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很多人可能对潮州牌坊街攻略潮州牌坊街游记体验和1188公里纯电车高速及露营真实体验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潮州牌坊街攻略潮州牌坊街游记体验和1188公里纯电车高速及露营真实体验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潮州牌坊街攻略潮州牌坊街游记体验

潮州牌坊街是一处极具特色的美食汇集地,拥有许多当地特色小吃以及全国各地的美食菜系都会出现,让你大饱口福,还有诸多特色建筑群和牌坊,绝对不虚此行,下面给大家分享潮州牌坊街详细旅游攻略。

牌坊街是去潮州必去的地方,一条街上每隔不远就会有一个牌坊,这些牌坊细看大小不同,上面的文字也不同(是纪念不同的人)。牌坊街两旁都是卖特产的店铺,大家的价格都差不多,大概相差一两块的样子,不会差得太离谱。街里面也会有一些客栈,不过因为牌坊街的店收得比较早,所以没选在这里住。出名的像载阳客栈,路过的时候看了一下,很有特色。

经历三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潮州旧城区,不同于深圳的高楼矗立,这平凡甚至有些破落的旧城区甚少见到高耸入云的高楼。

几座不高的楼层,刻下了几许斑驳的岁月痕迹。旧城区的道路上,茂密的绿化树负势竞上,互相遮掩,走在马路上,看到阳光被绿叶剪成斑驳的碎片,不规则地掉落在路上。

旧城区里马路一片蜿蜒曲折,甚少见到直直的通途,马路两边,上世纪末的建筑安静伫立,就像一个上了岁数的老人,平静的摇着手中的蒲扇,缓缓的说着这个城市的故事。

牌坊街

傍晚的时候,独自漫步在牌坊街,斜阳余晖慵懒着舞动身姿,一块块肃穆的牌匾横跨街道两端的屋檐。

牌匾的正中央几个方方正正的楷书刻画着岁月的故事,随着牌坊街的漫漫长路向着远处沿溯。这看不到尽头的街道,就像是从时光深处而来,向着未来而去一样。

牌坊街的夜晚

牌坊上每一个名字都代表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历程,从宋到明再到清,长长的牌坊街中,我仿佛走过了长长的历史长河,见证了一个个家族的兴衰。

往日的荣耀俱往矣,只剩下这些牌坊,在不停地翻新,孤独的在风中诉说着历史上的故事。

华灯初上,街道两边的霓虹亮起,行人渐多,下班的人带着老婆小孩三三两两地走在这漫长的街道上。

街道两旁的店铺里摆着琳琅满目的潮州特产,店铺外红色的灯笼缠绕在牌坊街的两侧,和牌坊上的灯光相互辉映。

街道上,不时有一些穿着滑板鞋的小伙子慢悠悠划过,仿佛是放慢了脚步来衬托街道旁那群下棋的悠闲老人一样。

长很长的一条街,是潮州标志性的景点,免门票。有卖小吃的,有卖艺术品的,有卖书的,应有尽有。

每走一段路上面就有一牌坊,有些许历史的感觉。旁边还有一些小巷子可以拐进去,平添了很多乐趣。

小吃的话普遍比较白菜价,很多有名的潮汕小吃那里都有,而且很正宗哦!逛吃逛吃,也是一种不错的旅行方式吧

广济桥灯光

漫步到广济桥,整个桥早已经封闭,连接广济桥两岸的浮船早已撤去,整座桥早已经不见白日里涌动的游客。

只见韩江滨岸的纳凉老人和环绕在桥亭上的金灿灯光,桥的实体在金光中隐去,留下了金光灿灿的轮廓照耀着韩江的水。

从桥的近处像远处望,只见一座桥的中间断然分开,就像被斧头劈开一样整齐得不留一丝余地。

听旁边的潮州居民说,每到晚上,连接广济桥的船就会分开,到了白天又连在一起,仿佛是一个人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桥的另一边,整座韩山的绿树都被挂上了金色的灯饰,从广济楼东望,散发着金色光辉的韩山就像是缪斯女神的秀发一样。虽然已是夜晚,但广济桥和韩山却没有丝毫的疲惫,依旧散发着自己的热情。

广济桥灯光秀

也许是运气好,来的时候正好遇上广济桥的灯光表演,灯光在不同的 下不停变化,激昂的鼓乐中广济桥上的灯光是红色的,骤闪骤亮,就像是一个来去匆匆的豪迈侠客一般。

蓝色的灯光在思乡曲中带来了一丝忧郁,就仿佛是一个离乡的游子在歌唱着远方的家乡一样。

黄色的灯光是欢快的,黄色的灯光随着一个孩童稚嫩的潮汕话闪烁,正如同孩子一样调皮,除了上述之外的颜色还有紫色,橙色,绿色,银色等等,就像是染料作坊一样把自己的色彩一个个展示出来,绚丽多彩的灯光闪了半个多小时,之后又变成了金灿灿的模样。

看完绚丽的灯光表演,从广济桥沿着滨江长廊漫步而走,水由倒映着的金黄慢慢变成深墨,微风送来了潮剧和一些老人跟着唱的低吟。

我独自站在岸堤,吹着凉风,放松这一天的疲倦,享受着在陌生城市带来的安逸,不由得有些痴迷上这感觉。

在城市里奔波的劳累,都被这静默流的江水缓缓带走,大城市的喧嚣与闹腾,都被被寂静的江水同化。

在这岸堤上,仰观宇宙之大,星汉之灿烂,更加感觉到人的渺小,往日里的争夺抢掠,不过都是南柯记里的两只蝼蚁争雄一样可笑罢了。

浩渺韩江水

就在我感悟人生,思绪飘飞之际,原本金光灿灿的广济桥和韩山一瞬间黑了过去,来得热烈,去得也突兀。

远方的人,似乎也随着灯光的消失而突兀得逝去,只余远处船只“突突的”引擎声,在黑夜中被拉长,天地之间,仿佛只余这一声,是生活的忙碌,更是一声叹息。

地址:

潮州市湘桥区太平路663号

返回目录

1188公里纯电车高速及露营真实体验

利用周末时间,约了2个小伙伴,开启了第一次驾驶纯电车超1000公里的自由行,从广州到潮汕然后返回,除了吃、游之外,更重要的是体验真正的纯电车高速行驶、充电以及露营场景,不过此处的露营并不是找个野外搭帐篷那种,而是睡在车里,那两个小伙伴睡酒店,我就把车停在酒店停车场,然后睡在车里。

为了便于阅读,我将整个体验分成5个部分,只说重点,而非流水账形式的记录。

1、路线介绍

2、充电体验及费用

3、高速及山路驾驶

4、露营体验

5、逛吃简录

开头先放3张整个旅途中我最喜欢的3张照片:

图一是这次驾驶的车子,AION Y,快到福建漳州平和 乐村时拍的

图二是在汕头开埠 陈列馆所拍,感觉完全可以当手机锁屏封面了

图三是快到广东梅州花萼楼拍的,必须要向这个大桥的修建者致敬,很震撼

共分4段主线,在市区和景区溜达的不放在里面,全程均是我自己一个人开。

第1段:周五下午出发,从广州新造地铁站到潮州潮安区的一家酒店。

第2段:周六白天,逛吃完潮州的牌坊街,驱车到广东梅州去看花萼楼,中间增加了福建省漳州 乐村,目的单纯是为了在地图上点亮漳州市,却没想到体验到了巨难走但巨有意思的山路,这个后面具体再说。

第3段:周六傍晚,从花萼楼开车赶往汕头,中间还走错了路,多开了约莫半个小时。

第4段:周日下午,从汕头返回广州,因为地图上汕尾并未点亮,所以又选了一条绕远的路,途径了汕尾。

以上截图均是写文章时所截,跟实际路线有些出入,特别是从最后一段,周日晚上返穗车子很多、特别堵,走的时间比截图中长多了。

可能会有小伙伴有疑惑,那2个小伙伴为什么不开,一个人开不累吗?

因为他俩知道我喜欢开车,而且长途经验相对丰富,总一个人开1000公里以上的长途,最长的一段旅途是去年6月份我自己开车从东北长春开到广州,3100多公里。

至于累不累,我觉得不累,因为我喜欢。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这次旅途中的不美好,那就是复杂、费时且混乱的充电体验。

这还是在广东省,全国GDP第一的省份,不敢想象除了粤、江、浙等这种发达省份之外其它省份的充电是什么样子。

1188公里的路程共经历了11次有效充电和1次无效充电,无效充电就是出发前一天晚上找到的第一个充电站里面只有一个充电桩结果还被燃油车给占了。

11次有效充电具体信息如下表:

⭕不美好之一:电车高速没比油车人均便宜多少

1188公里共花费394.44元电费,即每公里3.32毛。这相当于平均油耗是多少的燃油车呢,来算一下,假设平均油耗是a。a x 11.88 x 8.09 = 394.44,a = 4.10L/100km。

虽说几乎没有燃油车高速平均油耗能达到4.10L/100km这么低,但成熟的燃油车高速油耗也并不高,如果开我的1.4T奥迪A3出行的话,其高速平均油耗约6.2L/100km,1188公里预计花费595.88元,仅比电车多了201.4元,这还是按现在95号油油价超过8元算的,如果回到7元时代,那费用会降到550元以内。

然而,我们是3个人,平均一人还不到70元。

但如果这1188公里是市区,按广州家充波谷0.28元一度电算的话,总花费仅需74.1元,那比油车的优势就大太多了。

⭕不美好之二:电车高速用时远超油车

1188公里对燃油车来说,也就是加2次油而已,最多花费半个小时,而上面11次有效充电的纯充电时间就已经超过23个小时了,即使不算晚上睡觉时的慢充,也有6个多小时。

加上有2次并不是停车就有充电桩,寻找和等待的1个多小时,就共有7个多小时。

相较油车的半个小时,电车比其多了6个多小时,这对于只有2天的周末行来说差别太大了。

⭕不美好之三:众多品牌的充电桩需要不同的操作

11次充电共碰到了5次不同品牌的充电桩,然后就是5次扫码、注册、充值(个别不需)、退款,实在是太麻烦了,如果天气好还可以,如果碰到下雨、下雪、刮风且露天的话,体验是十分糟糕的。

然而,这些还都没算在充电时间里面。

⭕不美好之四:假快充的存在极大的浪费时间

2/11=18%的假快充存在概率,让我感受到了欺骗,明明是快充枪,明明是400V的电压,为什么电流却不到20A,去了个洗手间,在周边休息了半个小时,回去一看居然只充了几度电!

除了假快充,最后一次充电还碰到了半假快充,真快充充电功率差不多50多kw,假快充和慢充一样都是7kw,半假快充是30多kw。

它原本是真快充,但那时候或许赶上用电高峰,电流就限制在90A左右。

4个不美好都说完了,整个充电体验真是一言难尽!

但你要问我是否看好电车未来,我却会肯定的回答,看好!

目前充电体验的痛点虽然多,但在未来都是可以解决的,并不是无解的。等到三四年之后,现有的充电桩寿命一到,再更换充电桩的时候,2C、3C和4C充电桩普及率会大大提高,届时配上800V续航700KM以上的电车,20分钟充个差不多,然后能跑个差不多300公里刚好下来休息,体验会比现在好很多很多。

至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需要等个五六年吧。

也就是说在2030年左右,开电车跑高速将成为主流。

1188公里中有1100公里是高速,60公里是市区郊区,20多公里是山区。

市区郊区体验这里不说了,只说高速和山区体验。

⭕高速驾驶体验

肯定有人会说,电车在市区秒天秒地,但上了高速就不行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至少AION Y这台车不是这样。

在i-pedal单踏板模式下,极速被限制在130km/h,速度过了120km/h之后确实有些软绵绵的。

但切换到normal模式后,可以非常轻松的踩到140km/h,而且140km/h并不是上限,据有人测试,极速完全可以达到170km/h,但 给出的极速却仅仅150km/h,不知为何。

sport模式下,中低速时踏板前段会更冲一些,但速度过了120km/h之后就跟normal差别不大了。

关于横向变道表现,我将变道分为3个级别,特快、中速和缓速,其中特别快指的是瞬间变道,路径接近直角,示意图如下。

AION Y在高速的变道表现处在中速变道超车和特快变道超车之间,这大大出乎我的预料。虽然它有电车天然的低重心优势,但这车毕竟高啊,能达到这种状态,真的很让我震惊。

但是,在速度70km/h以下的城市道路,表现却明显不及高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簧上侧倾,当然这很正常,符合这台车的家用车定位。在市区变道的话建议采用缓速和中速变道方式。

为什么会这样呢,个人猜测,与速度有关,在速度100km/h以上时,首先肯定不敢做低速那种特快变道动作,其上限会低一些,其次是因为速度够快,车轨迹线会更接近弧线,而非低速时的更接近直角状态。

⭕山路驾驶体验

之前开过不少山路,印象比较深的是新疆喀纳斯盘山公路和浙江四明山盘山公路,但这两者跟这次开的没有可比性,喀纳斯和四明山的路是公路,是人工修建的,是双向单车道,但这次走的福建漳州平和乡的山路却完全不一样:

首先它是单车道;

其次很多地方它就不是公路,是纯粹的土路,一边是高山,另一边就是悬崖,没有任何防护的那种;

第三,这个山貌似连名字都没有,也不是什么景区,纯粹是误打误撞路过。

给大家看几张照片,可惜真正凶险的路段没拍,因为那时候只集中精力开车了,有点可惜。

除了走发卡弯时侧倾会比较明显,其它路况表现都很不错,上坡的时候后劲儿也挺足,走土路的时候底盘也很整,且不那么颠,舒适度不错。

如果想在走这种发卡弯的时候没什么侧倾,就得需要真正的运动型 的车子了,绝大部分家用车侧倾都是比较明显的。

在这之前,我只有一次在车里睡了一整夜的经历,那是很多年前陪母亲住院的时候,迫不得已睡在医院停车场车里,我记得当时是秋天,天气挺凉了,车子是一辆东南轿车,很小,睡的很不舒服。

这次在出发之前我特意拿了一套厚被子当褥子,一套薄被子和一个抱枕当枕头,甚至还带着拖鞋和灭蚊药。

周五晚上到那吃完饭后已经是午夜00:37了,但是当我理所当然的把后排座椅放倒之后,发现,好短,我肯定躺不下去。

怎么办呢?我又突然想到,这车好像支持把前排座椅头枕摘下后完全放平,且能跟后排坐垫连起来。

就是这样。这是晚上拍的,从视频截取的,不清楚,再放张早上起来后拍的清晰的。

就这样,我连续睡了2天,第一天在潮州,第二天在汕头,整体体验比我预想的好太多,以后有机会出去玩我还会继续睡车里的。

但是也碰到几个问题:

1、临时组成的这个床并不是纯平的,而是有三节座椅组成的,特别是后排坐垫明显是凹陷下去的,如果直接躺会很不舒服,还好我带了被子,就把被子放在后排坐垫上,然后再放上枕头,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当然舒适度还是跟纯平再铺个褥子没法比,除此之外,这样睡翻身远不如纯平舒服;

2、隐私性不好,车上只有2个遮挡帘,而车子共6面窗户,我只能挡住2面,剩下4面都暴露在外面,如果有人经过,总感觉不安全,另外这还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车外太亮了,两次露营都是停在酒店停车场,周边整夜都亮灯,好在机智的我用口罩当眼罩解决了这个问题;

3、液晶仪表无法关闭,即使在休憩模式下;

4、洗手间是个问题,我这两次倒是都可以去酒店解决;

5、两次都是在慢充了整个晚上情况下睡的,身体未感受到不适,但是出发前那次充电是快充,在车里躺了一个近小时,就感觉心脏有点微微的不舒服;

6、最后至于空气不必担心,开着空调,再打开外循环,无问题,这点比燃油车好。

这部分不是重点,挑几个给我印象深的地点和美食吧。

重点往往放在最后,最后说下高速续航达成率。

我测试了2种情况:

<p class="ql-align-ju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叫我斯木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