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对于1996年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布尔达海军和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海军司令:丁汝昌将,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1996年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布尔达海军和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海军司令:丁汝昌将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1996年,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布尔达海军上将吞枪自杀,其最主要原因是虚荣吗?

1996年对于美国海军来说是充满悲伤的一年;海军作战部长布尔达上将自杀,而海军作战部长这一职位对于美国海军来说,就是其作战方面的领头羊。相当于美国海军的总司令;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位美国海军总司令吞枪自杀呢?首先的原因就是1966年,美国海军布雷斯基地由21名海军官兵参与走私可卡因和 的行动,而很不幸的是布尔达将军似乎莫名其妙地卷入了这场案件之中。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毕竟堂堂海军作战部长,如果想压下去这件事还是很轻松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布尔达被媒体批评了他没有正确佩戴V字战斗勋章;这件事情的起因就是布尔达在参加公开活动中佩戴了V字勋章,而这种勋章只颁布给在战区服役的人员,并且只有作战英勇的人才有资格获得。

而媒体犀利的指责他是个 ;但是随后布尔达并未反驳,而是虚心接受了批评。在这期间原海军作战部长朱姆沃尔特站出来指责媒体造谣,因为布尔达的V字勋章是他亲手颁发的,而且他也符合佩戴这个勋章的条件。

但是笔者觉得可能性最大的还是因为政治斗争而引起的“科莫拉”式的暗杀才是让这位海军司令死亡的真正原因。

返回目录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海军司令:丁汝昌将军悲壮殉国


丁汝昌将军

中国海军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将军悲壮殉国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可战争时所受的困局知晓者却甚少,到底这位海军司令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选择自杀的呢?

中外古今,都不乏因一次战争的胜负而改变双方前途和命运的事例。经过甲午战争,日本因胜利而更快地走向军国主义道路,并使这个原来封建落后的太平洋岛国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中国清朝 *** 的失败则使得对中国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的洋务运动破产,并使此后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更加曲折而艰难。今天,世界的形势和中日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们不能忘却我们民族所受的耻辱与苦难。痛定思痛,我们更应该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认真的反思。

丁汝昌是甲午海战中的关键人物,以往不少中国近代史的论著和辞典都对其大加颂扬、说他作战勇敢,指挥镇定,最后“严辞拒绝”敌人的诱降,(苑书义等著《中国近代史新编》(中册)人民 社1986年版)“坚持不屈”服毒自杀,(《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辞书 社,1982年10月版。)还有一些作者将丁收入“历代名将”、“历代爱国将领”一类辞典。然而、据我们广泛地查核资料,考证史实,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为了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以免误导我们的后代,我们认为有必要还丁汝昌以本来面目。

据史载,丁汝昌1836年出生于安徽庐江北乡石嘴头村,14岁时,父母在荒旱中双双饿病而死。1853年,走投无路的丁汝昌参加了太平军,驻安庆。1861年随程学启叛反,编入湘军,为哨官,授千总。1862年被拨入淮军刘铭传所部,不久升营官,领马队。后在作战中先后担任了马队的参将、副将。1868年,因对捻军作战有功,授总兵,加提督衔,赐协勇巴图鲁勇号。1874年,朝廷“裁兵节饷”,丁汝昌被置于“闲散”之列,便致书 *** 。刘铭传拟“命将召至而戮之”,丁汝昌逃到巢县汪郎中村,隐居赋闲,僻居乡间数年。1877年,蒙光绪召见,奉旨发往甘肃差遣。不久,又因“回籍措资,伤病复发,呈清咨部展限”,仍回故里。1879年,面谒李鸿章,留北洋水师差遣。1880年,去英国购置超勇、杨威两艘快船。1883年,授天津镇总兵,赏黄袍马褂。1888年,授北洋海军提督。

从上述史料记载看,丁汝昌发迹的历史并不光彩,他有奶便是娘,始则参加农民起义军,终则弃之,见风驶舵,卖主求荣。而一般教科书、论著和辞典对此均只字不提,使人们对丁汝昌无法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千古艰难唯一死!丁汝昌之死堪称甲午战争史上最为悲壮苍凉的一幕。这位性情温和、任事勤勉的水军老将,自大战伊始就承受着他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限于种种情由,一手扶持、带领的北洋海军难期振作,后路炮台一失,舰队更是身陷绝地。丁汝昌困守刘公岛,在内无 、外无援军的情况下,仍率领上下士卒先后击退日军十多次进攻。他宁死也不愿背叛自己的 ,又不忍心让全岛军兵随自己赴死,在全然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他在深夜吞下 ,凄凉地死去。

返回目录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