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很多人可能对三岁自闭症对照表和2岁小孩自闭症测查表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三岁自闭症对照表和2岁小孩自闭症测查表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三岁自闭症对照表

三岁自闭症对照表

三岁自闭症对照表,儿童自闭症,又叫孤独症,是一种亚型发育障碍,患有儿童自闭症的男性儿童多余女性儿童,这与儿童接触的环境或者是遗传等有很大的关系。给大家分享三岁自闭症对照表。

三岁自闭症对照表1

一岁:

1、本能地啼哭,对不同的 有哭的反应

2、对声音有微笑的反应

3、能够确定声响的方向,并可以把头转向声音

4、能够分辨一些不同的声音

5、见到食物有要吃的反应

6、呀呀发音,能够发出多种声音

7、能发双音(如:妈妈,大大)

8、低声喃喃自语

9、听 时显得很高兴

10、对词语和手势有适当的反应(如:在讲再见时能招招手)

11、能做一些简单的要求(如:抓住球)

12、会用比划或手势来表达要求

二岁:

1、能够模仿周围的声音

2、能够模仿两个简单的词

3、在问他时,能够指出身体的一个部位

4、能主动讲出两个字的简单的词

5、能够指出什么是鞋,衣服或玩具

6、能讲五个词汇

7、能够在画册上指出三种不同的东西

8、能够讲出听到的个别的词

9、当被问及有什么要求时能说出三个愿望

10、在询问下可以讲出身边发生的三件事

11、能讲出两个词的短语

12、会翻着看画册

三岁:

1、能说出两种职业的`名称(如妈妈是老师)

2、能回答"你叫什么?",说出自己的名字

3、能说出面前的四、五个物品的名称

4、知道"大","小"

5、能够说三个词的句子

6、能够重复说出二个数字

7、能够说出四十个以上的用品

8、能使用"我"或"我们","我的"

9、能够听故事达五分钟时间

10、能说出自己的名和姓

11、能够复述出有五个音节的句子

12、能够正确地认识十个以上的不同物品

三岁自闭症对照表2

儿童自闭症有哪些表现

1、婴儿期

婴儿时期的孩子,自闭症的表现主要是缺少眼神交流和社会性逗笑。

比如正常的孩子在3、4个月的时候,逗他的时候,他会回应性的笑,这称为社会性逗笑;而自闭症的孩子自发的微笑可能有,但很少出现社会性逗笑。

很少有眼神交流一般是指对大人的呼唤、引逗没有反应,看上去呆滞,对周围的环境没有兴趣。

正常的宝宝到10个月的时候会摆手表示欢迎、再见等,而自闭症的孩子就没有这种表现。

当然,也有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可能会有这方面的异常表现,但是自闭症的孩子其它的能力可能要相对好一些。

2、幼儿期

当孩子逐渐进入幼儿期时,自闭症的表现会越来越明显,出现兴趣狭隘、刻板行为等。

比如只对某一类玩具感兴趣,不喜欢别的玩具;喜欢旋转圆形的物品,如转车轮、转圆凳等;也喜欢看旋转的物品,如爱看电风扇、排风扇转动等;喜欢反复排列物品,如把积木、小汽车等排一排,若是有人打乱这个排列,他会表现的非常生气;喜欢反复按开关、按按键、开关门、开关抽屉等;他们有着同年龄段孩子没有的专注,可以单单摆弄一个物品就能持续数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没有厌倦感。

此外,自闭症儿童会固执地要求保持日常活动程序不变,如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外出时要走相同的路线等,如果制止或改变他这种行为模式,他就会表现出明显的不愉快和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反抗行为。

家长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三岁自闭症对照表3

孩子得自闭症的原因

一、遗传因素:部分患儿与遗传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对孤单症的作用已趋于明确,患本病的儿童同胞中有2%-6%患本病,单卵双生子同病率高达36%。

二、家庭因素:父母是专业技术人员,受过高等 ,比较聪明,但做事刻板,并有强逼倾向,对孩子冷淡和顽固,家庭缺乏暖和。

三、脑器质性损害:如产伤、宫内窒息、感染、中毒等,15%-50%的患儿伴癫痫发作、脑电图异常、脑CT、磁共振有非特异性改变。有的伴有神经系统体征、躯体畸形等。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均可能与自闭症发病有关。

四、环境因素:早年生活环境中缺乏丰富和适当的 ,没有教以社会行为。或长期处在单调环境中的儿童,会用反复动作来进行自我 ,对外界环境就不发生爱好。

调查显示,自闭症的发病率高达一百五十分之一。儿童孤独症的病因通常来讲有以下四个:遗传因素、家庭因素、脑器质性损害和环境因素。 家长们应该重视孩子小的时候的行为举动,智力发育等,因为自闭症的出现,在很小的时候很可能就有一些征兆了,希望家长们引起重视。

返回目录

2岁小孩自闭症测查表

2岁小孩自闭症测查表

2岁小孩自闭症测查表,又称自闭症行为量表,是用于医生检测儿童是否患有自闭症的一个简单的方法,只能做为一个参考诊断依据,并不能做为判定诊断结果,以下是2岁小孩自闭症测查表

2岁小孩自闭症测查表1

儿童自闭症是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测试题的测试得出结果的。本文将介绍14道简单的自闭症测试题,如果你怀疑自己的孩子存在着自闭,那么做一下测试吧。测试的时候,如果答案是经常,得2分;偶尔,得1分;没有,不加分。

1、反应很迟钝,需要反复说几遍才能够引起他的注意。

2、周围的事情引不起他的兴趣,表现漠不关心。

3、常常重复一个很熟悉的动作,或者是重复的玩一个 ,周而复始,不感到厌倦。

4、如果在视力范围内出现了一个旋转的东西,会长时间盯着看。

5、与任何的人都不愿意产生目光接触,一旦接触会觉得恐惧。

6、经常会觉得精神出现亢奋状态,有一种无法 的感觉。

7、与他人不喜欢有任何的肢体接触,包括一些关系非常亲密的人。

8、常常会一个人没有缘由的发笑。

9、不喜欢听过言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意使用手势表达。

10、常常保持一个习惯,不喜欢变动。

11、对任何活动都没兴趣,不喜欢跟别的孩子一起玩耍。

12、厌恶学习,不愿意到人多的地方去玩耍。

13、与小朋友玩耍的时候出现沟通困难,不愿意说话。

14、表现为喜欢一个东西,总是将这个东西抓在手里,不肯放下。

如果测试结果是0-8分,那么孩子很正常。如果测试9-18分,那么孩子有轻微的自闭;如果孩子18分以上,孩子就有严重自闭。

2岁小孩自闭症测查表2

针对幼儿的1级自闭症检查表

当我们发现孩子可能存在自闭症倾向时,我们可以先采用一些测试表进行排查,测试表更加方便、安全,不会对孩子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在最初幼儿自闭症筛查常见的测试表包括:

幼儿自闭症检查表(CHAT)在修改检查表自闭症幼儿 - 修订版随访(M-CHAT-R / F)早期筛查自闭症特征(ESAT)

1级自闭症测试表都可以进行测试,父母根据孩子的实际表现状态进行填写

针对幼儿的2级自闭症测试表

通过1级自闭症测试表显示孩子确实在较多方面存在问题时使用。

自闭症行为检查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第二版(CARS 2)Gilliam Asperger紊乱量表(GADS)Gilliam自闭症评定量表,第二版(GARS-2)PDD筛查测试-II,发育诊所筛查员PDD筛查测试-II,自闭症诊所严重程度筛选幼儿自闭症筛查工具(STAT)

如果20个M-CHAT问题中的三个以上问题显示异常,则孩子可能存在自闭症的倾向,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

这些表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家长可以将每项测试结果保留下来,以后去医院检查交给医生,以便更加直观的表述孩子各方面的情况。

2岁小孩自闭症测查表3

儿童自闭症测试量表M-CHAT共包括23个项目,其中包括7个核心项目,由父母根据儿童平常的表现情况填写是或否,如果儿童有2个以上核心项目或任意3个以上项目不通过,则提示有自闭症风险,不通过的'项目越多,提示自闭症风险越高;筛查结果为有风险的儿童,都建议转介专科医生作进一步评估。

幼儿(18-30个月龄)自闭症筛査量表-修订版(M-CHAT)

1、你的孩子喜欢你摇晃他或是把他放在你的膝盖上弹跳之类的事吗?

2、你的孩子对其他孩子有兴趣吗

3、你的孩子喜欢攀爬东西,如爬楼梯吗?

4、你的孩子喜欢玩捉迷藏的 吗?

5、你的孩子会做假扮 吗?如假装打电话、照顾玩具娃娃、或假扮装其他角色和事情吗?

6、你的孩子会用他的食指指点、要求他想要的东西吗?

7、你的孩子会用他的食指去指点、表示他对所指东西有兴趣吗?

8、你的孩子会正确玩小玩具(比如积木或小汽车)、而不是只把它们放在嘴里、随便转动或随手丢掉?

9、你的孩子会拿着什么东西给你(家长),让你看吗?

10、你的孩子会注意看着你的眼睛超过一两秒钟吗?

11、你的孩子会对声音过分敏感吗?(如捂住耳朵)

12、你的孩子会看着你的脸或当你微笑时会以微笑回应你吗?

13、你的孩子会模仿你吗?(如你扮个鬼脸,你的孩子会模仿你吗?

14、你的孩子听到别人叫他(她)的名字时,他(她)会回应吗?

15、如果你指着房间另一边的玩具,你的孩子会去看那个玩具吗?

16、你的孩子会走路吗?

17、你的孩子会看你正在看的东西吗?

18、你的孩子会在他(她)的脸附近做出一些不寻常的手指动作吗?

19、你的孩子会设法吸引你去看他自己的活动吗?

20、你是否怀疑你的孩子听力有问题?

21、你的孩子能理解别人说的话吗?

22、你的孩子会有时两眼不知看向何处或毫无目的地来回走动吗?

23、你的孩子遇到不熟悉的事物时会看你的脸,看看你的反应吗?

评分说明:

在儿童自闭症测试量表M-CHAT中,11、18、20、22填“是”,其余项目填“否”视为筛查不通过,在关键项目2、7、9、13、14、15中,如果有两项或以上不通过,或者在全部项目中有两个项目或以上不通过,则要注意自闭症或其他发育障碍的风险,建议转诊。需要注意的是,自闭症风险不意味着自闭症诊断!

返回目录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