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相信很多人对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京杭运河的国名长和苏伊士运河长度和开凿年代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京杭运河的国名长和苏伊士运河长度和开凿年代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京杭运河的国名,长度和开凿的年代
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京杭运河的国名、长度和开凿的年代如下:
1、苏伊士运河:
国名:埃及(管理)
运营者:苏伊士运河管理局
长度:190千米
开凿的年代:1859年4月25日
2、巴拿马运河:
国名:巴拿马共和国
长度:82千米
开凿的年代:1883年2月
3、京杭运河:
国名:中国
长度:1797千米
开凿的年代:公元前486年
扩展资料:
京杭大运河南起余杭,北至涿郡,纵贯南北,囊括三江,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京杭大运河自春秋时期开掘,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历时一千七百多年,对中国南北经济政治交流和南北融合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古代社会,运河兴则朝代兴,运河衰,则 亡,京杭大运河见证了数千年的历史兴衰,是 之命脉,民生之基石。
京杭大运河的第一期开凿起于吴王夫差十年,开凿邗沟(今扬州)至山阳(今淮安),贯通江淮。战国时又从河南省原阳县引黄河水南下注入郑州,连通长江、黄河与淮水。
长江黄河的贯通使中原地区的政治 影响辐射至长江流域,加速了中国南北融合的进程。随后历朝历代在此基础上修修补补,都没有做出大的改动,直到隋朝。
京杭大运河的第二期开凿始于隋朝,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运河开凿活动。为了按期完成运河开凿,隋炀帝动用民工两百余万人,历时数年才初步完成。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不只是一条连通南北的运河,而是一个有多条支流的运河体系,是南粮北调最重要的运输系统。
隋炀帝的千秋功过全在京杭大运河上,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然而为了开凿京杭大运河,隋炀帝征用了数百万民夫,百姓苦不堪言,开启了隋朝的乱世。
大运河的第三期开凿起于元朝,完善于明清。第三期开凿的大运河真正实现了一站到底,漕粮船从杭州出发,可以通过京杭大运河直接抵达北京城,中途不用任何转换。
在元朝之前,运量船从南方到北方,中途还需要多次搬粮上岸,转换航道,极其浪费人力物力。大运河全线通航后,运量船不再需要上岸转运,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也显著提高了运输效率。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最重要的内陆运河体系,也是历朝历代最重要的经济命脉,数千年来,大运河见证了无数朝代的兴衰起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伊士运河(海运航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拿马运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京杭大运河
苏伊士运河长度和开凿年代
苏伊士运河长度为190千米,开凿年代大约在19世纪六十年代(1869年竣工)。
苏伊士运河(Suez C )是亚洲与非洲间的分界线,同时也是亚非与欧洲间最直接的水上通道。
运河西面是尼罗河低洼三角洲,东面较高,是高低不平且干旱的西奈半岛。在运河建造之前,毗邻的唯一重要聚居区只有苏伊士城。沿岸的其他城镇基本都在运河建成后才逐渐发展起来。
拓展资料:
建造的代价
1859年运河公司以极低的工资雇用了成千上万埃及民工,强迫他们在苏伊士地峡热带沙漠地带从事极其繁重的劳动,工地饮水十分缺乏,大批民工渴死。公司提供的伙食粗劣量少,一份饭甚至不够一个小孩充饥,多数民工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卫生条件十分恶劣,支气管炎、肝炎、肺病、赤痢等疾病极为普遍,特别是瘟疫流行,夺去了大批民工生命。
1863年,伤寒席卷工地,许多民工猝然死去;1865年,工地爆发霍乱,大批民工死亡,以至连送病人去急救站的人都找不到,也无人去处置工地上死去的民工的 。为修建苏伊士运河,埃及12万民工为之献身,平均每千米就死亡738.5人。
参考资料:苏伊士运河 (海运航道)_百度百科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