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很多人可能对红军长征走了多长时间和红军的长征共经历多长时间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红军长征走了多长时间和红军的长征共经历多长时间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红军长征走了多长时间

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红四方面军长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18个月。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我们必须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自信。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每一方纪念碑,每一座烈士墓,每一段英雄故事,都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赋予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扩展资料

三大主力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保存了力量约3万人。

同年年底,红四方面军部分主力(约一半)加上红一方面军红五军团组成“西路军”,约两万人,在虎豹口度过黄河之后,向甘肃河西地区前进,打通对苏联的国际交通线失败,全军仅剩四百余人,在李先念等人的带领下,到达新疆星星峡,被新疆军阀盛世才缴械投降。

中共中央对红二、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表示极大的欣慰和关怀。7月22日,中共中央指示红二、红四方面军,“以迅速出至甘南为有利”,“取得三个方面军的完全会台,开展西北伟大局面”。

27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任命张国焘为书记,任弼时为副书记,统一 红二、红四方面军的北上行动。

8月5日,红二、红四方面军先后从包座地区出发继续北上,通过腊子口,击溃 军的拦阻进入甘南,于9月中旬控制了漳县、洮州、泪源、通渭、成县、徽县、两当、康县_8座县城及附近广大地区。这时,红一方面军主力由宁夏的豫旺堡地区南下,接应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

9月21日,张国焘违背中共中央关于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尔后向宁夏发展的决定,命令红四方面军撤离通渭等地西进,拟从兰州以西之永靖、循化间渡过黄河,单独向甘北发展。27日,中共中央电令张国焘率红四方面军北上,迅速实现3个方面军会师。

30日,红四方面军折返北进,10月9日在会宁同红一方面军会师。10月4日,红二方面军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从两当、徽县、成县、康县地区开始北移,22日在静宁以北的将台堡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长征胜利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

返回目录

红军的长征共经历多长时间

红军长征历时两年零五天。 1934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至1936年10月22日红二、红一方面军会师结束。
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 ,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中国红军被迫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1934年10月10日晚6点12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部队共8.6万人,分别自瑞金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经过: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意义: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长征胜利的标志: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离开原有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同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途。这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的魅力如同一座丰碑,巍然屹立于大半个世纪的光阴流逝中,它的精魂跨越时代,跨越疆域,跨越国界,震撼着每一颗流淌着滚滚热血的心灵。
长征精神却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的烙印,与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创造的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奥运精神、三峡 精神、抗非典精神、神五神六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和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解,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长征的英勇足迹镌刻在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长卷中,始终为中国人民所铭记;长征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夺取成功的基础,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

返回目录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