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很多人可能对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种语言和草裙舞是哪个国家的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种语言和草裙舞是哪个国家的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种语言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7000多种语言。

世界语言分为9大语系,分别是汉藏语系(亚洲东南部)、印欧语系(欧洲、亚洲、美洲)、乌拉尔语系(乌拉尔山脉北部地区)、阿尔泰语系(巴尔干半岛、亚洲中北、蒙古、俄边界、中国)、闪-含语系(北非、西亚)、高加索语系(高加索山脉)、达罗毗荼语系(印度南部、东南部)、马来-波利尼亚语系(即南岛语系,在东南亚和大洋洲)、南亚语系(亚洲南部)。

1、印欧语系

印欧语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

2、汉藏语系

汉藏语系分布于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是仅次于印欧语系的第二大语系,在使用人数上居世界第一,使用人口在15亿人以上。

3、闪含语系

闪含语系全称闪米特-含语系(Semito-Hamiticfamily),是分布于北非和西亚地区的一个主要语系。

4、乌拉尔语系

乌拉尔语系是分布于从斯堪的纳维亚往东经乌拉尔山脉到亚洲西北部地区的语系

5、阿尔泰语系

阿尔泰语系的使用人口约为2.5亿以上,该语系主要集中于中亚,北亚,西亚,东亚和欧洲的湿润和半湿润寒温带针叶林和草原的交界地带

6、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

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是一个位于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努纳维克、努纳武特、格陵兰岛、西伯利亚东部楚科奇半岛的语系。该语系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爱斯基摩语族、阿留申语族

7、非洲语言

(1)尼日利亚—刚果语系

(2)科依桑语系

(3)尼罗—撒哈拉语系

8、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主要语言有:马尔加什语、印度尼西亚语、马来语、他加禄语(菲律宾)、高山族语、夏威夷语、毛利语(新西兰)和太平洋岛上的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波利尼西亚等语言。

9、其他语言

此外还有一些语系,如大洋洲的密克罗尼西亚语系、德拉维达语系以及一些印第安语系。世界上有些语言,从谱系上看,不属于任何语系,如日语、苏美尔语、巴斯克语、阿伊努语、琉球语、布鲁夏斯基语等

扩展资料

此前,新西兰学者昆廷·阿特金森研究称,人类语言可能全部起源于非洲西南部地区,时间大约在15万年前洞穴艺术开始阶段。

这种判断的依据是非洲各地方言往往含有的音素较多,而南美洲和太平洋热带岛屿上的语言所含音素较少;一些非洲方言音素超过100个,而夏威夷当地土语音素仅13个,英语的音素46个。一种语言离非洲越远,它所使用的音素就越少。

但随后,有中国学者对此表示质疑,并提出如果全世界的语言有一个扩散中心的话,不应该在非洲,而是最可能出现在亚洲,精确地说,是在里海南岸。

返回目录

草裙舞是哪个国家的

是夏威夷的啦~
草裙舞恐怕是夏威夷最有代表性的活动了,它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一个舞者可以表演,一队舞者也能表演。如今的夏威夷人,正是用这种载歌载舞的方式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然而,夏威夷人并非将其视为一项单纯的娱乐,一段草裙舞可能是在追忆历史、讲述传说、向神灵祈福或者赞颂当地的一位伟大首领。对于他们来说,草裙舞是无字的文学作品,是他们的生命和灵感,也是让外界了解他们的窗口。
历史上任何人试图压制草裙舞的做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而且只会给它带来更多的滋养,让它更茁壮地成长。1964年,夏威夷人进行的文化反击就曾以草裙舞作为一面旗帜。这次文化反击是由卡莫哈莫哈学校的格拉迪·布兰迪发起的。卡莫哈莫哈建立于1887年,是夏威夷规模最大、也最重要的私立学校。曾在这里担任校长的布兰迪女士如今已经96岁高龄,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正值外来文化入侵夏威夷时期。尽管她是个天生的舞者,她的父亲却禁止她跳草裙舞,认为只有接受西方文化才可能有所作为。布兰迪成为老师之后,立刻改变了学校不允许女孩跳草裙舞的规矩,她的做法在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也激励了许多人为保护草裙舞这一传统而不懈努力。
草裙舞和花环被称为夏威夷两大象征。独具特色的草裙舞以其古老的风韵、动听的乐曲、优美的舞姿和强烈的动感而闻名于世。它不仅是现实的艺术还有别具特色的历史渊源。
被称为圣舞的草裙舞最初是夏威夷土著波利尼西亚人从大西洋马克萨斯群岛带来的具有地方色彩的文化。1700年前,波利尼西亚人信奉最伟大的母亲——火神佩莱尔。因为她不仅能给人生命还能为人照亮天空。
生活在孤岛上没有灯光的波利尼西亚人最惧怕黑暗,四周的海水在黑暗中十分恐怖,像一只张着巨口随时准备吞噬小岛的怪兽。为了取悦火神佩莱尔并与巨嘴怪兽抗争,企盼光明的波利尼西亚人走出草棚山洞,在火神能看得到的平坦的开阔地上赤身裸体如痴如醉地唱啊跳啊。他们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精神和信念吓跑了巨嘴怪兽;他们的舞姿和歌声感动了火神。天亮了!大海温柔了!波利尼西亚人胜利了!
从此波利尼西亚人就用这种扭动身躯舞动四肢的舞蹈方式祭祀火神。几百年来,凡是来到夏威夷的移民不论其什么宗教文化背景都对火神佩莱尔恭敬有加。在夏威夷火山公园里有一尊火神佩莱尔的半身浮雕像,常有人在此供奉祭品或念念有词地祷告忏悔。由于那时候白天人们只穿着用茅草编成一条条草帘式的短裙,因此这种舞就被称为草裙舞。火神特别喜欢草裙舞,第一个跳草裙舞的卡拉达被誉为舞神。
几个世纪以来,草裙舞的服饰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草料到布料,从简易到繁杂,舞蹈风格也日趋成熟。草裙舞叫响了!当人类穿上用兽皮缝制的衣物和布料衣服时,人们就穿着这些衣服跳舞。但草裙舞的名称就一直沿用下来。作为游人,今天如果你想看到原汁原味的草裙舞那简直是一种奢望了。这已成为夏威夷最优秀舞蹈演员的专利。只有在重大节日或某些特殊场合加上你有相当好的运气才有可能一饱眼福。即使本地居民购买昂贵的门票也只能在每年四月梅里女王纪念日期间的传统草裙舞大赛中看到二、三流演员的演出。我在毛伊岛和瓦胡岛先后看过三场草裙舞演出。据说这些为旅游业而设的商业性传统节目演出与真正草裙舞相差甚远,只是给外行的游客们看“热闹”。演奏舞曲只用一种古老“Ukulele”(夏威夷语)乐器,是一种从外形上看很像吉他的四弦琴。“Ukulele”琴声如珠落玉盘,圆润悦耳清脆动听。演员都是本地各舞蹈学校学员,其中有些是来自世界各地专门来学草裙舞的学员。白天演出一般在草地上,可能考虑到世界各地游客习俗和文化背景不同,演员身着连衣长裙或连衣长裤。与传统草裙舞很接近颇有“刺激”的都在晚上,演员们在用原木、竹子及茅草搭成的舞台演出。在灯光下,男女演员裸露上身,下身穿短布裙或染成各种颜色用化学纤维制成的“草裙”,伴随着强烈音乐极度夸张地舞动手臂扭动身躯……传统草裙舞特别强调手和脚的表现力。手掌伸屈柔韧自如,手指舞动灵活细腻表现出对火神虔诚祈求和对光明万般渴望。脚掌节奏感很强的踏、跺、踢、蹬、蹦、蹭表现出对巨嘴怪兽的愤怒和震慑。不管怎样,草裙舞总是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丝丝入扣的表现手法和浓重的异国情调使你感受到夏威夷别具一格的文化。
草裙舞是一种正面、赋予生命力的力量,能让表演者和观赏者在时间和空间中升华至健全美好的状态。它能让心灵、肉体和精神合而为一;以心灵的了解来驯服教化一个人的自我,进而让他或她找到真诚和创造力。在练习草裙舞的过程中,能激发一个人的aloha(爱和同情)、mahalo(尊敬)、kupono(诚实)、kuleana(责任感)、malama和kokua(关心和援助)、ha`aha`a(谦虚)、hu`eu(幽默),以及malu(力量)、ahonui(耐心)、mahao`o(智慧),以及`oia`i`o(真诚)。
草裙舞开放给任何想要且有耐心和体力参与严格且高要求训练的人。haumana(学生)除了必须全心致力于肢体训练,还必须致力于心智、情感和心灵成长。藉由倾听、观看、练习和祈祷,就能达到这些目标。草裙舞的主旨在于鼓舞和取悦、唤回和吸引,享受生命和服务他人。
【草裙舞的由来】
传说中第一个跳草裙舞的是舞神拉卡。她跳起草裙舞招待她的火神姐姐佩莱。佩莱非常喜欢这个舞蹈,就用火焰点亮了整个天空。自此,草裙舞就成为向神表达敬意的宗教舞蹈。纳撒尼尔·埃默森把草裙舞称为“打开心灵之门”。
尽管草裙舞是一种全身运动的舞蹈;但只有手部动作才真正表达舞蹈的含义。据说在舞蹈中表现战争场面会使一场未来的战争得以平息。很多舞蹈都表达着人们盼望丰收的愿望。
在夏威夷,无论男女都跳草裙舞。跳舞时,男性只缠着一条腰带,女性则不着上装。不用说,第一批到达夏威夷的传教士们,被这种过分暴露的服装吓坏了,颇为性感的舞蹈动作也令他们反感,因此草裙舞被立刻禁止了。然而草裙舞被秘密地保留下1874年卡拉考阿国王开始执政,他恢复了这种传统舞蹈,但要求女性不得裸露上身并穿上长裙。可以想到,旅游业又再一次改变了草裙舞的面貌。
卡希科(Kahiko)舞这种古老的草裙舞一直是纯宗教性的,但现在它已经变成用尤克里里琴伴奏的娱乐性草裙舞。大多数人都把这种舞蹈与夏威夷联系起来。奥瓦纳草裙舞,或称现代草裙舞,成为岛上的保留节目。
最近,人们对夏威夷的历史渊源越来越感兴趣,因而卡希科草裙舞又复活了。岛上有很多学校教授这种古老的草裙舞。草裙舞教师受到极大的尊敬,草裙舞学校之间的竞争也相当激烈。每年4月,在大岛希洛为纪念卡拉考阿国王而举办的梅里女王节吸引着夏威夷州最好的舞蹈家。草裙舞奥林匹亚盛会的门票提前几个月就被一抢而光。
【草裙舞的发展】
在夏威夷,无论男女都跳草裙舞。跳舞时,男性只缠着一条腰带,女性则不着上装。不用说,第一批到达夏威夷的传教士们,被这种过分暴露的服装吓坏了,颇为性感的舞蹈动作也令他们反感,因此草裙舞被立刻禁止了。然而草裙舞被秘密地保留下1874年卡拉考阿国王开始执政,他恢复了这种传统舞蹈,但要求女性不得裸露上身并穿上长裙。可以想到,旅游业又再一次改变了草裙舞的面貌。
【草裙舞的种类】
卡希科(Kahiko)舞这种古老的草裙舞一直是纯宗教性的,但现在它已经变成用尤克里里琴伴奏的娱乐性草裙舞。大多数人都把这种舞蹈与夏威夷联系起来。奥瓦纳草裙舞,或称现代草裙舞,成为岛上的保留节目。
【Kahiko草裙舞】
在库克船长抵达之前,草裙舞在鼓或其它简单乐器的伴奏下,随着oli(吟唱)和mele(歌曲)表演(更详细的资料请点取“乐器”)。oli和mele和现代诗歌类似,使用押韵、隐喻(kaona)和复杂的象征主义,来解释自然现象、历史城镇和事件,以及文化价值。oli是纯粹的个人或团体吟唱,mele则伴随有说话和舞蹈。melekaua述说酋长的战绩,meleinoa荣耀祖先的英雄事迹,meleipo歌颂爱情。
最古老的草裙舞“hulakahiko”因其仪式性质,必须遵守特有的程序,最开始通常是公开和未公开的pule(祈祷)或oli(吟唱),接着是hulapahu(鼓),以及较非正式的hulaipu(葫芦)。在每一段中,舞蹈也遵循严格的程序。首先是献给神只的草裙舞,接下来荣耀ali`i(酋长),然后是赞美较低阶层者的舞蹈。最后,每一段都以melema`i结束,这种赞美生产的舞蹈旨在确保人类种族和其传统的延续,大地的多产,ali`i不间断的势力,以及神灵的新生。
【Auana草裙舞】
“Kahiko”和“Auana”是20世纪才出现的草裙舞名称,在卡拉卡瓦国王(Kalakaua)时代并不存在。`Auana本意为“流浪”,是在仪式性草裙舞遭禁,及如吉他和四弦吉他这些非夏威夷乐器引进来时所发展出来的草裙舞。
虽然`auana草裙舞并不一定要遵守kahiko草裙舞的严格仪式,但两者通常有同样的主题。举例来说,舞者通常演唱歌曲来赞颂他们拜访的地方或人们。他们可能也会演唱介绍自己家乡或岛屿的mele,来向观众介绍自己。有作功课的观众会听出这种巧妙安排,并为他们喝彩。当你准备观赏草裙舞表演,假如你能了解表演编排的重点,你也会有更丰富的收获。
上一个世纪,卡拉卡瓦国王——又被称作“快乐国王”——将草裙舞提升到国宝的地位,将传统草裙舞和古典音乐及民谣结合在一起,如同英国小步舞曲或西班牙佛朗明哥舞。
【跳法】
收紧腰线
动作:1、双手放胯侧,提起一侧胯部。
2、提臀,左右摆动腰部。
扭转感:舞者会觉得整个腰部都是绷紧而发热的,虽然看不到大颗的汗珠浸出,但是腰部的腰色会逐渐加深、发红,这种灼热感大概能在舞蹈结束后持续40分钟,因为脂肪还在持续燃烧。
提升臀部
动作:1、右臂与肩平行举起,自肘关节部向上呈90度角弯曲。
2、左臂同高抬起,虚撑住右臂肘部。
3、提臀,尽量保持上半身水平不动,靠臂部摆动身体。
扭转感:臀部一直在发热,按压腰臀结合部,那里的肌肉酸胀感最为明显,这就是整个臀部在收紧,坚持一段时间,你会感觉臀线也上提了。
修长大腿
动作:1、双手与肩同高平举。
2、抬起一条腿,呈90度弯曲,脚尖使力,保持大腿紧绷。
扭转感:对于亚洲女性来说,膝盖上两块松弛的赘肉似乎是天生的烦恼。经常保持腿部的拉伸最有利于消除膝上赘肉,让你的膝盖看起来骨感十足。
抚平肚腩
动作:1、左手臂与肩同高伸出。右手臂伸到胸前,身体略向前倾。
2、提臀,用肩膀前后摆动身体,上腹始终保持用力状态。
扭转感:一套动作做完会有酸、胀感,这说明腹部的肌肉在用力,实现了脂肪向肌肉转化的过程。不用担心会练出明显的六块肌,配合手臂和头部的动作,肚皮更多的是被拉伸、抚平,而不是硬性的用力。
纤秀手臂
动作:1、双臂高抬,双手交叉。
2、用肩部手臂的力量带动腰肢摆动。
扭转感:手臂内侧的肌肉能感到被收紧、再收紧,在身体侧弯或抬高一侧手臂时这种感觉最为明显。虽然也会觉得酸、重,但草裙舞的锻炼是让肌肉拉长,而非俯卧撑那样让肌肉膨胀,所以丝毫不用担心二头肌会隆起。
暴露美人骨
动作:1、左臂横伸到胸前。
2、右臂高抬,与左臂呈90度角。
3、腰肢带动颈部左右摆动。
扭转感:如果你会觉得两肩微酸、腋下发热,那么恭喜,草裙舞的有氧力量已经在你身上发挥,这些平时没有什么运动机会的部位已经开始活动起来啦。

返回目录

波利尼西亚的历史

依据考古证据和比较的语言相同性之判断,专家们认为来自美拉尼西亚的移民大约在3000-4000年前定居于波利尼西亚中部。最早从东南亚迁徙而来。后来其中一部分的人群又向更遥远的波利尼西亚地区迁徙。马克萨斯群岛可能早在西元300年就已经有萨摩亚人定居,复活岛则可能早在公元400年就有萨摩亚人从马克萨斯群岛至此定居。夏威夷也同样居住著一些来自马克萨斯的航海者,他们迁入的时间在公元500-1000年之间;来自社会群岛的探险者在几个世纪以后也到达了这里。社会群岛可能最后来定居于库克群岛的波利尼西亚人的原始居住地。马克萨斯和社会群岛两者之一则是新西兰岛民(他们在公元1000年前的某个时间开始定居于此)的原始居住地。各种波利尼西亚语言散布地被使用于太平洋上一片广大区域,它们之间有密切的关联。
波利尼西亚与欧洲文化的接触始于18世纪头十年晚期,这种接触彻底地改变了玻里尼西亚人的生活方式。寻找财富与热衷传播基督教的西班牙探险家是最早到达波利尼西亚的欧洲人。阿尔瓦罗·德·孟丹努厄·德·雷瓦拿(AlvarodeMendanadeNeira)在1595年登陆马克萨斯群岛,佩德罗·费尔南德斯·德·吉洛许(PedroFernandezdeQuiros)则在1606年发现了土阿莫土群岛与北库克群岛。葡萄牙人在不久之后也到达这里。塔斯曼(AbelJ.Tasman)在1642年发现了新西兰,之后又发现了汤加群岛。英法两国对波利尼西亚的探险始自1767年,当时英国航海家沃利斯(SamuelWallis)发现了塔希提岛,而法国航海家布干维尔(Louis-AntoinedeBougainville)也到达了塔希提岛,他随后又发现萨摩亚群岛。英国海军军官及探险家詹姆斯·库克(JamesCook)船长在1769和1770年环新西兰的两个主岛航行,绘下海图,并在之后抵达了塔希提岛。科克在1778年登陆了夏威夷群岛,并将它命名为桑威奇(Sandwich)群岛,以表示对海军大臣桑威奇伯爵的敬意。几乎所有的波利尼西亚岛屿都曾展开对欧洲人的反抗行动,但都为时甚短。
1898年美国兼并了夏威夷;法国在1880年兼并了马克萨斯和社会群岛;智利在1888年提出它对复活岛的主权;英国在1840年兼并了新西兰,又在1901年兼并了库克群岛;汤加则始终保持独立王国的地位(但从1900年开始受英国的保护)。到19世纪末所有的波利尼西亚岛屿都落入欧洲列强与美国的控制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德国的太平洋利益被战胜国瓜分。西属萨摩亚在20世纪获得独立(1962);1929年美属萨摩亚成为美国的领地;1959年夏威夷成为美国的第五十州;1947年新西兰获得独立,成为大英国协的一员;库克群岛政治上依赖于新西兰;马克萨斯群岛、社会群岛及土阿莫土群岛则共同构成了法属波利尼西亚(法国的海外领地)。
殖民者和基督教的传教士(尤其是后者)在向波利尼西亚人灌输西方信仰系统与生活方式的同时,成功地铲除了波利尼西亚本土的传统与习俗。大部分传统的生活习惯不是被西方的生活习惯所取代就是与之混合。萨摩亚和汤加是所有的波利尼西亚岛屿中传统文化保存较多的两个地区。在别的地方,西方文化的影响几乎显著地随处可见,尤以消费品最明显。

返回目录

欧美的纹身文化和中国的纹身文化有何异同

一、太平洋群岛文身
位于赤道的太平洋诸岛,当地人与世隔绝,得到大自然的庇佑,而不受天敌、肉食性动物和疾病的侵袭。
1.波利尼西亚文身
波利尼西亚一直有一说是文身最初发源地,对于早期的很多欧洲探险家来说,波利尼西亚人生活在天真状态下,他们的艺术和工艺品出类拔萃。波利尼西亚人的纹身,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并且遍及所有的岛屿,文身的英文“tattoo”一词源于波利尼西亚语的“tattau”,意为“刻下印记”波利尼西亚人步入青春期时会举行人生第一次文身。波利尼西亚文身师古代世界最精致,最娴熟的文身。不过很不辛的是,我们所知的波利尼西亚人文身只是管中窥豹,大部分设计图案以及丰富的相关传统、神话和宗教礼仪都永久的失落了!是真正的失落的文明。
2.新西兰文身
波利尼西亚人一千多年前从太平洋群岛漂洋过海,定居新西兰,被称为毛利人。文身在毛利人这里有了明确的细分,不论母的还是用途,都蕴含神圣的意义,这是它与现代文身的最大区别。文身是毛利人等级和地位的象征。每一张文身图案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一份人生简历。它记载着毛利人的职业、在部落中的地位以及他的家庭,甚至是一生的成就功绩。
毛利族的年轻人在步入青春期后进行第一次文身。男人可以刺在身体的局部,也可以选择全身范围,而妇女一般只限于嘴唇和下颚。
文身之前要由族群内的神职人员或文身操作者设计出图案。毛利青年必须了解图案的重要含义,征得家人和长者的支持,最后由长者决定取舍,这个选择过程通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3.汤加、萨摩亚文身
公元前1200年,原始的波利尼西亚文化开始在斐济、萨摩亚和汤加发展起来。这里在几千年的过程中,波利尼西亚的语言、文化和艺术一直在演变之中。基督诞生之前不久,这些早期的波利尼西亚人踏上了前所未有的航程,跨越成千上万英里,去发现地平线外的岛屿。波利尼西亚文身只是在汤加和萨摩亚才发展成为一门高度精致的艺术。汤加武士从腰际到膝盖都要纹上一系列几何图案。
波利尼西亚文身在17世纪和18世纪的欧洲轮船日志中曾被剪短提及,但只是到了库克船长1769年探险首航时,才被随行的博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锁详细描述。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随着文身在太平洋趋于消亡,它却越来越受到西方人的欢迎。
二、亚洲文身
美国人杜利曾经说:“当我们的祖先还在树林里乱砍一气的时候,东方人已经开始创造文化遗产了。”在中国最早被人们普遍记忆的文身,应该是出现在《水浒传》里梁山各好汉的身上。宋朝的都城--东京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文身升华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符号,技术非常成熟,色彩丰富,花色繁多。与中国一衣代水的日本在接纳了中国传入的文身之后将它发扬光大。
1.中国文身
文身在中国,起码可以上溯三千五百年,这些从古岩洞壁画中可以得到证实(在中国连云港、锦屏山将军崖有一新石器时代的笔画,就有绘面人)。从彩陶文化到三星堆遗址,自东南的吴越到西南的蛮夷,古代文身行为的分布区域是很广泛的。
周代时期,文身开始被用于刑法上,称为“墨刑”,有叫“烙”“型”“黥”等,至汉文帝时这项刑法被废止。魏晋、南北朝时又复活。唐代的法律上未见到记载,不知其详。五代时后晋天福三年,“文身”作为一项在发配边境的犯人脸上刺字的新奇刑法又死灰复燃。从此以后至宋元明清的一千多年中,“文身”一直承续不替。
文身在我国古籍亦有记载,但多数是少数民族的文身情况。
2.日本文身
2500年前,移居的虾夷人带着文身从中国来到日本,使文身在日本发展成为高度精致的艺术。
日本的文身的文身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当时很多城主都养有忍者用于执行秘密任务,为了保密起见,大部分忍者没有名字,也没有历史记录,就靠文身来区别各城之间不同派系的忍者。忍者的文身大部分都是各城的旗帜或徽章。除了忍者,当时大部分的艺伎都在身上纹有各式图案,一般都是彩色,样式多为龙、虎、凤凰、鲤鱼、乌龟和武士。由此可见日本在战国时代文身技术也已经很成熟了,但是民众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三、美洲文身
一个文身象征着猎取的一个猎物,一个在部落争斗中被自己杀死的人,一次同族人切磋武艺的胜利......印第安人仿佛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了记事本,用文身记录生命中的一切历程,死后,文身也将作为去往未知世界的通行证。
提起印第安人,人们都会想到他们奇特的文身,带有羽毛的服饰和一头乌黑的长发、给人们的印象是古老、神秘。印第安文身的图案大胆抽象,近似当代部落文身的图案。
秘鲁的考古学家1920年发掘了源于公元11世纪的印加文身---木乃伊。由于没有文字记录,关于印第安文化中的文身意义知之甚少。
四、非洲文身
一系列的考古发现证明文身在埃及也曾盛极一时。在埃及文身定义为社会等级和部落联盟的诠释,代表特定的行业和阶层。
但文身者多为女性,并且隐含着肉@欲和性的象征意义~

返回目录

请详细介绍一下波利尼西亚文明的一些状况

浩瀚的太平洋上,星星点点散布着许许多多的岛屿。它们被分成三大岛群,即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其中波利尼西亚群岛范围最大,它北起夏威夷群岛,南至新西兰,东至复活节岛,占据着太平洋中部辽阔的海域。早在轮船自由航行于大洋之前,这些岛屿上就有土著民族居住了。居住在波利尼西亚群岛上的80万土著民族被称为波利尼西亚人。其实,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也是从其他地方迁移来的,并非是在当地经历了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发展而来的,因为在这些岛屿上没有发现远古人类生存或活动的遗存痕迹。同时,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岛屿的面积都太小,对于需要漫长的时间进行演化的人类祖先来说,缺少足够的活动空间。
那么,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来自何方?人们争论了数百年之久,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来自西方,另一种说法认为来自东方。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
从地理位置上看,波利尼西亚群岛与其西面的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两大群岛相毗邻。而它与东面的美洲大陆之间相隔辽阔的海域。从语言上看,波利尼西亚人的语言与其西面两大群岛有密切关系。这三大群岛的语言同属一个语种,即马来一波利尼西亚语种。这一语种包括的范围,西起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岛,东至复活节岛的广大地理空间。另外,波利尼西亚的一些主要家畜和栽培作物,与东南亚地区相近。这些事实长期以来使一些人类学家认为,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是从西部迁移来的。
但是,另一方面,波利尼西亚人与其西面两大群岛的土著居民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而与其东面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却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在体形上,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人都身材矮小,而波利尼西亚人则相对要魁伟些,这与印第安人更为相近。在血型上,波利尼西亚人和美洲印第安人都缺少B型和AB型血型。另外,人们还发现,波利尼西亚人的神话传说和传统习惯中,也有若干与印第安人相似之处。因此,有一些人类学家认为,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是从东面的美洲迁来的。
从地理条件看,在古代航海工具很原始的情况下,亚洲大陆或东南亚地区的居民,由于有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两大群岛的存在,可以利用这两大群岛作为跳板或中转站,从而比较容易地来到波利尼西亚。而美洲印第安人要到波利尼西亚群岛,则不具备这种有利条件,他们要越过辽阔的海域,其间缺少岛屿作为跳板。
然而,太平洋上的海流,对从东南亚或亚洲大陆直接向东航行到波利尼西亚群岛,会造成很大的麻烦。在太平洋中部赤道南北两侧,有两股强大的海流,即南赤道洋流和北赤道洋流。两股洋流都是自东向西,从太平洋东部流向太平洋西部。所以,乘木帆船从太平洋西侧逆着这两股洋流向东长久航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另外,与这两股强大的洋流相伴,还有两股强大的季风,常年保持着和这两股洋流一致的方向。狂风巨浪,对于古代的小木船或帆船,不啻于灭顶之灾。16世纪时,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曾多次试图从东南亚地区向东航行,到太平洋中去探险,但每次都失败了。因此,位于太平洋西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群岛的许多岛屿,都不是被从亚洲大陆或东南亚向东航行的航海家发现的,而是由从美洲向西航行的航海家发现的。例如,1527年,海尔南·科台斯命令一支探险队从墨西哥出发向西航行到菲律宾,一路很顺利,可谓一帆风顺。而后,他又命令船队经原来的路线再返回,探险队经过多次尝试,试图向东再横越太平洋返回,结果均以失败告终,风和洋流总是毫不客气地把船向西推回到印度尼西亚。他们的这一尝试,前后持续了2年时间,都未成功。
从太平洋西部到东部的航行,一直到1565年,才由安德列斯·乌尔塔奈塔完成。然而,他之所以能完成这一航行,主要是选择了一条巨大的弧形航线。他从太平洋西侧经日本向太平洋北部航行,发现这里有一股自西而东的强大的洋流,从太平洋西部经日本列岛和阿留申群岛南侧流到北美洲的西海岸。这就是著名的黑潮。这样就开辟了从亚洲到美洲的海上航路:借助黑潮、北太平洋海流,可从亚洲到达北美洲的西海岸,然后再从北美洲的西海岸顺着北赤道洋流到达亚洲。
此后,蒙大纳在南太平洋进行了两次探险。这两次探险航行,他都是从位于南美洲的秘鲁出发向西航行,并发现了波利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的岛屿。然而,他也不能顺原路返回南美洲西海岸,不得不顺着黑潮的海流,绕道北太平洋经阿留申群岛和夏威夷返回。这就表明,在赤道南侧的南太平洋,自西向东的航行,也是相当困难的。这些探险活动,有利于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来自东面美洲大陆的说法。
东来说的主张者们还有下列事实作依据:在西班牙人最初来到秘鲁(当时印第安人在这里建立了强大的印加帝国)时,当地人曾告诉西班牙人有关西方遥远岛屿的许多情况,他们去过这些岛屿,并且是乘着用轻木做的木筏去的。另外,欧洲人最初来到波利尼西亚时,发现在它的东部岛屿种有美洲白薯,说明这种植物是从美洲大陆传来的。
不仅海流、风向和漂流探险表明,波利尼西亚人与北美洲西北沿岸的印第安人存在着联系,考古学与人类学研究也为此提供了证据。考古学家近年发现,波利尼西亚人曾经使用的石柄鱼钩和骨制倒钩,在北美洲西北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印第安人中也曾使用过。波利尼西亚人加工食物用的造形美丽的磨光石器,也是北美洲西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印第安人加工食物的基本工具。这两个地区的人们把食物弄熟的办法也相似:他们都还不懂得制造陶器,因此不是用陶器来煮熟食物,而是在地上挖坑,铺上石头作为地灶来烘烤食物。他们都不懂纺织技术,而是用槌子把树皮纤维捶成类似毡子一样的东西遮盖身体。另外,从体形、头形、鼻子、皮肤、头发、血型、传统习惯、宗教以及部落组织等诸多方面,波利尼西亚人与北美洲西北部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印第安人之间非常接近,关系密切。
总之,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来自何方?他们是如何迁移来的?仍是个谜。

返回目录

波利尼西亚的居民

在与欧洲人接触以前,波利尼西亚群岛的聚居方式可以分为小村落和村庄两种类型。在较大的火山群岛上,由于食物的来源不同,并分布于不同的环境地带,因此居民一般采取小村落的聚居方式。这些小村落的房舍四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果园、芋头园、椰子树和面包树就环绕在房舍的旁边。村庄由30或更多的房舍所组成,这种型式的聚落可见于萨摩亚和新西兰(特别是沿岸地区),它们通常都有一道石墙或木堑以资防卫。新西兰毛利人所建的村庄有最精密和使人印象深刻的防卫设施。
附:图册来源。随著时间的变迁,不同岛屿的人群各自发展出其特有的艺术技巧。从社会群岛、复活岛和马克萨斯岛石头庙宇的颓垣败瓦中,可以看出岛民对石工与建筑技巧的精娴。功能性的用品(独木舟、作战用的棍棒、跳舞用的盾牌、鱼钩)都设计精美、装饰细致。波利尼西亚人在制作羽毛斗篷时所花的功夫非常惊人,他们先把数以千计细小而罕见的羽毛集合成一簇一簇,再把这一簇一簇的羽毛重叠成行地系成一件极为精致的网状编织品。
对许多西方艺术家和作家来说,波利尼西亚的生活方式具有相当浪漫色彩的吸引力,因为在他们眼中,那是一种简朴而自然的生活方式,不受“文明”和资产阶级态度的束缚。法国画家保罗·高更死前几年都在塔希提岛和马克萨斯岛上生活与绘画,把波利尼西亚的土人与文化当成创作的题材。另一个例子是梅尔维尔(HermanMelville),他年轻时曾在一些太平洋航线上的捕鲸船上工作,后来把这段在南太平洋的生活经历写在《太比︰波利尼西亚生活一瞥》(Typee:APeepatPolynesianLife,1846)及《奥摩︰南太平洋冒险记》(Omoo:ANarrativeofAdventuresintheSouthSeas,1847)两本书中。
被称为“纪录片之父”的弗拉哈迪,在他创作的世界上第一部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获得巨大成功之后,又来到了萨摩亚岛,拍摄了记录萨摩亚岛人原始生活的纪录片《萨摩亚》。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