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对于著名作家朱自清怎么死的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怎么死的,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著名作家朱自清怎么死的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怎么死的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著名作家朱自清怎么死的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患严重的胃病(严重的胃溃疡导致的胃穿孔)逝世,享年50岁。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 。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1934年, 《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 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扩展资料:
朱自清死亡背后故事:
朱自清实死于严重的胃溃疡。这种病的起因与生活的颠沛流离有关,日寇侵华中朱自清所服务的清华大学曾几经搬迁;战时教授们的生活水准大大降低,这也是容易引发胃病的重要因素。
但教授们的生活水准究竟低到了何种程度?是否瓶无储粟屡告断炊?恐怕也不尽然,查阅朱自清的日记,可以看到,即使是在被公认生活最困难的西南联大时期,他还是经常会有饭局。
而且隔三差五就会和朋友们在一起打打桥牌,很难想象,一个空着肚子的人会有心思和闲暇去斗这样的巧智。可以认为,虽然当时的知识分子处境不佳,但和大多数底层百姓相比。
他们的基本生活还是有保障的,更不用说像朱自清这样名牌大学的教授了。抗战胜利后, 政府看不清世界大势,集中资源于内战,国统区的知识分子再一次被波及。
许多学生愤然冲出校门,声势浩大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一时如火如荼。 发动的内战和所谓币制改革使经济接近崩溃,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都不能不大受影响。
知识分子也一样,但揆诸现实,我们就会发现知识分子所受的这种影响肯定要小于一般底层群众。《人民日报》的著名女记者金凤当年在燕京大学读书。
她回忆了1947年底参加"反饥饿反内战" 的情景,"中午时分,学校食堂送来白面馒头和菜汤,一旁监视我们的 特务嘲笑我们。
'你们吃得那么好,还成天喊反饥饿,你们挨饿了吗?'我们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们是为老百姓反饥饿。全国老百姓不是被内战拖入绝境了吗。"
学生们对特务的反击自然是有力的,但从中也可反证我上面的判断:在校学生的生活是像金凤描述的这样,教授生活如何岂非不言自明。
具体到朱自清,其实他应该是最不容易被联想到"饿死"这一凄惨图景的。不仅因为他的声望、地位和收入水平,也由于他的病。稍有常识的人就都知道,胃溃疡这种病对进食有很多顾忌。
既要禁吃某些食品,更不能多吃,稍不注意,就会呕吐,使胃大受折磨。朱自清的日记也证明了这一点。翻开1948年的日记,我们没有看到他为食物短缺而苦的记载。
相反,多的倒是下面一些文字:"饮藕粉少许,立即呕吐";"饮牛乳,但甚痛苦";"晚食过多";"食欲佳,终因病患而克制";"吃得太饱";……就在他逝世前14天的1948年7月29日。
也就是他在拒领美国"救济粮"宣言上签名后的第11天,他还在日记里提醒自己:"仍贪食,需当心!"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辞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自清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历史上的今天:朱自清病逝 他真的是被饿死的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怎么死的?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创作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他只能靠口述,由他的亲人、朋友帮忙记录整理。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于乌克兰,小时候因为家贫,念了3年书就被迫辍学,去帮人放马赚钱帮衬家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们为了躲避战火,逃到了边境小镇舍佩拖夫卡。奥斯特洛夫斯基一家仍挣扎在贫困线上,勉强度日。但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求知欲却分外地强,他甚至将自己的午饭省下来,全给报贩吃,以此来“借读”报纸。
十月革命前夕,奥斯特洛夫斯基认识了在舍佩拖夫卡 工人斗争的费多尔和林尼科。也是在他们的带领下,奥斯特洛夫斯基开始走上了革命道路。
1919年,奥斯特洛夫斯基从比特留拉匪军手里救走了费多尔,自己却落入敌军的手里,差点被枪毙。因为他才15岁,一个上校动了恻隐之心,悄悄将他放了。同年8月,入伍奔赴前线。后来,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侦察员,多次受到嘉奖。
1920年8月,在进攻里沃夫的战斗中,奥斯特洛夫斯基被炮弹的碎片击中了头部,毁了右眼,腹部也受到重创,整整昏迷了13天。伤好后,为了照顾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身体,上级决定让他留在后方,派他到了基辅铁路工厂负责团的工作。在1921年的一次修筑轻便铁路的任务中,日夜奋战在建筑工地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再一次病倒了,是肠伤寒引发了大叶肺炎,高烧不退,奄奄一息。经过一个多月的休养,病才好转起来。
1927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身体急剧恶化,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过严重伤害,奥斯特洛夫斯基完全瘫痪了,而他剩下的左眼,也慢慢看不清东西,最后彻底失明了。躺在床上的他,想到了以自己的经历做素材,创作一部长篇小说。由于彼时的他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他只能靠口述,由他的亲人、朋友帮忙记录整理。1931年10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部完稿,1932年 ;紧接着,第二部也在1933年5月完成,并于1934年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 ,就获得空前的成功。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保尔与病魔、死神搏斗的勇敢和坚强,让许多在困难面前折翼的青年人感觉到羞愧,也让许多濒临绝望的人重新点燃求生的欲望。
1936年12月22日,奥斯特洛夫斯基去世,年仅32岁。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