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如果你对“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林觉民简介 林觉民怎和林觉民简介林觉民人物资料林觉民人物介绍不是很熟悉,那么你来对了地方。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林觉民简介 林觉民怎和林觉民简介林觉民人物资料林觉民人物介绍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林觉民简介 林觉民怎么死的?

林觉民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烈士,就义前他所留下的《与妻书》字字泣血,情感充沛,读来令人心痛不已又热血澎湃,曾经被选进了教材之中。他幼时起就已经接受革命思想,后来在与革命义士参加广州起义之时被俘,之后从容就义,历史称之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人物档案

姓名:林觉民

字:意洞

号:抖飞、天外生

: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中国近代

出生地:福建闽侯

出生时间:公元1887年

去世时间:公元1911年

毕业院校:全闽大学堂、日本庆应大学

重要事件:攻打督署,力尽被俘,英勇就义

主要成就:动摇清朝统治

代表作品:《禀父书》、《与妻书》

林觉民生于公元1887年,与公元1911年4月27日去世,为福建闽侯人。十四岁的时候,林觉民考入了全闽大学堂,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林觉民开始接受到民主革命思想,推崇平等自由的学说。

十八岁但是会后,回到家乡与陈意映结婚。二十岁但是会后,自费前往日本留学,后入庆应大学文科就读,攻读哲学,兼习英文、德文。在日本留学期间,林觉民加入中国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从此开始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1911年,二十四岁的林觉民听到了黄兴、赵声等在香港建立统筹部,筹划广州起义的消息,于是从日本返回中国,决定参加广州起义活动。林觉民先是在香港落脚,随后马不停蹄的回到福建召集革命志士,共同筹备起义。其中族亲林尹民、林文,便是在林觉民回到福建之后,与他一同赴香港参加起义的,两人也是后来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1911年,4月24日夜,在发动起义之前,深知自己此次多半难以安然回返的林觉民,写下了感人肺腑,至今令人心酸痛心的绝命书《禀父书》、《与妻书》。这两封留给父亲和妻子的遗书,被林觉民拜托给朋友,言:“我死,幸为转达。”

在《与妻书》的开头即书:“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表明了“为国牺牲百死而不辞”的悲壮情怀,惜哉!痛哉!

1911年4月27日,陈更新等率福建志士进入广州,林觉民随黄兴勇猛地攻入总督衙门,纵火焚烧督署。在转攻督练之时,与清军巡防营大队人马遭遇,在巷战中力尽被俘。当时传言抓获一个剪短发、穿西装的美少年,说的就是林觉民。

林觉民被俘之后,两广总督的张鸣岐和水师提督李准亲自提审。在面对审问之时,林觉民丝毫不惧,侃侃而谈,从国际局势到中国时事,宣传革命道理,慷慨陈词,满庭震惊。林觉民的才华让两广总督的张鸣岐和水师提督李准都大为震惊,李准甚至因为惜其才劝说总督张鸣岐放其一命。张鸣岐却以其才甚高,不愿留给革命党人而最终判其死刑,却仍然痛惜道:“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

1911年4月27日,林觉民从容就义,牺牲时年仅二十四岁!

返回目录

林觉民简介,林觉民人物资料,林觉民人物介绍

林觉民'
中文名:
林觉民
别名:
林意洞

人物简介: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侯人。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中华民国名人推荐林觉民资料
中文名
林觉民
别名
林意洞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福建闽侯
出生日期
1887年
逝世日期
1911年4月
职业
革命党人
毕业院校
全闽大学堂、日本庆应大学
信仰
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代表作品
《禀父书》、《与妻书》
重要事件
攻打督署,力尽被俘,英勇就义
政党
中国同盟会
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出生在福州三坊七巷。幼年时过继给叔父为子,其嗣父是个饱学多才的廪生,以诗文闻名于时;嗣母是个生性善良仁爱,典型的贤妻良母。林觉民天性聪慧,读书过目不忘,深得嗣父的喜爱,自幼就由嗣父亲自教导读书。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考入全闽大学堂(今福州一中),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参加科举答案,无意获取功名,遂在考卷上题了“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离开考场。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回乡与陈意映结婚。
少年林觉民觉得腐化,力赞邹容的“革命军”中所提的“革命与并行”,与几个进步同学在福建城北找了房子,自办私学。
林觉民还在家中办女学,动员妻子陈意映、堂妹林孟瑜等亲友10余人入学。他亲授国文课程,抨击封建礼教,并介绍欧美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男女平等情况。在他的劝导下,家中一众女眷纷纷放脚,还有人进入福州女子师范求学,成为该校第一届毕业生。
为了激发市民的革命思想,林觉民和同学一起成立读报所,其中收纳了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等小册子,订了《民报》《苏报》《浙江潮》和秋瑾的《中国女报》等进步报刊。
林觉民尤善讲演,常常宣传革命道理。有一天晚上,他在城内锦巷七星君庙参加爱国社活动,发表了一篇题为《挽救垂危之中国》的演说,拍案捶胸,声泪俱下。全闽大学堂的一个学监恰好在场。事后他对人说:“亡大清者,必此辈也!”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林觉民告别陈意映,东渡日本自费留学,专攻日语。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转入庆应大学学习文科,专攻哲学,兼习英、德两国语言。不久,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成为第14分会(福建分会)的骨干成员。
1911年1月底(清宣统三年一月),中国同盟会在香港成立了统筹部,策动广州起义。赵声、黄兴分别任统筹部的正、副部长。林觉民得知后,从日本回国参加广州起义,遂赴香港,后回福建召集革命志士。
1911年4月9日(清宣统三年四月九日),林觉民告别了陈意映,带着20余人从马尾登船驰往香港。
1911年4月11日(清宣统三年四月十一日),林觉民到达香港。此时,参加起义的人员陆续从各地赶来。林觉民一趟趟地在香港与广州之间来来往往,负责把这批人护送进广州。
1911年4月23日(清宣统三年四月二十三日),黄兴从香港潜入广州主持起义工作,因为出了内奸。
1911年4月24日(清宣统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夜,林觉民临行前回家探望了父母和妻子陈意映,跟家人说学校正在放樱花假。当时陈意映已经怀孕。在香港,林觉民深夜里在手帕上写下了给父亲的《禀父书》及给妻子的《与妻书》。
1911年4月25日(清宣统三年四月二十五日),清***增兵广州,加紧搜捕,部分秘密机关也遭破坏。黄兴只得临时决定于27日发动起义,进攻计划由原定的十路改为四路。
1911年4月27日(清宣统三年四月二十七日),陈更新等率福建志士进入广州,林觉民参加黄兴的广州起义。下午5时30分,林觉民随黄兴勇猛地攻入总督衙门,纵火焚烧督署。冲出督署后,转攻督练所,途中与清巡防营大队人马相遇,展开激烈巷战,受伤力尽被俘。
面对清廷广州将军张鸣歧与水师提督李准会审,根据相关记载,林觉民“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以笔立言,立尽两纸,书至激烈处,解衣磅礴,以手捶胸”。他告诉两人,“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安强,则死也瞑目”。
李准甚至动了恻隐之心,觉得可以留下林觉民为清廷所用。张鸣歧则认为,这个“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称得上奇男子”的林觉民,如果留给了革命党,实为后患。
1911年4月27日(清宣统三年四月二十七日)黄昏,林觉民在广州天字码头被枪杀,年仅24岁。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