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相信很多人对树叶为什么秋天会变黄二年级和树叶是怎样变黄的教学案例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树叶为什么秋天会变黄二年级和树叶是怎样变黄的教学案例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树叶为什么秋天会变黄?二年级
树叶为什么秋天会变黄?二年级原因如下:
叶内黄色的叶黄素、胡萝卜素就逐渐显现出来,秋天叶子变黄,变红就是这个道理。
拓展资料如下:
每到秋季,放眼望去,大部分树木都会披上红黄色的秋衣,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到了秋天,树叶都会变黄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虽然这是再普通不过的现象了,但或许让你解释的时候你真的解释不出来。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要介绍叶子变色之前,首先我们要科普一下导致叶子颜色变化的几种物质: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
叶绿素:
在叶绿素里,有许多许多不同的家族伙伴,最常见的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它们不溶于水,但却能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植物体内的叶绿素,主要参与光合作用中的光吸收过程,它可以吸收大部分的红光和紫光,但反射绿光,所以叶绿素呈现绿色,秘密就在这里啦!
和活体内的其他物质一样,叶绿素也在不断地合成与分解。它的合成过程中需要较强的光照和较高的温度。春夏时节,由于叶绿素合成量大于分解量,分解的叶绿素得以及时补充。
而秋冬时节合成量不及分解量,分解的叶绿素往往得不到补充。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叶片春季变绿而秋季又脱绿的原因。
类胡萝卜素:
讲到类胡萝卜素,我们要介绍一下胡萝卜素、叶黄素。它们同样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光合作用中,它们主要吸收的是蓝紫光,可辅助叶绿素捕获光能。
类胡萝卜素相对于叶绿素而言较为稳定,不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当秋天的叶绿素的含量下降后,类胡萝卜素所占比例就相应增加了,从而使叶片显现出黄色。
树叶是怎样变黄的教学案例
幼儿园里有许多的树,到了秋天许多树叶的颜色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到底它们的叶子是如何由绿变黄,从黄而枯萎飘落的,它们的叶子到了冬天都会掉吗?哪种树的叶子会先落光,谁也没有仔细观察过。于是我们就从幼儿园的树木中选择了三种树:梧桐树、松树、白蜡树,其中有常绿树和落叶树,让幼儿从树叶的变化直至落叶进行细致的观察,了解树叶的变化过程。1.它们的叶子一样吗?
初秋时节,树还没有变化的时候,我带领孩子们认识了幼儿园里的树木,而且重点认识了梧桐树、松树、白蜡树,并分别认领了三棵树作为观察的对象。在户外观察时主要引导幼儿从树杆,树冠的外形区分这三棵树。为了进一步让幼儿细致地认识这三棵树的叶子,我和小朋友们一起收集了松树和白蜡树的叶子,并在幼儿园何叔叔帮助下采摘了梧桐树的叶子。幼儿对于这些叶子非常感兴趣,通过看、摸、比较,发现叶子的不同之处,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我提出的问题是:“它们的叶子一样吗?”孩子们立刻回答道:“不一样。”昕昕说:“梧桐树的叶子最大,像我们的手掌。”达达也大声说:“松树的叶子又细有尖像针一样。”贵晨说:“白蜡树的叶脉像小蜘蛛网。”……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发现,我抓住这一机会马上问道:“你们看看,哪种树的叶子有叶脉,用手摸一摸,有叶脉的一面和没有叶脉的一面感觉一样吗?”这个问题让孩子们的关注点一下子转移到树叶的叶脉上了。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梧桐树的叶子最大是掌形的,它的叶柄粗而长,有三根粗粗的主叶脉,用手摸叶面很光滑,叶脉的一面是粗糙的,手感是一愣一愣的;白蜡树的叶子小是长圆形的像鸡蛋,只有一根主叶脉,叶脉细小像蜘蛛网,手感有些硬,叶子 的边缘还有小的锯齿;松树的叶子是又细又长,一根一根的像针一样,它没有叶脉,叶子是一簇簇的像个小扫把,松树树叶摸起来有些扎手。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孩子们找到了许多的不同之处,这些都是它们以前不知道的。
2.叶子的变化。
随着气温的变化,树上的叶子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于是我又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绿色的叶子会有什么变化?”孩子们都大声地说:“会变黄?”我又追问到:“这三种树叶都会变黄吗?”淞淞说:“我想它们都会变黄.”文文说:“不对不对,去年冬天我们观察柿子树时,我记得松树还是绿的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着,这时我又问幼儿:“淞淞说树叶会变黄,它们是怎样变黄的呢?”许多孩子都同意树叶是一下子就变黄的。对于孩子们的争论我没有给出肯定和否定的答案,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我们按小组在这三棵树上分别选出了15片叶子并做上了记号,定期组织幼儿去观察。孩子们开始了有一次的企盼,都盼望自己能第一个看到树叶的变化。一天早上达达跑到门口大声说:“老师我发现梧桐树的叶子边有些黄了。”琳琳说:“ 我也发现白蜡树的叶子边也有一点黄。”而有的幼儿观察的树叶还是绿色的没有变化,他们失望地问我:“为什么有的组树叶边缘会变黄,而我们组的叶子没有变化呢?”
我说:“没关系,在等几天你也会发现树叶的变化,就像我们掉牙一样,树叶的变化也有先有后的。” 在和孩子们细致的观察一段时间后,孩子们自己找到了最好的答案。他们发现梧桐树的叶子是从叶子的边缘开始变化的,先由黄变成棕色,由叶子边缘向叶子的中心逐渐变黄,最后干枯卷曲;白蜡树的叶子先由绿变黄,然后由叶子的边缘开始由棕变红,最后整个叶片枯萎;松树的叶子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松针的尖上有些发黄。通过观察孩子们感知了树叶的变化过程,获得了关于树木的新经验。
3.冬天树叶会怎样?
随着树上的叶子的变化,孩子们观察的兴趣更加浓厚。为了让孩子们发现树木和温度环境的关系,我又向幼儿提出了一个问题:“冬天到了,猜一猜这三种树的叶子会怎样?”有的孩子们说:“树叶会落下来。”有的说:“不会落。”于是我又将幼儿的猜想用数字的形式进行了统计,认为梧桐树的叶子会掉的有21人,认为不会掉的有9人;认为松树的叶子会掉的有11人,认为不会掉的有19人;认为白蜡树的叶子会掉的有26人,认为不会掉的有4人。接下来孩子们带着期待的心情等了一个星期,11月8日是星期一,当我又带着孩子们去观察时孩子们惊奇地发现白蜡树上一片叶子都没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了,猜对的孩子大声欢呼起来。这时我又追问道:“白蜡树的树叶哪去了?”孩子们指指地上掉落的树叶说:“都掉在地上了。”“到了冬天白蜡树的叶子会怎样?”孩子们大声地说:“它的树叶会掉的,它是第一个掉光树叶的。”在同时观察梧桐树时孩子们发现梧桐上已经掉了一半的叶子,树上多数的的叶子边缘已经变成了棕色,而松树依然没有变化。
在观察温度记录表后孩子们发现11月8日前后温度开始下降最高温度由20℃下降到13℃ ,最低温度也由8℃下降到3℃,孩子们在户外已经感觉到凉了,在组织幼儿讨论后他们认为白蜡树最先落叶是因为天气变凉了,叶子就都落下来了。孩子的观察孩子继续,不知梧桐树和松树谁的树叶会先落光,孩子们在期待中记录着自己的发现,用眼睛寻找树叶的变化。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