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很多人可能对21世纪最美日环食即将上演错过要再等和日全食实际上是自然现象但是为什么非要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1世纪最美日环食即将上演错过要再等和日全食实际上是自然现象但是为什么非要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21世纪最美日环食即将上演,错过要再等十年,到底是什么?
你有没有见过日环食这种难得一遇的天文景观?如果没有,那么请把握住这次观赏日环食的机会。
它被誉为21世纪最美的日环食景观,重点是可以在中国全境内观测,如果你错过了这次机会,那么你要再等上十年。时间就在2020年6月21日。
日环食是怎样形成的?
日环食是日食的一种分类,由于最终观测的景观是太阳中心部分变黑而边缘部分仍然继续发光,看起来就像是在“黑球”边缘镶上了一层金边,所以日环食又被称作金边日食。
那么,日环食这种天文景观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呢?
我们举个比较好理解的例子。假如有一个会发光的球形灯泡和两个大小不同的球(小的记为1号球。大的为2号球),而且这两个球都要比球形灯泡的体积要小。
我们将球形灯泡摆在一个很远的位置,将1号球摆放在球形灯泡和2号球之间,并且靠近2号球。我们知道等球形灯泡被点亮时会把1号球的影子投射到2号球的球面上,这就像是月亮,你以及影子之间的关系。
但是由于1号球的体积要比2号球的体积小,所以1号球的影子不可能将2号球的表面完全覆盖,所以我们只能看到2号球只有一部分的表面有1号球的阴影。
如果有一个人被缩小成合适的比例站在2号球上的阴影区,由于视线被1号球挡住,实际上看不到发光的灯泡,所以这种现象就是日食现象。如果这个人站在阴影区外,1号球并没有完全遮挡住发光灯泡发出的光,那么这个人可能会看到日偏食现象或完整的灯泡。
日环食路线图
相信大家都明白这里的发光灯泡就是指太阳,1号球指的是月亮,2号球指的是地球。
但是考虑到实际的天体还会运转,其情况会更加复杂,这就出现了日环食和日全食的区别。如果月球运动到与地球距离较远处,太阳投射月球的影子到达不了地球而是其延长线到达地球形成阴影区,那么在阴影区的人们看到的就是日环食,而阴影区被称为伪影区。
相反,如果太阳投射月球的影子可以到达地面,那么这种情况下形成的阴影区内形成的景象就是日全食。
日环食该怎样观测?
日环食这种天文景象可以像观测月食那样直接用肉眼观测吗?
答案是千万不要!因为这样很有可能直接导致失明,因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而是发射太阳光发亮,所以光的强度不高,对人眼没有 性,而太阳就不一样了,直视它几分钟就会导致失明的发生。
所以在观测日环食时,我们切记要戴上专门观测日食的眼镜或者选择好合适的滤光片,过滤强光,一定不要不采取任何措施长时间的用肉眼观测。
最后,如果天气很好的话,天文爱好者们可以拿着单反去拍摄这难得一遇的天文景观啦。
日全食实际上是自然现象,但是为什么非要在几百年后才出现呢?
你理解错了,明天的日全食历时时间最长,跨度最大,属几百年难遇的日全食奇观。中国除长江流域看到日全食外,其他各省都能看到日偏食。一年中日、月食最少有两次,而且这两次都是日食;
一年中可能一次月食都不会发生(如1980年);
一年中日、月食最多可以有七次:五次日食和两次月食(例如1935年),或者是四次日食和三次月食(例如1917年和 1982年)。
一般说来,最常见的情况是一年中有四次日、月食:两次日食和两次月食。
上面这些情况只是对全地球来说的。至于对地球的某个地点而言,一年内能看到日、月食的机会就要少得多。
另外,从上面的数字来看,一年中日食发生的次数比月食发生的次数多,但实际上人们却往往看到月食的次数比看到日食的次数多。这是由于月食发生时,背着太阳的那半个地球上的人都可以看到;而在日食发生时,月亮的影锥只扫过地球上一个狭窄的地带,只有在这部分地区的人才能看到日食。1961年3月2日夜里发生的月食,在我国、整个亚洲以及欧洲地区都可以看到。而1968年9月22日发生的日全食,在我国只有新疆的部分地区可以看到全食,在北京只能看到日偏食,而在上海,什么也看不到。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