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很多人可能对什么是新闻细节如何运用新闻细节和根据迈克-华莱士改编的电影 披露美国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什么是新闻细节如何运用新闻细节和根据迈克-华莱士改编的电影 披露美国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新闻细节?如何运用新闻细节?

1、细节的发现需要高度的 敏感。
第一个例子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主持人华莱士1986年采访邓小平时,中间录像带用完了要更换,他请邓小平先休息 一下。邓小平很礼貌地问可以抽烟吗?他说当然可以。华莱士看见邓小平抽的是那种中央 人抽的特殊的香烟叫熊猫牌,他问可以给我一支吗?邓小平就给他一支,华莱士看着看着看出问题来了,他把这支烟掰断了,发现过滤嘴的长度超过烟丝的长度,他的摄像师很机敏,把这个镜头也拍上了。邓小平笑着说他们为了对付我,让我少抽烟,专门特制的这种香烟。这样我们才知道中央 人抽的香烟是特制 的。国内这么多报道都没有报过这个,这么好的花絮却让华莱士发现了,后来我们很多报纸也都报了。

2、敏锐的观察能力
一个记者发现 靠什么?就靠敏锐的观察力。谅山攻坚战中阎吾发现日历牌的事就靠他敏锐的观察力。这是一种长期的、有意识的训练的结果,其中要突破很多障碍。
只有让采访对象敬佩你,才能跟你谈心、交心。多年前,台湾歌星万梓良在青岛开演唱会,青岛晚报的一位记者前去采访,现场提问时他居然问万梓良:你的名字是哪个万哪个梓哪个良?你说这叫人家怎么回答?你来采访连我的名字都搞不清楚,起码就是不尊重我,我怎么跟你谈。体操王子李宁也在文章中写过,有些记者采访时先问李宁曾在哪年哪些比赛中获得过冠军,李宁碰到这样的记者总是回答说,你回去查资料吧。他扭头就走。他瞧不起这样的记者。作为记者采访前你不做好准备是不会写出好报道的。

3、细节是可以设计的
美联社记者写的《年过半百又从军》,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打响后,国防部给预备役中一个53岁的叫瑞安的会计发了一封信,问他能不能再入伍,他同意了。美联社记者采访他时开头就写道:14双袜子、10条内裤、8套军装、一个装有儿子照片的闹钟、四把剃刀、一把小刀、一套运动衫、一套长保暖睡衣、一张存储家人照片的光盘……这就是瑞安奉命前往伊拉克时随身携带的物品。这应该是记者提前设计好的细节。对瑞安来说,去伊拉克应征入伍,会打破他自己稳定的生活习惯,比如早晨起床要先喝一杯咖啡等等。记者对瑞安的行装做这样细致的描写,就是反映出由稳定而转向动荡不安、无以暇顾的生活。
4、细节贵在煽情
美国有一位年轻人得了癌症,化疗后头发全掉光了。自此,这位年轻人便非常自卑、自闭,不愿出门,羞于见人。在他太太的建议下,他去看了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在对这个病人进行了初步的治疗后,认为这件事很有代表性,便写了篇文章,谈癌症病人怎样走出自卑和自闭,重新树立信心,投入生活。这篇文章在当地的报纸上发表了。心理医生在写这篇文章时,不小心透露了这位病人的姓名和家庭地址。这让这位病人更加恼火和自卑。一天早晨,当这个年轻人起床打开窗帘时,他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他所在的这个街区的所有成年男性,都站在他的院子里,而且,每个人都剃成了光头。他们对他说,来吧,出来吧,我们跟你一样了。

5、细节必须绝对真实
因为做 不是写小说,所以细节必须绝对真实,如果细节不真实,就会造成整篇报道被读者怀疑,而且这个细节必须被你亲眼所见,不能只听别人讲,细节有最佳的表达方式和最佳的表达视角。
二战结束之后,菲律宾在美国的帮助下打退了日本的侵略,重新回到了被日本占领的国土。记者写道:麦克阿瑟将军和罗慕洛(菲律宾抵抗运动领袖)跳下冲锋舟,趟着齐腰深的海水重新踏上了解放了的菲律宾国土。记者很得意,认为写出了麦克阿瑟和罗慕洛的英勇,那么迫切地要踏上祖国的土地。美国人也很高兴。但菲律宾人笑了。因为麦克阿瑟将军身高1米90,罗慕洛身高1米50,如果海水到麦克阿瑟的腰就把罗慕洛呛死了,如果海水到罗慕洛的腰那才到麦克阿瑟的膝盖。这一句“齐腰深的海水”到底是谁的腰?也是细节没写好。所以细节要真实,否则读者会产生疑问,进而对你的整篇报道产生怀疑。

返回目录

根据迈克-华莱士改编的电影 披露美国烟草行业内幕的那个电影叫什么名字

电影《知情者》(The Insider),1999年上映。

劳埃尔-伯格曼(艾尔-帕西诺饰)是CBS电视台“60分钟”节目的王牌制作人,和德高望重的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克里斯托弗-普拉默饰)向来合作无间。乔佛瑞-维根(罗素-克罗饰)刚被大烟草公司解雇,他的人生似乎瞬间坠入谷底。伯格曼收到一份显示烟草公司制造的香烟对人体有害的报告,找到维根来翻译。然而从这个时候开始,维根便感觉到有人在跟踪监视自己,并给家人带来极大的威胁。烟草公司提醒维根与自己签署的保密协议,他将不能公开任何有关香烟制造的研究给公众。维根不想失去 保险等等对家人生活的保障,然而又在备受良心拷问。他最终决定向外界宣布这一切,即使违反保密协议。他先和伯格曼录制了一集“60分钟”栏目,然后前往密西西比州出庭作证控告烟草公司。

然而,烟草公司比他更快一步申请了言论禁制令,他妻子带着两名女儿离去,“60分”栏目又遭到CBS禁播。这一切巨大的代价让人压不过气。维根和伯格曼成了单打独斗的勇士,他们面对内心的正义、勇敢,并一直坚持。
====================
真人真事,华莱士是美国电视界的一个“教父”级的人物。1996年,他采访了烟草公司的高级经理人员杰夫里·魏格纳,第一次向美国公众披露了烟草工业隐瞒尼古丁对人体有害这一事实的秘密。但是,呵呵,华莱士本人也是著名的老烟枪,也许他因此对烟草的危害感受更深吧。

返回目录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