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相信很多人对1958年的飞机是由谁设计的和谁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1958年的飞机是由谁设计的和谁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1958年的飞机是由谁设计的

1958年的飞机是由徐舜寿设计的。

1958年7月26日,歼教1飞机首飞成功,配装的喷发1A发动机已于同年5月通过了20小时长时间试车。这是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型飞机和第一型发动机。

1956年8月2日,经航空工业局批准,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沈阳飞机设计室成立,主任设计师为徐舜寿,副主任设计师为黄志千、叶正大。成立沈阳飞机设计室,是为了学习飞机设计方法,使中国航空工业能够从仿制过渡到自行设计,培养自己的飞机设计队伍。

歼教1飞机开创了新中国自行设计喷气式飞机的先河。尽管因需求变化等原因未能走完研制,但通过该型号研制,探索了自行设计飞机、发动机的工作程序与关键要素,锻炼了新中国第一代航空设计人才,迈出了新中国自行设计飞机的第一步。

技术特点:

1、气动布局

歼教-1教练机,采用全金属机身、液压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两侧进气、双座、梯形下单翼的高亚音速喷气式教练机的总体气动方案。该方案要求材料和成品的研制均立足于国内。

歼教-1抛弃苏联米格战机都机头进气布局、采用两侧进气布局,可以在机头安装大型的雷达或电子设备,对后来国产歼击机、强击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动力装置

该机的动力装置采用的“喷发-1A”型发动机,额定推力15.3千牛,最大推力16千牛。是沈阳航空发动机设计所和黎明发动机公司在涡喷-5基础上改进研制的涡轮喷气发动机,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喷气式发动机。

3、航电武器

该机座舱是教员座位与学员座位前后纵列,装备有比较完善的仪表、电器、附件设备。该机机头左侧装有一门23毫米航炮,左右翼下各有一个挂点,可挂副油箱或普通航弹。

返回目录

谁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958年7月26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教-1首飞成功。该飞机由徐舜寿主持设计。

1956年8月2日,经航空工业局批准,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沈阳飞机设计室成立,主任设计师为徐舜寿,副主任设计师为黄志千、叶正大。

成立沈阳飞机设计室,是为了学习苏联的飞机设计方法,使中国航空工业能够从仿制过渡到自行设计,既满足空军对飞机的需求,又培养自己的飞机设计队伍。

人物轶事

1950年11月,航空工程研究室撤销,徐舜寿等20多人准备进入中央重工业部航空局工作。在留守南京待命的日子里,想到即将迎来的航空工业建设以及以后要从事苏式飞机的修理和仿制的国情。

他建议大家自学俄语,并和3名同事利用空余时间在俄文还没完全掌握的情况下,历时三个月,翻译出了一本300多页舒里任柯的《飞机构造学》,1953年又翻译 康恩的《飞机强度学》,为新中国飞机设计做了技术准备。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国内有关飞机强度计算方面的书籍很少,徐舜寿利用出差时间,在硬卧车厢里,把随身携带的硬壳提箱当桌子,摊开稿纸开始翻译。徐舜寿的翻译水平很高,半小时可以翻译两页,以这样的速度在去南昌的旅途中把《飞机强度学》翻译出来。翻译过程中根本不需要借助字典。

1953年底,书稿送到了机械工业 社,1954年3月 ,印数是4300册,全国新华书店发行。这本书 后,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认为这是一本对飞机强度计算通俗易懂、很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重要参考书。

返回目录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