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对于俄乌冲突200天俄罗斯现在的损失有多大和普京在俄罗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发动俄乌战争,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俄乌冲突200天俄罗斯现在的损失有多大和普京在俄罗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发动俄乌战争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俄乌冲突200天,俄罗斯现在的损失有多大
- 2、普京在俄罗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发动俄乌战争为什么犯了兵家大忌
- 3、俄乌交火会引发世界大战吗
- 4、俄乌冲突5个月,各方得失几何何时才能结束
- 5、作为战略收缩,俄军撤出蛇岛可以看成是俄乌战争即将结束的信号吗
- 6、俄乌冲突没结束,为何超过400万乌克兰人返回故乡
俄乌冲突200天,俄罗斯现在的损失有多大
截止到9月12日,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已经持续200天了,在这期间,双方战争的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双方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是目前仍然没有停下来的趋势,想必这就是一场持久战,究竟谁胜胜负,还不得而知,存在着很多变数。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战争必然少不了伤亡,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如此。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持续这么久,不管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双方的人员肯定都会有所损伤。要说俄罗斯现在的损失,先从伤亡人数来看,据说美国五角大楼在8月初的时候,对俄乌战争的伤亡人数进行了一次估计,表示自从战争开始截止到现在,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人员伤亡的数量已经高达8万多人。
不过这是美国方面的说法,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局长对此估计的伤亡人数是15,000多人死亡,45,000多人受伤。乌克兰对此表示,几乎有超过5万多名的俄罗斯士兵在战争中丧生。俄罗斯目前并没有对人数伤亡的报告,最近就是在3月份,俄罗斯方表示有5000多名士兵丧生,不管伤亡人数具体是多少,至少已经上千了。
除了人员伤亡损失比较大之外,还有各种武器装备,比如坦克、飞机等,都是有一定损失的,毕竟在战争中,武器可是至关重要的,优秀的武器甚至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成败。在双方的打斗之中,必然会损耗不少武器,据说俄罗斯已经损失了大概1000多辆的坦克、500多辆装甲车等,还有卡车和吉普车以及后勤列车都有一些损失,总之,俄罗斯现在的损失还是比较大的,想必乌克兰也是如此。
普京在俄罗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发动俄乌战争为什么犯了兵家大忌
普京添油战术已犯兵家大忌,这是俄罗斯在二战后首次进行动员。冷战时期,苏联经历过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车臣战争、克里米亚危机,从来没有发起过动员。现在打一个乌克兰这样的“中等弱国”,俄罗斯就要用上紧急状态,这也说明俄罗斯的国力衰落到了“历史最低点”。
俄总统普京21日宣布进行“局部动员”,征召30万预备役兵力,投入到乌克兰前线。消息一出,美国驻乌克兰大使布林克声称俄“败象已露”,德国总理朔尔茨也说此举是一种“绝望行为”,那么这次普京此举,究竟体现什么现状,又会有何后果呢?
普京在俄罗斯莫斯科发表讲话
普京下动员令,征召30万大军
普京这次发起部分动员,有6点需要注意。
第一,这说明俄罗斯在战场上已经输了,常规状态已经无法应对,只好部分进入战时状态。但“部分动员”和真正的战争总动员相去甚远。俄罗斯防长绍伊古指出,俄罗斯可供动员的全部人力储备将近2500万,但人力储备和能形成战斗力是两码事。这次30万人的部分动员,更像是解决短期军事危机的权宜之计。俄罗斯可能担心,再不采取断然措施,俄军在乌克兰战场,可能支持不到冬天。只有到了冬天,俄罗斯的能源牌,才能发挥作用。
第二,开战理由已经被自我颠覆。年初冲突爆发时,俄方声称这是一场特别军事行动,目标是实现乌克兰的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给乌克兰“排排毒”。眼下,俄罗斯等于是将这场特别军事行动,正式升级为俄乌战争,说明俄方一开始所谓的“特别军事行动”的说辞彻底破产,事实上承认了乌克兰不是俄罗斯“被改造的对象”,而是与俄罗斯平等的国家。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周三访问了伊齐姆镇
第三,俄罗斯国力衰落到历史最低点。这是俄罗斯在二战后首次进行动员。冷战时期,苏联经历过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车臣战争、克里米亚危机,从来没有发起过动员。现在打一个乌克兰这样的“中等弱国”,俄罗斯就要用上紧急状态,这也说明俄罗斯的国力衰落到了“历史最低点”。
俄罗斯人外逃,出国机票一票难求
第四,民众并不支持。就在普京发表演讲几分钟后,俄罗斯飞往国外的单程机票销量暴涨,直飞土耳其第一大城伊斯坦布尔、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的机票瞬间售罄。因为俄罗斯公民在这两处不需要签证就能入境。
那么俄罗斯人为什么要逃呢?军事动员前一天,俄罗斯国家杜马修订刑法,规定在动员期间逃避服兵役,最高可判处15年监禁。大量俄罗斯人外逃,这说明俄罗斯有很多民众并不真正支持动员行为。
莫斯科最繁忙的谢瑞米提耶佛国际机场的出境大厅
第五,抓不住重点,意义有限。俄罗斯的这次动员作用其实非常有限,因为俄罗斯缺少的不是兵员,而是现代化的和信息战系统和指挥理念。前者,是由俄罗斯经济科技实力决定的。后者,需要俄军打破传统的上下级关系,控制权向下移,向前移。但是,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并不允许进行这种军事改革。
普京的添油战术,乃兵家之大忌
最后一点,俄罗斯刚刚打了一次败仗,这时动员其实是“添油战术”,属于兵家之大忌。如果俄罗斯在一开始投入大量兵力,可能是决定性的。但现在这样做,很容易被西方的援助对冲。
在冲突初期,俄方没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俄罗斯没料到乌克兰的抵抗会如此顽强,把特别军事行动,当成一次军事演习,一次野营训练,没有在思想和后勤上做好战争准备。乌克兰在西方的支持下愈发顽强,俄罗斯骑虎难下。如果达不到目标就撤军,无异于失败,尤其是领导人个人的失败。所以,现在只能不顾一切地实施“添油战术”。
莫斯科的俄罗斯军队军事学校学员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是俄败相毕露的体现。在联大会议上,芬兰总统尼尼斯托表示,普京把什么都押上南北通透了,这是有极高风险的一招,等于把俄罗斯政治、经济未来,全都赌在乌克兰战场上。这样一来,俄罗斯不仅失去了战略选择自由,还有可能失去对国家发展方向的选择权。
不过,俄罗斯毕竟是核大国,即使是部分动员,对世界依然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在已经处于下风,已经有了败势的情况,俄罗斯的部分动员,并不让人感到恐惧,反而让人强人末路,孤注一掷之感。
有一位医生朋友的话很应景:一个人无法在呕吐的同时,吞下一块肉。俄罗斯在战争前几天,在拥有战略和战术突然性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不了目标。再挣扎下去,只会越输越多。
俄乌交火会引发世界大战吗
相比于俄罗斯的前身沙皇俄国对于中国领土的侵略和分割,中日钓鱼岛之争可谓区区小事。查看原帖》》
俄乌冲突5个月,各方得失几何何时才能结束
自2月俄罗斯与乌克兰爆发冲突以来,已经过去了大约五个月。这是一场不长不短的战争,尤其是在现代,尤其是军事强国与三流军事国家的较量。最近,这场战争何时结束的话题再次引起了政党的关注。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周二表示,乌克兰必须在冬天之前打赢俄乌战争。否则,俄军将有更多时间稳定战场局势,乌军的反击将更加艰难。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上月27日也表示,希望在今年冬天开始前结束战争。
然而,杰尔马克和泽连斯基所表达的只是一个愿望,而不是客观现实。俄罗斯方面最近也发表了一篇关于何时结束冲突的文章,这可能会在今年冬天之前暂时停止。我相信文章中给出的理由如下:冬天很冷,在这一点上双方都犹豫不决。战争漫长,双方都希望有一段时间的休息和协调。在严冬,欧洲因能源不足和通货膨胀困难而对乌克兰施加压力。如果乌克兰战绩不佳,美国和西方的援助可能会大幅减少,乌克兰很难再将这一场战争持续下去,所以我认为要是各国对于乌克兰停止了援助之后,乌克兰将会很快选择投降。
乌克兰作为这场战争的受害国,没有共同的国内敌人,士气高涨,但反抗的意志和决心却不弱。国家实力不够,但可能很难接管领土寻求和平,因为外援基本够用。即使泽连斯基有意,该国人民也可能不同意。
在俄罗斯方面,战争开始时,俄罗斯就宣布了战争的目的。这是在乌克兰指责、非军事化和保持中立。不过,根据战争的进展和俄罗斯领导人的立场,俄罗斯的目标可能不是他们所说的,但可能还有其他目的,对领土的渴望。这一点普京也表达得非常清楚,他在俄罗斯国庆日与一位年轻的企业家进行了交谈。除了战争开始时宣布的目标外,综合分析了乌冬和乌南地区的各种情况。
作为战略收缩,俄军撤出蛇岛可以看成是俄乌战争即将结束的信号吗
俄乌冲突已经进入第四个月,围绕利西昌斯克的战斗仍然在激烈进行,目前,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的军事优势比较明显。然而,俄罗斯国防部突然宣布,俄军将撤离战略要地蛇岛,这在外界引起了很多猜测与担忧。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官方消息称,俄罗斯宣布从蛇岛撤军是一个“善意的姿态”,俄方将以此向国际社会表达,俄罗斯不会阻碍联合国组建人道主义走廊,以便从乌克兰领士运出农产品的努力。因此,我认为,俄罗斯从蛇岛撤军,至少有三个因素的综合考量。
一是联合国的斡旋。6月以来,俄罗斯、土耳其、乌克兰、联合国等多方开展了关于粮食出口的谈判。6月2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谈判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俄军此刻宣布撤军,似乎正与这一时间点契合。普京的这个决定十分高明,把球踢给了乌克兰,清除黑海中的水雷,也够乌克兰忙一会儿了。
二是战术性撤离。普京最近表示,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目标没有变化,只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战术有所调整。因此,俄军的撤军举动也意味着该地区的形势和俄军的战术正在发生变化。蛇岛地势平坦,缺乏遮蔽,易攻难守,乌军曾多次夺岛,造成俄军很大损失。如果守卫这个地方的难度,超过了控制奥德萨出口的益处,那么,在蛇岛驻军就没有多大意义了,暂时撤军是明智的,适时再夺取也不是很难的事情。
三是顺水人情。据中新社莫斯科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与到访的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举行会晤,这是佐科担任总统以来首次访俄。双方在谈到粮食供应链问题时,普京表示,俄方不会阻碍乌克兰粮食出口,也不会阻止乌方在其港口进行排雷工作以及运出粮食。
佐科表示,如果不整合俄罗斯粮食和化肥供应以及乌克兰粮食供应,恢复全球供应链的努力是不可能的。他支持联合国将俄罗斯粮食和化肥产品以及乌克兰粮食重新融入全球供应链的努力。从粮食的出口通道问题来看,乌克兰自然会攻击俄罗斯占领蛇岛,并锁了出海口,造成了世界性的粮食危机。联合国的斡旋和佐科总统的到访,普京做出了军事上的战术调整,也算是给联合国一个面子,同时也给佐科总统一个顺水人情罢了。
俄乌冲突没结束,为何超过400万乌克兰人返回故乡
俄乌冲突没结束,为何超过400万乌克兰人返回故乡?俄乌战争进行到现在,一直处在胶着状态,乌克兰在美国和北约国家的支持下,一直和俄罗斯对峙着。虽然战争的归属到底在何方,谁也说不清楚,但是乌克兰普通民众所受到的战争伤害谁都可以看到。战争开始之后,有多少乌克兰普通民众为了躲避战乱而走上了背井离乡的道路。俄乌战争进行了多半年了,现在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超过400万乌克兰人逆行返回了乌克兰,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的这种选择?下面就我的认识给大家做个简单的分享。
1、对家乡的思念是促使这一结果的内在原因
很多逃离乌克兰的乌克兰人,特别是年龄偏大一些的,对乌克兰有着很深的感情。乌克兰是他们出生和长大的地方,是他们最爱的家乡。虽然是因为逃难而离开了家乡,但是对家乡的思念却时刻都在心中。虽然身在外地,但是对家乡的思念却是每时每刻。基于这种对家乡的思念,不少乌克兰人最终还是选择了重回乌克兰的怀抱,哪怕是死在家乡!
2、在外过得并不如意是促使这一结果的外在原因
虽然逃离了乌克兰,逃离了暂时的战乱,但是到了一个异国他乡,生活的不如意可想而知。逃离的乌克兰人大多是到了周边几个邻国那里,这几个国家并不发达,再加上一下子涌入那么多难民,可想而知这些人的生活会多么难过。与其在外面没有尊严地活着,还不如回到自己的家乡,这也是不少人真实的写照。
3、虽处在战争,大多数乌克兰地区并没有被波及
因为俄罗斯并没有倾其全力去打击乌克兰,他们只是为了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组织,所以乌克兰的大多数地区并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所以这些地区的人们回到家乡后的生活绝对要比在国外颠沛流离的好,这也是促使返乡的一大原因。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超过400万乌克兰人返回故乡,他们在自己的故乡一边生活着,一边等待着战争的结束!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