论是实话还是妄语,全都是离间语。某些人把这种行为看作是功德,事实上,这不仅没有功德,而且还有很大的过失,所以不可以说离间语。「究竟」为对方理解你所说的意思。如果对方因为离间语而关系破裂,此业道即成圆满;假如对方不理解而没有造成不和,这便成绮语而非离间语。
六、粗恶语的「事」有两种:一、使自己愤怒的有情,二、刺、角等非有情。「想」为不错乱;「烦恼」为三毒中的任何一种;「动机」为想说粗恶语。「加行」为批评他人戒律、家族、身体等方面的缺点。实说和妄语均犯,例如,称一只眼睛瞎掉的人为「独眼龙」和称正常人「独眼龙」,两者均犯。如果用意是在伤对方的心,尽管语调柔和,仍然犯粗恶语的过失。「究竟」为对方解义。因为此处必需要有「解义」这一条,所以对非有情的四大等说粗恶语,业道不会圆满。
七、绮语的「事」为没有意义的事情。「想」为知道想要说的事,不论有没有对象,心里想到什么随口说出,便是绮语正行;「动机」为想说绮语;「烦恼」为三毒中的任何一种。「加行」为谈论王室、战争等事。现在我们这些出家人,在寺院巡礼道散步的时候,喜欢很多人聚在一起,讨论有关政府、汉地、印度等方面的 。虽然绮语在十不善业中是最轻的,却是浪费人生的「无上方便」。(帕绷喀 又指出,有些出家人上殿时就喜欢讲废话,随后又相互到寮房中串门、整天闲聊,每天就这样瞎混过去。我们应当像阿底峡尊者所说:「众中观自语」,34——即便只有一个朋友在场,也要谨慎小心不说绮语。其它如讲故事、谈论外道典籍等,均属绮语。再者,除欲邪行之外,若教唆他人作其余六种身、语不善业,自己也犯业道。
八、贪婪心的「事」为他人的财物和用具,例如,在逛市场的时候,见到惬意的东西而生起想占有的强烈欲望。「想」为知道发生贪婪心的事为何。贪婪心的动机、加行和究竟等都必须在一念之上加以安立,其「动机」就是想把财物等归自己所有;「烦恼」为三毒中的任何一种;「加行」为这种念头变得强烈而希望为我所有;「究竟」为此念更为强烈,决定设法将财物等弄到手。我们对自己的财产也会产生贪婪。在 集市游逛的时候,贪婪心能生起十万次之多。此时,心中不要随意胡思乱想,而应思惟财物犹如幻化、没有真正的价值来加以对治。
九、瞋恚心的「事」和「烦恼」等与前面粗恶语中所说的相同。 「动机」为想要使用 、殴打等手段使对方受到伤害,或是希望对方遭到不幸。「加行」为在此事上努力。「究竟」为生起决定。(帕绷喀 告诫说,我们修息、增、怀、诛事业法,如果不是出于好的动机、不是纯粹为了利益圣教和众生,很有可能沦为贪婪心和瞋恚心等,所以一定要小心。)
十、邪见的「事」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例如业果、四谛和三宝等。如果认为这些事不存在就是邪见,声称它们不存在即是诽谤。例如,外道「足目仙人」因为贪恋自己的女儿,想与她发生性行为,而写了十万颂的论着,否认有前、后世,并且臆造了六十余种邪说。「想」是认为以有为无的毁谤是正确的,其它二支与前面所说相同。「加行」为发起毁谤。「究竟」为决定否定。虽然我们较难生起这一业道的正行,但福报差而受恶友影响的人则容易犯邪见。所以要小心警惕、认清恶友的真面目,这很重要。
轻重差别
(一)因体性故业重 身、语七种业道中,以杀生为最重,前者依次比后者重,后者依次比前者轻。其原因是:这些业所引起对方的痛苦,依次由重到轻。例如,我们每一个人爱惜生命的程度要胜过爱惜资具,所以杀生和不与取所造成的对方痛苦有大小之别。意的三种业道与此相反,前者依次比后者轻,后者依次比前者重。
(二)因意乐故业重 由极为猛力的烦恼意乐所造的业较为严重。例如,粗恶语在体性方面较轻,但如果极端愤怒地辱骂别人为「老狗」,这一粗恶语则变成重业。
(三)因加行故业重 以杀生为例,使用各种残酷手段将对方折磨致死的业较为严重。再者, 体形庞大的动物罪业较重,例如 大象比杀死虫子的业为重。其原因在于体力庞大的动物所受的痛苦也大,所以在加行方面成为重业。某些地方的人们喜欢将蛙、鸡、虫子等放在火上活活烤死,这在体性和加行二方面都是很重的业。
(四)因事故业重 即便只是对上师、阿阇黎、菩萨、僧伽和父母等殊胜福田怒目而视,也是极为严重的罪业。
(五)因久作故业重 以绮语为例,因为经常犯的缘故会成为重业。
(六)因无对治故业重 连一种善业都不做的人,其相续中的罪业将极为沉重。
佛说十善业道经 (白话)
佛说十善业道经 (白话)唐于阗三藏法师实叉难陀译
当时释迦世尊向龙王说:所有一切众生,因为内心思想不同的缘故,造作出来的善恶业也不同,由于这样所以有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等六道的生死轮回。龙王啊!你看这个大会与大海中形形 各种类众生,是否各别不同呢?像这些众生,没有不是由自己的心念,造作出善与不善的身业、口业、意业所致使的结果报应。
心意没有形色,不可看见或者拿取,只是虚妄不实的万法影相 所生起,毕竟诸法无主体,没有真正的自我与自我所有的一切。众生虽然各自随著自己所造的善恶业,所现起的果报不同,在其中实在没有能创作的主体。所以一切万法的生灭变化,都是不可思议的,自己的本性如幻如化,有智慧的人了知以后,就应该修集福德善业,由这样所产生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的果报身心,都会很端正庄严,看见的人都会真欢喜而不会生讨厌。
龙王啊!你观看佛的身相,是从修集百千亿种福德所生,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庄严相,放出光明显耀而遍照,光明遍覆与会大众,假使有无量亿的自在天王与大梵天王,他们所放出的光明也都会被佛陀的光明掩盖而不能显现;凡是有瞻仰如来身所放光的人,没有不目眩眼花。你又观看这些大菩萨,美妙的色身又庄严清净,这一切都是由修集很多的善业福德所生的果报。
这些天神、龙众、夜叉鬼、乾闼婆 神、阿修罗鬼神、迦楼罗大鹏金翅鸟、紧那罗歌神、摩罗迦地龙等八部鬼神众,都是有广大威猛势力的,也都是修集善业福德所生的果报。现在在大海中所有的水族众生,形体颜色粗劣鄙陋,形体大小,都是由自己内心起各种妄想恶念,致使身口意三业做出不善的罪业,由这样的原因,就随著所造的恶业各自感受果报。你现在应当时常照我的话去修学,也应该使令一切众生,了知通达因果报应,修持学习一切善业。
你们对这些道理,应当有正见而心不动摇,不可再堕落在断见与常见中,对佛法僧三宝能生长福田,应该生起欢喜心恭敬供养,如果这样,你们也会得到人间天上的尊敬供养。龙王你应当要明白!菩萨有一个法门,能断除一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痛苦,是那一种法门呢?就是在白天夜间恒常忆念,思惟观察善法,使令一切善法,在心内念念增长生根,不容允有一分一毫不善的恶念参杂在心里,这样就能使令各种罪恶永远断灭,善法日日圆满,时常可以亲近到诸佛菩萨,以及所有的圣贤群众。
所说的善法者,如果想要修得人身与天神的身体,或者要修证小乘声闻罗汉的菩提觉道,或者要修证独觉辟支佛的菩提觉道,或者要修证大乘的无上佛道,都必须依靠这个善法,做为修行的根本,才能修得成就,所以名叫做善法。这个善法就是十善业道,是那十种善法呢?就是所谓能永远舍离: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龙王啊!如果能舍离杀生的罪行,就能得到成就十种脱离苦恼的善法,是那十种呢?第一:对各种众生普遍布施没有怖畏。第二:时常对于众生会生起大慈悲心。第三:永远断除一切嗔恨恚怒的习气。第四:身体时常无病苦。第五:寿命会活得长远。第六:时常会受非人类的鬼神所守护。第七:时常没有可怕的恶梦,寝睡或者觉醒都很快乐。第八:灭除一切结怨,怨恨仇害自然解除。第九:不会堕落地狱、畜牲、饿鬼三恶道的恐怖。第十:命终后必定上生天界。就是这十种功德利益。如果能将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果者,以后成佛时,就会得到佛的随心自在寿命要长要短无障碍的果报。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偷盗的罪行,就能得到十种有保障而可信的善法,是那十种呢? 第一:物质财产盈积充足,而且国王、盗贼、水灾、火灾、不可爱的败家子,都不能消散毁灭。 第二:多数人会敬爱怀念。 第三:别人不会欺负。 第四:十方的人都会赞美。 第五:不用担忧会受损害。 第六:善良的名声流传远布。 第七:处在群众心无畏惧。 第八:钱财、寿命、容色、体力都一切安乐,而且辩论口才具足没有缺陷。 第九:时常怀著布施救助的心意。第十:寿命终了必定上生天界。就是这十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后成佛时,就能得证清净大菩提的智慧。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邪淫秽行,就会得到四种智者所称赞的善法,是那四种呢?第一: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器官,都很调顺。第二:永久远离 喧闹与内心的掉举散乱。第三:受世人所称赞。第四:妻子没有人能侵犯。就是这四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后成佛时,就能得到佛身大丈夫男根隐密不露的藏相。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打妄语的罪业,就能得到八种天神所赞叹的善法,是那八种呢?第一:口常清净,发出优钵青莲花的香气。第二:被一切世间人所信仰伏从。第三:所发的言语可成为证明,受人间天上所敬爱。第四:时常用爱语安慰众生。第五:心意能得到殊胜的安乐,身口意三业都很清净。第六:说话不会错误过失,内心时常欢喜愉快。第七:所发出的语言必受他人尊重,人间天上的人都会一一奉行。第八:智慧庄严殊胜,没有人能超越制伏他。就是这八种,如果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后成佛时,就会得到如来真实不虚的语言。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两舌挑拨的罪业,就能得到五种不可破坏的善法,是那五种呢?第一:得到不被破坏的身体,因为没有人能伤害他。第二:得到不被破坏的家庭眷属,因为没有人能破害他。第三:得到不被破坏的信用,因为顺于本份所修的道业。第四:得到不被破坏的法力道行,因为所修的道行很坚固。第五:得到不被破坏的善知识,因为不曾欺诳迷惑别人。就是这五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后成佛时,就会得到正信的眷属,一切魔的眷属,都不能阻碍破坏。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恶毒的口业,就能成就得到八种清净的善业,是那八种呢?第一:所说的话不乖违适度。第二:所说的话都对人有利益。第三:所说的话必定契合真理。第四:言语词句都很美妙。第五:所说的话都可以承受领会。第六:所说的话可以相信采用。第七:所说的话不会被人讥笑。第八:所说的话全部都是令人可爱,别人乐于接受。就是这八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以后成佛时,就会具足如来清净梵音的声相。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花言巧语的口业,就能得到三种决定不变的果报,是那三种呢?第一:决定被有智慧的人所喜爱。第二:决定能用智慧依照事实回答所问。第三:决定在天上人间所成就威德是最殊胜的,因为所说的话没有虚妄不实的花言巧语。就是这三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以后成佛时,就能得到如来一切所授记的果报,丝毫都不会荒唐而捐弃。
正觉:二乘人。正等正觉:菩萨。无上正等正觉:佛。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贪求欲望,就能得到成就五种自在满足,是那五种呢?第一:身口意三业自在满足,因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具足圆满。第二:财产宝物自在满足,一切怨仇盗贼都不能抢夺去。第三:福报德行自在具足,能随心所欲,因为一切物品都能具备满足。第四:国王的权位自在满足,任何珍贵奇妙的宝物,各方都会来奉献。第五:所获得的物品都超过所希求的,甚至超过百倍的殊胜,这是由过去世不悭贪不嫉妒别人的缘故。就是这五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以后成佛时,在三界内是特别尊贵殊胜的,天上人间都会共同恭敬供养。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嗔恨恚怒心的意业,就能得到八种喜悦的心法,是那八种呢?第一:没有损害恼乱的心。第二:没有嗔恨恚怒的心。第三:没有斗诤诉讼的心。第四:有柔顺温和本质正直的心。第五:能得到圣者的慈悲心。第六:时常作利益安慰众生的心。第七:身体相貌端正庄严,众人都共同尊敬。第八:以和气忍辱的缘故,能快速生到清净世界。就是这八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以后成佛时,就能证得没有障碍的心,观看的人不会生讨厌而起欢喜心。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愚痴邪见,就能得到成就十种的功德善法,是那十种呢?第一:能得到真正善心的快乐,得到真诚善良的善知识。第二:深信因果报应,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始终都不敢做恶业。第三:只专心归依佛教,不再归依其他的天神外道等。第四:把持正直的心正见的心,永远脱离一切吉凶的疑惑罗网。第五:会时常生在人间天上,不会再堕落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中。第六:具足无量福慧,展转增加殊胜。第七:永远舍离邪魔外道,实行佛法圣道。第八:不起虚幻的五蕴之体而生身见执著,舍离一切恶业。第九:安住在无碍的正确见解中。第十:不会堕落各种的灾难。就是这十种,如果能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以后成佛时,会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由自在的神通法力。
当时世尊又向龙王说:如果有大乘菩萨能依照这十种的善业,在修持菩萨道的时候,能舍离杀生的罪行而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富有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长寿不会夭折短命,不会被任何一切怨仇盗贼所损害。
因为舍离偷盗的罪行而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富贵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所获得的一切都是最殊胜没有人可以相比,都能具备积集所有诸佛的圣法宝藏。
因为能舍离不是梵行的邪淫而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他的家人眷属都能守贞节而顺从,对他的母亲与妻子,没有人敢用淫欲心去看视她们。
因为舍离虚诳的妄语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又能脱离众人的毁谤,摄持如来的正法,依照他的誓愿所希求,任何所做都必定能得到结果。
因为舍离挑拨离间的话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裕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家庭眷属都会和睦相处,有共同一样的志向与欢喜,永远不会乖违诤闹。
四不行业:一、不说是非。二、不听是非。三、不传是非。四、不得妄语。
因为舍离了粗鲁恶毒的语言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所有一切群众,都会很欢喜归依,所说的话都会被人相信接受,没有人会违抗拒绝。
因为舍离了没有意义的花言绮语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所说的话都不会虚伪假设,众人都会尊敬接受,又能善巧随方应变教导,断除各种疑问迷惑。
因为舍离了贪欲追求的心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自己所有的一切,都会惠施喜舍给众生,信心慧解都很坚固,具有很大的威德法力。
因为舍离了嗔恨恚怒的心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同时能迅速自然成就了没有障碍的心智,六根庄严美好,所看见的人都会生敬爱心。因为舍离了邪见颠倒的愚痴心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永远会投生在正见又敬信佛教的家庭里,能见佛闻法,供养一切僧宝,时常不会忘失自己所发的大菩提心。这就是菩萨大士所修持菩萨道时,实行十善业,又能布施救济来庄严道行,所获得的大利益。
就是这样,龙王啊!举出纲要来说,能实行十善业道,又用戒律来庄严大道的话,就能生起一切佛法真实的利益,又能圆满所发的广大誓愿。又修持忍辱行来庄严大道的话,就能证得佛的圆满音声,又具足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又能以精进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破除魔障怨结,深入佛法宝藏。又修持禅定来庄严道行的话,能产生忆念不忘、智慧、惭愧心、轻松安适。又修持智慧来庄严道行的话,能断除一切分别所生的虚妄错见。
又修持四无量心当中的仁慈心来庄严道行的话,对一切众生就不会生起恼怒伤害的心。又修持四无量心当中的悲愍心来庄严道行的话,就会怜愍一切众生,时常救度不会生厌舍弃。又修持四无量心当中的随喜心来庄严道行的话,看见别人修持善行,内心不会嫉妒嫌弃。修持四无量心当中的舍离执著心来庄严道行的话,对于顺心与违逆的境遇,都不会生起贪爱与嗔恚的心。
又修持菩萨的四摄法:布施、爱语、同事、利他来庄严道行的话,就会时常勤于摄化一切众生。
又修持四念处的观身不净、观心无常、观受是苦、观法无我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善于修习四念处的禅观。
又能修持四正勤的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以此庄严道行的话,就能全部断除一切不善的恶法,成就一切善法。
又能修持四神足的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以此庄严道行的话,就会时常使令身心轻松安适快乐。
欲神足─希慕欲乐。
勤神足─精进无间。
心神足─一心正念。
观神足─心不驰散。
四神足就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
又能修持五根的信心、精进、忆念、禅定、智慧来庄严道行的话,对佛道就会深信而坚固,精进殷勤不懈怠,永远不会迷失忘记,心地寂静安然调顺,断尽一切烦恼。
五根是生圣道的根本,故名五根。
五根:一、信根─信心生长。二、进根─精进生长。三、念根─忆念生长。四、定根─禅定生长。五、慧根─智慧生长。
又修持五力的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来庄严道行的话,众多的魔怨都会全部消灭,一切都无能破坏的。
五根坚固发生力量,叫做五力,能破三界之诸惑。
五力:一、信力。二、精进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
信力─信力能破邪信。
精进力─精进力能破懈怠。
念力─念力能破邪念。
定力─定力能破乱想。
慧力─慧力能破三界诸惑。
又能修持七觉支的选择正法、精进、法喜、轻安、忆念、禅定、行舍不著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时常善于觉悟一切万法。
七觉支:一、择法菩提分。二、精进菩提分。三、喜菩提分。四、轻安菩提分。五、念菩提分。六、定菩提分。七、舍菩提分。
择法菩提分─智慧简择法之真伪。
精进菩提分─勇猛心,力行正法。
喜菩提分─心生善法,而生欢喜。
轻安菩提分─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快安乐。
念菩提分─时时观念正法,令定慧均等。
定菩提分─心唯一境,而不散乱。
舍菩提分─舍离一切虚妄法,而力行正法。
又能修持八正道的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证得真实的智慧,而时常显现在目前。
八正道又名八圣道,是八条圣者的道法,修此八正道,可证得阿罗汉果。
八正道: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
正见─正确的知见。
正思惟─正确的思考。
正语─正当的言语。
正业─正当的行为。
正命─正当的职业。
正精进─正当的努力。
正念─正确的观念。
正定─正确的禅定。
又能修持停止散乱心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全部洗涤消除一切缠结烦恼。又能修持观照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如实了知诸法空无自性。又能修持善巧方便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迅速修成圆满有为法与无为法的法喜快乐。
龙王啊!你应当要明白!这十种的善业,甚至能使令佛的十力,佛的四无畏,佛的十八不共法,一切佛法,都能修得圆满,所以你们应当勤修十善业道。
佛十力:一、知处非处智力。二、知三世业报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四、知诸根胜劣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六、知种种界智力。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
佛四无畏: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何谓十八不共法?佛的十八种功德法,惟佛独有,不与三乘共有,故云不共法。
佛十八不共法: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龙王啊!譬如一切城市、都邑、聚集的村落,都必须依靠大地才能安立居住,所有一切药草、花卉、树木、丛林、也都是依靠大地才能得到生长。这十种的善业道理,也如同大地一样,所有的人类天界的善报也都依靠十善业而安立,一切声闻阿罗汉果、独觉与缘觉,以及大乘的菩萨行,一切佛法,都共同依靠这十善业的大地开始修起,最后才能成就各种的果位。
佛陀说完这部经以后,咸海娑竭罗龙王,以及大会的一切大众,世间上的天神、人类、阿修罗鬼神等,都生大欢喜心,相信接受如法奉行。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