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很多人可能对卡农吉他版的简谱 纯数字的这和《卡农》吉他谱是怎样的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卡农吉他版的简谱 纯数字的这和《卡农》吉他谱是怎样的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卡农吉他版的简谱 (1,3) 纯数字的这种

卡农吉他版数字简谱:

副歌部分数字简谱:

534534556712343123345654517161765454545175617171712123671

扩展资料

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就叫作“卡农曲”。卡农(Canon)虽不像浪漫派作品那样高潮起伏、惊心动魄,但在看似反复平常的进行中,却交相共鸣出多种音色效果。

平凡的韵律脉动着瞬息万变的生命力,如同天使一般让人迷醉和沉静。我们熟悉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卡农出现于十三、十四世纪。

比才作曲的《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中的《洛朗多尔舞曲》第一部分,构成了两声部的八度卡农,旋律先由双簧管、单簧管和小提琴齐奏,两拍以后,大管、圆号、中提琴和大提琴把旋律移低八度进行模仿。

返回目录

《卡农》吉他谱是怎样的?

《卡农》吉他谱见下图:

卡农Canon是一种曲式的名称,这种曲式的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仅有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

大提琴的调子从头到尾只有两小节,重复达廿八次之多,可是听者却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单调。能御简如繁,作者可说已臻化境。

作者是德国人 Johann Pachelbel (1653 ~ 1706),曾是巴赫的老师。不过有人说是当时某位不知名的作曲家,为了售出此曲而冒称是当时享有盛名的帕卡贝尔的作品。

最出名的卡农是十七世纪德国作曲家Johann Pachelbel (帕卡贝尔, 1653-1706)的卡农,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D大调卡农)。因为有一部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电影《凡夫俗子》采用它作为电影配乐,这首曲子便广为人知。

《我的野蛮女友》同样也在场景中运用了这首作品。这是个德国作曲家,用了回旋曲曲式,有无穷动 的元素在里面。而这个 之所以在所有卡农里面特别有名,因为它带着一丝甜蜜宁静的忧伤。

返回目录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