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相信很多人对2006年上海国际田径大奖赛110米跨栏和《冠军曾“输在起跑线上”》阅读答案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06年上海国际田径大奖赛110米跨栏和《冠军曾“输在起跑线上”》阅读答案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2006年上海国际田径大奖赛110米跨栏比赛,我国选手刘翔以12秒夺冠,日本选手伊藤正夫成绩为13秒,刘翔的速度
- 2、《冠军,曾“输在起跑线上”》阅读答案
- 3、退役6年后,谁还记得那个叫刘翔的奥运冠军
2006年上海国际田径大奖赛110米跨栏比赛,我国选手刘翔以12秒夺冠,日本选手伊藤正夫成绩为13秒,刘翔的速度
110/12=9.16m/s
110/13=8.46m/s
9.16/8.46=25分之27
《冠军,曾“输在起跑线上”》阅读答案
1、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在第④段的横线处,请你填上两个代表性人物,要求一中一外,你会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第段所举的例子概括起来说,方仲永、许多贪官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你认为文章开头举刘翔的例子,有何作用?(3分)
4、第④段、第⑤段在举例方面有何特点?请简要解说并说说这样有什么好处。(4分)
5、作为中学生,我们的人生路还很长。你或许还在为自己的成绩不理想而痛苦,或者为自己没有优越的家庭条件而抱怨,或者为自己骄人的胜利而沾沾自喜……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3分)
参考答案
1、输在起跑线上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输,不能输掉希望、输掉信念、输掉干劲,不能因输一时而输一生、输过去而输将来、输局部而输全局。或者是答:对起跑线上的输,只要不悲观失望、自暴自弃,不自惭形秽、怨天尤人,而且奋起直追,一样能够变“起跑线上的输”为“终点上的赢”。
建议:个人认为参考答案照抄原文不妥,且不是从正面直接阐述的,建议这样答题,可以讲两个答案合
二为一:输在起跑线上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希望、信念、干劲,更要奋起直追,一样能够变“起跑线上的输”为“终点上的赢”。
2、张海迪、海伦?凯勒。方仲永、许多贪官属于赢在起点而输在终点。或者是输了比赛、输了人生亦可。学生还有举宋代的大学者陈正之,愚钝且记忆力差,但是勤能补拙,终成大学者。包括史铁生亦可。外国人还有举古希腊著名的演说家德摩斯帝尼的故事,口吃的他口含石子,面朝大海,大声朗诵。且坚持多年,终成正果。诸如霍金的例子也可。
3、利用鲜活的热点人物,可以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引出议论的话题;照应标题(开篇点题)。(每一点一分)
4、第④段是从正面来举“输在起点,赢在终点”的例子;第段则是从反面来举“赢在起点却输在终点”的例子。这样构成了鲜明的对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思考,更进一步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5、围绕“输在起跑线上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输,不能输掉希望、输掉信念、输掉干劲,不能因输一时而输一生、输过去而输将来、输局部而输全局。”或者是答:赢在了“起跑线上”,不一定赢了比赛、人生方面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退役6年后,谁还记得那个叫刘翔的奥运冠军
刘翔的一个宣传片上了热搜。
宣传片的开头语被许多人疯狂转发:
“人生就像一场跨栏,总想快一点,再快一点,向着光,不停赶路。”
这段话又何尝不是刘翔人生的真实写照,回看他的小半生,似乎一直在奔跑,在赶路。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15年。
这一年,刘翔在上海8万人体育场内宣布退役。
当晚,在观众的呼喊声中,刘翔走上了发言台,他先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而后背过身去,当他再次转过身来面对观众时,眼眶早已湿润,他声音哽咽地说:
“在我的体育运动生涯中,我努力把最好的自己表现给大家,但人生总有高峰和低谷,在顺境不要太自我,在逆境不要妥协……..
我想告诉大家,在我个人职业运动生涯中,当碰到过挫折、困难时,我从来没有逃避、害怕过,始终尽我所能去挑战努力拼。”
随后刘翔绕场一周,不断向观众挥手致意,看台上有粉丝打出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刘下梦想,一起飞翔”。
刘翔用一种感人的方式,结束了15年的体育生涯,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无数人落下了泪水,那泪水里有不舍,也有心疼。
泪眼朦胧中,人们仿佛又回到了2004年的夏天。
2004年盛夏,时隔108年,奥运圣火再一次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希腊雅典点燃,如往届一样,国人对田径项目不报丝毫的希望。
但谁也没想到,这届奥运会的田径赛场上,会杀出一匹黑马。
当日,刘翔是跑道上唯一一名黄皮肤的选手,其实早在出征雅典前,刘翔就做好了火拼的准备,他就像一名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有种视死如归的感觉。
比赛前,刘翔非常坚定地对孙海平说了一句:“师傅,相信我。”
当刘翔站在跑道上时,解说员的情绪还比较平静,可一声枪响过后,一切都变了。
刘翔的起跑非常顺利,他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眨眼之间就占领了领先的位置,此时解说员的情绪开始慢慢高涨,
一个栏、两个栏……到第六个栏的时候,刘翔已经遥遥领先,解说员不停地喊着:“刘翔、刘翔、刘翔。”
最终,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勇夺金牌。
第一来的太突然,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只听解说员疯狂呐喊:
“刘翔,刘翔赢了,刘翔创造了历史,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成为了世界飞人。”
赛场上的刘翔也疯狂了,他身披五星红旗,绕场地奔跑,不断地向观众席挥手致意,他真的成为了战士,没有让祖国失望。
在赛后采访时,刘翔毫不掩饰自己的激动,他眼角含泪,气喘吁吁地说:
“谁说黄种人不能拿到奥运会前八名,我今天一定要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奥运冠军。”
随后刘翔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有我,亚洲有我”。
他那张朝气蓬勃的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神情,他用“中国速度”打破了欧美垄断田径项目的记录,连国人的心气都提升了一个档次。
雅典一夜,是刘翔人生和事业的转折点。
在此之前,他默默无闻,在此之后,他成了举世瞩目的“飞人”。
但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刘翔也不例外。
赛场上的刘翔跑起来像风一样,但其实他刚到田径队的时候,条件几乎是最差的一个。
就拿举杠铃来说,最开始刘翔只能举起一个杠铃,自己特别没有信心,但教练孙海平说:
“这些都是基础训练,你必须要完成。”
刘翔只能咬牙坚持,一天下来胳膊酸痛到失去了知觉。
日复一日的训练后,刘翔终于从空举杠到可以加5公斤的杠铃片,再到10公斤、30公斤,最多时候达到了50公斤。
除了举杠铃,跑圈训练也是让刘翔深感痛苦的一件事。
因为训练强度大,好多次他身体严重透支,有时候跑着跑着就吐了,为了不耽误训练,吐完喝口水再继续跑。
这种超强度训练不是一天、两天,而是贯穿了刘翔的整个职业生涯,所以才有了“雅典”赛场上的一夜成名。
一夜成名,给刘翔带来了数不清的荣誉,他像陀螺一样被请到各种场合采访、录制节目、接受表彰。
国内外的媒体上,刘翔的名字频繁出现,各领域的代言也都将合同送到刘翔跟前,每次刘翔出现都能制造人山人海的场景,他的一位朋友说:
“感觉不小心,他都会被踩成肉饼。”
那是刘翔人生中,最耀眼的高光时刻。
有句话说,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盛名之下的刘翔,在顶着巨大光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了不影响接下来的训练和比赛,孙海平只能帮他推掉一些不必要的邀约,尽量让他的生活回归平静。
当夺冠的热潮退却后,于日出日落的更迭中,刘翔的生活依然枯燥,他整日忙着各种训练,为无数个下次比赛做准备。
雅典夺冠时,有人说刘翔也许是昙花一现,面对各种声音,刘翔回应的方式很简单,在赛场上拿出成绩就好。
2006年7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中,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沉寂13年之久的世界记录。
2007年8月,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刘翔12秒95的成绩夺得冠军,首次获得世界锦标赛冠军。
24岁的年纪,刘翔就完成了在世界大赛中的全满贯,成为集奥运冠军、世界锦标赛和国际田联大奖赛于一身的世界冠军。
出道即巅峰的刘翔,创造了属于亚洲、属于黄种人的神话,他也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但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常胜将军,有时候从巅峰到谷底,可能只是一个瞬间的事儿。
刘翔走下神坛,是在2008年。
2008年8月18日上午11点50分,偌大的鸟巢,座无虚席,人声鼎沸,门票一度被炒到八万,疯狂的粉丝也甘愿掏腰包,就为一睹刘翔的风采。
但事情的变化让人难以接受,预赛刚开始,刘翔就因伤退赛。
那一刻,刘翔从万人景仰的英雄,变成了临阵脱逃的“懦夫”,各种难听的字眼都向他抛来,“演员,丢脸,逃兵”,还有人戏称他是“刘降”、“刘跑跑”,那会只要刘翔出现在镜头下,就会被攻击和辱骂。
体育记者冬日娜说:“当年雅典大家有多爱他,现在大家就有多恨他”。
当时随便一个街头采访,只要提起刘翔的名字,得到的答案都是“失望”,甚至有人一边哭一边骂。
这次退赛,也让刘翔的人生陷入了至暗时刻。
面对网络攻击,刘翔选择把自己封闭起来,大白天也拉上窗帘,然后逼自己一条一条地看网上的诋毁和谩骂。
陌生的攻击让他心塞,熟人轻蔑的眼神让他接近崩溃,多年后接受鲁豫采访,刘翔嘴角微笑,眼角含泪地说:
“我想不通,怎么突然变成这样了,就连身边人都是冷嘲热讽。”
鲁豫问他:“有没有感觉到世态炎凉?”
刘翔用力地点点头:“有的。”
那段日子刘翔陷入了失眠的困扰中,经常瞪着眼睛看着天花板整夜整夜的发呆,他想不通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明明冒着脚废的风险去比赛,怎么最后就成了罪人。
巨大的舆论压力,曾一度让刘翔心灰意冷,这种断崖式的落差,几乎把他逼上了绝境。
但刘翔是运动员,他的人生并不完全属于自己,还属于国家,属于田径项目,他可以难过,甚至绝望,但却不能退出。
为了早日重回赛场,北京奥运会后不久,刘翔就在孙海平的带领下,飞往美国去接受做康复治疗。
如果说平常训练是痛苦,那康复训练就是一个漫长且残酷的过程,每次从住处前往康复中心时,刘翔就感觉自己好像去刑场。
当时,力量训练是最难熬的,每周杠铃推120公斤,下蹲170次。
由于训练强度很大,到了晚上,刘翔就躺在床上哇哇叫,不停地跟教练说:
“这里也痛,那里也痛,整个人都散架了。”
有一次,为了让他基本功更扎实,孙海平把他的腿使劲地向上搬,先是放到教练的肩膀上,最后直接搬到了头顶。
刘翔的汗水顺着脸颊直流,脸上流露着痛苦的表情,额头上青筋暴起,他拼命咬牙坚持着、坚持着。
身体状态好转后,他又开始户外训练,每天上午最少三个小时,先是走13公里山路,然后继续力量训练,最后还要进行游泳池训练。
经过几个月的魔鬼训练后,刘翔宣布回归。
有人说2008年之后,刘翔不再是夺牌机器,而是与绝境抗衡,向死而生。
在那些暗无天日的日子里,刘翔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成绩告诉大家“我可以”。
此时,刘翔已经28岁,为了回到最好的状态,为了攻克自己的薄弱环节,让速度能再快一点,他冒险将已经熟悉15年的“八步上栏”,改为“七步上栏”。
为了赢得比赛,刘翔愿意做各种尝试和挑战。而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果然表现不俗,一次又一次地登上了领奖台。
2011年,刘翔以13秒22的骄人成绩,刷新了亚锦赛记录,并缔造四冠王传奇。
2012年,刘翔在世界男子110米栏中排名中,时隔五年后重登榜首。
人们熟悉的那个刘翔,终于回来了。
转眼到了2012伦敦奥运会,如果这次刘翔能赢,那他的体育生涯大概也就完美了,只可惜天意弄人。
伦敦赛场,他再次折翼。
预赛时,因脚跟腱断裂,刘翔在第一个跨栏的时候就重重地摔倒了,等待他的依然是“退赛”。
但接下来刘翔的举动,透着一股悲凉感。
他强烈地意识到,这也许是自己运动生涯中,最后一次站在起跑线上了。随后已经退出赛场的刘翔又转身返回到起跑线。
在世人的瞩目下,他用单脚跳的方式,艰难地跳到最后一个跨栏,随后弯身“亲吻”了陪伴自己十多年的伙伴。
在《鲁豫有约》中,刘翔语气平静地说:
“当时对自己很残酷,甚至觉得如果真的就牺牲在这里就好了,我对得起所有人。”
说这句的时候,刘翔哭了,鲁豫也哭了。
就这样曾经的“亚洲飞人”,以悲壮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当他坐着轮椅退出赛场时,有种英雄落寞感。
以往他都是高举着五星红旗离开赛场,伴随他的也是鲜花和掌声,但这次所有的荣耀都和他无关了。
赛场上、电视机前许多人哭了,但当时的眼泪更多是指责和失望,甚至依然有人质疑他“演戏”。
面对不和谐的声音,刘翔已经释然了。
轮椅上的他,却无比轻松,一切终于结束了。
伤病困扰之下,刘翔没能再穿上钉子鞋,他终究要和跑道说“再见”了。
2015年4月7日,刘翔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宣布退役,他说:
“做出这个决定,虽然不舍,虽然痛苦,但我别无选择。”
从2000年崭露头角,到2012年最后一次参加比赛,刘翔的运动生涯整整延续了12年。
在这12年里,他参加了48次国际重大比赛,一共取得了36金6银3铜的骄人战绩,这样的夺牌率,在世界体育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
然而遗憾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他只有误解和责骂。
知乎上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什么是人性?就是刘翔拿了无数次冠军,为国争光无数次,但人们却揪着那两次退赛不放。”
直到刘翔退役,人们才发现曾经对他确实太苛刻了,可当我们明白英雄的不容易时,我们已经失去了英雄。
有人说:“刘翔之后再无刘翔”。
有人说:“刘翔是时代的见证者和领跑者”。
但更多人却用自责的声音说:“我们欠刘翔一个道歉”
当这个声音越来越多时,刘翔淡淡地回应:
“我不需要道歉,我也从来没有抱怨过谁,一个时代能刮一阵风,我觉得就够了。”
刘翔宣布退役那天,他睡得特别踏实,他终于可以做自己,而不是活出别人眼中的刘翔了。
不当英雄的日子,他才有机会好好生活。
退役后的刘翔,卸下了奥运冠军的光环,回到了普通人的生活轨道。
熬过了从巅峰到低谷的苦痛,挺过了人生最黑暗的时刻,他终于放慢脚步,享受简简单单的生活。
这五年来,他几乎没怎么工作,无非就是旅行、摄影、做美食。
那些轰轰烈烈的过去,无论好坏,刘翔都应放下了。
其实,人生就是这样,一边得到,一边失去,最后和岁月握手言和。
我们永远不会成为刘翔,但是我们可以从刘翔身上看到一种精神,不管处在哪一个阶段,都要把握好当下。
巅峰时,能够守住初心,跌落谷底时,能够有从头再来的勇气,于大起大落间,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最后,回望来时路时,不后悔就是胜利,就像刘翔说的:
“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不后悔,不遗憾就好。”#刘翔#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