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对于三顾茅庐不得志捷尼赛思GV60因断轴和特斯拉召回远未“尘埃落定”|汽势原创,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三顾茅庐不得志捷尼赛思GV60因断轴和特斯拉召回远未“尘埃落定”|汽势原创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三顾茅庐不得志!捷尼赛思GV60因断轴隐患发起召回

汉末时期,刘备在中原吃了败仗,逃往荆州,为了复兴汉室,他三次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做军师。有了诸葛亮辅佐的刘备,才得以重新夺回荆州、益州,并建立了蜀汉政权。

这段经典的历史故事,今天在汽车圈里重现了,只不过没像刘备一样有一个好的结果。现代旗下高端品牌捷尼赛思三次入华,前两次以劳恩斯、捷恩斯之名进入中国市场都铩羽而归了,第三次入华的捷尼赛思依旧表现不如意。

日前,从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了解到,捷尼赛思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备案了召回计划,自2023年5月12日起,召回生产日期为2022年8月24日至2022年12月17日期间的部分进口捷尼赛思GV60汽车,共计70辆。

召回原因是,车辆因制造原因,后桥半轴表面应力过大,可能导致车辆行驶中半轴发生断裂,存在安全隐患。 

对于被召回的车辆,捷尼赛思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后桥半轴组件,以消除安全隐患。

资料显示,捷尼赛思GV60于今年3月17日正式上市,定位为纯电中型跨界SUV,推出2个版本车型配置选择,是捷尼赛思E-GMP纯电平台下的首款产品。此前,捷尼赛思还曾在品牌愿景发布会上宣布,到2025年起所有新车型都将成为纯电车型。

谁曾想,才刚刚过去不到两个月时间,第一款纯电车型就出了质量问题,没能在新能源市场中开一个好头,今后捷尼赛思在中国市场恐怕更加不好混了。

数据显示,捷尼赛思自2021年4月重返中国市场后,销量依旧是没有起色,2022年在华累计销量为1457辆;来到2023年后,月销量更是不到千辆,每月基本只有300两左右了;可谓是“三顾茅庐”不得志啊。

之所以捷尼赛思三次入华都没能打开中国市场,原因也显而易见。一是,捷尼赛思在中国知名度较小,售价又向BBA看起,进口车的身份,后期维修保养费用又高,自然很多消费者就望而却步了;二是,线下门店少,捷尼赛思目前国内仅有12家门店,分别位于北京、上海、成都、南京、杭州、广州、苏州等城市,销售渠道少,也就大大限制其在市场中的扩张能力了。

最后

总归而言,汽车质量永远是车企的基本功,如果连基本功都没做好,还想打开市场,那就是难上加难了。即便是“三顾茅庐”的捷尼赛思也一样,要想在中国市场闯出一片天地,品质、实力是基础,也是第一要素。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驾道Aut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返回目录

特斯拉召回远未“尘埃落定”|汽势原创

汽势Auto-First|柴小娜

刚刚结束的周末,特斯拉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召回。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的公开显示,今年5月29日起,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召回2019年1月12日-2023年4月24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Model S、Model X、Model 3及国产Model 3 、Model Y汽车,共计110.46万辆。

特斯拉在中国到底卖掉了多少辆车呢。

2019年超4万辆;

2020年13万辆;

2021年30万辆;

2022年44万辆;

2023年1-4月18万辆。

从数据来看,合计120万辆,因此,称为史上最大规模召回也不为过。

特斯拉对此回应称,召回简单来说就是两条,第一,把驾驶模式的选择权给到消费者,车主可以决定标准使用能量制动回收,也可以像开传统油车一样开特斯拉;第二,如果油门(电门)当刹车踩,车辆会提醒你。”

本次召回活动是在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之所以强调这一背景,是因为特斯拉疑似刹车失灵引发巨大舆论关切。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形象,属典型的两极分化。拥护者有之,贬损者更是无数。连同对马斯克本人的风评一样,特斯拉一路跌跌撞撞直至横冲直撞,在2022年完成了141万辆的交付,但与之伴随的是特斯拉强制单踏板模式,被认为是疑似“刹车失灵”的罪魁祸首。

然而,召回公告发出后,依然乱成一锅粥。恐怕在整个汽车行业召回历史上,在确定召回后依然争论不休,特斯拉是第一家。事发车主、检测专家、行业人士、车企本身依然无法达成共识。

关于此次召回,舆论观点集中在以下几点。

首先是傲慢的特斯拉终于屈服了。

长久以来,特斯拉的服务在自主品牌映衬下显得傲慢而缺乏人情味,尤其是疑似刹车失灵的事件经网络发酵后,在部分网友眼中,特斯拉除了擅长割韭菜,也擅长将“刹车失灵”的锅甩给消费者,认为是错踩踏板所致。

因此,此番大规模召回,对部分网友而言更多是一种情绪宣泄。

再来看事发车主如何回应本次召回。

2021年上海国际车展上,一位身着“刹车失灵”白色T恤的女子站上特斯拉车顶进行 ,并大声呼喊“特斯拉刹车失灵”,将特斯拉推向风口浪尖。特斯拉与该女士的 还在纠缠中,并未有丝毫解决纷争的迹象出现。

此次特斯拉大规模召回事件后,该车主发文回应两点:

1、这次的召回是一次诚恳务实的纠错,还是一场避重就轻的安抚?

2、这次召回的最大意义是:确认了特斯拉车辆的刹车系统和加速系统存在批次性的缺陷。遗憾的是:缺陷的真正原因,似乎并不能服众。期待总局更深入的调查,早日公布刹车失灵和意外加速的真正原因。

显然,该 车主并不完全认同此次召回。

而在专业人士眼中,又是另外一种说法。浙江共安检测鉴定中心高级工程师朱国军表示,汽车召回在国内外都是企业负责任的体现。从国内近年的召回案例来看,汽车召回不等同于其质量差,召回数量的增加也不代表汽车整体质量水平的下降。事实上,汽车召回可以最大化保障消费者权益,企业积极主动地开展召回是诚信和负责任的表现,社会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

某汽车媒体人建议大家不要寄希望于一个软件更新会降低社会车辆误踩加速踏板事故的比例,这是很天真的想法。

他指出,因为中国道路交通安全运输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在 2016 年误踩加速踏板的事故约 9 万起,死亡人数约 2.5 万人;美国 NHTSA 的调查是,美国每年因误踩加速踏板导致的事故约 1.6 万起。在这一点上,中国和美国的统计结果是高度一致的。

行业分析人士朱玉龙则在社交媒体表达了对特斯拉车主的强烈关切。他认为“过去的汽车企业没有采取这样处理 的方式。你听说过哪个汽车企业将质量 的用户告上 并赢得官司的吗?这已经超越了我们的底线。像河南的女车主,她是被逼无他路。如果真要输了,得赔多少钱?我们的 不能对待车主如此。

对于普通特斯拉车主来说,召回公告就是司法诉讼的有力证据。这证明特斯拉之前的强制措施是不合理的,而这种设计本身会导致一定概率(国内的344起)的事故。即使是车主踩油门,这也是特斯拉的设计不合理。

尘埃落定,我们仍然要相信中国的市场监督总局,很多的公正只是迟到,而非不到。

各方观点在舆论场轮番交锋,显而易见,此番特斯拉召回事件,是一个开始,远不是结束。在汽势Auto-First看来,涉及到可能的车主赔偿、法规修改及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不排除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进一步动作,或者特斯拉本身的行动。

众所周知,特斯拉此前的极速狂飙在2023年出现疲态,为了规模,马斯克甚至不惜发出零利润也要卖车的豪言壮语。中国不仅是特斯拉重要的消费市场,也是全球重要的出口地,召回对于如此重要的市场只是第一步。(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势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