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对于《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和大学逐句对照注释译文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和大学逐句对照注释译文是什么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志善”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 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 ;要想治理好自己的 ,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认识最真的本心。

出处:《礼记·大学》——先秦至西汉·七十子后学
扩展资料
所谓三纲,是指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 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
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 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 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 会登堂入室,领略懦学经典的奥义。
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 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 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
而其中间的“修身”一 环,则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 “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 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学之道

返回目录

大学逐句对照注释译文是什么?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4。知止而后有定5,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6。物有本末7,事有终始,知所先后8,则近道矣。

【译文】

大学的道理,在于使人们的美德得以显明,在于使天下的人革旧更新,在于使人们达到最好的理想境界。

知道所应达到的理想是“至善”,而后才能有确定的志向,有了确定的志向,而后才能内心
宁静,内心宁静而后才能泰然安稳,泰然安稳而后才能行事思虑周详,行事思虑周详才能达到最好的理想境界。世上万物都有根柢和末梢,天下万事都有结局和发端,能够明白它们的先后次序,那么,就能够接近这《大学》的原理了。

注意事情:

1、道:指道理、原理、原则、纲领,含有人生观、世界观、政治主张和思想体现。

2、明明德:前一个“明”为动词,即使……显明。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清明的、光明的之意。

3、亲民:亲民,亲,当作“新”,为动词,即使……革新。

4、至善:最好的思想境界,善的最高的地步。

5、知止:能够知道所当止的地步。指上文所说的“止于至善”。

6、得:获得(至善)。《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8、知所先后:意指能够知道和把握道德修养的先后次序。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1;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3;致知在格物4。

译文:

古时候,想要使美德显明于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他的 ;要想治理好自己的 (治国)的人,一定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家族;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家族的人,一定要先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想要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的人,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必先使自己的意念诚实;想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必先达到认识明确;而达到认识明确的方法就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大学》简介:

《大学》主要概括了先秦时期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大学生在这篇文章中最应该学习的,便是其中所提及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方面。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