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我们帮你搜集整理的有关《7月销量:比亚迪第一长城、奇瑞携手进,中国品牌最大短板 7月中型轿车销量榜》的问答
本文目录一览
7月销量:比亚迪第一,长城、奇瑞携手进入前十,国产崛起!
8月9日,乘联会(cpcaauto.com)公布了7月汽车(乘用车)销量(零售)数据:
7月汽车市场总体销量为177.5万台,同比去年7月下降2.3%,环比6月下降6.3%。
考虑到去年6月出台了30万以下新车购置税减半政策, 了6、7月销量,因此今年卖不过去年可以说是必然。
虽然6、7月总体销量连续两个月下降,但1-7月累计销量达到了1,129.9万台,同比2022年增长了1.9%。也就是说,今年不会有像去年那样大规模的车市 政策。
新能源渗透率
继续提高
7月新能源车销量为64.1万台,燃油车销量为113.4万台,新能源渗透率为36%,比2022年全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比6月提升了1个百分点。
厂商
比亚迪领跑13个月,奇瑞、长城双双进入前十
厂商销量方面,比亚迪连续第13个月领跑厂商销量榜,7月销量达到了23万台。
有媒体报道比亚迪7月销量高于南北大众之和,这种说法里的销量指的是“批发量”,而我们这里的销量指的是“零售量”。
另外,按照批发量算,奇瑞还能排在7月厂商榜单的第二名。
当然,如果你一直在关注我们每月的销量解析文章,就应该知道,其实早在去年11月,南北大众的销量之和就曾不敌比亚迪。
另一方面,长城和奇瑞一直是厂商销量前十守门员,这哥俩基本是交替进入前十。不过7月,二者今年首次携手进入前十,其中长城排在第八位、奇瑞排在第九位。
从7月厂商前十榜单看,比亚迪、吉利、长安、长城、奇瑞五家中国厂商已经占据了前十的半壁江山。那么你认为,谁会是第六家进入前十的中国厂商呢?一汽?上汽?广汽?还是说北汽?
轿车
轩逸连续三月第一,雅阁换代失败?
轿车销量方面,我们以为已经被新能源干碎的东风日产轩逸,连续第三个轿车销量第一。
另一台“逸”字辈神车上汽-大众朗逸,也连续第二个月拿下亚军。
如果不是排在后面的比亚迪秦PLUS DM-i和比亚迪海鸥,我还以为在看2020年的轿车销量榜单。
从整体上看,轿车销量前十有4台新能源车,这也与7月36%的新能源渗透率相吻合。
最后是雅阁,广汽本田雅阁是今年1-5月销量最高的中型车,本田在5月20日上市了新一代雅阁。然而,经历6、7两个完整月份,雅阁的销量都没有超过一万台。要知道,一汽丰田凯美瑞同期销量分为2.4万台、1.7万台,让人不禁怀疑,雅阁是否换代失败?
SUV
Model Y连续3月第一,前五比亚迪占三席
SUV方面,特斯拉Model Y连续第三个月占据第一。要知道,Model Y上个月可以是卖了5万多台,这个月还能再卖2.3万台。特斯拉在30万以内纯电SUV市场的统治力恐怖如斯。
虽然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统治力经常被人提及,但7月比亚迪元PLUS、宋PLUS DM-i、宋Pro DM-i占据了SUV销量前五的三个席位。在SUV市场的统治力,完全不亚于当年的哈弗。
提到哈弗,上个月没有进入销量前十的哈弗H6,本月又进入了前十,排在第七位。只能说,时代变了。
新能源
秦PLUS DM-i登顶,Model 3连续三月未进前十
新能源方面,比亚迪秦PLUS DM-i与海鸥分别占据了冠亚军。海鸥能上到这个位并不令人意外,我们甚至认为海鸥有复刻五菱宏光MINIEV辉煌销量的可能。
有意思的是,和特斯拉Model Y在SUV市场拳打元PLUS,脚踢宋PLUS不同,Model 3已经连续3个月没有进入新能源销量前十。
不过这也和Model 3即将改款有关,根据一些网络谍照和特斯拉销售人员的说法,改款车型将会在第四季度上市。Model 3将会增加仪表,后排也会像Model S一样有一个液晶控制屏幕。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懂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中国品牌最大短板 7月中型轿车销量榜发布 比亚迪也不灵了
日前,有媒体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整理了2023年7月份国内中型车销量榜单。
从榜单来看,在前十名中,中国品牌只有红旗H5一款车型入榜,即便是扩大到前二十名,中国品牌也只有7款车型入榜,而且排名都比较靠后。
简单来说,中国品牌发展了这么多年,依然还是未能在中型轿车市场上对合资品牌发起挑战,在这个级别的市场,合资品牌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包括凯美瑞、雅阁、帕萨特、迈腾、亚洲龙等都属于中型轿车,这还单纯只是合资品牌范畴,如果扩大到豪华品牌领域,还有宝马3系、奔驰C级、奥迪A4L这三剑客,这些车型的销量对于中国品牌来讲都是巍巍高山,难以逾越。
雪上加霜的是,在Model 3国产之后,中国品牌在中型轿车市场上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了。
如果不是红旗H5为中国品牌中型轿车保留了最后的尊严的话,我们几乎可以认为是中国品牌战略性的放弃了中型轿车市场。
其实在前些年,中国品牌也不乏一些惊艳的中型轿车出现,曾经的吉利博瑞被称作是“最美中国车”,凭借着出色的外形和丰富的配置其实已经拿到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最终倒在了吉利的“三缸”战略下。
传祺在这个市场上也推出过GA6,试图使用低价来打动市场,但奈何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和传祺情况比较类似的还有长安,当年的睿骋CC在市场上同样没有掀起什么波澜。
虽然没有太像样的成绩,但我们还是要佩服传祺和长安的勇气,毕竟很多中国品牌甚至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尝试;而吉利虽然在中国品牌中型轿车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最终还是败给了合资品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技不如人。有望接班博瑞的是MG 7,目前月销量能够稳定在4000台左右,和红旗H5一起为中国品牌中型燃油车保留了颜面。
新能源时代,中国品牌出现了不少爆款车型,强如比亚迪甚至旗下的每一款都有相对出色的销量表现,但在中型轿车市场上同样有点不灵光,海豹在7月份的销量只有5100台,6月份也不过是6802台。不管从产品力还是价格方面,海豹其实都是挺有诚意的,但终究是没有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这个问题其实让人非常的费解,不管是紧凑型轿车市场还是中大型轿车市场,中国品牌都能凭借着产品力拿下销冠,秦PLUS DM-i和汉DM-i冠军版车型的称号其实就是这么来的。但在中型轿车市场,为何就不灵光了呢?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雅阁、凯美瑞、帕萨特、天籁、迈腾这些车型长期积累下来的口碑实在是太强大了,多代车型的积累让它们在空间、舒适性方面都有相对出色的表现。反观同级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轿车,由于电池布局等多方面的原因,真正能够做到“舒服”的又有几台呢?
对于消费者来讲,花较低的价格去购买一台紧凑型轿车,一些缺点是能忍的;但一旦预算提高到了中型轿车级别,对于舒适性的要求就会有线性提升,不管是空间、悬架都一定要满足需求才行,而这正是中国品牌新能源中型轿车所欠缺的。
目前来看,唯一有希望打破合资车型对中型轿车市场垄断的就是比亚迪的海豹DM-i,参考汉DM-i在中大型轿车市场的表现来看,海豹DM-i只要定价合适,能够 汉DM-i的成功表现。
更何况,海豹DM-i还是第一款搭载了五连杆后悬架的比亚迪插混车型,底盘质感方面的表现理论上会有比较明显的升级,如果真的在舒适性以及操控性方面达到如今合资品牌中型轿车的水准。市场前景是非常乐观的。
当然,一切的前提都是定价合适,至于比亚迪最终怎么定价,或许本月底就有答案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小号撩车N,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总结:以上问题和解答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