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如果你对天堂寺游记_天堂寺不是很熟悉,那么你来对了地方。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天堂寺游记_天堂寺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藏传佛教寺院“天堂寺”
解放以前是天祝境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位于天祝县西部的天堂乡,东、西、北三面靠山,南隔大通河与青海省互助自治县嘉定藏族乡相邻。
该寺建寺历史悠久。据该寺所存历史资材记载,远在唐宪宗。(806一820)时期,就在大通河附近建造了名日“阳庄寺”的原始本教寺,这便是天堂寺的前身,经500余年后被毁坏。元代初年,藏传佛教萨迎派高僧萨班·贡噶坚赞等人到凉州地区以后,在蒙古统治者的支持下,萨迦派得到了当地一些群众的信仰,于是在阳庆寺的基础上建起了萨迦派寺院、藏语称为“萨什迎贡”。
元顺帝妥欢帖睦尔至二十年(1360),藏传佛教噶举派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四世活佛噶玛若贝多杰,进京途经此地,在当地群众的要求下,于寺前平地--扎西滩建造镇龙塔108座,建塔之地遂得名“乔典堂”(即“塔儿滩”之意),由原来的萨迦派寺院改宗为噶举派寺院,后来该寺又再度毁于燹。格鲁派(黄教)兴起以后,天堂寺又改宗为格鲁派寺院。至明嵩帧年间(约1639),青海名僧丹玛·崔臣嘉措重建该寺,称力“朝天堂”(即“乔典堂”之音转),自此以后人们便将该寺叫做“天堂寺”,沿用至今。
清顺治四年(1647),青海东科尔寺四世活佛多居嘉措应天堂寺僧众的邀请,多次大规模地扩建寺院,并成为天堂寺寺主,天堂寺亦成为车科尔寺的属寺。清顺治九年(1652),五世 罗桑嘉措进京路过平番(今永登县)镇羌川(今天祝县金强川)时,给“天堂寺”赐“扎西达吉林”之名称,汉语意为“广慧寺”。
天堂寺在哪儿
天堂寺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天堂寺,位于天祝县天堂镇,为天祝十四寺院之首,其前身为唐宪宗(806--822)年间所建藏族苯教寺院,鼎盛时僧侣达千余人,俗有“天堂八百僧”之称,以戒律严明、高僧辈出、规模宏大闻名于藏区。保留和重建的主要建筑有:佛祖释迦牟尼殿、时轮学院、空行宫、文殊殿、大经堂、小布达拉宫、土祗殿、龙王殿、多识-囊欠、赛义-囊欠等。千佛殿中有世界之最的宗喀巴 木雕坐像,高23米。寺后绝壁石洞,为宗喀巴 华锐坚参巴参禅圣地。寺院四周群峰环抱,林木葱郁,大通河从寺前蜿蜒流过,山清水秀,气候湿润,极具瑞祥。
电话:0935-3158135
地址:武威市天祝县天堂镇
乘车线路:乘武威—天祝—天堂乡村公交
门票:10元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8:30-19:00
天堂镇:一、基本情况天堂乡位于天祝县城西部,东接炭山岭镇,西北邻青海省门源县朱固乡,南达大通河与青海省互助县加定镇相望,总面积301.1平方公里。乡人民政府驻天堂寺,距离县城98公里。天堂乡原由朱岔公社管辖,1983年撤销朱岔公社建制后,设立莫科区,于1983年12月15日成立天堂乡。2004年9月根据 撤乡并镇的有关精神,撤销原朱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