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如果你对16条_是什么不是很熟悉,那么你来对了地方。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16条_是什么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标准是什么?
一、 社会:
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 ,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 生活的追求。 所谓全面的 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
十六大报告中,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 社会的具体内容。特别将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具体就是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转型后,正式向全面建设 社会转型。 社会是改革开放战略之一。
二、 社会的基本 :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
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
6、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克;
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
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
9、恩格尔系数50%;
10、成人识字率85%;
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
13、教育娱 支出比重11%;
14、电视机普及率100%;
15、森林覆盖率15%;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小康生活的标准是什么
家庭 生活的 是:
1、温饱不愁。
2、有房有车。
3、具有现金或活期存款。
4、固定存款能够应对大事,如结婚、大病等。
5、家庭中夫妻感情好、兄弟姐妹和睦,子女教育无重大问题。
水平介绍:
所谓 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 ,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中外有两个不同体系的 生活 :一是以消费结构为参照系数的 ,即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在50%以下(恩格尔系数);再一个是以人均GDP(国民生产总值)为参照 。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