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我们帮你搜集整理的有关什么是郯庐断裂带它有什么样的地质特征和郯庐断裂带哪一段最危险的解答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郯庐断裂带,它有什么样的地质特征?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泛指北起黑龙江,南止长江边,总体上呈北东走向,纵贯中国大陆东部的巨型渠断裂。

1668年7月25日山东徼莒县—郯城8.5级地震(我国东部有记录以来最大地震)

1888年6月13日日渤海湾7.5级地震

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

1974年海城7.4级地震

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世界上唯一成功预测的地震)

1983年11月7日山东菏泽5.9级地震

1995年9月20日山东临沂市苍山县5.2级地震

2003年6月山东青岛4.3级小震群活动

2006年2月9日临沂市汤头镇3.5级地震

2006年7月26日定远县陈桥乡4.2级地震

2006年7月26日全椒县3.7级地震

2009年4月6日合肥市肥东县3.5级地震

2011年1月19日安庆市怀宁县4.8级地震

2011年5月20日潍坊市安丘市3.0级地震

2011年6月17日安庆桐城市3.7级地震

2011年12月1日安徽明光市Ms2.2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2]

2012年4月8日江苏金湖县Ms3.6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3]

2012年7月20日江苏宝应高邮交界处Ms4.9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4]

2012年09月06日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枣庄市滕州市与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交界地区(塌陷)3.2级地震[5]

2012年2月2日辽宁盖州大石桥与营口市辖区交接发生4.3级地震,属于郯庐地震带中北段;

2012年7月20日江苏高邮和宝应交界4.9级地震,属于郯庐地震带南段一个分支断层;

2013年1月19日连云港市灌云县、灌南县、盐城市响水县交界地区(北纬34.4度,东经119.8度)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2013年1月23日辽宁灯塔市发生5.1级地震,属于郯庐地震带中北段;

2013年1月24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利津县交界发生4.2级地震;

2013年2月3日连云港灌南县、灌云县交界地区(北纬34.4,东经119.7)发生3级地震, 震源深度8公里;

2013年2月19日10时11 分在合肥市肥东县梁园镇(北纬31.98,东经117.48)发生2.3级地震,深度6公里。

2013年6月9日12点32分,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曲阜市交界处(北纬35.4度、东经117.1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7.9千米。

2013年11月22日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前郭县交界发生5.3级地震后,11月23日6时4分和6时32分,发生5.8级和5级浅源地震。

2013年11月23日13时44分,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北纬37.1度,东经120.0度)发生4.6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2013年12月06日17时45分,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附近海域附近(北纬38.1度,东经120.1度)发生3.8级左右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

2014年1月7日22时24分,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附近(北纬36.9度,东经121.7度)发生4.3级左右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

2014年3月16日20时04分,安徽省合肥 丰县附近(北纬32.4度,东经117.1度)发生3.2级左右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

2014年4月20日16时00分,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北纬31.4度,东京116.1度)发生4.3级左右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14年10月09日12时19分,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北纬35.4度,东经118.2度)发生M2.1级地震,震源深度21公里。

2015年1月4日00时02分,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北纬33.2度,东经119.0度)发生2.9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

2015年5月17日10时11分,安徽省天长市仁和镇(北纬32.6度,东经119.1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

2015年05月20日04时24分,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北纬31.7度,东经116.6度)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全市震感强烈。

2015年08月4日12时25分,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北纬40.5度,东经122.4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

2016年1月8日0时38分19秒,山东临沂市临沭县(北纬34 957度,东经118 576度)发生3 1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

2018年1月19日21时23分,安徽合肥市庐江县(北纬31.17度、东经117.30度)发生2.5级左右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

返回目录

郯庐断裂带哪一段最危险?

中段最危险。江苏省北部的宿迁、徐州及安徽部分地区。

郯庐断裂带,全称“郯城——庐江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泛指北起黑龙江,南止长江边,总体上呈北东走向,纵贯中国大陆东部的巨型渠断裂。

郯庐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

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中段(沈阳—宿迁)

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沭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沭深断裂带。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历史上1668年莒县一郯城8.5级大震就发生于该段。

以上内容来自 百度百科-郯庐地震带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