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对于柳州太和道馆在哪里和柳州最出名的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柳州太和道馆在哪里和柳州最出名的是什么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柳州太和道馆在哪里
道教是中国汉民族固有的宗教。它与传入中国的佛教、 教、 教迥然不同,乃唯一根植于本国、发源于古代民族 的民族宗教。其渊源于古代的巫术,历经漫长的孕育过程后,东汉汉安元年(公元142 年),由张道陵倡导于今四川察庆场内鹤鸣山,为道教定型化之始。其诞生后,旋一跃而成为与儒、佛鼎足而立的大型宗教。蕞尔山城柳州,古为百越之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 年)始建潭中县,是柳州最早设在驾鹤山下的县治。在此前后,有“鸡骨占年拜水神”习俗。彰显了原始氏族社会巫神 的盛行。魏晋间玄学风班,咸与道教已浸淫于本地先民的社会生活。西晋时,潭中县城为桂林郡治所。至唐代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是南昆州治所。并移至今城中区。13年后,南昆州改名柳州。武则天称帝时,曾借助佛教大造政变舆论,施行扬佛抑道。武则天死,玄宗李隆基则采取扬道抑佛来肃清武之流毒,诏令“毋得创建佛寺”,并令五岳各置道教的老君庙。后又制颁布诸州置玄元皇帝(道教祖师老子)庙,推崇玄学,置生徒令习《 老子》 、《 庄子》 。据此推测,柳州的道教亦盛极一时,然而,宫观建筑除唐之前所立的雷塘庙外,其遗迹已无可考。
宋代帝王迷恋道教,故柳州和所辖的周边县道教宫观祠庙纷呈.如融州除兴建老子山道场和香山庙外,老君洞还新建颇具规模的三清殿等。宋太祖亲颁“御书碑”120轴干洞内,并敕封老君洞为“真仙岩”,成为全国道教圣地“三十六洞天”之一。时誉为“人文之盛,与中州埒”的柳州,仅从市东郊陆道岩现存岩内宋淳祜七年摩崖记载,是年岩内塑道教元始天尊、玉皇大帝以及冠以五行、二十八宿名称的天神31尊,岩前有书刻“第一仙区”石牌坊;有陆道人修炼于此,州官亦常来朝觐。可知城内宫观庙阁的建筑与香火之鼎盛。惜乎十余年后,蒙古贵族忽必烈攻达鄂州(今武昌),另一蒙将兀良合台在攻灭大理国(今云南)后,乘胜驰入安南(今越南),旋攻入宋境广西,所到之处皆烧杀,柳州城几被夷成平地,所有宫观俱毁干此次兵焚而荡然无存。此后,元朝统治广西九十多年,柳州路治设于柳城县,在今城中区的原州城遂荒废。
明代柳州府治所设置在原柳州城,府辖10县2 州,重新恢复桂中中心城市地位。迭经历代盛行不绝地流布于宫廷和民间的道教,至明清时益臻隆盛。时马鞍、鱼峰两山,堪称是个富于神秘气氛的仙境。踞山水之奇的珠林云洞间,马鞍山西麓枝峰有梓潼岩,因岩洞内供奉梓潼帝君,故名。清康熙知县阎兴邦重修,并镌开化、龙门各二字于内。据史料称,这里一直是道教的活动中心,且经久不衰。明徐霞客来游在《 游记》 有记。与之相隔一潭的鱼峰山,在佛、道、巫诸神熙攘的洞内外,尤以道教独领 。在三清洞内,塑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太上道君、大清太上老君等道教最高神的巨像。山上立有山神庙和土地庙,《 周礼》 称这两个道祗唐代已尊为王,宋代则晋升至赫赫之“圣帝”封号。此外,还有斗姆阁、纯阳阁及供祀文判官的朱衣洞,供福、禄、寿的三星洞和道巫合一的螽斯岩等等。现存山上宋、明的摩岩和徐霞客《游记》中都有记述。
迄至清末,柳州有十九庙之说,其绝大都分供奉的神祗,都是我国占代人物并纳入退教诸神体系。较为著名的是:
文昌阁 在较场北(原市人民医院门诊部处),明嘉靖年间始建于镇粤台的镇粤楼上。台高近7米,长54米。楼二层高11 米,有匾曰“粤西雄镇”。其东有玉皇阁和土地祠,西有梓潼阁。台南有讲台五间,自东向西序列,前为仪门,门左右建有碑亭,正中树有牌亭,再前是三开大门。围墙内的花树掩映下,对峙而立的轩和长廊益显隽秀。自元朝仁宗帝封梓潼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后,这位主管人间科举得失之神,更为学子崇拜。后设“龙城书院”于此。清初镇粤楼倒塌。同治初年在原台基上重建文昌阁。新建的五开间两层楼房,红墙黄瓦,脊上有双龙戏珠,数里外可见其雄姿。民国时为驻军占用,抗战期间拆毁。
天后宫 在缆子街(今东台路)东端临江处,是建于明初的柳州著名大庙。前临柳江,遥对东台山,建筑古朴典雅,高明闳丽,颇具规模。大门有副名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水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满。”天后宫内古木参天,花木芬芳,景致幽雅、正殿二间.中殿有天后雕像,高约3 米,旁列官女塑像八尊,高近2 米,俱为彩像,俊秀庄严。天后原是南海女神,以保护航行屡显灵应,敕封为天后等谥号,宋、元、明、清均列入 祀典,香火甚盛。明徐霞客游柳时寄宿此庙,在其《粤西游记》中有记载。天妃庙曾屡坍屡修,清代重修后改称天后宫。有道士道姑数人住持,每年都举办盛大庙会,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全省掀起“打神风”,遂成空祠。
五显庙 在小南门外即今柳江大桥西侧,建于明代,清代康熙年间重修,坐北朝南的庙宇巍峨壮观,内塑泥胎五通神像,神像有三只眼睛,面目狰狞,高近3米。五显又称五通、五圣,俗称五郎神。宋代王 伪造柳宗元《 龙城录》 载柳州有五通鬼,能祸福于人;《 聊斋志异》 中亦有描述五通作祟的故事。所以世俗供奉甚虔,一赞居民家的香火正中有“五通五显华光大帝神位”,把五通作为劈山救母的华光来供奉。此庙旧时香火颇旺,妇女亦多来进香。民国“打神风”时将神像捣毁,后军政要人覃连芳用旧址建造楼房。早些年柳江大桥扩宽人行道时该楼被拆毁。
雷王庙 在拱宸街(今解放北路}中段西侧。面积颇广,坐北朝南的正殿三间,东西偏殿各三间。建筑高峻,气象威严肃穆。建于明代,屡圮屡修。中殿塑有雷神像,人头鹰嘴龙手,右手执斧.左手执凿;旁殿塑风神雨师电母神像.并绘有壁画衬托风雨雷电之状。有会期及庙产。民国“打神风”将神像悉数捣毁。庙改为小学,1926 年为党办农运班地址。
城隍庙 在福建街即今解放南路五星商厦南邻。城隍为道教所传守护城池的神。周朝时是天子在年终祭祀的神。唐代以来州县皆祭城隍。后唐末帝封城隍为王。宋以后奉祀城隍的习俗更为普遍。明太祖又正式规定各府州县的城隍神及祭祀,清代亦将城隍列入祀典。此庙为明初重建。因城隍是管一城一地生死的神灵,每月的朔望,地方官员都要到庙进香,办理重大案件时要拜过城隍。百姓则多为祝福攘灾祭拜。此庙香火颇旺。民初拆除后改建为警察局。
关帝庙 在镇粤台东侧。建于明嘉靖年间,康熙时重建,乾隆元年修缮,咸丰后全毁。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李济深将军来柳,倡议重建。由驻军第七军军长廖磊及地方官绅集资,在原址上新建成关岳庙。门头为牌楼式重檐三拱门,中门书“关岳二公之庙”,四周筑有围墙。殿中塑关羽、关平、周仓和岳飞、岳云、张显巨型神像。抗日战争时将庙贮军用物资,后遭日机炸毁。另有太平圩即今天平中街于清代建有关帝庙。庙门朝北,门外旁各塑有一匹马,置木栅拦护。入内即为戏台,戏台前是大院。院南端是正殿,殿正中神台上有关羽神像,像高两米,左旁关云,右旁周仓,均为站像。台左侧是土地神像,右有吕洞宾像。殿后有理事房等十多间。南宋封关羽为武安王,开始立庙。元代则封为显灵威勇英济王,明代又晋爵为帝,称关圣帝君。每年做单刀会,会期五天,举行隆重祭礼。请来道士打坐诵经念咒,籍以消灾保平安。来者皆在庙中会餐,晚间则唱戏酬神,热闹非凡。抗战光复后,将文像改为武像,祀武庙。1952年罹大火焚毁。
火神庙 在西门内大街即今青云路与小南后街衍接处西南侧。祝融为火神,敕封火帝,回禄亦是火神,六丁则称火星,皆塑其神像祀于庙中。据称柳州居南方,易遭火灾,故将庙门向北之属水方以制火。此庙重建于清康熙,民初废圮。
李真人庙 在会馆街湖南会馆(今景行小学)东邻。李真人乃柳州人,据传他修道成仙,屡显灵造福地方,故清朝皇帝 封立庙。其庙后的葫芦塘畔建有奎星阁,楼上有木雕二十八宿神像。民国后废。
二圣庙 在北城内牛黄塘北侧(今解放北路金鱼巷),祀仓颉、沮通。颇其规模,庙前有大照壁,左右通街处有牌坊式圆拱门。庙内花木阴翳, 闳高峻。建于清代,民国后成一空祠,上世纪五十年代整座殿宇作 文惠派出所。
斗姆宫 在文武巷即今邮电大楼西南隅。是柳州最大的道教宫观之首。大殿、偏殿高耸宏丽,殿正中神台上塑四脸八手的斗姆巨型神像,偏殿为二十八宿神像。斗姆是星辰之母,民间祀斗为求福攘灾。故香火颇旺。每年七月初二为会期,白天道士建坛诵经念咒,香客蜂涌入内进香和领取镇宅驱邪的符。入夜后由穿八卦衣戴面具执宝剑的众道士在庙前地坪步罡踏斗跳神作法,钹铙金鼓震天动地,场面甚为恐怖,一连数晚的作法无人敢近。庙建于明,清嘉庆重建,民国“打神风”后改为八行公所。
北帝庙 在谷埠码头东即今柳江大桥西侧。庙门向西北,正朝着滔滔而来的柳江。入内是空地和观台,可容两千人。观台后为正殿。塑北帝坐像,像高3 米。后殿祀北帝奶奶。玄溟乃北方太阴水神,称真武大帝,立庙于此正为制水。每年三月三为庙会.会期三天连在庙中操办宴席并唱戏酬神,极为热闹。民国“打神风”时神像俱遭捣毁,抗战前已拆除。
花婆庙 在黄村即今油脂厂东邻。占地颇广。庙中塑大花婆二花婆三花婆神像。易经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而六为老阴。有孕称六甲,由此推理演绎而来的神祗。民俗以花婆掌管人间生育之生育神,故求嗣者频往祷之,凡小孩有病亦祈消灾保佑,香火极盛。庙会时聚餐唱戏酬神及抢花炮,极为热闹。庙为清代重建,民初时改为小学。
南评宫在柳江南岸即今柳江大桥东侧约三百多米处。大门朝北,门外两旁塑有红、黑马及马位,设木栏围住,入门即戏台,台前是空地,空地两旁各有间长15 米的楼房,房前有古柏,颇幽雅。走过空地即南北三殿,雄伟壮观。供祀南评神像,坐像比人稍大,有四大金刚塑像分列两旁。外有木栅围护;左有陪祀的土地神,右是马王。正殿为木雕,备拾出巡游。次殿为泥攫,后殿即为南评奶奶神像。南评之神相传是唐朝将军张相拼,在三江县有德于民,故民立庙祭祀。一次特大洪水,神像流到柳州被渔民捞起。清代立庙于河南老浮桥头供祀,民初打神风时,将神像藏匿到驾鹤山南麓小岩中。邑人秘密供奉。三年后众人集资在南麓建新庙。庙内养了几条小青蛇在盘中称“青龙”,用作占卜休咎,多说颇灵验,故香客络绛不绝。“文革”时被砸毁。2003 年建于小桃园的南评宫,规模则更胜畴昔。
此外,柳州明清时尚建有龙王庙、药王庙、马王庙、太阳庙等道教所崇祠庙。
柳州最出名的是什么.
柳州又称龙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是中国南方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早在5万年前就有“柳江人”生活在这里了,从建城至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柳州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具有良好的人文历史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 甲级旅游城市和历史 名城,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柳州市现辖4区6县,总面积1861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650多平方公里。市树是小叶榕,市花是月季。【民族】
柳州市是汉、壮、瑶等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具有浓郁的乡土 和民族 ,几千年来一直是汉族和岭南土著民族经济和 交流、融合的汇聚点,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 沉积。
柳州市总人口350万人,市区人口84.35 万人(城区,不含郊区农村人口),是一个多民族相聚而居的地区,居民的民族构成达30余种。除汉族外,壮族、苗族、侗族、瑶族、 、仫佬族等48个少数民族的人口达180余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52%以上。有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和融水苗族自治县。另有少数民族乡5个: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同乐苗族乡、高基瑶族乡;融水苗族自治县同练瑶族乡、滚贝侗族乡;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壮族主要分布在柳江、柳城、融安、鹿寨等县和城区;苗族、侗族和瑶族主要分布在融水、三江两县;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城区和柳江、柳城县; 主要分布在城区和鹿寨县。
【地理】
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北部,地处北纬23°54′—26°03′,东经108°32′—110°28′。东与桂林市的龙胜、永福和荔浦为邻,西接河池市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和宜州市,南界新设立的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象州县、兴宾区和忻城县,北部和西北部分别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贵州省黎平县、从江县相毗邻。
柳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拔地奇峰画卷开”的山水特点。这里石山奇特秀美,岩洞瑰丽神奇,泉水幽深碧绿,江流弯曲明净。清澈的柳江穿越而过,像一条绿色的玉带,把市区环绕成一个“U”字形半岛。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曾用“越绝孤城千万峰”、“江流曲似九回肠”的诗句,来描绘这个美丽的城市。
【气候】
柳州地处中亚热带向南亚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带。夏长炎热,冬短不寒,雨量充沛,光温丰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垂直温差大于纬度温差。中、南部多年平均气温为20.6℃,而北部山区则在16.5℃之间。
【历史】
从考古发掘到的文物来看,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生活着“柳江人”。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地始建都城,取名潭中。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称柳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在此设龙城郡。
柳州是南中国古人类“柳江人”的发祥地。古人类 遗址有白莲洞遗址(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约30000—7000年)、大龙潭鲤鱼嘴遗址(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约7000年)、蛮王城遗址(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约4000年)以及柳江两岸台地、蓝家村台地、九头山、甘前岩等古人类 遗址,此为柳州之原始地域。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潭中县,属郁林郡,此为柳州建城的开端。
三国孙吴凤凰三年(公元274年)以郁林郡分出桂林郡,潭中县属桂林郡。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为郡治所。
南朝齐(公元479—502年),从潭中县地分置齐熙郡。
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后为潭中治马平郡治所。
隋开皇11年(公元591年),潭中县改为桂林县,后又改为马平县。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马平县属桂林。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属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马平县为昆州治所,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为龙城郡。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
1994年元月,柳州市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历史 名城。
【宗教】
柳州市有佛教、 教、天主教、 教4种宗教。有佛教协会、 教协会、天主教爱国会、天主教教务委员会、 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教协会6个宗教社会团体。
【工业】
柳州,是西部的工业重镇,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全市工业涵盖30多个行业,现有工业企业2500多家,其中大型企业11家,4家进入全国500强,已形成以汽车、机械、冶金为支柱产业,制药、化工、造纸、制糖、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并存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07年柳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当年价)738.79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81.29亿元,同比增长7.3%,第二产业403.34亿元,同比增长1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5.54亿元,同比增长20.6%,第三产业254.16亿元,同比增长1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5.5亿元,同比增长52.2%。财政收入116.4亿元,同比增长22.2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7022元,同比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66元,同比增长16.94 %。农民人均纯收3390元,同比增长16.35 %。
【交通】
柳州,是西部的交通枢纽。铁路连接湘、渝、黔、滇、粤五省市,是沟通西南与中南、华东、华南地区的铁路中枢。境内高速公路及国道纵横交错,向南4小时可达海岸港口,向北可贯通中、西部腹地。水路可上溯贵州,下航港澳。民航柳州白莲机场达到 4D级标准,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航线。
【商业】
柳州,是西部的重要商品集散地,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物流中转站。柳州东临粤、港、澳,南接北部湾,西靠云、贵、川,北抵长江中下游,形成了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和东部沿海的经济区位。柳州商贸活动频繁,素有“桂中商埠”的美称,具备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构建区域现代物流中心的良好地理和区位优势。
【旅游资源】
柳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以柳州为圆心的250公里半径范围内,集中了广西80%的四A级以上旅游风景区。柳州的北部地区和毗邻的桂林市,共同构成享誉世界的大桂林旅游风景区。
柳江绕着柳州市区回流,北岸城中心三面环水,形成一个巨大的“U”字,古籍称其为“三江四合,抱城壶”,故又有“壶城”之称,也有人将它形容为一个“巨大的天然盆景”。柳州市区内外由石灰岩构成的奇山峻峰拔地而起,千姿百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而且柳州气候温和,四季长青,任何时候都很适合旅游。
市内大小公园十余个,主要景点有纪念唐代柳州刺史柳宗元的柳侯公园,湖光山色秀丽,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的龙潭公园,传说歌仙刘三姐骑鱼上天的鱼峰公园,以岩溶洞景为主,瑰丽神奇的都乐公园,集游乐 和科普 为一体的雀山公园,有“柳州外滩”之称的江滨公园,于现塔 历史,具有宗教 色彩的蟠龙山公园,中国第一座洞穴博物馆白莲洞和休闲度假胜地大桥、洛维观光农业旅游区等等。
“柳州石玩天下奇”。柳州拥有目前全国唯一的奇石园-箭盘山奇石园,三个石玩专业精品馆-八桂奇石馆、鱼峰公园石玩精品馆和柳侯公园盆景园石玩馆。马鞍山下的石玩市场,让你充分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柳州附近还有“世界瑶族第一乡”金秀的圣塘山万亩变色杜鹃,融水苗寨元宝山的原始森林和贝江风光,侗寨的古建筑风雨桥和鼓楼,象州四季如春的花池温泉,融安大洲的民族度假村,宜州下枧河壮乡风情等让你惊汉不已的旅游风光;其少数民族的民俗如“山歌会”、三月三”、“抢花炮”、“赛芦笙”、“斗马”等将会使您耳目一新!
柳州主要旅游景点:柳州大龙潭 ·柳侯公园 ·立鱼峰 ·三江侗乡 ·融水苗寨 ·东门城楼 ·雀儿山公园 ·八桂奇石馆 ·广西工学院 ·柳侯祠 ·蟠龙公园 ·九万山 ·鱼峰公园 ·三门江 森林公园 ·马鞍山 ·程阳永济桥 ·西来寺 ·响水风景区 ·大桥、洛维农业旅游区 ·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 ·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 ·都乐公园·都乐岩·箭盘山奇石园 ·鹅山公园·江滨公园 ·象州温泉疗养旅游区 ·柳州 寺 ·元宝山 ·红茶沟森林公园 ·老虎潭峡谷 ·雷潭 ·丹洲古城 ·程阳景区 ·石门冲生态旅游景区 ·香桥岩 ·天生桥
【土特产】
沙田柚
沙田柚素有“果中珍品”、“天然罐头”之美称。在柳州历史悠久,约二百多年。沙田柚形如梨形或葫芦形,果面橙黄色,果顶呈“金钱底”状。果实可食部分46%,果汁含量33%,含糖14.50%,含酸量0.46%,可溶性固形物16%,维生素C12.29mg/100mg,果实耐贮存,经贮2-3月后果实肉变软,口味甘甜,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金 桔
是柳州传统特产水果,它具有“长寿果”的美称。金桔果实呈椭圆形或卵状,皮橙黄色或金黄色,光滑有光泽,果皮甘香,果实甘甜,含有人体所需的糖、酸、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可作水果,也可入药,有消气化痰、生津止渴、除臭消炎之功效。金桔除可供食用外,还可加工成桔饼、柑糖、果酱、果酒、蜜饯、罐头等,远销东南亚各国。
香 菇
香菇多产于柳州地区三江、融水、金秀等地,其中融水香菇年产量高达两万公斤,而金秀的“瑶山香菇”,融水的“怀宝香菇”则久负盛名,是传统名特产品。香菇不仅味美,而且有降低血压、防止胆固醇增多的功能,一直畅销广西区内外,供不应求。
云片糕
云片糕是广西的名特产品,清乾隆年间便有生产,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优质的云片糕25片一扎,用手一甩,可成扇形张开。又因其糖油充足,用火点燃可完全燃烧。其制作选料讲究,精工制作,能保持细腻柔软,雪白芳香,撕下一片片似云彩一样,故而得名。云片糕以其雪白、软、香甜及传统独特风味,赢得海内外朋友的喜爱和欢迎。
绞股蓝
又名甘茶蔓、七叶胆、仙草。广西金秀大瑶山生产的绞股蓝被誉之为“绞股蓝之王”和“南方人参”。经医药工作者研究发现绞股蓝含有五十多种皂甙、甘茶蔓糖甙、糖类、维生素以及十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目前上市的绞股蓝产品有绞股蓝茶、绞股蓝晶、绞股蓝露和绞股蓝冲饮等系列 品。
双季玉藕
主要产于柳江县百朋镇,春秋两季均可栽培,表皮粉白色,肉厚节间短圆,熟食质粉易烂。
头菜
是柳江县里雍镇的传统名优特产,曾是古代宫廷贡品,里雍头菜经里雍镇农民特制,具有独特风味,香味浓郁,口感好,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碰柑
又名芦柑,果皮松而易剥,果实品质佳,味甜脆,耐贮藏,产量高,主要产于我市红星园艺场、郊区石碑坪镇。
大红柑
外观艳丽,味甜而清,香味浓郁,果实偏圆形,果皮橙黄色,有光泽,肉汁嫩,耐贮运,主要产于市鹧鸪江园艺场。
甜竹笋
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及维生素等营养成份,加工品有清水笋、笋干、笋丝等,可采用烤、炒、焖等不同的烹调食用方法,味香口感好。
八婆豆腐
是柳州市豆制品公司的传统加工产品,采取广西优质黄豆,调味及纯净柳江河水,经过严密的技术制作,真空包装而成,是区内外名优绿色食品之一,具有色、香、味为一体独特风味,可素食或拌肉食。
【风味美食】
粉面类
螺蛳粉、桂林米粉、煎饺、馒头、小笼包、豆沙包、花卷、香肠卷、水晶包、叉烧包、叉烧凉拌粉、牛腩酸笋粉、鲜肉煮粉、家乡饼、鲜肉米饺、鲜肉卷粉、老龙面、双冬水饺、冬茹云吞、油炸水饺
糕品类
椰蓉软糯糕、莲蓉水晶饼、新骑士橙角、凉糕、琼脂粉、鸡蛋糕
油品类
水油堆、灯盏馍、油炸面包、香麻炸炊枣、蜂巢炸芋角、油炸芋头盒、香脆豆沙饼、蛋皮春卷、冰花凤凰球、油炸西多士、脆皮麻蓉堆、脆皮油堆、冰花拌沙堆、虾威水角
甜品类
果脯八宝饭、椰茸球、蒸饼、碗仔粑、豆浆、绿豆粥、甜玉米、甜银耳汤、玉米粥
杂食类
糯米球、酿豆腐、酿冬菇、腐竹肉丸、牛鲜子、椰茸蟹王角、螺蛳、露水汤圆、四味珍珠包、荷叶棕、蛋黄连蓉包、香肠花卷、鸡球大包、传统艾粑粑、鲜明水晶包、龙城马打滚、龙城豆粉馍
民族风味
辣椒骨、蒸棕、马蹄糕、茶叶饭、蒸叶糕、柳州牛腩萝卜汤、牛肉串、凉拌粉、红油螺蛳、鸡丝柚皮、侗乡肉串、龙城烧蔗、豆腐酿、煮乳狗、竹串虾、白切鸡、糟香肥肠、酸鱼、酸肉、淮杞炖骨髓、侗族打油茶、酿辣椒、狮子头肉丸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