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大家好,相信很多人对余程万将军是怎么死的!和常德保卫战:八千虎贲和五万日军的绝地死斗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余程万将军是怎么死的!和常德保卫战:八千虎贲和五万日军的绝地死斗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一些困惑。

本文目录一览

余程万将军是怎么死的!

余程万于1902年5月24日,出生在广东台山县荻海区光大乡的涨村。这个地方,青山为屏,绿竹生烟,庙宇巍峨,恬静绮丽,住着百十余户人家,是个美丽的小村庄。
一、“虎贲”主将,黄埔一期
抗日战争中,有五大王牌师,其中最著名的是七十四军(整编后为七十四师,即孟良崮战役中之军队),在抗战中英勇善战被称为“抗日铁军”,而“抗日铁军”中最著名的师就是“虎贲”师(五十七师)。“虎贲”这一称号是他们在上高战役上用浴血奋战换来的。“虎贲”一词来源于《书经》中的《牧誓上》篇的记载:“武王有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以后,“虎贲”称号成为历代英勇无敌的军队的最高荣誉。
“虎贲”师师长余程万,广东人,黄埔一期学生,军事天才一类人物,二十五岁就挂少将衔,还毕业于中山大学政治系,后又进入陆军大学研究系深造,文武全才。在七十四军,他的资历比两任军长俞济时,王耀武都要老,虽然他们是上下级关系,但私下都将余称做老学长。
二、常德会战的是非功过
一九四三年,日本为策应太平洋战场,牵制中国军队转移到滇缅,制定了新的作战大纲,要求第十一军在鄂西会战之后发动常德会战。
常德地处湘西北,历来是水陆交通的枢纽,可北扼长江,进逼宜昌,东指粤汉铁路,西协黔川,战略地位重要。所以,鄂西会战之时,“虎贲”师就到此布防,抓紧修筑工事,积极备战。余程万向全军官兵动员,发出了“城存与存,城亡与亡”的作战号令。各路“虎贲”勇士同仇敌忾,誓与常德共存亡,余程万有序的部署守城,分作三个阶段御敌:城郊防御时期,城墙防御时期和城市街道防御阶段。
战争从十一月十八日开始,日军先头部队在飞机的掩护下进攻。接着日军六十八师团主力十余万人全线进攻常德。而常德的守城军队只有八千多人的五十七师,力量对比悬殊。战争打到十二月三日凌晨,第五十七军参战的八千三百一十五名官兵,仅剩三百余名。战斗之激烈可见。当时,在开罗会议上的罗斯福通过国际舆论听说了这一战场的惨烈状况,特意向蒋介石询问了守城部队番号和主将姓名,并将余程万的名字记在备忘手册上。常德失陷,战斗为全局争取了时间,实现援军合围,将日寇赶到长江北岸。这次常德会战,全师八千多子弟人仅有八十三人生还。
当日凌晨,师长余程万于留百余人守城,而率领两百余人渡江突围,向德山方向移动,以图与增援友军会合。此一事令开罗归来的蒋介石大为光火,扬言要将余程万枪决,后因众将劝阻和战事的发展得免。此事引发了长久的争议。道德论者以为余程万弃城潜逃,纯以天子门生获释,也有人认为蒋介石行事苛刻,常德一战,余程万已尽最大努力,如此重惩,有失厚道。也有人干脆视而不见,不提起它。黄仁宇分析了这个困境:
“没有人在处理余程万的程序中能替蒋介石开脱。历史家只能指出余程万给蒋介石极大困难。事实上他已将全师官兵牺牲于常德城内,在作战效率上讲,除了他自身一死之外,已替统帅尽了最大职责,常德能及时收复,主要由于第57师的强韧抵抗,要是蒋介石再惩罚余,以后谁肯替他认真作战?然则余程万到底也是放弃守土。一个部队长有伦理与道义上的威权赋与部下以必死的任务,端在情况变更在更大的范围内,部队长本人也应能作必死的表现。余程万身为师长即未履行这契约,在另外三个师长殉职的情形下,最高统又不能置之不问……”。
三、《虎贲万岁》,扬名中华
为了纪念这次战斗,余程万觉得作为是后死者,有责任把那些壮烈的事迹记录下来,就派人找到了著名作家张恨水,希望他能够写下“虎贲”军的感人故事。爱国将士可歌可泣的壮烈事迹使张恨水很激动,但是他当时还没想到以此来写一部军事抗战小说。张恨水爱惜羽毛,以不懂得军事,没上过战场婉谢了,但是拗不过抗日英雄的热切,他答应从长计议,将来再说。抗日英雄在离张恨水处不远的地方住下了,此后便常常到来和张恨水聊天,久而久之就成了朋友。事隔数月,他又旧话重提,这样,张恨水于公于私都不好再说拒绝的话,只好应以先看材料,等有工夫再写。
到了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张恨水已辞职乡居,便抽暇看了一部分材料。于一九四五年春正式动笔写《虎贲万岁》,他在自序中隐隐得讲出了他拒绝的真实原因和他被感动的经历:
我写小说,向来暴露多于颂扬,这部书却有个例外,暴露之处很少。常德之战,守军不能说毫无弱点,但我们知道,这八千人实在已尽了他们可能的力量。一师人守城,战死得只剩下八十三人,这是中日战争史上难找的一件事,我愿意这书借着五十七师烈士的英灵,流传下去,不再让下一代及后代人稍有不良的印象,所以改变了我的作风。
小说完稿后,余程万非常高兴,特地派人送来一笔相当丰厚的谢金,但是张恨水没有收,抗战胜利后,余程万正驻守南京,要请张恨水吃饭,也被谢绝了,但是却接受了他一件礼物:一把从日俘手中缴获的战刀。
关于《虎贲万岁》还有一件小小的趣闻,书后,使五十七师扬名中国,也大大的提高了余程万的知名度,一位很漂亮的苏州小姐看了书,心仪余程万,托人做媒。事有奇巧,正值余太太去世不久,苏州小姐竟然做了新任余太太。
四、定居香港,身死暴徒
一九四九年底,云南卢汉宣布起义,时任第二十六军军长余程万曾遭卢汉扣押,被卢汉释放后,因不满蒋介石的偏隘性格,转道海南,后以“带罪之身”在香港寓居。他很早就把他的家安置在香港。他在香港做起了米店和杂货店生意,在郊区办了农场种菜养鸡。还同人合伙开设了一个当铺。
余程万夫妇是准备在香港隐居安度晚年的,但是一九五五年的八月二十七日晚上,余程万年青美貌的妻子被香港黑社会绑架,将军刚从外面赶回家,单枪营救,他的家人悄悄的从后门跑到二里外的警署报警,警察到来后与劫匪发生了枪战,余程万被劫匪在黑暗中被当作盾牌被打死。事后,警方公布说,余程万是被盗匪打死的。究竟被盗匪打死还是被警察打死,无人敢去追究。但是,当时在香港由于余程万在与黄埔老友闲聊论及老蒋时常多有怨气,所以,也有人认为他是被台湾特工所害。
历史在一天天的往前,有些故事也许再也没有真相大白之时。然而如果遗忘余程万将军在抗日战争中为我们的民族所做的贡献,无疑,是极不可思议的事。

返回目录

常德保卫战(三):八千虎贲和五万日军的绝地死斗

(点击阅读前文)

横山勇踌躇满志兵临常德城下,余程万抱定牺牲决心拼死一战。日军飞机大炮毒气无所不用其极,余程万精心构筑工事沉稳反击,常德城内外打得尸横遍野。整整半个月,余程万却始终坚守在常德城里。

如战前所设想的那样,日军成功调动常德外围的中国军队后,一路所向披靡,迅速包围了常德城。然后,横山勇满心以为,近五万日军,将轻松攻占这座仅有8000守军的城市,完胜结束战役。但他没想到,常德城下的这场战斗,一打就是16天,而日军从武汉出发打到常德城下,也才仅仅花了13天。

余程万是在11月5日奉命进入常德城守备的。接到任务时他就预感到,常德城下一场血战恐怕不可避免。他是军中少见的高学历将领,带兵后依然保持着爱读书,爱琢磨研究战例的习惯。对于“天炉战”他也很熟悉,曾和薛岳身边提出“天炉战”概念的参谋们,有过深入探讨,很清楚天炉战法的缺陷。

对于常德守城,余程万一直心存疑惑:如果常德是这次“天炉”战中为日军设下的诱饵,那么为什么不像守长沙时调两个军,而是只放一个57师?这样,一旦国军的“天炉”阵形不成或被击破的话,那么他这块香甜的诱饵,可能真的会让日军一口吞掉,这样“天炉战法”就成了敌人的中心开花。

但余程万只是一个师长,无法建言整个战局,他只能选择服从命令,于是把常德城修成了一座火力强大的巨大堡垒。

在极短的有限时间里,57师完成了群众疏散,然后在城垣挖掘掩体暗堡、散兵线火力点;三个城门则用土袋、沙包垒成轻重机枪阵地,城楼加固成碉堡,构成双层火力网。城内、城外各十字街口,修筑水泥碉堡,房下暗堡,布设多层次铁丝网,以备巷战。

师指挥所设在新街口中央银行钢筋水泥地下室。指挥所附近文庙后城墙下,则修筑了掩体室,作为战地救护医院。

并且,57师还拥有远超过一般军师级单位的炮兵。这是74军这支军王牌部队一贯强大的火力配置。

其次是常德城东北郊外,以及城西北郊外,这里都是湖港交错、堤坝纵横的复杂地形,修筑工事时充分利用了桥头、堤坝等有利地形,构筑了大量地堡、暗堡和散兵坑。德山孤峰临江拔起,地形险要,是可以俯瞰常德城的制高点,可惜未战先丢。

11月13日,余程万绕城视察了一圈,在北门外的黄土山上,和众人都捧酒一饮而尽,然后指着脚下的山头说:“我愿用我的死换得常德的生,如果我战死,请将我的尸骨葬于此处!”

11月18日,清晨的薄雾中,几艘汽艇“突突”地出现在西洞庭湖中国军队的面前,艇身血红的太阳,明白无误地昭示着,日军就是从这里打响了进攻常德城的第一枪。乘胜而来的日军很快发现,这里的守军,和他们之前势如破竹般击溃的中国军队不太一样,他们沉稳冷静、射击精准,而且火力凶猛。

守卫此处的吴筠排长奋起抵抗,一通机枪、步兵炮猛烈还击,打死打伤敌人30多人,并击沉敌汽艇7艘。日军退了回去。

日军很快发现,这场战斗的对手,远非之前外围战斗时遭遇的其他中国军队可比,他们把整个常德城修成了一个火力强大的巨大堡垒,并且精于战术、作风顽强,这是国军中最善于防御的部队之一,在以往的战斗中,57师每每担任最艰苦的阻击任务,无论是包围战还是断后战。

当天下午5点左右,敌500多人并有10余门炮,向涂家湖阵地猛轰。国军工事全毁,吴排长受伤,但仍继续抵抗。幸好,附近驻防部队闻讯赶来增援,但因众寡悬殊。不得已向崇河撤退。敌人随后追到,李排长用集束手榴弹塞到敌人的坦克下,炸断其履带。

第二天,守军收到蒋介石直接指示“与敌决战,与常德共存亡”后,更为决绝振奋。

从11月18日常德保卫战打响于涂家湖开始,日军直到5天后才真正抵达常德城门口。这期间,日军一直被中国守军死死顶在常德远郊。

在黄土山、黄木关,日军都是苦战不下。但因为德山不战而失,国军非常被动。即便如此,也是死战不退。日军居高临下,动用重炮将国军阵地彻底炸平才占领,而守卫阵地的国军也始终与阵地共存亡,直战至最后一人。

史载,11月22日下午,日军四门大炮,移到黄木关的北面谈家港,正对黄木关国军阵地轰击,持续了一个半小时之久,几乎每隔一分钟就有一颗炮弹在指挥所前后爆炸。从指挥所里向外看,满地烟雾上涌,已堆起了一座雾山。除了火光陆续在雾里开放着火花,已不能看清更远的地方。

最后,城外其他阵地的兄弟部队,只看到日军对准黄木关排山倒海的炮火攻势过后,一阵久久不散的烟雾升起,等烟雾缓缓飘去后,除了粉末似的泥土外,其余什么也看不清了……

等到169团柴意新团长带了一个连的兵力,配备充足弹药冲上来增援时,也只看到那股烟雾,他

无言地遥望着,一句话也没说出来。因为守德山的邓先锋118团临阵脱逃,导致黄木关守军1营无一人生还,是常德会战中国军最阴沉的一幕。

张恨水在纪实小说《虎贲万岁》中还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北线长生桥,守军部队国军170团1营。在打退了日军109联队的数次进攻后,部队最后剩下十几个人。副营长李少轩带着最后的十几个个兄弟,与日军反复搏杀。到日军第四次冲锋,来了50多个人。李少轩所部只剩6个人。等到敌人靠近时,他自己跳将出来,奋不顾身冲向敌人中的领队军曹。这段冲击路程,有几个日军连续用刺刀拦截他,他的身上腿上,前后共中了5刀,但他凭惊人的毅力没有倒下,还是向那军曹扑去,人和枪一齐冲上前、刺刀顶进军曹的肩膀。

两人同倒在地上,李少轩怕对方不死,丢掉枪腾出手,紧紧捏军曹脖子。周围的日军士兵看呆了,等他们醒悟过来便纷纷举枪向李少轩射击。李少轩浑身浴血,最会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松开了手。那军曹也同时死在他的身躯下。堤上隐藏的5个国军弟兄,有3个都照样找着一个敌人,同归于尽……

(未完待续)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