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相信很多人对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宇航员叫什么名字和私人宇航进入太空 木卫三发现水蒸气 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宇航员叫什么名字和私人宇航进入太空 木卫三发现水蒸气 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宇航员叫什么名字
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宇航员名叫“TereshkovaValentina”,她于1963年6月16日乘坐“伏尔加1号”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在此之前,只有男性曾经进入过太空。作为一名普通工人出身的女性,Tereshkova的成就成为了苏联政府的宣传筹码,也激励了许多女性在科学和技术领域追求自己的梦想。私人宇航进入太空 木卫三发现水蒸气 人类用引力透镜观测遥远星系
7月1日,一枚“联盟-2.1b”运载火箭即将发射,俄罗斯东方航天发射场。这枚火箭将向近地轨道部署36颗英国 OneWeb 公司商业宽带卫星,届时 OneWeb 在轨卫星总数将达254颗。这是 OneWeb 第8次委托俄宇航局进行商业发射任务,该公司计划2021年内开始为英国、加拿大、北欧等高纬地区提供商业宽带服务。7月2日,NASA 公布一张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杜鹃座 NGC 330 疏散星团照片,红、白、蓝色光点为星团中的恒星。NGC 330 是一个距离地球约18万光年的疏散星团,推测包含数百至数千颗恒星。由于疏散星团中的恒星形成时间接近,因此更适合用于观察分析不同种类恒星演化中的差异。
7月4日,中国航天员刘伯明从“天和”核心舱进入太空,准备执行太空行走任务。中国航天员刘伯明和汤洪波首次开启空间站舱门进入外太空,进行全景摄像机抬升操作,并为机械臂安装脚限位器以及舱外工作台。2名宇航员身穿中国自主研发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内置生命保障、饮水与食物供给系统,能够连续维持进行8小时舱外活动。
7月5日,“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搭载“风云三号05星”发射升空,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5日上午7时28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点火发射,成功将“风云三号05星”送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由中国航天 科技 集团自主研发,是全球第一颗在晨昏轨道上运行的民用气象卫星,专用于在晨昏时间进行天气观测。中国已成为全球唯一拥有晨昏、上午、下午三条轨道气象卫星组网观测能力的 ,每4小时就能获取一次全球气象观测资料,天气预报时效因此延长12小时。
7月6日,中国“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搭载“天链一号05星”数据中继卫星发射升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6日晚23点53分,长三丙火箭发射25分钟后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中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全面组网完成,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全球覆盖能力中继卫星系统的 。中继卫星系统是空间信息传输的重要枢纽,能够为载人航天、空间站、中低轨航天器、运载火箭等提供天基测控和数据中继服务。
7月7日,阿联酋第一位女性宇航员 Nora al-Matrooshi 接受媒体采访,迪拜。现年28岁的 Nora 是阿联酋宇航局从超过4000名候选人中选拔出的2名宇航员之一,她拥有机械工程学士学位,此前是 石油建设公司的工程师。Nora 目前正在迪拜接受飞行和俄语课程,预计12月前往 NASA 接受培训。阿联酋政府从2017年开始启动宇航员项目,2019年通过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实现第一名宇航员入驻国际空间站。
7月8日,NASA 工程师们正在垂直组装“太空发射系统”(SLS)重型火箭的“临时低温推进级”,肯尼迪航天中心。7月5日,NASA 完成临时低温推进级和适配器组装工作,该推进级采用液氧和液氢燃料,主要作用是为“猎户座”飞船往返月球提供动力。NASA 计划于2021年11月进行“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首次无人发射测试。
7月9日,“哈勃”望远镜拍摄的英仙座星系团(Perseus Cluster)局部照片,左边是一个黯淡的透镜星系,右边是一个明亮的螺旋星系。英仙座星系团是宇宙中最明亮的星系团之一,直径超过1100万光年,相当于银河系的1000倍。这个星系团距离地球约3.5亿光年,由数千个星系聚集形成。
7月8日,SpaceX “龙”货运飞船正在脱离国际空间站准备返回地球。7月9日晚上11点30分,“龙”货运飞船经过37小时飞行在墨西哥湾成功溅落回收,共运回约2.3吨货物,其中包括太空环境下冻干材料、肌肉药物以及口腔细菌等实验样本。下一艘“龙”货运飞船预计2021年8月18日前往国际空间站。
7月11日,维珍银河“太空船2号”第一次满乘员试飞,成功冲出地球大气层抵达太空边界。维珍银河创始人、71岁的理查德·布兰森爵士一同参与本次试飞,成为迄今第一个亲身到达太空的火箭公司创始人。本次飞行持续约1.5小时,“太空船2号”首先由母船搭载送上约1.3万米高空,然后脱离母船自主攀升至约8.8万米高度。维珍银河计划2022年开始推出私人太空旅行服务,票价为25万美元/人,已有约600人支付定金。
7月15日,中国 航天局公布一张“祝融”号火星车在南向巡视中拍摄的照片,远处是着陆过程中脱落的降落伞和保护罩。这张照片拍摄日期为7月12日,距离最初着陆点约350米。至15日,“祝融”号火星车已在火星表面工作60个火星日,累计行驶450米,“天问一号”环绕器累计在轨运行357天。环绕器和火星车均工作状态良好。
7月16日,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公布一张 NGC 4303 星系照片。这是室女座星系团中最大的星系之一,直径相当于银河系,距离地球约5500万光年。照片中金色光点是诞生过程中的新恒星,周围氢、氧、氮气体受辐射影响而发光。NGC 4303 正在以爆发性的速度形成新恒星,因此被归类为星爆星系。
7月17日,俄罗斯“质子M型”运载火箭组装完成,准备从机库运往发射台,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这枚火箭计划7月21日发射升空,运送俄罗斯“科学”号实验舱与欧空局新机械臂前往国际空间站。“科学”号实验舱是俄罗斯研发的新型多用途空间舱,配备储藏室、水氧循环设备和更大的宇航员活动空间,预计将替代服役近20年的“码头”号对接舱。
7月18日,波音公司CST-100 Starliner载人飞船正在安装至“擎天神-5”号运载火箭顶部,肯尼迪航天中心。波音载人飞船计划于7月30日进行第二次无人轨道试飞,本次任务将搭载一个重达82公斤的模拟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测试自动对接空间站、脱离返回地球的完整流程。如果本次试飞成功,波音公司最早将于2021年底进行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7月19日,中国“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搭载4颗卫星发射升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10组3颗卫星和1颗商业微纳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本次任务标志着“遥感三十号”系列30颗卫星全部组网完成。新卫星将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这是长二丙火箭在2021年第3次发射,首次采取高空开伞方案,进一步验证整流罩落区控制精度,为火箭回收技术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7月20日,“哈勃”望远镜停止运行34天后重启拍摄的第一批观测图像。“哈勃”望远镜从6月13日开始出现计算机系统故障,经过长达一个月排查后确定故障出现于电源控制单元。NASA 决定让“哈勃”望远镜完整切换至备份硬件,终于在7月17日成功重启恢复运行。“哈勃”望远镜于1990年4月24日发射升空,是人类观测视野最广的太空望远镜,迄今已运行31年,完成超过150万次太空观测。
7月20日,美国蓝色起源公司“新谢泼德”号火箭(New Shepard)助推器发射后返回着陆,得克萨斯州。“新谢泼德”号20日火箭系统完成第一次载人发射任务,太空舱将4名乘客送至107公里高度的太空区域,体验约4分钟失重环境。本次载人任务乘客包括蓝色起源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及其弟弟、82岁前飞行员 Wally Funk 以及18岁高中生、荷兰富商之子 Oliver Daemen。
7月21日,俄“质子-M”火箭搭载“科学”号(Nauka)实验舱发射升空,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俄“科学”号21日实验舱成功送入近地轨道,预计8天后与空间站对接。新实验舱重20.35吨,长13米、直径2.8米,气密空间达到70.1立方米,是迄今空间站最大的舱体模块。“科学”号实验舱外装有机械臂和2块太阳能帆板,内部提供居住间、卫生间和制氧净水系统,基本上具备宇航员生命保障和科学实验的全部功能。
7月22日,欧洲南方天文台公布一张“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拍摄的照片,PDS 70 恒星及2颗环绕行星被一个环形星盘包围。这个天体系统距离地球约400光年,中间是一颗年轻的恒星,环绕其运行的2颗行星不断吸引气体和尘埃形成环形圆盘,圆盘内的物质彼此碰撞融合逐渐形成新的卫星。这是天文学家首次在太阳系外观测到环行星盘结构。
7月23日,“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鲸鱼座MACSJ0138.0-2155星系团照片。这个星系团距离地球约40亿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100亿倍。星系团质量产生的巨大引力效应能够让光发生扭曲,并形成“放大透镜”效果,让天文学家更容易观测到遥远星系。这张照片中央是通过星系团“引力透镜”观测到的更遥远距离星系,距离地球约100亿光年。
7月26日,俄罗斯“码头”号(Pirs)对接舱脱离国际空间站,即将进入地球大气层销毁。“码头”号26日对接舱结束长达20年的在轨服役,在“进步”号飞船牵引下返回地球大气层焚毁。“码头”号对接舱于2001年9月发射升空,主要作用为密封过渡舱,使用期间共协助宇航员完成52次太空行走。“科学”号实验舱将于7月29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取代码头号成为俄国的新节点舱。
7月27日,“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木星卫星“木卫三”照片。7月26日,《自然天文学》杂志刊登一份最新研究报告,天文学家在“哈勃”望远镜观测数据中发现木卫三大气中存在水蒸气的证据,推测由该星球表面的冰体升华形成。木卫三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天然卫星,表面主要由硅酸盐岩石和冰体构成,最低温度低于-200 。天文学家推测木卫三地表160公里以下存在一个流动的液态海洋,含水量超过地球上所有海洋总和。
7月28日,“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印第安座 IC 5063 星系照片。这个星系距离地球约1.56亿光年,天文学家推测该星系中心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中央区域的尘埃粒子能够散射黑洞发出的辐射光,从而形成光亮和阴影的对比。这一现象有助于天文学家观测和研究黑洞的演化历程。
7月29日, 俄罗斯“科学”号(Nauka)实验舱正在与国际空间站自动对接。“科学”号当天实验舱与空间站成功对接,但是3小时后突然意外启动推进引擎,导致空间站飞行轨道姿态发生45 变化。俄方紧急启动“进步MS-17”飞船和“星辰”号服务舱的推进引擎,以抵消“科学”号引擎推力。目前空间站已恢复正常运行姿态,“科学”号实验舱的燃料也消耗殆尽,俄宇航局仍在排查故障发生原因。
7月29日,波音公司CST-100 Starliner载人飞船与 Altas-5 重型运载火箭抵达发射台,肯尼迪航天中心。本次测试发射任务原定于7月30日进行,由于俄罗斯“科学”号实验舱在国际空间站发生对接事故而推迟至8月3日。这将是波音载人飞船第2次无人轨道试飞,计划为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资并在驻留10天后携带样本返回地球。如果试飞成功,波音公司最早将于2021年底启动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7月30日,美国 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一张“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Arp 195三重星系照片,中央的3个星系在引力作用下相互融合。这是一个位于北天 星座 天猫座的星系群,距离地球约7.63亿光年。该天体系统包含至少3个星系,宽度约20万光年,其中2个星系已经高度融合,第3个星系的恒星和气体因引力而向外延伸,形成一条长约20万光年的潮汐尾(Tidal tail)。
7月30日,从国际空间站拍摄“科学”号实验舱和“联盟”载人飞船。当天,俄国宇航员成功进入“科学”号实验舱,报告称“实验舱内一切正常,但是打开舱门时有一个2厘米长的螺栓飞出。”空间站俄罗斯舱段飞行负责人 Vladimir Solovyov 表示,此前“科学”号实验舱发动机意外启动的事故由软件故障导致,目前空间站与实验舱对接机制工作正常。未来6至8个月,俄宇航员还需要执行10次太空行走任务以完成实验舱的所有对接工作。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