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对于鬼谷子弟子“赊刀人”赊刀方式奇特赊完和号称鬼谷子传人卖刀不要钱只留一预言留,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鬼谷子弟子“赊刀人”赊刀方式奇特赊完和号称鬼谷子传人卖刀不要钱只留一预言留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鬼谷子弟子“赊刀人”赊刀方式奇特,赊完刀后他们还出现过吗?
关于这个“赊刀人”,网络段子真的很多,有真实的也有假的,相传这些“赊刀人”是鬼谷子的 ,可以预知未来,占卜命运,可以说各个身怀异能,正因如此,很多人也有些忌惮。
这些“赊刀人”在全国各地,背着双肩背包,或者推着车,里面有菜刀、柴刀、剪刀,边走边吆喝,如果有人要赊刀,他们就会严肃的说:“这把刀你先赊过去,XX时候或者XX时间来收钱。”这些“赊刀人”都是靠预言来收钱的,预言准了就来收,不准就不收。
据说在清朝时期就有“赊刀人”出现过,有个“赊刀人”在把刀赊给一个农民时说“等到大米的价格在半年内从10文涨到20文”,他们就来收钱,结果半年后,大米果真涨到了20文,“赊刀人”也当天就来收账,因此很多人都认为“赊刀人”很神秘,不敢得罪,更不敢赖账。
那么这些赊刀人在赊完刀之后有没有去收账呢?有没有出现过?这也只能从经历过的人身上去了解,不妨看几个网友的经历。网友一:家住东北,在一天下午,有个白胡子老人挑着扁担,箩筐里装满了菜刀,在村里吆喝,这些刀比市场上的刀贵好几十倍,白胡子老人说赊刀不收钱,等绿豆降到多少钱一斤再来收,如果到那时,绿豆还没降价,这把刀就当是免费送的。很多邻里百姓认为绿豆不会降价,因为种的人并不多,于是很多人都赊了刀,结果几年后,村里大面积种植绿豆,绿豆供大于求,真的降价了,也是这时,白胡子老人挨家挨户收账,就连哪家没赊他的刀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网友二:这位网友遇见的“赊刀人”预言更加厉害,1997年,家里来了两个“赊刀人”一大一小,应该是父子,他跟村里人说只赊剪刀,一把50,现在不收钱,等一头牛能卖一万的时候再来收着50元,如果不能实现就当是送给他们的。当时人们哪里相信,那时候一头牛才卖三千多,于是纷纷赊了这把剪刀,有的人还赊好几把,他们留下地址和姓名,结果到了去年,这位网友家里真的有人来收这50元,还是一大一小,凡是有赊了剪刀的都要交50,村民虽然认为一把剪刀50太贵了,但还是付钱了。
还有很多人都声称见过,“赊刀人”最早记载是在宋朝,当时叫卜卖,也就是商贩,卖货的方式很奇特,就和上面说的一样,只吟一句谶语,但一语成谶之后就来收钱,说到底哪里是鬼谷子的 ,就是卖刀的,他们都是对当前的形势做过估计,有点赌徒心理,因为他们所谓的“预言”不一定能成功,(比如有的“赊刀人”预言粮食大米贱到给猪吃,这就没有实现)不过这些刀的价格非常贵,是当时同等刀类的几十倍,所以可以说是高收益以及低风险并存。
为什么说风险低?主要是因为这些商贩为了保证成功率和回收率,还要考虑货币是否会贬值,他们是一个大群体,互相了解各个地区的情况,他们从来不去市区,人口流动大的地方赊刀,一般都是去农村,固定住所,说到底还是一种营销手段。
号称鬼谷子传人卖刀不要钱只留一预言,留的什么预言?
中国历史悠久,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千奇百怪的传说和和神秘组织。它们玄之又玄,无法用科学解释,很是神秘。比如赊刀人。
这群人很奇怪,他们身背数把菜刀,走街串巷,嘴里吆喝着“卖刀来、卖刀来”。当你买他刀的是,他却分文不取,只是给买刀的人留下一句谶语,便将刀留给你,从此便消失很多年。直到预言成真后再来取刀钱,这个时候要付出高于市价数十倍的价格,这个神秘组织中的人,就被称为“赊刀人”。
据说赊刀人都自称是鬼谷子的传人。
鬼谷子,我们很熟悉,此人具有通天彻地的才干,神龙见首不见尾,无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他不但精通兵法,还会五行术、阴阳术、纵横术,乃至算命占卜等,是横跨多学科多门派的旷世奇才,叫“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二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兵圣,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则尊他为祖师爷!他的 很多,最有名的是苏秦、张仪、孙膑、庞涓这四个。不过民间历史上说商鞅、吕不韦、李牧也是鬼谷子的传人,这个真伪我们不得而知,反正赊刀人也自称是鬼谷子的传人。
那么,赊刀人到底是个什么组织?他们起源在哪?
据说赊刀人这个职业最早出现在宋朝,当时他们被称为“卜卖”。而关于他们赊完刀留下的谶语,有的在很短的时间就实现了,有的则需要很多年。
1878年7月的《申报》里曾经有这样一个记载:浙之奉化县境,当咸丰辛西年间,忽有外路人以舟载厨刀求售。每逢热闹之处,舟则维岸,刀则摆列岸上,如遇买主,但计价目而不收钱文,并云今日米贵,每升已粜至八十文,待日后贱至十八文再来收钱,众皆笑其痴。迨光绪初年,宁波米价果粜至十八文一升,于是人皆信其言之有据,唯其人则已不可知矣。乃本月初奉化萧庙前又来一外路人,船装厨刀求售,其言与昔无异,并谓将来米价有贵无贱云云。人尽惑之,幸为奉邑尊风闻,立即饬差往拿,然已杳无踪迹矣,惜哉!
什么意思呢?大概意思是咸丰年间,浙江奉化地区曾出现过一名神秘赊刀人,他赊完刀临走的时候说,等米价从每升八十文降到每升十八文的时候,他再回来收账。当时人们都不以为然,但万万没有想到后来米价真的从每升八十文降到每升十八文,当时的人们惊为天人。
当然,从这段史料中,我们看出了赊刀人的三个特征:首先,他们的商品质量好,而且通常是剪刀、菜刀之类人们日常必需品;其次,东西一般只赊不卖,而且赊之前,他会记上价格,然后告诉你等某某东西涨价或者跌价到一定程度之后,他再来收钱;再次是如果非要提前买赊刀人免费赊价的商品,他会给出一个高于市价的价格。
从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事实:
神乎其神流传了上千年的赊刀人本质就是商人,就是一群卖菜刀、镰刀的小商人。
中国是农业社会,古代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民手中没有钱买菜刀、镰刀等必需品,只能赊账。而这些人看到这个机会,就干起了赊刀的的买卖。所以,他们赊完刀之后,肯定会回来收账的。
古代定居生活方式,人一旦固定在某地,不会变动,几辈子都生活在那片土地上。所以赊刀人不怕你跑了,再说了你也没有必要为了一把菜刀就卷铺盖走人吧。但有一个问题,因为赊刀人的时间都很长,难免遇到一些赖账的,于是赊刀人就通过神秘的预言,约定收账期限,并且营造了神秘感,令赊账人不敢赖账。
说白了,赊刀人就是经济不发达时期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深入,人员流动大大加强,住址的更新和不固定,赊刀人无法找到曾经赊刀的,没办法继续做下去了,于是这个流传上千年的神秘组织“赊刀人”也渐渐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