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相信很多人对急寻音乐家韦伯的资料!和韦伯的代表作是什么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急寻音乐家韦伯的资料!和韦伯的代表作是什么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急寻音乐家韦伯的资料!

韦伯:不寻常的音乐过客
新民周刊陈冰
黑色皮西服,白色衬衫,休闲西裤,韦伯爵士的着装风格一如他亲手打造的音乐剧—
—优雅、时尚。
韦伯来了。
此韦伯非NBA国王队的灵魂人物克里斯·韦伯,也不是F1赛车威廉姆斯车队的帅哥马
克·韦伯,他是被誉为“音乐剧之父”的安德鲁·劳伊德·韦伯爵士。
伴随着《剧院魅影》在上海掀起的音乐剧热潮,与上海三次失之交臂的韦伯爵士终于
现身上海。
与音乐剧紧密相连的男人
这个与音乐剧紧密相连的男人,早在2001年,就通过上海大剧院举行的“韦伯音乐剧
盛典音乐会”,让人们知道了这个感性又浪漫的音乐剧创作人。当时由于行程安排的原因
,韦伯本人只现身北京,与上海擦肩而过。
时隔2年,音乐剧《猫》在上海演出期间,韦伯为《猫》在上海缔造的演出票房神话
倍感兴奋,无奈当时正逢SARS,韦伯再次失去亲临上海的机会。这种遗憾一直持续到了《
剧院魅影》的首演。
2004年12月18日《剧院魅影》在上海首演之际,正是韦伯的音乐剧新作《白衣女人》
和电影版《剧院魅影》先后问世之时,韦伯只好再次与上海“有缘无分”。
所以,当韦伯结束日本之行,主动提出要到上海“看一看”的时候,兴奋的不光是《
剧院魅影》的演职人员,还有大批媒体记者——“这回终于见到活的了!”
1948年出生于伦敦音乐世家的韦伯,父亲是皇家音乐学院钢琴教授,母亲是小提琴家
,祖父是男高音歌唱家,弟弟则是当今颇有声望的大提琴家。他还有一个是话剧演员的姨
妈。
11岁时,这位姨妈带着韦伯第一次走进剧场,回家后韦伯自己做了一个剧场小模型,
并从此种下了投身戏剧的先兆。
据说,韦伯7岁便能作曲,但他小时的志向却是当历史学家。16岁时获得牛津大学奖
学金的韦伯,在学校里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年长他4岁的牛津法学院学生蒂姆·莱斯,当
意识到莱斯杰出的作词天赋和自己的优美旋律可能是天作之合时,韦伯显示出所有杰出人
物都具有的果断性格,他毫不犹豫地申请退学,和莱斯一起去追寻音乐剧的梦想,并开始
了两人长达12年的默契合作。
1968年,两人取材《圣经》创作了音乐剧《约瑟夫和他的神奇彩衣》,在一所学校作
为业余演出推出,没想到台下正好坐着一个赏识他们的剧评人,将此剧介绍给普罗大众,
该剧毫无征兆地登上了英国商业戏剧的大本营“西区”的舞台。一炮而红的两人从此一发
不可收——韦伯作曲,莱斯编剧、填词。
1971年,韦伯和莱斯着手创作了一部以宗教为题材的新音乐剧,这就是在百老汇首演
的摇滚音乐剧《耶稣嫉妒超级巨星》。在这戏中,他们大胆挑战宗教权威,把耶稣比喻为
现实中被人盲目崇拜追随的60年代摇滚巨星,塑造了一位对上帝也会提出质疑的耶稣,更
在耶稣与犹大关系以及耶稣的情感世界两方面进行了让人跌破眼镜的“创新”诠释。当然
,这样的设定引发了宗教团体广泛抗议,而抗议活动竟成为该戏的“免费宣传”,该剧愈
发红火。
就在人们热切期待韦伯、莱斯组合能有更多佳作面世时,两人的合作却难以为继。韦
伯获得的赞誉让莱斯感到很不公平,他觉得自己的歌词成就没有获得应有的认可,于是心
怀不满,去意弥深。1980年,莱斯拒绝了韦伯创作《爱的面面观》的合作邀请,以阿根廷
贝隆夫人生平为题材的《艾薇塔》成为两人合作的绝笔。
失去了天才的词作者搭档,韦伯的目光投向了T.S.艾略特的诗作,那部同时创下伦敦
西区和百老汇演出时间最长纪录的《猫》应运而生。此后,他陆续推出了新作《歌声舞影
》和《星光快车》,在成功的商业化运作下,这两出剧目票房不错,但却不能算是韦伯的
成功之作。后来人们提到这段时期的韦伯时,津津乐道的总是他和莎拉·布莱曼之间的婚
外情,即使到了上海,这样的问题依然不能避免。
爱情曾经到来过
世人皆说《剧院魅影》是韦伯和莎拉之间的颠峰之作。韦伯本人在上海没有承认也没
有否认。除了韦伯和莎拉,别人无从知道他们那段堪称传奇的恋情为何还是熬不过“七年
之痒”,但是爱情,真的曾经到来过。
1981年,韦伯已经是伦敦西区这个世界音乐剧中心备受瞩目的希望之星,莎拉还只是
一个不甚知名的歌舞演员。她去应聘了“英国第一出舞蹈音乐剧”《猫》,韦伯选中了她
,不仅在工作中,更在生活中。
莎拉凭借在《猫》中担任重要角色获得好评,迅速上位,韦伯则在莎拉的身上寻找到
新的创作灵感。1984年韦伯迎娶莎拉,在自己的生日那天。巧合的是,两人原配偶的名字
分别是莎拉和安德鲁。
陶醉在爱情中的韦伯决心为拥有天籁般歌喉的布莱曼度身制作一部音乐剧,将她捧上
音乐剧天后的宝座。就这样,法国作家伽斯顿·勒胡的恐怖小说《剧院魅影》成为韦伯的
首选。
《剧院魅影》在伦敦的首演异常成功,几乎一夜之间,这部作品成为伦敦音乐剧的新
象征,在纽约百老汇,世界音乐剧的另一大中心,该剧也随即成为最卖座的作品。
结合古典歌剧、流行乐和摇滚乐的《剧院魅影》,戏中莎拉充分展现了在高音区出色
的歌剧唱腔和在中、低音区的流行唱法,无可争议地成为音乐剧第一女伶,走到自己事业
的最高峰。许多人说莎拉是“妇随夫贵”,在这段爱情中充满功利。如果没有真的情感,
韦伯是写不出那样美妙的旋律的,莎拉也唱不出那样出尘的高音,单从这一点看,爱情真
的曾经到来过。
音乐剧界始终没有给莎拉应有的荣誉,《剧院魅影》给她带来的最大荣耀,居然是大
洋彼岸葛莱美的一座跨界古典类新人。自信独立的莎拉再也无法忍受年复一年“妇随夫贵
”的老调重弹,再加上两人新的合作——音乐剧《爱的观点》反响不佳,“It’stime
tosaygoodbye”(到时说分手)。
分手的产物不再是音乐,只是韦伯给莎拉的600万安家费。分手之后两人的声名或事
业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韦伯1992年被英国女王册封为骑士,1996年岁末再次被授予终身
勋爵,布莱曼则成为赫赫有名的跨界天后。
虽然近年来在真正好公司的有效商业运作下,韦伯作品的票房收入颇为不俗,但进入
90年代后的韦伯并没有可与七八十年代《艾薇塔》、《猫》、《剧院魅影》相媲美的佳作
问世。韦伯本人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欧美已经是中老年人在反复欣赏他的《猫》
和《剧院魅影》了。韦伯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音乐剧的欣赏和制作当中。“音乐剧
需要更多年轻的血液。”
虽然上海之行颇为短暂,上海火爆的音乐剧市场还是让韦伯爵士乐开怀。《剧院魅影
》上演一个多月以来,上海观众趋之若鹜,3月1日前的演出门票已销售八成。外地观众也
络绎不绝,从北京、重庆、西安、兰州、哈尔滨、台湾、香港等地赶来。
上海大剧院用票房说服了韦伯,双方将携手打造一部本土化的音乐剧。大剧院想依靠
韦伯这块“金字招牌”塑造出蕴含中国元素的经典音乐剧项目,但韦伯不是救世主,想在
中国这块音乐剧生产和消费都较“贫瘠”的土壤上,打造本土音乐剧产业恐怕是一个有些
遥远的梦想?

返回目录

韦伯的代表作是什么

韦伯(CarlMariaVonWeber,1786一1826)德国杰出的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他出生于一个戏剧之家,从小随父母在各地旅行演出,对戏剧非常熟悉,对德国民间音乐、风俗也有很深的体验。这对他以后的音乐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韦伯十岁学钢琴,以后又学作曲,十二岁开始写作歌剧音乐,成为德国浪漫派歌剧的创始人和世界乐坛最早的圆舞曲作家之一。1813年以后,他先后任布拉格剧院和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对这两个演出团的成名起了重要的作用。韦伯的代表作是歌剧《自由射手》。它那浓郁的德国风格和浪漫气息,被认为是德国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它很快传遍全国,甚至出现了“自由射手牌啤酒”“自由射手式女装”。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