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对于杨贤江故居的出生地和杨爱源的杨氏故居今貌,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杨贤江故居的出生地和杨爱源的杨氏故居今貌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杨贤江故居的出生地

杨贤江出生在慈溪 河镇贤江村,并在此度过了青少年时期。此地旧属余姚,原名七甲村、杨家村,后改称为江市村。1995年,为纪念杨贤江诞辰100周年,被命名为贤江村。2004年,长河镇人民政府对杨贤江故居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修,并在故居西北侧增辟了“杨贤江纪念馆”。长河镇原属余姚县北部,北濒杭州湾,原是一块盐碱荒芜之地。约在明朝成化年间筑成潮塘后,村民渐聚,在塘上形成集镇,靠海为生。从清代开始,村民以编织草帽为家庭副业,有“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尽是编帽人”之称。
1958年浙江省民政厅追记杨贤江为革命烈士。1986年杨贤江故居被慈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和1998年分别被列为慈溪市和宁波市爱国主义 基地。

返回目录

杨爱源的杨氏故居今貌

位于南华门13号院的历史民居——杨爱源故居修缮工程启动,杨爱源故居将改建成展览馆。这是我市继赵树理故居后,第二处被改建为展览馆的民居。
2009年,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间,文物专家发现了杨爱源故居,将其列为不可移动文物,同年故居被评为太原市历史民居。故居建于上世纪20年代,院落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约750平方米,现保存有南房、北房、东、西侧房,房屋均为砖木结构。南房现保存有木制窗棂,屋门两侧刻有精美砖雕。4座房屋均为上世纪20年代建成,是民国时期太原民居的代表,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杏花岭区文物旅游局 宋建伟介绍,修缮工程将按“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施工,保持原构造、原面积、原风格。拆卸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用摄像机记录下来,可继续使用的每个建筑构件已被编号,改建时根据编号放归原位。修缮工程10月完工。
故居修缮工程由市政府投资,预算约130万元。工程完成后,杨爱源故居将成为展览馆,向游人免费开放。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