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您是否对四川画家吴的画多少钱_四江吴感到陌生?别担心,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四川画家吴的画多少钱_四江吴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吴长江的辞职事件

2012年5月25日, 控股有限公司宣称,董事长兼CEO吴 个人原因辞职。吴 同时确认与公司董事会并无分歧。据悉, 现任非执行董事阎焱接任董事长,首席执行官一职则由张开鹏接任。 翻出当初 赴港上市的《招股说明书》,上面明确指出其上市保荐人包括高盛,而高盛旗下公司也是 的股东。截至 上市时,作为私募股权投资者的软银赛富、高盛分别拥有30.73%和9.39%的股份,而软银赛富当时的股份已经超过了吴 持有的29.33%股份,是第一大股东。2011年年报显示,软银赛富持有 18.33%股权,仍是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业内人士大多认为,吴 此次辞职是对前述股权结构和控制权的抗争。港交所最新资料显示,吴 于2012年5月11日,场内增持公司好仓200万股,耗资532万港元,成交均价2.66港元。变动后吴 持股6.3亿股,持股占比达19.95%,但仍与两家投行的股权存在不小的差距。
事实上,这已是吴 二次离开雷士———2005年 曾爆发主导权之争,吴 一招“以退为进”在经销商的力保下取得公司控制权。业界猜测,吴 依然会像第一次那样再回雷士。
公开辞职后,吴 连发两条微博,就辞职一事进行了回应。他表示:“由于我近期身心疲惫,想休整一段时间,所以辞职”,并称“等我调整一段时间,我依然会回来的,我为雷士倾注了毕生的心血,我不会也永远不会放弃。”
23日晚公告,该公司创始人、现任CEO吴 已于6月21日的股东大会上当选执行董事。这意味着,吴 经历过去一年的波折,正式重返雷士董事会。 1965年,吴 出生在重庆铜梁农村。1985年,由于高考发挥失常,这位四川省优秀学生干部,与心仪的清华大学失之交臂,被西北工业大学录取,学的是飞机制造。毕业后吴 被分配到陕西汉中航空公司,有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1992年,就在即将被提拔为副处长的前夕,他选择了辞职,怀揣“ 板梦”,只身来到深圳。
开始时,他在一家台资企业做保安。但他知道,这绝不是自己南下的追求。四五个月后,他来到番禺,进入一家港资灯饰企业打工。几经磨炼,他总结出“ 板定律”:首先要能吃苦;其次是胆子大,有风险意识;第三是具有商业意识。他发现自己以上条件都具备,另外,自己读的书比许多 板多得多。
10个月后的一天,吴 的存折上有了1.5万元。他径直来到 板面前,告诉他自己要辞职办厂。
1994年,总资本10万元、股东6人的惠州明辉电器公司成立了,由吴 全面负责。
公司的第一张订单让吴 记忆犹新。一个香港客商要2万只变压器,要求两周内交货。熟悉这一行的都清楚,单是开一个模具就要1个月,但吴 毫不犹豫地接了单。一周时间画图、开模,10多人连续干了几个通宵,最终交了订单。这笔生意赚了20多万元。这一年,6个股东每人分了3.8万元。 一年后,吴 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
1998年底,吴 联合两个高中同学凑齐100万元,成立了惠州 有限公司。当时, 、欧司朗、 等跨国 行业巨头已进入中国,在珠三角一带的 企业已超过3000家,“雷士”在“内忧外患”中坚定地 起航。
“渠道、诚信、品牌”是“雷士”亟待攻克的三大难题。可吴 首先解决的却是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先定目标,再建工厂,营销未动,战略先行”——这是“雷士”创立之初谈及最多的16个字,也是“雷士”一贯的作法。
2000年,一批已经卖出的价值200多万元的产品发现了质量问题。是召回产品还是夹着皮包走人?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吴 选择了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决策:召回全部问题产品。有职工提出把雷 标抹去后再销售,被他断然否决。“雷士”以净损失200多万元的代价,创立了在 行业率先实行的产品召回制度,从而赢得了市场信誉。当年年底,“雷士”的销售额达到了7000万元。
销售额在不断地增长,吴 又决定在行业内第一个推行专卖店模式。“雷士刚起步,产品连半壁墙壁都摆不满,开什么专卖店?”很多人不理解。但吴 坚持了自己的想法。2000年7月,第一家专卖店在沈阳开张。一年之后,这样的店已经有了十几家,经销商反映挂了牌子的店要比不挂牌子的店销售好得多。渐渐的,有经销商主动找上门要求加盟。 2005年,在市场上迅猛崛起的“雷士”,企业内部却经历了一场大多数民营企业所共同经历的“地震”。
三个股东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其他两个股东认为,前几年一直在投入,现在赚钱了应该分红;而吴 认为,企业做得还不够大,赚来的钱应再投入。
双方互不让步,股东之间最后摊牌。由于对方占有55%的股份,吴 只有45%的股份,虽然对方并不参与管理,但为了平衡关系,吴 让出了董事长的位置。他被要求领走8000万元后彻底退出“雷士”。
然而,就在吴 签订协议退出后的第3天,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吴 刚离开惠州,就接到了一位供应商的电话,要他赶紧回公司。
一回到惠州,他就被直接带到了公司大会议厅。厅内,全国各地200多个供应商和经销商,还有公司的中高层干部,黑压压地挤满了屋子,另两个股东被围在中间。现场还挂起了“雷士战略研讨会”的横幅。
最后大家决定举 决吴 的去留,结果是全票通过他留下。另两个股东表示退出。由供应商、经销商“反水”,决定一个企业高层的人事变动,这开创了企业发展史的先河,惊叹业界。
“事到万难需放胆,境当逆处仍从容。”吴 始终秉承着重庆人的性格。“公司地震”后,“雷士”反倒迎来了更 的业绩。2006年,“雷士”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不但在惠州建立了工业园区,还在重庆万州、山东临沂分别斥资数亿元,打造西南、华北地区最大的 基地。
“雷士”的异军突起,不但赢得了菲利浦的尊敬,而且让高盛、软银等跨国投资公司闻讯而来,凭借国际投资背景,“雷士”一跃成为国内最具国际化潜质的中国 企业。 照名创业者和风投争端风波
江步入资本局:
第一阶段
1998年底,吴 出资45万元,他的另外两位同学杜刚与胡永宏各出资27.5万元,以100万元的注册资本在惠州创立了 。从股权结构看,吴 占比45%,另两人55%。
做大后,这赚的钱怎么用,几个人的看法就不一样。2005年董事会上大吵了一架后,决定分家。方案是:企业作价2.4亿元,自己从企业拿走8000万元,作为交换,自己的企业拥有的股权归其他两位股东所有。胡、杜欣然同意,随即签署协议。后来胡杜二人各拿8000万元离开。
第二阶段 从胡、杜离开到IPO上市
胡、杜两人离开,也让雷士资金一下处于短缺之中,吴求助于柳传志,邀请 入股雷士,在柳的联系下,与 控股有合作关系的叶志如通过正日公司借款给雷士200万美元,并在后来“债转股”。
2008年,为增强技术能力,以现金+股票的方式收购了世通投资有限公司。由于现金不足,再次融资。在该次融资中,高盛与软银赛富联合向 投入4656万美元,其中高盛出资3656万美元、软银赛富出资1000万美元。此时,第一大股东变成了软银,吴跌为第二大,而高盛第三。
第三阶段 败走
2011年7月21日,雷士引进法国 电气作为策略性股东,由软银赛富、高盛联合吴 等六大股东,以4.42港元/股的价格,共同向 转让2.88亿股股票。 耗资12.75亿港元,股份占比9.22%,成为 第三大股东。
2012年5月25日,吴 被毫无征兆地“因个人原因”而辞去了 一切职务,而接替他出任董事长的则是软银赛富的阎焱,接替他出任CEO的则是来自于 并在 工作了16年的张开鹏。
风波转折 吴 或很快将回归雷士董事会
沸沸扬扬的雷士内讧迎来转机,三大股东停止隔空喊话,当面会谈。记者昨日独家获悉, 始人吴 已答应“阎三点”,很快将回归雷士董事会。 1998年底,吴 创立 ,提出并充分实践“ 界品牌,争行业第一”的经营理念,在行业率先导入品牌专卖模式和运营中心模式,先后 了中国 行业的“品牌革命”和“渠道革命”。
职务罢免
8月8日, 发布公告称,董事会通过决议罢免吴 的首席执行官(CEO)职务,由董事长王冬雷接替。王冬雷表示,吴 涉嫌为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公司进行利益输送,同时,他嗜赌成性,欠下4亿元的赌债。

返回目录

“悲情创始人”吴长江:一晚输5亿,赌掉300亿公司,送自己进大牢

“人生在于赌,大赌大机遇,小赌小机遇,没赌没机遇”。

这是谁说的?

曾经名动一时的 公司创始人吴 说的。

据说,这是他读大学时贴在床头的座右铭。

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人,就像吴 ,一个晚上输掉5个亿而不皱眉头的原因了。

吴 还在牢里,56岁了,应该己经大势己去,他的江湖故事己画上了句号。

现在,就让我们回看一下他的经历吧!

1965年6月,吴 出于重庆市铜梁乡下,父母是 实巴交的农民,他有一个弟弟,一家4口,虽贫穷,也幸福。

文化水平很低的父母从小就教育兄弟俩要好好读书,坚信“读书改变命运”。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家人在文化教育上是成功了,却忽略了另一方面,就是对孩子爱赌博的习惯视而不见。唉,他们当时哪里想得到这么多呢?!

吴 的学习成绩非常出色,而且不是书呆子,他曾当选四川省优秀学生干部。

1984年9月,19岁的吴 考上在陕西省西安市的西北工业大学(这也是一间牛逼学府),专业是飞机制造。

几年后他的弟弟也考上中专。

一门两杰,对长于乡下的他们来说,也是光耀门楣的喜事了。

1988年7月,23岁的吴 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陕西汉中航空公司。进入国企,拿到了铁饭碗,吴 的未来可期。

吴 平常爱赌两把,但是这 没有影响到工作,他聪明睿智,业务及 社会 能力都强,在企业里面很活跃,深得 喜欢。

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的经济改革开放拉开大幕,到了1992年,我国的经济改革开放再上一个新台阶,经济发展欣欣向荣,这就激发了一大批体制内的精英辞职“下海(经商)”,吴 正是其中之一。

此时,吴 己工作了4年,能力 的他己经进入了副处长的提拔名单,野心己经激发的他不顾这些了,毅然在1992年8月辞职南下。

这是赌一把,还是为 奋斗?

1992年9月,27岁的吴 兴冲冲地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中心-深圳,不过,出师不利,身为工程师的他难以在深圳找到专业(飞机制造)对口的用武之地。无奈之下,只好应聘到一家台湾 厂,当上了储备干部。

所谓的储备干部,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杂工”,工厂哪里缺人手就去哪里帮忙。不久,台湾 板看吴 身体结实,就让他去做临时保安。

这对吴 来说,心中难免郁闷!

4个月后,他辞职,前往广州番禺,进入一家灯饰厂,从此,他进入了让他爱恨交织的 行业。

在这里,吴 前期做技术员,后来升为经理,表现十分出色,以致于他辞职时, 板拿出高薪极力挽留。

10个月后,吴 存下了1万5千元,他准备创业了。

吴 打了1年半左右的工后,1994年7月,29岁的他来到毗邻深圳的惠州,联合5个伙伴,凑齐10万元注册资本,创办惠州明辉电器公司。

公司艰难起步!

的是,不久他们接到一个大单,来自于一个香港客户,要求2周内交付2万只变压器。

吴 带领10来个人,连续干了几个通宵,终于如期如质完成任务,得到香港客户的好评。

这一单,他们赚了20多万,公司得以立足下来;第一年,他们就每人分了3.8万元。

第二年,一个香港 板看中吴 的经商才华及企业的发展前景,出资3百万元收购了明辉电器,随即迁往东莞,吴 成为年薪20万元的高管及小股东。

(1)同学联手

1998年初,33岁的吴 卖掉公司股份,辞职重返惠州,联合两个高中同学——杜刚和胡永宏,三人凑了100万元,成立惠州 有限公司,其中吴 出资45万,占45%的股份;而杜刚和胡永宏,则一共出了55万,一起占有55%。

(他们是 哥们,读高中时,胡永宏是班长,吴 是团支书,而杜刚则是他们公认的大哥。)

(2)吴 能力

当时, 、欧司朗、 等跨国 行业巨头已进入中国,在珠三角一带的 企业已超过3000家,市场竞争激烈。

“ ”最终胜出,全靠创业团队的努力拚杀,尤其是吴 出类拔萃的经商能力。

“渠道、诚信、品牌”是吴 的致胜秘笈。

比如,在2000年下半年,一批已经卖出的价值200多万元的产品发现了质量问题。是召回产品还是夹着皮包走人?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吴 做出了重要的决策:召回全部问题产品。有职工提出把雷 标抹去后再销售,被他断然否决。“雷士”以净损失200多万元的代价,创立了在 行业率先实行的产品召回制度,从而赢得了市场信誉。当年年底,“雷士”的销售额达到了7000万元。

比如,吴 是行业内第一个推行专卖店模式的 板。“雷士刚起步,产品连半壁墙壁都摆不满,开什么专卖店?”很多人不理解。但吴 坚持了自己的想法。2000年7月,第一家专卖店在沈阳开张。一年之后,这样的店已经有了十几家,经销商反映挂了牌子的店要比不挂牌子的店销售好得多。渐渐的,有经销商主动找上门要求加盟

比如,在广告宣传推广方面,吴 也有独到见解,他认为,打广告无外乎两个目标,一是要让客人知道你,二是要客人相信你,但是不能别人说什么你也去说什么,这样没什么新意,别人记不住你。“我们不请明星代言、不在电视做广告,我们是第一个走出卖场在高速路、机场、车身做广告的,这是差异化的宣传,这样才有效果”。

在以吴 为核心的经营团队努力打拚下, 发展迅速。2002年开始, 的行业地位越来越高,几乎每年以翻倍的态势在增长,2005年,营业收入超过15亿元,成为国内 行业的龙头企业。

(3)分道扬镳

就在企业欣欣向荣之际,曾经亲如兄弟的三个合作伙伴撕破脸皮,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人与人之间闹矛盾,原因多方面。单就吴 来说,他经商能力出众,却总是难交好搭档,像这次的两个同学,以及以后的合作伙伴都是这样。除了运气不好(正所谓“知音难觅”),吴 也要检查自身原因,比如他独断专行,比如他好赌,交一个赌棍作为事业伙伴,很多人是不 意的。

杜刚和胡永宏联手,对阵吴 ,矛盾从2000年就开始出现,彼此不想到化解、收复,矛盾就越积越多,越来越深,终于在2005年下半年大爆发。

开始,杜刚和胡永宏利用自己的绝对控股地位,毫不客气地将吴 逐出 ,但是吴 联合经销商反扑,结果是杜刚、胡永宏败北,两人退出,所持股份由吴 斥资1.6亿元回购。

(4)因赌而成的困局

从1998年到2005年, 走过了7个年头,并且发展挺顺利的,吴 赚到了多少身家?他拿得出1.6亿元转让金吗?

他拿不出,只能自筹很小的一部份,大部份依靠融资,这必然跟他好赌有关,赚的钱拿去赌博了。

曾经 赌债没及时清还,工厂门口被追债者封堵。

1.6亿元需要融资,他计划中的企业大发展也需要大量资金,所以接下来一年多,吴 大力“找钱”。

(5)引入投资者

的发展前景良好,所以融资不算难!

(1)一个低调的广东女富豪——叶志如出了200万美元;

(2)风险投资人区健丽出了994万美元;

(3)投资资金-软银赛富(代表人阎焱)出了2200万美元。

等等。

(6)企业发展迅猛

有了资金,吴 率领企业迈开大步 ,斥巨资建设广东惠州工业园、重庆万州工业园(西南地区最大的 制造基地)、山东临沂工业园(华北最大的 制造基地)。

2008年,吴 为了增强 的节能灯制造能力,斥资收购中国世通投资有限公司,其中的部分资金4656万美元由软银赛富联合高盛出。

高歌猛进,吴 也功成业就,他荣获“2009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中国首届 行业十大杰出人物”、“中国十大创业新 ”、“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等殊荣。

2010年5月20日, 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市值达到300多亿,吴 达到人生的巅峰时刻,同年,他以29亿元身家挺进中国福布斯富豪排行榜。

此时,软银赛富持股30.73%,为第一大股东,吴 持股29.33%,为第二大股东,高盛持股9.39%,为第三大股东,吴 任董事长、CEO,代表战略投资者的阎焱出任执行董事。

2011年7月21日,阎焱主导引进策略投资者施奈德(也是 行业巨头),后者出资12.75亿港元,获得9.22%股份,成为第三大股东,与此同时,软银赛富的股份稀释为18.48%,吴 的变为15.34%。

(7)团队矛盾

公司创始人吴 和代表投资者利益的阎焱合作愉快吗?

彼此有过蜜月期,都是为了利益嘛,企业发展顺利,可以遮盖彼此的隔合。

但是,阎焱心中渐生隐忧, 什么?

首先是吴 的经营作风过于独断专行,多次绕开董事会作重大决策,比如,将公司总部迁往重庆便是他一人决定的;

其次是吴 好赌,每逢公司高管开会,结束后吴 总会“组团”前往澳门大赌一把,还不时有吴 拿公司资金财博的传闻。把公司交给这样的人,难免让人忧心。

不过,吴 的确能力出众,公司发展也强劲,阎焱就把换人的念头压在心底。虽然如此,阎焱还是做了一手防备,就是引进策略投资者施奈德。

(8)矛盾爆发

两人之间的平衡终究有打破的时候。

2012年5月,富豪刘某某夫妇案发,有一笔资金牵涉到吴 ,吴 被请去司法机关协助调查。

(情况是这样的:吴 个人和朋友创办重庆雷士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他持股60%,后来, 背负5亿多赌债,只好将股份转让给刘某某夫妇。)

上市公司 总协助司法机关查案,不是好事情,一经传出,雷士股份的股价应声而跌,吴 面临极大的 社会 压力!同时, 里面牵涉巨额赌债,阎焱十分恼火,决定将压在心中多时的换人计划付诸行动。

5月25日,迫于公司 压力,吴 以个人原因辞去董事长、CEO,阎焱接任董事长,在施奈德集团工作了16年的张开鹏出任CEO,张开鹏从施奈德集团找来几位高管组成公司 管理团队。

(9)吴 反击

过了一个多月,因协助警方调查的风波平息,这风波也没对吴 造成什么负面影响,于是,他要求重返 ,遭到以阎焱为首的董事会的断然拒绝。

吴 自然不甘心失去自己一手创办企业,他采取“反攻”以收复失地。

但是他手中的王牌只有一张,就是经销商、企业员工支持他。其实,所谓的支持,也是“利益”两字,吴 当政时是比较关照或关心经销商及员工的,而且,新上任的管理团队出台了一些不得人心的管理措施,在这种情况下,经销商、企业员工自然倒向吴 了。

7月12日,阎焱 的董事会,与雷士的高管、经销商代表和供应商代表会面,代表们要求吴 重返雷士,改组董事会,并让 出局,遭到拒绝。

7月13日,一场声势浩大的员工 正式开始。

这些有效吗?

只有一点点效用,就是 集团进驻的几位高管辞职了,至于吴 复职,没门。

对经销商、企业员工的安抚工作,阎焱他们也会做,吴 这些基于利益之上的反击措施不久就归于平静。

(9)再找盟友

吴 还有一个理论上可行的办法,他持股15.34%,和第一大股东的18.48%差距不是很大,可以通过二级市场吸纳流通股成为第一大股东,从而重返董事会。但是,吴 没有这样的财力,都怪他平常好赌。

为了重回 ,吴 简直是“杀红了眼”,他找到了昔日的竞争对手:王冬雷。

王冬雷是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豪润达)的创始人、控股股东,德豪润达1996年5月创立于珠海,200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一家以小家电、LED和 相关业务为主的集团性公司,多年被评为“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

德豪润达从2009年开始大力布局LED产业,但是发展不顺,苦于没有足够响亮的品牌和优质的终端渠道。 的品牌和销售渠道,早己让王冬雷涶涎三尺。

吴 和王冬雷两人一拍即合,结成了联盟,两人达成“密约”:吴 将大部分股份和王冬雷互换,吴 成为德豪润达的第二大股东,王冬雷再通过二级市场吸纳股份成为 的第一大股东,之后帮助吴 重返 掌权。王冬雷做 的大股东,但不干涉雷士的运营;吴 做德豪润达的二股东,同样不干涉经营。

2012年12月,财大气粗的王冬雷斥资6.54亿港元,从二级市场吸纳 的流通股份,加上吴 转让的股份,他己经持股20.24%,成为了 的第一大股东 。

在第一大股东王冬雷的力挺下,2013年1月,吴 被董事会任命为 CEO;同年3月,软银赛富的阎焱退出了董事会。

2013年6月,吴 被任命为执行董事,重返董事会,实现重返心愿。

此时,王冬雷持股20.24%,是第一大股东,吴 持股6.79%,是第6大股东。

(10)致命一击

王冬雷和吴 合作愉快吗?

王冬雷不是阎焱一类的职业投资人,他是看中 的优质 而来,因此,他必然和吴 有一番夺权拚杀。

物欲江湖就是这样:王冬雷和吴 表面上称兄道弟,笑嘻嘻,暗地里各有各的算盘。

不争气的是吴 好赌,这边赌帐清完,那边的又来。赌债是不能不还,而且不能拖欠的,为了解决赌债,吴 只好减持股份,到了2014年2月,他在 的持股己降到1.7%,跌出十大股东之列,与此同时,王冬雷的持股升为27.03%,成为稳稳的控股股东。

2014年8月8日,王冬雷和吴 彻底撕破脸皮,王冬雷主导的 董事会罢免了吴 CEO的职位,由王冬雷接替。

吴 再次出局,绝对不甘心,但是他变得毫无还手之力,曾经力挺他的经销商、企业员工,纷纷倒戈,站到了王冬雷的一边。收买人心,或许阎焱外行,王冬雷却是这方面的 。

吴 现在剩下的就是所谓的影响力了,毕竟 是他一手发展起来的,在 ,他的影响力还是有的,就像王石在万科的影响力,最典型的例子是,吴 还能鼓动重庆雷士总部对抗王冬雷。

但是,王冬雷玩更绝的!

吴 曾经私下跟王冬雷透露,他曾经背负赌债5个多亿,每月利息就要一千多万,天天被打手追债, 蛮紧张的。

王冬雷琢磨,像这样的赌鬼,手头吃紧时,难道不会打公司财务的主意吗?他马上派人秘密查帐,果然不出所料。

2014年10月22日,王冬雷方面将一摞厚厚的举报材料送到惠州市经侦部门,由于举报材料详实、充分,惠州经侦部门随即传讯吴 “协助调查”,吴 一去,就再也没有出来。2个月之后,吴 被刑事拘留。

吴 关了进去,王冬雷成了 董事长,他的儿子王顿成了执行董事,他的两个叔叔也成了公司高管,吴 辛苦打拚的企业(曾经市值达300亿元)最后成了别人的家族企业。

(11)牢狱之灾

吴 一直关在里面。

2016年,吴 等来一审宣判。

经 审理查明:2012年至2014年8月期间,吴 将 有限公司位于3家银行的流动资金存款转为保证金,安排陈严携带公司公章到3家银行办理手续;同时,吴 通过4家公司为贷款主体,利用这笔保证金作为担保,向银行共申请流动资金借款9亿多元。 为此先后出质保证金总额9.2亿元。后由于吴 无力偿还上述贷款,致使 损失5.5亿元。

吴 犯职务侵占罪则是因2014年初,吴 将一笔处理 重庆公司的370万元废料款不转入公司财务部门入账,供其本人使用,并将变卖废料的原始财务凭证销毁。破案后,370万元未能追回。

吴 被判14年,不服,上诉,广东省高院发回重审。

2021年4月30日,重审一审宣判:罪名一样,刑期改为10年。还要偿还5.6亿巨款。

吴 持有的德豪润达的股份,2017年在闲鱼上拍卖,拍得7.84亿元人民币,扣除各种债务,到吴 手上的几乎为0。

吴 对重审后的一审判决依然不服,提出上诉。但是,不管最终判决如何,他在经济上败得精光的局面己不可改变!

能力出众,同时非常好赌!

这边努力打拚赚来,那边以赌拿去送人,赚的最终斗不过赌的。

一个晚上输掉5个亿,不过是哈哈一笑。

这就是吴 的江湖故事。

如果,他不赌博,或者不赌那么厉害,……

唉,自古以来,“如果”都是不存在的,说它实在无益。

有益的是,我们大家都不要沾赌!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