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相信很多人对长津湖战役125名战士冻成冰雕是真的和抗美援朝一部中国军人被冻成冰雕的电影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长津湖战役125名战士冻成冰雕是真的和抗美援朝一部中国军人被冻成冰雕的电影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长津湖战役125名战士冻成冰雕是真的吗
实际上,被冻成冰雕的志愿军并不是125名,而是129名。这些年轻的生命,被一整夜的狂风暴雪雕铸成了永恒,仿佛一座座丰碑屹立在茫茫雪原里,诠释着为了胜利永不后退的战斗血性和舍生忘死的战斗精神。
长津湖战役冰雕连
美军士兵被彻底震撼了,他们对这个“谜一样的对手”肃然起敬,瞬间明白了为何会屡屡败在这群人手;为何会在朝鲜战争中拥有如此巨大装备优势的情况下,居然会败仗连连;为何一个小小的长津湖,会成为让他们胆战心惊的地方。
无疑,这个画面是最让人扎心的。每一次看到它,都让人泪流满面。是什么样的精神和信仰,支撑着这些年轻志愿军战士,让他们宁愿冻饿至死也绝不放弃阵地,依旧匍匐在地,保持伏击与冲锋姿态?
让我们回到长津湖战役中,去感受那场至今让人刻骨铭心,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
提到朝鲜战争,人们最为熟悉的莫过于上甘岭战役。在这场空前惨烈的战斗中,美军共调集了6万兵力,动用了大炮300余门,坦克近200辆,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坚守的面积仅为3.7平方公里的两个阵地,发起了疯狂的900多次进攻。
恶战持续了43天,把一场原本的战斗打成了战役。美军共向两个阵地倾泻了190万发炮弹,5000多枚炸弹,硬生生地将志愿军的阵地削去了两米多。志愿军伤亡1.15万人,美军伤亡高达1.5万人。
长津湖之战胜利的意义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东线作战——长津湖之战后期,美第10军10万大军撤至咸兴地区。按照美第10军的作战实力,依托港口,又有充足的物资保障和强大的海空火力支援,完全可以在咸兴、元山地区建立稳固的桥头堡。
第二次战役之后战线推进到三八线附近时,志愿军首长一直担忧美军会从侧后登陆,为此投入了强大的力量进行抗登陆作战准备,甚至于为此提前发起了第五次战役。试想一下,如果有咸兴、元山桥头堡存在,西线志愿军在第二次战役胜利后会毫无顾虑地推进到三八线吗?在后方有威胁的情况下,至少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然而,在长津湖之战受到志愿军第9兵团的打击后,美军轻易地丢掉了杀手锏,从兴南港全部撤走了第10军。因此,长津湖之战胜利的意义无论怎么讲都不为大。
经过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不但在朝鲜站稳了脚跟,还收复三八线以北的所有朝鲜领土,从根本上改变了朝鲜战争的战局。“联合国军”在战略上是彻底地失败了,入侵北朝鲜的“联合国军”如同一个暗夜入室的强盗,被迎头打了一棒之后,就吓得丢掉一切赃物落荒而逃,无论再多的借口或者是所谓的战术上的胜利,都无法掩盖其纸老虎的本质。
抗美援朝一部中国军人被冻成冰雕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这是出自电影《朝鲜战争》,又名《长津湖战役》的电影。
电影中中国志愿军60师180团2连、80师242团5连也全部冻死在了水门桥以南20公里的1010.7高地上。为了不暴露目标,这些奉命阻击的战士们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一动不动,最终全部冻死在了阵地上。整个长津湖战役第9兵团共有28954人被冻伤,被冻死的超过4000人,他们以巨大的牺牲重创了美陆战一师,为第二次战役的胜利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在这次战役中,九兵团有三个连队,成建制地全员冻死在阵地上,他们的番号是20军59师177团2营6连、20军60师180团1营2连和27军80师242团2营5连,他们是以战斗队形在自己的阵地上坚持到了最后一刻,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冰雕连”。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朝鲜战争》 影片讲述了参与该战斗的美海军陆队队员的故事。(朝鲜战争同抗美援朝战争。该词汇日、美等 称谓。)
以朝鲜战争中的长津湖战斗为题材的好莱坞大片。1950年冬,美军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在咸镜北道长津湖附近被中国军队的7个师包围。中美两军都面临极度严寒的考验,双方因冻伤造成的伤亡均超过了战斗伤亡。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