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对于佛舍利五重宝塔的国宝原址和佛舍利五重宝塔的宝塔简介,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佛舍利五重宝塔的国宝原址和佛舍利五重宝塔的宝塔简介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佛舍利五重宝塔的国宝原址

经初步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五重宝塔整体保存基本完好,塔的制作时代在五代至宋(西夏、辽)时期,其制作者应是皇家,按规制塔中供奉的舍利应是释迦牟尼的舍利,是继法门寺唐代地宫佛骨舍利出土后又一重大发现。
长期致力于佛教美术史的专家说:“五重宝塔的埋藏地在我国北方,色彩保存基本完好说明是完全封闭的,可是没有明确的文字和流转史可供断定,学者们数月来只好追索、考证宝塔的具体埋藏地点。根据图像及制作技艺考定,宝塔是辽代修造的,研究发现在辽代造佛舍利塔的皇帝只有辽道宗耶律洪基。”
辽国是北方契丹族建立的政权,举国信奉佛教。公元1071年道宗皇帝“置佛骨于招仙浮图”,而“招仙浮图”(即招仙塔)建于辽国的南京(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的灵光寺,后人称其为画像千佛塔。
北京灵光寺的招仙塔的塔身1900年毁于“八国联军”的炮火,1901年重修灵光寺清理塔的瓦砾时发现一石函内有佛牙舍利一枚,1957年在原塔北200米处重建一塔安奉佛牙。

返回目录

佛舍利五重宝塔的宝塔简介

佛舍利五重宝塔为五塔重叠相套,由外及内依次为石塔、铁塔、铜塔、银鎏金塔、黄金舍利塔。最外层的石塔立在房间中央,全高1.75米。石塔四周,立青石圆雕四天王,高40厘米,表面彩绘贴金,保存基本完好。原先嵌套在内的铁塔、铜塔、银鎏金塔已经在3个保险柜内分别置放,最为珍贵的黄金舍利塔由数名保安看守静谧的安放在单独的双层保险柜内。
佛舍利五重宝塔为辽代建造,是辽代道宗皇帝耶律洪基为纪念其母萧太后(道宗母,兴宗仁懿皇后萧氏)于1071年而建,原所在地在北京西郊八大处灵光寺内的“招仙塔”(又称:画像千佛塔)。塔这组雕像中有释迦牟尼、大日如来,尤其是其中一组雕像是释迦涅槃像,而与它正对的是大日如来。嵌套的层层内塔中也多次出现释迦牟尼像,“这正是指引、暗示后人,塔中供奉的舍利不是别人,正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
舍利塔的套装层数达五重之多,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安放真身舍利容器重数相同;宝塔上有多处释迦牟尼的涅槃图;银鎏金塔与金塔包裹以银丝串缀珍珠的“天网”或“因陀罗网”,这是佛教考古史上填补空白的重大发现;五重塔身之上的佛像与纹饰融合显密二宗,表明舍利供奉之日,汉传、南传、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的四众僧侣共同参与与安放佛舍利的 。经过中国顶级考古专家、历史学家和佛教界近三个月的研究,大家一致认定:能享有如此高礼遇的也不可能是释迦牟尼以外的第二人。各界专家普遍认为:佛舍利五重宝塔供奉的是释迦牟尼舍利,建造规格属皇家级别,世所罕见,具有极高的文物、艺术、历史和宗教价值。

返回目录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