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相信很多人对参观罗家伦故居后的感受体会怎么写和罗家伦为什么去台湾了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参观罗家伦故居后的感受体会怎么写和罗家伦为什么去台湾了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参观罗家伦故居后的感受体会怎么写

如果你参观了罗家伦故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写感受体会:
1.历史感受:罗家伦故居是一座古老的建筑,看到它的历史感和沉淀感,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沧桑。
2.文化感受:罗家伦故居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让人感受到了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
3.艺术感受:罗家伦故居的建筑和园林设计都融入了许多艺术元素,让人感受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和精湛技艺。
4.人文感受:罗家伦故居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见证,从故居中可以感受到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家族文化和社会习俗,增加了对当时社会的了解和认识。
5.思考感受:参观罗家伦故居也让人思考当代社会中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比如房屋的设计、园林的布局、家族的传承等等,这些都可以引发人们对当代社会的反思和思考。
总之,参观罗家伦故居可以让人感受到历史、文化、艺术和人文等多方面的感受,也可以引发人们对当代社会的思考和反思,是一次有意义的文化体验。

返回目录

罗家伦为什么去台湾了

1949年大陆解放之后,罗家伦去了台湾岀任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在之后不久提任了国史馆馆,1969年12月…。

返回目录

张幼仪离婚后,前夫好友罗家伦寻来:打算谈场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

因为父母之命,18岁的徐志摩和15岁的张幼仪结婚了。而结婚之前,这对新人也仅是相互看过两张照片而已。
据徐志摩家中女佣的说法,徐志摩当初第一眼看到张幼仪的照片,只撇嘴嫌弃道:“乡下土苞子。”
由此可见,徐志摩并不是真正喜欢这个父母为他安排的妻子。事实上也是如此,自结婚之后,徐志摩从未给过张幼仪好脸色看。
不久之后,徐志摩离开了刚生下孩子的张幼仪,从上海乘坐南京号轮船赴美留学,入美国克拉克大学历史系学习。
1919年9月,徐志摩于克拉克大学毕业之后,又入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攻读硕士学位。一年后,徐志摩成功获得硕士学位,并于这年10月离开美国,去往了英国。
也是在英国,徐志摩遇到了那位令他日思夜想的女神林徽因。
至于徐志摩为什么会在离开美国后去往英国,他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给出的答案是:
简单的说就是,徐志摩去往英国,其实是为了跟罗素学习。可事实正的如此吗?对于徐志摩的这种说法,学者刘洪涛提出了质疑。质疑点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徐志摩在去往欧洲之前,与罗素并不相识,也无直接联系。在这种情况之下,徐志摩千里迢迢跨海到英国师从一位没有事先约定的导师,是极其不符合常理的。
二,罗素是在1920年夏天接受中国的讲学邀请的,并且他是当年9月份才开始动身前往中国。而这个时候,徐志摩已经抵达了英国。因此,不可能出现《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的“鲁索来中国时,我已经在美国”这种情况。
所以说,徐志摩去英国其实不是为了去找罗素。
如此一来,事情就变得复杂了,徐志摩为何要去英国,为何要隐瞒去英国的真实原因呢?
对于这些问题,学者刘洪涛给出的答案是:
也就是说,徐志摩去英国并不是为了罗素,而是拉斯基。
确实,拉斯基当年的活动轨迹,与徐志摩基本一致。拉斯基1916年之时,曾在哈佛大学任教。到了1919年,他因为对波士顿警察罢工持同情态度,被校方警告,前程受到影响。1920年,他接受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讲席,离开美国回到英国,而这与徐志摩到达英国几乎是同一时间。
而徐志摩在英国师从拉斯基后,为了攻取博士学位,曾一口气注册了6门课程。只是徐志摩后来认识了林徽因,为了爱情而荒废了学业。也是因为徐志摩经常逃课,导致校方找拉斯基要人,这才有了拉斯基的这番话:我倒是不时见到徐志摩,却与读书事无关。
也是因此事,徐志摩与拉斯基之间闹得并不是很愉快。或许,这就是徐志摩在之后回避了他追随拉斯基,而改以追随罗素的原因吧。
之后,倾心于林徽因的徐志摩便向妻子张幼仪提出了离婚。
有一天,徐志摩在一个饭馆里同几位朋友吃饭闲谈。饭桌上,朋友们都对徐志摩表示:你单是吵离婚,而不去想办法把你太太安顿好,这婚是离不成的。
于是,天真的徐志摩居然真的向朋友们问起计来了。而对于徐志摩的求教,他们说:“最好你为你太太找一个替人。”可是找谁呢?徐志摩又问出了这样的问题。于是,大家想到徐志摩的好朋友金岳霖还没有结婚,最好交给他。
可没想到,金岳霖当时也正在他们隔壁桌吃饭,中间只隔了一层屏风。于是,金岳霖轻轻地把屏风推开,站到他们饭桌前叫了声“嘿”,满座大惊。
1922年3月,徐志摩与张幼仪在柏林签字离婚了。值得一提的是,金岳霖非但没有成为徐志摩的“替人”,反而和同在柏林的吴经雄成为了徐志摩和张幼仪离婚的证人。
更有趣的是,在1923年之时,离开美国来到德国柏林大学深造的罗家伦,居然闯入了张幼仪离婚后的寡居生活。
罗家伦是徐志摩的好友,如果我们看过他在《忆志摩》一文中谈及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时的文笔,可以发现他当时是很伤神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大体是他喜欢张幼仪的缘故吧。
在张幼仪的回忆录《小脚与西服》之中曾写到:
以上这段话,摘抄自张幼仪的回忆录《小脚与西服》。《小脚与西服》,是由张幼仪口述,然后再由她的孙侄女张邦梅以英文写成。所以,以上这段文字其实是译文。也是因此,译者把“罗家伦”错译成了“卢家仁”。也是因为这次错译,使得大家并不这么熟悉张幼仪的这段爱情故事。
或许有人会说,罗家伦不是早就已经有女朋友张维桢了?
确实如此,早在1920年时,罗家伦就已经开始与张维桢谈恋爱了。但我们要知道,罗家伦当时是在德国,而张维桢又远在中国,两人又只能以书信的方式往来,而这对在热恋期的情侣来说,是致命的,更别说两人还经常会发生误会。
在所有误会之中,最为严重的是:罗家伦听说张维桢把他的信件全部给别人看过后,非常生气,导致两人有很长时间没有联系。多长呢?据现存的罗家伦写给张维桢的情书观之,在1922年9月以后,两人似乎就间断联系,一直到罗家伦到德国的将近一年后(1924年8月30日),两人才恢复通信。
恰巧,罗家伦追求张幼仪的那段日子,就是在张维桢与罗家伦断了音讯的这一年。后来也是因为张幼仪的拒绝,罗家伦恢复了与张维桢的通信,继续两人的爱情长跑,最后于1927年11月13日在上海举行了婚礼。
end。

返回目录

罗家伦的人物介绍

罗家伦(1897~1969),现代教育家。字志希,浙江绍兴人。1917年入北京大学,曾与傅斯年等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杂志,积极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1920年赴欧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历史系及附中。1928年,出任清华学校首任校长。任上治校有方,颇见成效。1932年8月起,任中央大学校长。时中央大学正处于数易校长、余波未平的动荡状态。他到任之初,即以明晰的教育理念提出“六字”治校方针(安定、充实、发展)与“四字”学风(诚、朴、雄、伟),并把“创造有机体的民族文化”作为中央大学的使命,为学校的恢复与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此后,他广揽名师,优化学科,兴建校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他的主持下,中央大学走出了阴影,迎来了建校史上辉煌鼎盛的黄金时代。他具有超前的发展眼光,曾提出在南郊石子岗一带兴建中央大学新校区,力图建设一个能容纳5000~10000人的学术之都。正当他要将这一蓝图付诸实施之际,抗日战争爆发,计划被迫搁置。之后,他又力排众议,将中央大学西迁重庆。他在艰苦的条件下继续执著地谋求学校的发展,中央大学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以致在抗日战争初期的统一招生中,把中央大学作为第一志愿的考生,曾占当时全国报考人数的2/3。1941年,罗家伦辞去中央大学校长一职,从此离开教育界,担任一些闲职。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任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驻印度大使。1950年赴中国台湾,任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考试院副院长、总统府国策顾问、中央评议委员。主要著述有《新人生观》、《科学与玄学》、《中山先生伦敦蒙难史料考订》等。

返回目录

如何看待罗家伦先生的“生命的意义”

我不知道罗家伦,我只是谈谈我对人生意义的看法:
首先要理解意义是什么?意义是一个哲学命题,包含“功用”的意思,有点类似于经济学里的“价值”。比如说汽车对于人的意义就是“代步工具”,可以让我们运动得更快更省力,而汽车对于一条过路的狗的意义就是个危险。所以说“意义”必须有个主体,就是刚才我们说的人或狗。而如果单说“人生的意义”,就缺乏主体,会带来讨论上的困惑,人生对什么的意义呢?如果说人生对自己的意义,那就是很多人认为的这几十年的行乐。而这个提法也不太妥当,就好比说“汽车对于汽车的意义是什么?”因此我觉得每个人人生意义相对于他人和群体来说才说得通,中国传统回答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每个人是家族传承中的一环,我们完成这种代代相传的香火是意义所在,当然更高一层是完成家族文化的传承。当然,像司马迁这样不可能有后人了,他就把他的生命投注到一部《史记》当中,完成了他的人生意义。总体来说,我认为只要是把我们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一件相对无限的事物中,就完成了我们的人生意义。

返回目录

罗家伦何时写《科学与玄学》一书

罗家伦1924年(自序柏林1924年10月12日)写《科学与玄学》一书
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笔名毅,浙江绍兴人。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曾任清华大学校长。五四运动中起草了《北京学届全体宣言》,首次提出“五四运动”这个名词。
《科学与玄学》是由罗家伦所著,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一场以张君劢、梁启超为代表的玄学派和以丁文江、胡适、吴稚晖为代表的科学派之间的科玄论战。该书以此为背景,著者的意思,以为不问中国有那次论战与否,以下三个基本问题: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玄学?科学和玄学的关系怎样?是有志治一种科学,或有志治一点哲学的人,不能不知道的。所以独立的想综合西洋思想界研究的所得,经过自己一番的反省,用剥蕉抽茧式的讨论法,去说明科学与玄学本身的性质,其所研究的问题,所用的方法,所具的特长,所受的限制等方面想使大家把最近代科学与玄学的地位和关系认个清楚。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仍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返回目录

人生在世,不应偷生和枉生谁说的

人生在世,不应偷生和枉生是罗家伦说的。罗家伦在文章《生命的意义》中,主张人生在世,不应偷生和枉生,而应“把自己的生命,换成有永久价值的事业”。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浙江绍兴人,生于江西进贤,著名教育家和历史学家。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