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对于《豹》笼子象征什么和弗洛斯特励志咏物诗:The Panthe,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豹》笼子象征什么和弗洛斯特励志咏物诗:The Panthe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豹》笼子象征什么

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求解性。
1、哲理性是至境意象的本质特征。
如波德莱尔的《天鹅》。诗人虽然写的是天鹅,但我们想到的是人类的处境。波德莱尔对人类命运的诗意沉思浓缩到了天鹅这一形象上,使之成为表意之象。
2、象征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基本表现手段。
如里尔克的《豹》。表面看来,描写了关在笼子中豹子的客观形象,诗人通过豹子这一形象隐喻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3、荒诞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形象特征。
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描写两个流浪汉在无望着等待戈多。

返回目录

弗洛斯特励志咏物诗:The Panther 豹(双语)

《豹》是里尔克最为著名的咏物名篇。弗洛斯特的诗歌在形式上与传统诗歌相近,但不像浪漫派、唯美派诗人那样矫揉造作。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豹》
这首诗作于1902年11月,里尔克因为生活的艰难,一直处于困惑之中。生活与艺术的矛盾,在贫困的诗人那里来得更为直接和突出。这是极难两全的问题,艺术要求诗人更为彻底更为纯粹,但生活的大手在你拓进的途中将你无情地拖入生存所必需的柴米油盐之中。一个是肉体,一个是灵魂,这种内在的纠葛一度折磨着里尔克。加之诗人“最温顺、最善良和最轻信”的性格,决定着他所关注的世界必然是内在的,在艺术形式的选择上,更倾向于柔美地隐现。他是“阴性”的诗人,敏感于物体的内涵,将自己隐藏于物的体内,与之共融,并非通常的借物抒情,而是物我合一,这或许就是他的“物诗”观念。他的咏物短诗,开辟了象征主义诗歌的
《豹》是里尔克最为著名的咏物名篇。这首诗作于1902年11月,里尔克因为生活的艰难,一直处于困惑之中。生活与艺术的矛盾,在贫困的诗人那里来得更为直接和突出。这是极难两全的问题,艺术要求诗人更为彻底更为纯粹,但生活的大手在你拓进的途中将你无情地拖入生存所必需的柴米油盐之中。一个是肉体,一个是灵魂,这种内在的纠葛一度折磨着里尔克。加之诗人“最温顺、最善良和最轻信”的性格,决定着他所关注的世界必然是内在的,在艺术形式的选择上,更倾向于柔美地隐现。他是“阴性”的诗人,敏感于物体的内涵,将自己隐藏于物的体内,与之共融,并非通常的借物抒情,而是物我合一,这或许就是他的“物诗”观念。他的咏物短诗,开辟了象征主义诗歌的新天地,对现代诗歌影响深远。
thepanther豹
hisvision
fromtheconstantlypassingbars
hasgrownsowearythatitcannothold
anythingelse.itseemstohimthereare
athousandbars;andbehindthebars
noworld.
隔着不时掠过的铁栏,他的目光
已变得如此疲倦,再无法
承受哪怕一眼。似乎面前
有千条栏杆;而栏杆之后别无他物。

    返回目录

    里尔克《豹》的分析

    新批评:
    作者貌似在阐述对巴黎动物园的一只动物失去自由的无奈,可里尔克的自主意识是想让人感觉到这是动物背后更高的境界,别说不是这样,《豹》想映射什么想暗喻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主观意识太强的人才会用写作的方式来这样表达,现实中没有人给予太多的迁就,那就找个寄托,找一种表达方式,不过,人性还是没有变,人格更没升华,里尔克还是那个主观的自己.........
    西方现代心理学:
    意识不等于感觉,但里尔克的意识控制着感觉,有机体不是单纯地对刺激作出反应,对无奈也会积累,颓废的感觉牵动着意识的摸索,里尔克将它归结为“沉重的接受”,这太影响他的作品了,它的行为总是趋向或避开一个目标:厌倦的现实!即便这样,他通过作品还想让人知道:我其实是对现实的顺从,没有颓废!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这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天生就像是为里尔克量身打造的,他没有去过多的强调个人,但他非常的主观,《豹》的象征手法是一个哲理式的主观经验表达方式.无论验证什么,作品至少应证了一句著名的格言:“存在先于本质”
    阐释学:
    寻找人生和世界存在的意义,“主观的”东西,而不是现代科学所要寻找的“客观真理”,所以就需要一套不同于现代科学的方法。我觉得其实作者的初衷从某种角度来说可以是源于此.处处流露出主观意识的《豹》,那被囚禁在作品中生动的灵魂,或多或少隐藏在以各种形式表达自我心灵之中希望被理解的意图,需要的是理解,表达的是精神!
    (希望楼下别抄袭,这东西怪不好写的,写的不好仅希望对楼主有素帮助)

    返回目录

    帮帮忙!谁了解奥地利里尔克的《豹-在巴黎植物园》一诗

    《豹——在巴黎动物园》赏析
    本诗发表于1903年,后收入《新诗集》,为“咏物诗”的代表作,堪称里尔克最负盛名的佳作。奥古斯特·施塔尔对本诗的一句评语可以视为本诗的创作背景:“自然的生活空间的丧失或者对它的威胁是世纪更替时的一个重要题目。”本诗的含义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探索人生意义时的迷惘、仿徨和苦闷的心情。”(杨武能)
    埃德加,奈斯认为本诗的特点在于诗人“从动物的内心状态出发进行叙述,仿佛他与它化为同一”。全诗“圈出了豹的本质”,刻画出“对令人绝望的无聊和单调的想象”。“诗的中心含义在第二段第3、4两行,它们勾勒出这一尊贵动物的本质和命运:最充沛的力量和潜能,但是被压抑,陷于‘昏眩’——通过铁栏后的关押,通过监禁,通过剥夺自由,而它是属于自由的。”希珀则认为:第三段乃是高潮所在:“豹的灵魂在这里变得清晰可见;仅仅一幅图像:慢慢睁开的眼睛,然后‘四肢的‘静寂’,最终‘心’——被监禁的动物的存在‘在那里’完整无缺。”
    袁可嘉将里尔克的创作方法归入“思想知觉化”。他分析本诗说:“与其说是在描写关在铁笼中的豹子的客观形象,不如说是诗人在表现他所体会的豹子的心情,甚至还可以说是他借豹子的处境表现自己当时的心情。”
    各家评论对本诗的解释基本相同,即诗人通过与“豹”的“同一化”反映了“豹”同时也是诗人自已“被监禁”的感觉。可是,“咏物诗”的宗旨在于揭示事物自然、真实的内在本质。如何解释这一内在矛盾呢?不妨从另一角度来理解这首诗,把它看作里尔克对“咏物诗”的新的创作手法——“客观的忠实描写”以及这一手法所包含的艺术原则所作的图解。试比较被称为《图像集》(1902)的美学纲领的《入口》(1900)一诗:
    不管你是谁:傍晚你踱出
    那一间你所熟稔的陋室;
    远处唯余你的小屋:
    不管你是谁。
    你的目光已倦于摆脱
    破旧的门槛,此刻它缓缓
    升起一棵黑色的树,
    置它于天际:窈窕、孤单。
    创造一个恢廓的宇宙,
    如一声话语在沉默中成熟。
    当意志悟出宇宙的真谛,
    目光才轻柔地与它分离……
    两相对照,何其相似。笼中的豹与《入口》的主人公一样是诗人的化身。“千条的铁栏”—与“熟稔的陋室”和“破旧的门槛”意义相同,象征我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和陈旧的思想观念,它们已经成为思想的桎梏,妨碍诗人认识真实的世界。“目光被……缠得这般疲倦”与“目光已倦于摆脱”如出一辙。“图像”与“树”对等,是诗人观察、感受和艺术创作的对象——大自然、“物”。不管是假想的否定——“没有宇宙”,还是现实的肯定——“创造一个恢廓的宇宙”,都旨在说明诗人由主观到客观、由“人”的世界到“物”的世界的转变,前者抽象虚幻,后者具体、真实;同时,这一转变必然意味着对意志的弃绝和对感觉(以视觉最为重要)的倚重,因为一旦感觉受到限制(“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则难免导致“伟大的意志昏眩”。从这种理解出发,诗人以《豹》中的“心”取代了《入口》中的“意志”恐怕绝非偶然——“心”是属于感觉范畴的。“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全神贯注,耐心等待——“在沉默中成熟”),终于达到彻底觉悟,主客合一——“在心中化为乌有”(“当意志悟出宇宙的真谛,/目光才轻柔地与它分离”)。这难道不是唯妙唯肖的姊妹篇吗?所以,《豹》其实是运用“客观的忠实描写”,反映了诗人新的艺术原则。

    返回目录

    豹——在巴黎动物园是浪漫主义吗

    不是。
    里尔克《豹——在巴黎动物园》里尔克是奥地利著名象征主义诗派的诗人,他在豹这一意象的采用上,也是一个自证的过程。
    《豹》是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作品。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与豹的同一化反映了豹同时也是诗人自已被监禁的感觉。

    返回目录

    豹(里尔克创作诗歌)详细资料大全

    《豹》是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作品。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与“豹”的“同一化”反映了“豹”同时也是诗人自已“被监禁”的感觉。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豹》
    • 创作年代:二十世纪
    • 文学体裁:诗歌
    • 作者:赖内·马利亚·里尔克
    作品原文,作品鉴赏,作品评价,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杆缠得这么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强韧的脚步迈著柔软的步容,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在心中化为乌有。​

    作品鉴赏

    这是里尔克1903年的早期作品,表现出与他后期作品不同的风格,基本上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来“客观的忠实描写”现实生活。《豹》这首诗通过对关在巴黎动物园的豹子的拟人化的描绘,表现诗人苦闷、彷徨和寻专求自由而无出路的真实心情。豹在动物世界中是以凶残、剽悍、敏捷著称的。它们生活在自然界里自由自在。但生活在巴黎动物园里的这只豹却失去了自由。“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得这般疲倦”。豹每时每刻都试图冲破这牢笼,奔向自然的怀抱之中,然而它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得紧紧的不得脱身,因而它的目光失去了往闩的锋芒而显得“这般疲倦”,以致“什么也不能收留”。它成为一个被观赏的对象,得到的是不平和屈辱,当然不可能去欣赏什么别的景致,更主要的是它仇恨的对象是困住它的那“干条的铁栏杆”,因此这铁栏杆便成为它眼中唯一的对象性的存在,在这后面“便没有宇宙”。虽然诗人在-厂表现豹子眼中只有铁栏杆,后面没有宇宙的现实,同时他也在说明无论人或动物一旦被限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失去自由,那么偌大的宇宙对他们说来也只等于无,道出了失去自由的悲哀。豹子就在这“千条的铁栏杆”的围困中生活,因而它“强韧的脚步”变得“柔软”了。但是它并没有欠去信心,仍然心存著对自由的渴望,尽管它“柔软的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但它的“力之舞”仍然跳动,而且“围绕着一个中心”在艰韧不拔地跳动着。它试图在向人们表达:不获得自由决不停止“强韧的脚步”,直至到死,这便是它“伟大的意志”!整个宇宙是自由的,自然界是自由的,一切的一切都按它们自己的意志在自由地运作,生生不息。只是由—人类的诞生使自由,失去它往日的光彩,人类试图与自然界抗衡,那么自然界中的自由被人类掠夺而去;人类内部又相互残杀,使人类往日的和谐化为乌有。人人都想获得自由而又生活在极其不自由之中。裴多菲曾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然而,遗憾的是在人类之中这样自由斗士是微乎其微的,更多的人心甘情愿地生活在不自由的状况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有的人还不如动物,因为他缺乏那种对自由追求的“伟大的意志”。诗的前两节对豹的描写是在动态中进行的,诗的最后一节忽然由动入静,在静态的描写之中我们感受到…种强大的张力,它大有撑破铁栅之势。豹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诗人用“无声”一词带有慑人魂魄的力量,豹的目光当中虽然“什么也不能收留”,但是一旦它撩起眼帘将你收入它目光之中时,那么你的灵魂将永远不安。因为你用一种嘲讽的表情在欣赏一个不自由的动物;达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接下来写“紧张的静寂”,在这静寂之中仿佛立刻会爆发,把一切都化为乌有。这首诗尽管是里尔克早期忠实客观的作品,但在写法上也与古典诗大相迳庭,带具象和抽象相统一的特点。比如他把抽象的“力”和具体的“舞”结合起来,通过对“力之舞”的描写,表现出豹的强劲有力和不屈的精神。再如把抽象的“意志”和具体的“昏眩”结合起来,而形成“抽象的肉感”的效果。

    作品评价

    诗人奥古斯特·施塔尔评价说:“自然的生活空间的丧失或者对它的威胁是世纪更替时的一个重要题目。”评论家埃德加·奈斯认为的特点在于诗人“从动物的内心状态出发进行叙述,仿佛他与它化为同一”。“全诗圈出了豹的本质,刻画出对令人绝望的无聊和单调的想像。”翻译家袁可嘉分析这首诗歌说:“与其说是在描写关在铁笼中的豹子的客观形象,不如说是诗人在表现他所体会的豹子的心情,甚至还可以说是他借豹子的处境表现自己当时的心情。”​

    作者简介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MariaRilke1875~1926)奥地利诗人,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早期的创作具有鲜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亚民歌风味。1897年遍游欧洲各国后,他改变了早期偏重主观抒情的浪漫风格,开始写作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对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表示抗议,对人类平等互爱提出乌托邦式的憧憬。里尔克的诗歌尽管充满孤独痛苦情绪和悲观虚无思想,但艺术造诣很高。代表作品诗集《生活与歌曲》、《祭神》、《梦幻》、《耶稣降临节》、《图像集》、《祈祷书》、《新诗集》、《新诗续集》、《杜伊诺哀歌》和《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

      返回目录

      里尔克《豹》赏析

      我们通过阅读《豹》来具体的理解里尔克物诗的理念。首先说明一点里尔克的这首名作译本很多,我们这里选择的是冯至的译本,也是这首诗最早的一个中文译本。除了冯译之外还有绿原北岛的译本也不错,大家可以参照阅读。我们先来读一遍诗:

      在巴黎植物园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杆
      缠得这么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整首诗有三节12行组成,总的来说支配着这首诗的是涵义上的悲剧性和艺术上的雕塑感,它是对笼中之豹的一个瞬间的速写,同时也是对一个悲剧英雄的命运的叙述。
      第一节从内部来写豹的感受
      第二节从外部来写豹的状态
      第三节写的是豹的抗争与毁灭的命运
      下面我们来逐节解读。
      第一节从豺的内部,通过它的眼睛来写豹的感受。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一上来便从豹的眼睛斜起。铁栏随着豹的脚步滚动着,无穷无尽地延伸着,因此说走不完的铁栏。
      从外部看,铁笼是一个封闭的东西,而对于运动者的豹来说则是永无尽头的直线。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它好像只有千条的栏杆后便没有宇宙。前两句与后两句之间是重复渲染的技法。前面写看不见,后面写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这是从兜圈子打转的豹的眼睛,来写它丧失自由的悲哀。
      第二节从外部来写豹的状态。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强韧,讲的是豹的身躯威武高大,柔软,讲它的步伐。极小的圈写牢笼的狭窄。强韧与极小的圈之间的矛盾,让囚禁的痛苦不言自明。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后边两句也是对前两句的重复渲染。
      有人认为,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是陈词滥调是败笔,我不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豹的打转被看着是一场舞?我们知道豹是猫科动物,它的步态本身是轻柔而优雅的。在西方人的眼中,豹是一种雍容高贵的动物。从普通游客的角度来说,豹的轻柔地步容更是优雅的舞蹈。强韧的身躯,配合高贵优雅的步态,让人怀疑在豹的躯体里,有一种伟大的意志。
      可是即使再伟大的意志,在这无休止的兜圈打转中,恐怕难免要昏眩了吧。前两节通过内部视角和外部视角的对比,把一只在笼中兜圈打转的豹描画出来。然而到此为止,我们至多感到一些悲情。悲情,还不是悲剧。不幸的苦难,自然有悲情的色彩。但所谓悲剧则必须是对苦难的抗争,而后它的毁灭才显出巨大的精神力量。
      前面两段通过写豹在笼中兜圈打转,对这只困兽的苦难进行了渲染。一个威武的豹子在狭小的牢笼中可怜地转着圈圈,突然的被无穷无尽的铁栏囚禁着。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呢?
      第三节是诗的高潮,也是整首诗的重点所在。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在心中化为乌有。这几句不太好懂。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可见更多的时候,这只在笼中兜圈打转的豹的眼睛是闭着的,而当它睁眼的瞬间,一幅图像浸进入,什么图像?映入眼帘的是什么?诗人北岛解释说:“显然是外部世界的影像,当它最后抵达内心时停住,暗似着恐惧与死亡”。
      前一句解释的不错,后一句就值得商榷了。想象一下,当豹睁开眼时,看到的一定是外面的世界,包括诗人在内的游人都在看它。还有呢,那就是自由,对它来说,外面的世界就是自由。但是下面这句是不是像北岛说的那样?到达内心的是恐惧和死亡呢?
      我们来看,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在心中化为乌有,这两句要细读。当豹睁眼看外面的世界,看到自由的时候为什么会四肢紧张?我们知道动物只有在捕猎或者逃亡时它才会紧张。也就是说当豹看到外面的人时或者它会产生本能的捕猎的冲动,或者看到外面的自由世界时,会产生本能的反抗牢笼的动作。
      但是通过就是一种冲动的激情穿过身体,关键是最后一句在心中化为乌有。这个本能的冲动是从身体上,从四肢向内心走的。我们知道人之所以为人,是他有意识。人的行为是从意志出发,然后通过肢体来实行的。
      但是在这里豹也有心,说明它是被比作一个人。但是这里动作却是逆向的。四肢紧张的静寂,说明它要动作,但是当这个冲动到达内心的时候却化为乌有了。也就是说那个本来要做的动作却被心压抑住了。
      实际上映入眼帘的图像是什么?那通过四肢的紧张一定是豹的本能所要求的。这个本能若在自由的状态中,是无需心来判决的。为什么在这里本能却被心否定掉了?难道豹在被捕获被囚禁的过程中没有反抗过吗?恐怕不可能吧。它的本能要求于它的就是反抗,就是自由。
      然而长期的囚禁,已使它知道反抗是徒劳的。因为它知道了,它才有了心。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它的心知道反抗是不可能的了,而这不过是长期囚禁的结果而已。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那有时偶尔出现的被保存在纯粹肉体中的本能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渴望,才更加的让人肃然动容了。
      在心死之前,那只豹不知怎样激烈的反抗过,它不知是经历了多少血泪的教训,才认识到自己的命运已经无法改变,但它的躯体仍然会偶尔悸动,甚至无休止的机械地在牢笼中兜圈打转。整首诗的妙处就在与。作者没有写豹的抗争的最激烈的动作,它的狂怒,它的嘶吼等等。而是写了残存于肉体中的那种本能的反应,可谓出奇制胜。
      我曾经在公园看到老虎狮子,它们大多数时间完全是病猫,偶尔也会突然的冲向栅栏,或者在栏后奋力嘶吼几声,那大概就是里尔克所谓的紧张吧。人们会欣赏这种本能的行为,会为它鼓掌喝彩。殊不知这些动物早已心死与外部的本能冲动的表现,相对应的是一颗死了的心,这是怎样的悲剧?
      总之,整首诗的艺术精华体现在对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这一特别时刻的刻画,它是残缺的抗争,无数次抗争的余响。这个时刻使人联想到貌的历经苦难抗争,最终在精神上毁灭的全过程,也正是这一刻把豹的悲剧精神浓缩地表现了出来。
      这个时刻就是莱辛在《拉奥孔》里,提到的绘画艺术中的包孕瞬间觉得,在这个瞬间的刻画,让一个悲剧过程最终凝结为一个雕塑般的整体,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被牢固地树立起来。
      那么关于豹的象征意义有很多的解释,绿原认为作者笔下的豹象征着:“诗人自己在被隔绝的囚禁中自我折磨的灵魂。”
      杨武能认为这首诗“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探索人生意义时的迷惘、彷徨和苦闷的心情。”
      我认为这些解释都过于狭隘了,我想我们可以把里尔克笔下的豹,看作是被各种各样的束缚囚禁了的人类的象征,那么关于这一点就不多谈了。这首诗是里尔克物诗中最负盛名的佳作了,它真正实现了里尔克所谓的客观的忠实描写的艺术理念,也就是物诗的理念。
      从这首诗来看,我认为所谓物诗,实际上是对现实的挖掘,挖掘出现实背后的真实。这个真实是与某种普遍的理念性的东西相关联的。因此在里尔克的诗中,越是真实的便越是象征的,这似乎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世界观。神不在生活之外,恰恰相反它就在生活之中。
      对于写诗来说,只有通过书写被忽视了的真实的存在,才能刻画出象征性的真理。

      返回目录

      从《豹》中,你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表现了里尔克在混乱的现实面前苦苦思考人的生存状况问题,长期处于孤独、焦虑、苦闷和忧郁之中.

      返回目录

      赏析或点评里尔克《豹》的文章

      《豹——在巴黎动物园》赏析
      本诗发表于1903年,后收入《新诗集》,为“咏物诗”的代表作,堪称里尔克最负盛名的佳作。奥古斯特·施塔尔对本诗的一句评语可以视为本诗的创作背景:“自然的生活空间的丧失或者对它的威胁是世纪更替时的一个重要题目。”本诗的含义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探索人生意义时的迷惘、彷徨和苦闷的心情。”(杨武能)
      埃德加,奈斯认为本诗的特点在于诗人“从动物的内心状态出发进行叙述,仿佛他与它化为同一”。全诗“圈出了豹的本质”,刻画出“对令人绝望的无聊和单调的想象”。“诗的中心含义在第二段第3、4两行,它们勾勒出这一尊贵动物的本质和命运:最充沛的力量和潜能,但是被压抑,陷于‘昏眩’——通过铁栏后的关押,通过监禁,通过剥夺自由,而它是属于自由的。”希珀则认为:第三段乃是高潮所在:“豹的灵魂在这里变得清晰可见;仅仅一幅图像:慢慢睁开的眼睛,然后‘四肢的‘静寂’,最终‘心’——被监禁的动物的存在‘在那里’完整无缺。”
      袁可嘉将里尔克的创作方法归入“思想知觉化”。他分析本诗说:“与其说是在描写关在铁笼中的豹子的客观形象,不如说是诗人在表现他所体会的豹子的心情,甚至还可以说是他借豹子的处境表现自己当时的心情。”
      各家评论对本诗的解释基本相同,即诗人通过与“豹”的“同一化”反映了“豹”同时也是诗人自已“被监禁”的感觉。可是,“咏物诗”的宗旨在于揭示事物自然、真实的内在本质。如何解释这一内在矛盾呢?不妨从另一角度来理解这首诗,把它看作里尔克对“咏物诗”的新的创作手法——“客观的忠实描写”以及这一手法所包含的艺术原则所作的图解。试比较被称为《图像集》(1902)的美学纲领的《入口》(1900)一诗:
      不管你是谁:傍晚你踱出
      那一间你所熟稔的陋室;
      远处唯余你的小屋:
      不管你是谁。
      你的目光已倦于摆脱
      破旧的门槛,此刻它缓缓
      升起一棵黑色的树,
      置它于天际:窈窕、孤单。
      创造一个恢廓的宇宙,
      如一声话语在沉默中成熟。
      当意志悟出宇宙的真谛,
      目光才轻柔地与它分离……
      两相对照,何其相似。笼中的豹与《入口》的主人公一样是诗人的化身。“千条的铁栏”—与“熟稔的陋室”和“破旧的门槛”意义相同,象征我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和陈旧的思想观念,它们已经成为思想的桎梏,妨碍诗人认识真实的世界。“目光被……缠得这般疲倦”与“目光已倦于摆脱”如出一辙。“图像”与“树”对等,是诗人观察、感受和艺术创作的对象——大自然、“物”。不管是假想的否定——“没有宇宙”,还是现实的肯定——“创造一个恢廓的宇宙”,都旨在说明诗人由主观到客观、由“人”的世界到“物”的世界的转变,前者抽象虚幻,后者具体、真实;同时,这一转变必然意味着对意志的弃绝和对感觉(以视觉最为重要)的倚重,因为一旦感觉受到限制(“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则难免导致“伟大的意志昏眩”。从这种理解出发,诗人以《豹》中的“心”取代了《入口》中的“意志”恐怕绝非偶然——“心”是属于感觉范畴的。“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全神贯注,耐心等待——“在沉默中成熟”),终于达到彻底觉悟,主客合一——“在心中化为乌有”(“当意志悟出宇宙的真谛,/目光才轻柔地与它分离”)。这难道不是唯妙唯肖的姊妹篇吗?所以,《豹》其实是运用“客观的忠实描写”,反映了诗人新的艺术原则。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