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很多人可能对卡德罗夫是谁和遭乌克兰“通缉”卡德罗夫回应:不用找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卡德罗夫是谁和遭乌克兰“通缉”卡德罗夫回应:不用找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卡德罗夫是谁

拉姆赞·卡德罗夫(俄语:РамзанКадыров;1976年10月5日-),生于 库尔恰洛伊区,2004年毕业于俄罗斯马哈奇卡拉商务和法律学院,2007年3月2日任俄罗斯 共和国总统。
拉姆赞·卡德罗夫1976年10月生于 库尔恰洛伊区,2004年毕业于俄罗斯马哈奇卡拉商务和法律学院。从2004年5月起,他开始担任 第一副总理,主管 安全事务。其父艾哈迈德·卡德罗夫曾任 首任总统,于2004年5月9日在 首府格罗兹尼的一起恐怖爆炸中身亡。
原总理阿布拉莫夫2005年11月17日在俄首都莫斯科郊区遭遇车祸并身受重伤后,时任 第一副总理的拉姆赞·卡德罗夫一直代行总理职权。2006年2月28日,阿布拉莫夫向阿尔哈诺夫总统递交了辞呈。阿尔哈诺夫接受了他的辞呈,并于3月2日将提名拉姆赞·卡德罗夫为新总理的有关文件提交议会审议。2006年3月4日被任命为 共和国新总理。在年满30岁,达到 宪法中规定的总统年龄规定后,拉姆赞于2007年3月1日获得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名为 总统候选人,次日经 议会投票,被选为 新总统。4月5日,拉姆赞在古杰尔梅斯宣誓就职。
2022年2月,据今日俄罗斯RT最新消息,全球社交媒体Instagram封锁了已宣布派兵进入乌克兰的 人拉姆赞·卡德罗夫的账户。

性格
卡德罗夫自称“高加索强人”,个性鲜明,引起不少争议。卡德罗夫养了一头老虎和一头狮子当宠物,狮子是他生了第一个儿子后别人送给他的礼物。
他掌控着一支数千人的私人武装,随时听候其调遣。而正是这支被称为“卡德罗夫派”的私人武装为他招来了众多批评。
有反对派人士称 太多的暴力事件、失踪事件都同这支私人武装有关。而小卡德罗夫则否认了所有指责,“他们不抽烟,不喝酒,只会祷告,他们只不过随时准备战斗。”
个人履历
1976年10月5日出生于 -印古什自治共和国-古尔恰罗伊斯克区;1992年中学毕业;
1996年开始担任 共和国“ 主教”阿赫玛特·卡德罗夫(其父)的助手和卫队长;1998年进入马哈奇卡拉法律和商业学院法律系学习,于2004年毕业;
2000年—2002年俄罗斯内务部驻 警察部队参谋;
2002年 共和国“拉姆赞”体育俱乐部负责人;
2002年5月 共和国内务部警察独立连排长;
2003年其父阿赫玛特·卡德罗夫当选 共和国总统后担任总统安全局 ;
2004年 共和国内务部部长助理、 共和国国务委员会成员;
2004年5月 共和国政府第一副总理;
2004年担任“捷列克”足球俱乐部总裁;
2004年担任“俄罗斯英雄”阿赫玛特·卡德罗夫基金会主席;
2004年俄罗斯联邦总统 行政学院学生;
2004年10月俄罗斯联邦总统驻南部联邦区全权代表顾问;

返回目录

遭乌克兰“通缉”,卡德罗夫回应:不用找我,我会去找你们


据俄新社16日报道,乌克兰 安全局宣布将俄罗斯联邦 共和国 人卡德罗夫列入了“通缉”名单。根据乌方公布的文件,卡德罗夫被控犯有两项“罪行”,包括“发动侵略战争或侵略性军事行动”,按乌克兰刑法规定可判处10至15年监禁。
卡德罗夫俄新社资料图
随后,卡德罗夫回应称,他已经去过乌克兰几次,并没有发现有人在抓捕他。他还表示,对方没有必要找他,他自己会去。在社交媒体Telegram发布的一段视频中,卡德罗夫说道:“ 安全局的先生们,定好一个地点,我自己会去,我会去找你们,要为你们所有的罪行惩罚你们。”
“不用来找我。顺便说一句,我已经去过乌克兰几次了,没看到有人收到过抓捕我的任务。”他补充说。
卡德罗夫还指出,乌 安全局没有开展任何实际行动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因为“电力经常中断,在这种条件下工作非常困难”。此外,他还表示,“空 报总是会干扰”。
俄新社指出,卡德罗夫不是被乌 安全局列入“通缉”名单的首个俄罗斯政客。此前,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俄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俄对乌开展特别军事行动区域联合部队总指挥谢尔盖·苏罗维金、俄联邦安全局 亚历山大·博尔特尼科夫、俄 杜马议长沃洛金、俄对外情报局 纳雷什金、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等也被列入了“通缉”名单。
延伸阅读:
媒体:赫尔松撤退后俄不得不回答历史上被诅咒的问题
俄罗斯军又一次大规模撤退,这一次是从赫尔松,完全放弃第聂伯河右岸地区,包括重要的赫尔松市,撤退到河左岸。虽然与上次的哈尔科夫大撤退时溃不成军不太一样,这次显得更有秩序,但撤退毕竟就是撤退。俄新社的文章说,在赫尔松之后,俄罗斯将不得不回答其历史上被诅咒的问题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国防部10日表示,在尼古拉耶夫-克里沃罗格方向,俄军部队正严格按照计划向第聂伯河左岸预定阵地机动。
尼古拉耶夫-克里沃罗格方向实际上就是赫尔松方向。
此前一天,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战区集团军司令苏罗维金向俄罗斯防长绍伊古汇报说,赫尔松方向,俄军将在第聂伯河左岸筑垒防御,部队很快将开始实施机动。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截屏
实施机动,是大撤退的另一种说法。
俄罗斯不少人开始为此次撤退寻找合适的理由。
“俄军离开是为了永远回来”,俄罗斯tsargrad电视台网站说,放弃赫尔松事关胜利,虽然事实是苦涩的,但是并不是总是如此,俄军离开赫尔松是为了保存军队,从而保住最终胜利的可能性。
此前曾多次对俄军作战指挥提出质疑的俄罗斯 地区 人卡德罗夫、“瓦格纳”集团创始人普里戈津也对此俄军撤出第聂伯河右岸的决定表示了赞同。
据俄《观点报》报道, 人卡德罗夫称,他完全同意俄军撤到第聂伯河左岸的决定。他认为,在进行权衡后,苏罗维金将军在为了高调声明的毫无意义牺牲和拯救战士宝贵生命之间做出了艰难的但是正确的选择。他说:“赫尔松是一个没有可能稳定运送 ,且形成牢固可靠的后方的复杂地区。在目前复杂的局势下,将军明智且有远见地疏散和平居民并且下令重新集结。因此不应该说赫尔松是投降。”
一个多月前,在哈尔科夫撤退之后,卡德罗夫曾直接批评俄国防部犯下大错,并扬言如果俄军高层不改变策略,就将被迫与普京联系,向他们解释哈尔科夫发生的真实情况。
“瓦格纳”集团创始人普里戈津表示,苏罗维金必须撤军,这拯救了1000名被包围在敌方领土、被完全切断补给线的士兵。普里戈津指出,作出从第聂伯河右岸撤军的决定并不容易,但它表明俄军指挥部愿意为士兵们的生命负责。普里戈津说,俄军的撤离不应引起恐慌。
俄罗斯《消息报》报道截屏
据俄罗斯《消息报》10日报道,俄罗斯军事专家弗拉季斯拉夫·舒利金表示:“我们无法在第聂伯河右岸保持一个桥头堡。乌克兰军集结了大量的兵力和装备,很快准备在那里建立一个包围圈。他们拥有的高精度打击系统已经能够覆盖通往赫尔松右岸的桥梁和渡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难以提供补给和支援。因此,指挥部认为,为右岸的桥头堡而战是毫无意义的。”
俄军事专家德米特里·博尔坚科夫认为,如果乌军在赫尔松附近的三个主要方向中至少有一个方向突破,这将给俄军带来巨大的悲剧。由于供应不足,俄军在右岸的力量正在衰弱。右岸没有一条完整的战线,在开阔的草原上绵延150公里。如果有一处被突破,俄军将面临被包围和摧毁的危险。
虽然俄罗斯专家们的解释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无可否认的事实是,俄军又一次失利了,西方媒体甚至把它称为“这场战争最重大的逆转之一”。这不可能不在俄民众之间引起反应。
“在赫尔松之后,俄罗斯将不得不回答其历史上被诅咒的问题”,俄新社的一篇评论发出这般感慨。
文章说,106年前,也就是1916年,在 杜马的一次会议上,俄立宪民主党人帕维尔·米柳科夫尖锐地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是愚蠢还是叛国?”他当时指控沙俄的王室和政府正在寻求与德国达成“可耻的和平”。
几天后,时任首相斯图尔默辞职,次月拉斯普京 ,两个月后就是1917年2月,革命暴发。所以这个问题成为“被诅咒的问题”。
俄新社的这篇评论文章说,俄罗斯军队从第聂伯河右岸向左撤退引起了一些俄罗斯人的巨大反应,他们怀疑莫斯科准备与基辅对话,并对此表示不满。这让人想起米柳科夫提出的那个问题。
文章作者写道,战场上的失利或任何谈判尝试,神经质不仅会在军队中蔓延,还会体现在对当局的信任问题上,可能对民族团结构成威胁。所以人们应该清楚的一点是,俄罗斯联邦没有受到叛国的威胁—— 元首普京永远不会与乌克兰和西方达成“可耻的和平”。
文章称,今年2月24日之后,俄罗斯就只能前进——跌跌撞撞、犯错、受到打击,甚至在战术上暂时撤退,但战略上只能向前。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