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很多人可能对三十三俩白银是什么意思和清朝的三十三两是多少钱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三十三俩白银是什么意思和清朝的三十三两是多少钱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三十三俩白银是什么意思

三十三俩白银来历:
据传清朝老百姓家庭一年的平均收入为33两白银左右,而那个年代家庭基本支出的平均额为每年36两白银。要说收入与支出差距大倒也不至于,也就是总收入的10%左右,但老百姓发现不管如何努力也无法弥补3两白银的差距。于是他们只能每天为生活奔波、疲于奔命赚钱,也没有停下来思考的时间,更没有精力做出反抗清政府的事情来。
“33两白银”的精髓是收入与支出之间差距的分寸感。如果差距太大,老百姓心一横,反正活不下去了,索性反抗到底、推翻清朝政府;如果多干点活能弥补差距,那么大家就会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反思,同样不利于清政府的统治。
36两白银既然是基本支出,那么收入不足部分就必须通过借贷弥补。清朝不是现代,金融体系非常不完善,全国老百姓到哪里去借那3两白银。与此同时,每年都差3两白银,即使不算利息,第二年的欠账金额变成了6两,第三年变成9两,哪个地主会做这种亏本买卖呢。
知道借债人永远还不上,只会越欠越多,而且面对的是整个村的所有农户,一年后地主家都会因收不回借出去的白银破产。此外清朝一个老百姓家庭要支出36两白银,还是最基本的开销,这是不符合历史的。古代向来有士农工商的分类方式。

返回目录

清朝的三十三两是多少钱?

33两白银政策是清朝的驭民之术。

是导致清王朝从乾隆之后就开始迅速衰败的原因之一,这是一个人为制造的贫穷状态。当时清王朝把一个普通农民的年收入,控制在33两银子左右,而这个农民一年的衣食住行,养儿育女的所有支出大约在36两银子。

这就导致许多人虽然生活拮据,但是仍然不能解决自己的生活所需,千万别小看这三两银子,他让清朝的绝大多数的百姓,一生都在负债而行。

33两白银政策典故:

《我看乾隆盛世》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使团的船经过运河时,一伙看热闹的人压翻了河中的一艘小船,许多人掉进河里,巴罗记载虽然这一带有不少船只在行驶,却没有一艘船前去救援在河里挣扎的人。

我们劝说我们船上的人开过去救他们,却被船夫拒绝。

他陷于33两白银的穷困状态,一旦手暂停,停船救人不说一定能救起来,哪怕救起来也没任何好处,但是如果自己耽误了工作挣钱,很可能自己一家人都吃不上饭,也没人可怜他们饿肚,最后他们眼睁睁看着好几个人在这场热闹中落水没命。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