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很多人可能对立春的民间风俗和春意款款岁月缓缓出自哪里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立春的民间风俗和春意款款岁月缓缓出自哪里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立春的民间风俗

(一)鞭打春牛
在古代,历代统治者在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引春牛而击之,打去牛的惰性,宣告春耕开始,鼓励农耕,发展生产。不同地方的习俗是不同的,有的地方是糊春牛,即用米或者面将纸片糊成春牛的样子,并在其"肚子"里放上五谷杂粮,之后用鞭子将"牛肚子"打破,五谷就会流出,象征着今年会丰收。还有一些地方会在墙上贴上画有春牛的黄纸,也就是"春牛图",其中黄色代指土地,春牛代指农事。
(二)咬春
立春时,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流行吃春盘、春饼、春卷、春盒等习俗,还有吃萝卜的习俗,谓之"咬春",明代《酌中志》记载∶"立春之时,无贵贱嚼萝卜,曰'咬春'。”
(三)春游
春游,民间又称"踏春""迎春"。这一天民间举行各种民俗表演,预演称为"演春",立春当天正式迎春,人们纷纷装扮起来,敲锣打鼓,热烈庆贺。它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提醒人们,不要误了大好时光,要抓紧农务。有诗云∶"东风化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四)制作春娃
立春之时,有的地方会在小孩子身上佩带用布做成的娃娃,称为“春娃”,寓意拜春吉祥。大家还要互赠贺礼拜贺,称为"拜春"。
(五)立春幡
有的地方会在每家每户的门口挂上飘扬的春幡,有的女性戴上这种春幡,有的地方会给花树戴上春幡并搭造燕子窝。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云:"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有的地方还在小孩帽子上、胸前或袖子上佩戴制作的"燕子""戴春鸡",预示新春吉祥。
(六)观杨柳
贺知章《咏柳》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很早就有春天观杨柳的习俗。
(七)戴春胜、剪春胜、贴门窗
人有一种头部饰品称为"胜",分为幡胜、华胜、人胜等,其中多用纸制作而成。妇女用纸剪出燕子、柳、花、蝴蝶、凤凰、飞蛾、蚂蚱、鸡等应景佩饰,或贴在门窗屏风上,或戴在头上,以此迎接立春的到来。
拓展资料:
《中华传统仪礼》作为一部普及性的礼仪读本,承载着五千年中华传统 的深厚内涵,闪耀着中国古代先贤智慧的熠熠光彩。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礼仪 自古就是中国传统 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在继承古代礼仪 精华的基础上,又与时俱进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令读者耳目一新。全书60多万字,内容由人生仪礼、生活仪礼、社交仪礼、节日仪礼、劳作仪礼、祭祀仪礼、军事仪礼等七部分组成,文笔简洁流畅,语言通俗易懂,不仅是一部弘扬中华礼仪 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现代公民的礼俗指南。

返回目录

春意款款岁月缓缓出自哪里

百科全书当中。春意款款,岁月缓缓。那些冬日里的遗憾一定会被春风慢慢化解渲染,出至于立春节气百科全书当中。“春意款款,岁月缓缓”是指:春天来了,风景秀丽,春意盎然,欣赏着美丽的春色,心旷神怡,生活变得缓慢、舒心。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