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对于图集 | 曾经的F1车手总冠军 罗斯伯格和F1西班牙站排位决赛CCTV5直播时间,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图集 | 曾经的F1车手总冠军 罗斯伯格和F1西班牙站排位决赛CCTV5直播时间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图集 | 曾经的F1车手总冠军 罗斯伯格的23场夺冠比赛

德国车手尼科·罗斯伯格(NicoRosberg)是曾经的F1世界冠军。2006年罗斯伯格加盟威廉姆斯车队成为一名正式的F1车手,之后2010年转会梅赛德斯车队,伴随参赛经验的积累和个人不断的努力,罗斯伯格的成绩越来越好,终于在2016年击败队友汉密尔顿,顺利拿到2016年F1车手总冠军,罗斯伯格随即宣布退役,选择回归家庭。本期我们来回顾罗斯伯格在F1赛场取得的23场比赛胜利。
2012中国大奖赛
2013摩纳哥大奖赛
2013英国大奖赛
2014澳大利亚大奖赛
2014摩纳哥大奖赛
2014奥地利大奖赛
2014德国大奖赛
2014巴西大奖赛
2015西班牙大奖赛
2015摩纳哥大奖赛
2015奥地利大奖赛
2015墨西哥大奖赛
2015巴西大奖赛
2015阿布扎比大奖赛
2016澳大利亚大奖赛
2016巴林大奖赛
2016中国大奖赛
2016俄罗斯大奖赛
2016欧洲大奖赛
2016比利时大奖赛
2016意大利大奖赛
2016新加坡大奖赛
2016日本大奖赛

返回目录

F1西班牙站排位,决赛CCTV5直播时间

CCTV-5西班牙站转播预告:
排位赛:22:10:00实况录像:2007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西班牙站排位赛
决赛:19:30:00现场直播:2007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西班牙站决赛

返回目录

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中国大奖赛的2013F1赛况

北京时间2013年4月14日,2013F1中国站在上海国际赛车场结束。阿隆索第二位发车,通过完美的执行三停策略夺冠,路特斯车队的莱科宁赛中鼻锥受损,坚持驾驶受损的赛车比赛获得亚军,杆位起步的路易斯-汉密此备升尔顿第三。使用中软胎从第9位起步的红牛车手维泰尔第四,采用两停战术的巴顿第五。P5~P10依次是:马萨,里卡多,迪-雷斯塔,格罗斯让和霍肯博格。今年F1中国站迎来10周年,本届比赛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事情是,首次拥有中国籍车手参赛,虽然只是练习赛。星期五,加盟卡特汉姆车队出任预备车手的上海车手马青骅,顶替查尔斯-皮克参加了第一次练习,成功完成了20圈的测试。
正赛于北京时间15:00开始,气温27度,赛道温度37度,相较周六略低一些。倍耐力为本站比赛带来的轮胎配方中中软(白)+软(黄)。中软胎的寿命约为18圈,软胎则只有11~12圈。两种轮胎之间的圈速差距相差1.5秒左右,轮胎的高速退化是车队面临的最大难题。DRS超车区分别位于两条大直路。
排在杆位起步的是森老梅赛德斯AMG车队的汉密尔顿,这同时也是他加盟三叉星以来的首个杆位,路特斯车队的莱科宁和法拉利车手阿隆索分列二三。P4~P7依次是:罗斯博格,马萨,格罗斯让和里卡多,以上7人均是软胎起步。
迈凯轮车队的巴顿和红牛车队维泰尔采用了不同的轮胎策略,昨天两人均是使用中软胎参与Q3,今天分别排在第八和第九位发车,索伯车队的尼科-霍肯博格位居第十。红牛车队的另一位车手马克-韦伯,昨天因为燃油违规被取消排位成绩后,车队今天更换了其变速箱并对调校进行了修改,这意味着他必须滚陵从维修站发车,澳洲人选用的是软胎。汉密尔顿起步后成功守住领先,阿隆索升至第二,马萨从第五攀升至第三,莱科宁则跌至第四。原本位居P4的罗斯博格下到第五位。P6~P10保持原顺序不变。
维修站起步的马克-韦伯,一圈之后便返回了维修站,澳洲人将软胎换下,装了中软胎,很不解的举动。
第4圈,原本领跑的汉密尔顿,在发车大直道上连续被阿隆索和马萨超越,比赛局势瞬间变为法拉利领跑1-2。第6圈,奔驰轮胎性能急剧退化,汉密尔顿,罗斯博格率先执行1停。印度力量的苏蒂尔在14号被错过刹车点的索伯新人古铁雷兹追尾撞坏尾翼后进站维修,结果排气管着火,退出了比赛。
阿隆索和莱科宁在第6圈执行1停,马萨第7圈。比赛至此变为尚未进站的霍肯博格和维泰尔领跑1-2。
第14圈,领跑前二的霍肯博格、维泰尔,P6的迪-雷斯塔同时执行1停。红牛高效的进站,帮助维泰尔在这轮进站中超越了霍肯博格。巴顿成为比赛新的领跑者。
然而另一辆韦伯驾驶的红牛却同红牛二队的维尔格尼在弯心相撞,澳洲人前翼受损被迫进站。但是返回赛道不久便退出了比赛。原因非常蹊跷,澳洲人的左后轮竟然在14号跑掉了。
同样遭遇不幸的还有路特斯车队的莱科宁,芬兰人在赛道上被迈凯轮车队的佩雷兹挤压,撞坏鼻锥,随后他在无线电中对墨西哥人咆哮:“Whatthehellishedoing?”
第18圈尚未1停的巴顿继续领跑比赛,阿隆索追到第二位,汉密尔顿和莱科宁分列三四。第19圈,马萨和罗斯博格开始执行2停,成为第一批二停的车手。
第21圈,阿隆索超越简森-巴顿夺回领先位置。1圈之后,P3的汉密尔顿和P4的莱科宁同时二停,返回赛道保持原有顺序,由于赛车受损轻微,芬兰冰人并未更换受损的鼻锥。同意权,去年中国站的卫冕冠军罗斯博格因轮胎泄气退出了比赛。
第24圈,阿隆索从领先位置二次进站,同期进站的还有使用中软胎起步的巴顿以及佩雷兹,但迈凯轮的两人是1停。
阿隆索在完成二次进站后,凭借轮胎优势一路超车,在第30圈重新夺回领先位置。
维泰尔32圈从第二位执行二停,返回赛道排名第五。至此,前十的排序刷新为:阿隆索,汉密尔顿,莱科宁,巴顿,维泰尔,霍肯博格,马萨,里卡多,格罗斯让和维尔格尼。这其中只有保胎王巴顿只完成了1次进站。第34圈,莱科宁从P3的位置执行三停,是领先车手中第一个使用第四套轮胎的车手。
第36圈,马萨和霍肯博格同时进站,法拉利高效的换胎帮助巴西人提前返回PIT通道,超越了对手,一次成功的进站。
第37圈,汉密尔顿从第二的位置执行三停,返回赛道调到了莱科宁的后面,一次失败的进站。
第41圈,阿隆索从领先位置进站,返回赛道后刚好处在只有2停的维泰尔身后,西班牙人利用轮胎优势轻松将对手超掉,继续保持领先。这一刻,为他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第47圈,阿隆索将领先优势扩大到5.4秒,尚未3停的维泰尔第二。P3~P4依次是:莱科宁,汉密尔顿,巴顿,迪-雷斯塔,马萨,里卡多,霍肯博格和格罗斯让。这其中巴顿只有一次进站。
巴顿最终在第50圈完成了他的二停。维泰尔则在51圈完成了他的3停,也就是必须用到的那套软胎。返回赛道后,前十洗牌为:阿隆索,莱科宁,汉密尔顿,维泰尔,巴顿,马萨,里卡多,迪-雷斯塔,格罗斯让和霍肯博格,其中阿隆索领先莱科宁有11秒。最后4圈的比赛,维泰尔在换上软胎后,向莱科宁和汉密尔顿发起了猛烈追击,但是整个座次并未发生任何改变。
最终阿隆索以10.1秒的优势夺冠,莱科宁和汉密尔顿分获亚季军。维泰尔第四,采用两停战术的巴顿获得第五。P6~P10分别是:马萨,里卡多,迪-雷斯塔,格罗斯让和霍肯博格。

返回目录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