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对于博尔特400米最快多少秒和孙杨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一共获得了几,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博尔特400米最快多少秒和孙杨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一共获得了几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博尔特400米最快多少秒

博尔特400米的最快时间是45秒28。

尤塞恩·博尔特(UsainBolt),1986年8月21日生于牙买加特里洛尼,牙买加短跑运动员、足球运动员,2008、2012、2016年奥运会男子100米、200米冠军,男子100米、2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

博尔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男人,他是100米和200米项目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在2008、2012、2016年连续3届奥运会上获得这2个项目的金牌,他的天赋和成绩可谓前无古人。

博尔特的生涯数据:

2004年,博尔特成为职业运动员。同年在加勒比共同体运动会的200米比赛中,跑出了19秒93的成绩,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个跑入20秒的青年运动员。

2008年5月31日,在纽约锐步田径大奖赛上,以9.72秒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创造了属于他的第一个世界纪录。8月,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00米比赛中,以9秒69的成绩打破了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并在随后的200米比赛中,以19秒30的成绩打破了迈克尔·约翰逊创造的世界纪录。

2009年,柏林世锦赛上,男子100米比赛中以9秒58的成绩夺冠,并刷新了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在男子200米比赛中,以19秒19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博尔特由此成为世锦赛双冠王。

2012年,在伦敦奥运会上成为奥运会历史上首位同时卫冕100米和200米冠军的选手,而在奥运会男子200米项目的历史上,是首个实现卫冕的运动员。

2013年,莫斯科世锦赛上,包揽了男子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3枚金牌,他的世锦赛的金牌总数达到8枚,追平美国名将卡尔·刘易斯和迈克尔·约翰逊共同保持的纪录。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上,包揽了男子100米、200米、4×100米冠军。

2017年8月14日,在201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赛后,博尔特绕伦敦碗400米跑道一周,正式宣布退役。2017年11月25日,博尔特在2017年度世界田坛上被授予主席特别奖。

返回目录

孙杨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一共获得了几枚金牌

孙杨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一共获得2枚金牌
分别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男子1500米自由泳冠军。

返回目录

谁是伦敦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冠军

2012伦敦奥运男子400米自由泳冠军是中国的孙杨。

2012年7月29日,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孙杨以3分40秒14的成绩力挫强敌韩国的朴泰桓,以创奥运会纪录的表现夺取中国游泳队在伦敦的首枚金牌,这也是中国男子游泳的首枚奥运金牌。中国代表团拿到伦敦奥运会的第三枚金牌。

男子400米自由泳,中国队派出孙杨和郝运出战。预赛时两位中国选手都被分在第四小组,孙杨前150米一直处于领先,在300米时一度跌至第三,但最后100米发力夺回领先位置,以3分45秒07排名小组第一,两位美国选手范德凯伊和道耶,分别以3分45秒80和3分46秒24列在第二和第三。郝运以3分46秒88排名第四。

孙杨的主要对手,韩国名将朴泰桓在第三小组。本来朴泰桓以3分46秒68游完全程,但他在鸣枪前移动了脚被判犯规,一度被取消成绩无缘决赛。但经过韩国代表团的几次申诉,裁判组重新观看录相资料后,最终确定朴泰桓在起跳过程中不存在问题,做出最终结论。改判预赛结果,准予朴泰桓参加决赛。世界纪录保持者、德国名将比德尔曼、在第二小组表现糟糕,只游出3分48秒50,总排名第12位出局。郝运总排名第五,携手孙杨进入决赛。

孙杨凭借预赛第一的成绩,被分在第四泳道进行决赛。中国队另一位选手郝运也进入决赛,成绩排在第五,在第七道进行决赛。美国名将范德凯伊在第五道,他的队友道耶在第三道,被重新判进决赛的朴泰桓在第六道。

发令枪响后,朴泰桓就抢到前面的位置,孙杨紧随其后,郝运则排在第三,50米转身时朴泰桓处于领先。到100米时,孙杨逐渐缩小与朴泰桓的差距,郝运依旧在第三,朴泰桓明显先发力。150米转身时,孙杨继续紧跟朴泰桓,两人的争夺愈发激烈,到200米半程时朴泰桓领先0.32秒。

后半程两人继续激战,孙杨紧追不舍,到250米时已经反超朴泰桓,领先0.03秒。游到300米时,双方几乎齐头并进,朴泰桓只领先0.01秒。最后100米的激战,孙杨全面发力,350米转身后冲刺,已经完全甩开朴泰桓,优势愈发明显,最终以3分40秒14率先到达终点,夺取中国男子游泳的奥运历史第一金,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朴泰桓3分42秒06获得亚军,范德凯伊3分44秒69排在第三,郝运3分46秒02排在第四。

返回目录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