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对于对下联:过眼云烟 双峰览尽千秋事和双峰地名对联故事,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对下联:过眼云烟 双峰览尽千秋事和双峰地名对联故事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对下联:过眼云烟 双峰览尽千秋事
过眼云烟,双峰览尽千秋事;断桥雨雾,一水含满万古情。
(据说白居易任满离开杭州后,曾对朋友们说:“一片温来一片柔,时时常挂在心头,痛思舍去总难舍,若欲丢开不忍丢。恋恋依依唯自系,甜甜美美实她留,诸君能问吾心病,却是相思不是愁。”他的朋友问他究竟相思什么?他莞尔一笑,答道:“乃南北两峰,西湖一水也。” )
过眼云烟,双峰览尽千秋事;
点睛笔墨,二龙腾飞九重天。
过眼云烟,双峰览尽千秋事;
画唇晨露,一帘垂闲万古情。
(平步逍遥撰写)
双峰地名对联故事
双峰地名对联故事
双峰地域古属九州之一的荆州,从东汉时起属湘乡县。1951年8月,析出湘乡县“中里”全境(即第三、六、七区)置双峰县,因县城永丰南面有双峰屏立而得名。双峰县历来是文人名家辈出之地,留下了许多有趣的对联故事,以下,我为你整理的双峰地名对联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
从双峰县城乘船沿湄水下行约20公里,就到了有名的风景区测水湾。从明朝起,这里就有了“洛阳湾”的雅称。洛阳湾有闻名遐尔的古建筑群,建于明朝永乐二年 (公元1404年),由关圣殿、观音阁、龙王阁、文昌阁四大建筑组成,四者背山面水,互为犄角,连成一体,整个建筑朱栏画栋,亭角峥嵘,气势雄伟壮观。当地有名学者江云衢曾撰写了一副测水名胜巧联:
丫头脚下吊葫芦——测水;
人形手中摇铃子——观音。
联中的丫头、葫芦、人形、铃子是环绕测水的四座名山。测水冲出铃子山在下游5公里处的江口与涟水汇合而直奔湘江。此联之巧在于上下联各有三个地名,而后面一个地名又解释前面两个地名,使联意连贯而有风趣。
二
不知哪朝哪代,有一个住在“侧石桥”头的'人做了一个对联出边:
侧石出平地,修拱桥,往南往北;
传说这个上联一出,很长一段时间无人相对,出联者自己也想不出恰当的下边来。直到出联人逝世多年后,一个住在弯竹塘的篾匠对出了下联:
弯竹劈直篾,打谷箩,装东装西。
三
双峰有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叫石牛,因有石牛山而得名。撤区并乡前,这里叫石牛区,由石牛、树山、 桥亭、马鞍、金田五个乡组成。撤区并乡时,将金田乡划归永丰镇,其他四个乡合起来还叫石牛乡。有人用石牛乡的八个地名串成了一副有趣对联:
天井螃蟹,横过双江来吊水;
桥亭女子,直下郎田去采桑。
联中的天井、螃蟹、双江、吊水、桥亭、女子、郎田、采桑都是地名,作者巧用“横过”、“直下”、“来”、“去”等词就将对联串成,妙趣横生。
四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峰大地改革如潮。县委县政府 专门带领区、乡(镇)书记和部分委局负责人到江浙地区参观学习,“全面振兴双峰经济”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为了表示欢庆,当时城乡居民家家贴春联,其中有个农户的大门上贴的就是一副双峰地名嵌字联:
红山栽青树,小富;
石牛耕金田,永丰。
红山、青树、小富、 石牛、金田、永丰是六个乡镇的名称,只用了“栽”、“耕”二字就巧妙地串成了一联,且联中含有农业大县必须发展农林生产才能真正致富的道理。
五
双板桥附近有座雷峰山,山下有个小丘叫坛山,坛山下谓之杨柳坪,杨柳坪里有座四方水库。雷峰山有个古刹群,由雷峰塔、圣帝殿、观音殿、娘娘殿、仙人洞等组成,为前清“小神仙”刘霞仙捐资修建。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曾专程拜访雷峰山,并写下了一副名联:
高山巍峨,千载降福得威;
功德浩荡,万民朝圣求安。
可惜古刹群在一百多年的风雨中,曾横遭拆毁。时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古刹群得以复建,并被娄底市批准为佛教旅游胜地。双峰县委、县政府已将雷峰山佛教 列入“ 兴县”十大内容之一。当地退休教师李周杰为雷峰山佛教圣地撰写了六副对联,其中山门联为:
雷峰英气逼青云壮极千里;
重殿灵光焕瑞彩普照四方。
此联以雷峰山山名开头,以四方水库库名落笔,自然而然地组成了一幅完善的“山水连姻”图,胜似人间天境。
还有观音殿门联,同时嵌入了杨柳、四方、坛山等地名:
手执杨柳,神恩四方施,
脚踏坛山,民忧心中藏。
六
双峰政治、经济、 中心的县城所在地永丰,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古镇里,有两幅闻名的对联,就嵌入了双峰这个地名。
清代文人朱尧阶为双峰书院题了一副著名的楹联﹕
两派交流, 好向此间寻活水;
双峰对峙, 更从何处仰高山。
字里行间巧点地理, 活用典章, 从容大度, 文气盎然,透出一种深厚的 底蕴。
永丰镇旧称定胜镇,明洪武年间建定胜观于定胜桥(今永丰老桥)西侧。至明成化11年(公元1476年),定胜观徙迁庆阳山,因有桥和观两大胜景,所以更名双胜寺。双胜寺左有双峰插云,右有梅龙烟雨,前有龙山湄水,背靠南岳圣山,历为永丰名胜。双胜寺门联就是藏头联:
双峰对峙,九江碧水绕佛刹;
胜地生辉,一滴甘露洒法门。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