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用户,您是否对许广平的生活费怎么办_许广平是个怎样的人感到陌生?别担心,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许广平的生活费怎么办_许广平是个怎样的人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鲁迅是不是没妻子
朱安约1878年出生于绍兴。1906年7月6日,她坐花轿嫁到了周家,成了周家长媳。朱安孤独的终身正是从拜天地开始。丈夫周树人在新婚之夜坐了半夜,婚后第四天就逃回了日本。她和先生很可能一生都没有圆过房。
朱安安分守己地陪伴着婆婆,终日盼望着先生回来。她知道先生和自己不好,就想好好地服侍他。她想将来有一天总会好的。她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点往上爬,以为终有爬到顶的一天。可这只蜗牛老到没有力气的时候,掉到了墙底。朱安心碎地说:“我待他再好,也没有用。”
鲁迅对朱安没有情,却有义。虽然夫妻终年不说一句话,但她身体不适,会陪同她去医院,搀扶她上下车。鲁迅和许广平生子后都不和她离婚,许广平也承认和先生只是同居关系,两人就是怕休弃朱安以后,她没有生路。朱安对鲁瑞,鲁迅,海婴的感情终生不渝,一部分是因为传统观念,一部分也是因为这份义。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大陆新村住所去世了。朱安和鲁瑞老太太的生活费本来是靠他每月寄回100银元。后来许广平每月汇寄4、50元钱,从1938年冬起周作人每月承担两位老人50元生活费,后改为150元伪券。
从感情上来说,朱安是特别不愿意接受这笔钱的,因为1923年7月,周氏兄弟失和的事件在她心里留下了阴影。1919年,鲁迅卖掉了绍兴老宅,花3500元购置了八道湾住宅。全家人都搬进了这所住宅。其中包括周作人的日本太太羽太信子和她的弟,妹。因为朱安不识字,所以由信子当家,兄弟二人平均每月收入高达600多元(购买力相当于人民币30000元左右),除自留一点零用外,绝大部分都交给信子,信子是在贫寒之家长大的,非但要接济日本的家人,自己更挥霍无度,经常要丈夫和大伯出去借钱。鲁迅叹说自己用黄包车拉回来, 弟媳妇用汽车拉出去。经济上的矛盾激化以后,信子有了想独霸大宅的念头。向周作人哭诉大哥调戏她,晚上在窗外听房,偷看她洗澡等。鲁迅想和二弟说清楚这件事,周作人写了字条,只说要大哥自重,永远不要再进后院。后来争吵之时,周作人用一个铜器向鲁迅砸过去。兄弟之情就此断绝。鲁迅搬出了自己一手经营的八道湾住宅。兄弟失和,不但在经济上打击,在感情上伤害,而且在人格上污辱了鲁迅。朱安内心可以说是憎恨周作人夫妇的。但她终究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旧式妇女,没有任何谋生技能,又要侍奉婆婆,每次接受这个她憎恨的人送来的钱,伤心和屈辱的眼泪只能暗自咽到肚子里。
1942年春,许广平被日本宪兵逮捕抄家,每月汇兑的款子中断了。她和朱安失去联系达两年之久。1943年3月,鲁瑞老太太去世了。周作人仍给朱安生活费。朱安十分希望能有其他获得生活费的途径,可以不再接受老二的钱。
1944年7月,物价节节飞涨,伪券日日贬值。150元实在不能维持老人的最低生活了。朱安决定变卖家产,西三条二十一号的房产是栖身之处,而且将来是准备留给先生唯一的骨肉周海婴的。家中唯一值钱的东西只有鲁迅的藏书,古文物拓片。早年鲁瑞老太太曾让鲁迅买些水田,吃米就不用使钱买。他坚持说田地没有用,有余钱都买了书,一生购置并保藏的9600多册书籍和6900多张古文物拓片,共16500多件图书。保守估计,总价值折合人民币在55万元以上。
1912年春 1926年夏鲁迅在北京期间,共收入银洋 41024元(据鲁迅日记,1922年缺损,为估算收入)。其中买书的开支约占一成。由于西三条寓所藏书中还有不少古籍珍本善本,实际价值远大于相当于20多万元人民币的买入价。
周作人是十分眼热兄长的藏书的。他知道大嫂生活困难,并不设法增加供给,净向两位老人(家里还有一位为周家工作了几十年的垂暮女工)诉苦,极力怂恿大嫂售书。朱安不懂藏书价值,他就主动代编书目,向各大书店发布售书信息。编书目的时候,周作人提出要买一些书。朱安拒绝了他,还死死盯着,绝对不允许他拿走一本。于是周作人在看中的书上精心作了记号,准备出卖的时候搜刮下来。后来,书目整整编了一本厚。
许广平得到消息,给朱安写了一封措辞恳切的信,请求她不要售书,生活费可以立即为她筹集。去信后许广平又委托律师事务所在1944年9月10日《申报》上刊登启事声明,大意是出售鲁迅遗物的行为没有法律效力,家属有权追回。启事主要不是针对朱安而是为了阻止购买者的。许广平还请了朋友去北平与朱安面谈,请她一定保存遗物。
1944年10月15日,唐弢,刘哲民和宋紫佩见到了朱安,她和老女工正在喝着清水一样的粥,饭桌上几块酱箩卜。他们说明了来意。朱安一言不发。过了一会,她冲着宋紫佩说:“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原话)说着指指自己的鼻子,很激动的样子。自比为遗物,看来似乎有点诙谐,只有朱安自己才知道,这个“遗物”含着多少痛苦与辛酸!尽管来客触动了她的伤感,她还是惦记着海婴,急急询问来客许广平母子的情况。
当时有很多社会名流想在经济上援助朱安,但她不肯接受任何人的接济,只愿意许广平付给生活费,自死也不再接受周作人一分钱。许广平筹集的生活费不多,朱安尽力节俭,安于贫困。有时一次许广平汇了几个月的钱,她就托人写信,说如果许手头不宽裕,她可以把钱再汇一份回去。她还给海婴去了很多信,问身体,问学业,问生活。许广平于1946年10月24日来到北平,和朱安一起生活了将近半月。许在朱安的协助下,清点鲁迅藏书,安置鲁迅手稿,安装好鲁迅的各种遗物。 朱安于1947年6月29日晨因心脏病去世。她留下的遗嘱是:灵柩回南,葬在大先生之旁。
鲁迅死后,妻子许广平和朱安的生活情况是怎么样的?
鲁迅先生的爱人是许广平。许广平1923年成为了鲁迅的学生,更因为学生运动和文学,而走近了鲁迅,并逐渐发展成为恋人。他们从1927年到1936年,在一起了十年,并于1929年生下了儿子周海婴。
鲁迅先生,除了自由婚配的妻子许广平以外,在家中,还有母亲给他安排的原配朱安。朱安一直陪着鲁母一同居住。
他和朱安虽是合法妻子,但只是有名无实的夫妻,他们的婚姻是旧时代的牺牲品。
1936年10月19,鲁迅先生在上海与世长辞。朱安和鲁母都没有赶得及,去上海见鲁迅最后一面。
一、鲁迅先生去世后的许广平。
鲁迅先生去世后,许广平就带着他们的孩子生活在上海。许广平在困难的岁月里,也经常汇生活费给朱安。
许广平是个有才华有智慧的文化人,她决心完成先生的未竟之业,整理先生的书稿。
她整理出版了《鲁迅书简》、《鲁迅全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鲁迅回忆录》等等书籍,并发表了大量纪念鲁迅的文章,以打破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宣传。
解放以后,许广平就来到北京工作,1968年在北京去世。
二、鲁迅先生去世后的朱安。
鲁迅去世后,朱安和鲁母的生活,主要来源于许广平和周树人。等到鲁母去世后,朱安就不再接受周树人的接济了,却乐于接受许广平汇寄的生活费。
只是那时候社会倒退、货币贬值,钱不值钱,朱安晚年生活比较贫困。抗战胜利后,朱安已经是百病缠身了。
朱安于1947年10月去世,死后葬在鲁母的坟墓旁边。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