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相信很多人对上将邓华有多厉害和抗美援朝的副总指挥是谁生平事迹有什么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上将邓华有多厉害和抗美援朝的副总指挥是谁生平事迹有什么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上将邓华有多厉害?

说起开国大将军,大家首先想到杨成武、许世友、萧克、洪学智等名将, 对邓华将军的事迹却知之甚少。1955 年中国人民 首次实行军衔制,邓华将军在 57 位开国上将中位列第七,在四野开国上将中排位第一。

纵观五十七位开国上将,只有邓华将军带兵作战人数最多,足足140万!要知道,解放战争时期,开国上将们都是兵团司令员,一个兵团也就6万多兵力。

▲邓华上将

军史记载邓华将军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他曾被外军战史列为“韩战四杰”之一,台湾也称他为“四野三大战将之一”,对他进行过专门研究。他骁勇善战,有不避毁誉直抒己见的精神,更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1960年,受到彭总的影响,邓华被调至四川,担任主管农业机械工作的副 。邓华对这一整个事件都不能同意,但他当时已无从辩驳。在赴任前,他让妻子把自己的上将军服、军裤、军帽都染成了黑色,以此来表示 。

而1949 年 4 月 28 日,人民 顺利完成百万雄师过大江后,邓华将军在成千上万的指挥员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兵团司令员,指挥数十万部队组成的十五兵团。那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大地,邓华将军是如何英勇抗敌的?

01 四平鏖战,锋芒尽展

第四野战军在经过解放东北标志性作战——四平四战时,邓华将军率领十五兵团参加了这四次攻防作战,这也恰好见证了在东北大地上我军与 军此消彼长的过程。当时的四平市是东北军事战略要冲,位于东北平原中部,辽吉两省交界处,是沈哈、平齐铁路的交点。

邓华将军此时在四平作战第一战中,初露锋芒,纵队旗开得胜。然而除了第一战,后面几战都打得异常艰难。

▲沈阳四平街景老照片

1946 年 3 月中旬,敌军乘机袭占四平。随即,作为辽吉军区司令员的邓华准确判断敌情,立即派出一个团和两个营的部队配合,与兄弟部队通宵奋战。 四平被战士们攻克,成功全歼守敌,战果硕硕,共缴获了千余支步枪、四五十挺机枪。

蒋介石对此次被阻击十分不甘心,战败后还紧急调遣部队从多个 方向轮番围攻四平。于是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亲自指挥四平保卫战,调集14个师旅的重兵,采取“以部分兵力守城,主力集结待机”的战略,将部队分为两支分队,邓华将军派保一旅坚守四平市区,他则率部在四平市外围布防, 阻击北犯之敌。

邓华将军对邓东哲同志和马仁兴同志两位部将说:“毛泽东主席在重庆谈判,我们要狠狠打击敌人。战争打好了,毛泽东主席在重庆更安全,同蒋介石谈判更有利……坚守四平,是个战役任务,也有战略意义。要大量杀伤敌人,制止敌人前进。坚持越长,对开展北满根据地越有利。”

之后,在长达 1 个月时间里, 组织大部队连续进攻,多架战机日夜不停的轰炸四平,战力总计约十个师,邓华将军率领的参战部队进行了异常顽强的抵抗。在邓华将军一次又一次地奋力反击,敌人未能得逞,始终未能攻下四平,随后则把矛头转向长春。

然而等邓华将军率领部下主动撤出四平时,孙立人与陈明仁乘机侵入这座空城。随即“二战四平”,自身虽然损伤很重,但也大挫蒋介石王牌军的锐气,大大推迟了蒋介石军北犯的进度,为创建巩固东北根据地赢得十分宝贵的时间。

▲邓华(右一)

1947 年 6 月,开始打响“三战四平”战役。此时东北民主联军经历了三下江南四次保卫临江的战役,四平成为了孤立据点,于是准备夺取四平, 这使得这场战斗成为东北战略反攻的重要一役。

林彪估计四平守敌薄弱,因此只增加了少量兵力。“三战四平”,邓华将军率部激战了 13 个昼夜,一师师长马仁兴同志想让邓华将军离开指挥所,但是邓华将军坚守一线,不顾危险下达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大红楼!”经过一夜激烈的战斗,马仁兴同志组成的攻楼突击队成功炸毁了大红楼,并在地下室活捉了七十一军军长的弟弟。

经激烈争夺,民主联军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除了三道岭子和几个制高点外,四平已被基本控制在我军手中。然而,由于攻击四平战线时间过长,敌人大批援兵向沈阳接近,我军攻城力量太过薄弱,使得蒋介石军部队势力慢慢增长。这一战,民主联军以失败告终,伤亡惨重。

据时任七纵政委的吴富善同志回忆:“四平之敌陷入恐慌状态,仓促的收缩兵力,集中于四平企图达到固守的效果。四平之敌的外围机动防御被粉碎。”当时纵队的几个 都认为他们纵队已经具备了攻打四平的战略条件,并且向东总述说了各方面的优势,建议攻打四平。

后来,东北野战军老战士每次谈起三战四平的时候,都会不无遗憾地说:“如果林彪同志能听取邓华同志的建议,‘三战四平’战役就不会那么残酷了!”战后的总结大会上,林彪同志也做了深刻检讨:“这个地方没有打下来, 不用你们负责,完全是我的责任。”他独自一人担起了三战四平的责任。

▲四平保卫战

1948 年 3 月,邓华将军再次率部“四打四平”。 当时为了尽力挽救败局,无奈采取“分区防御”,此时 军队接连受创,损失可谓异常惨重, 士兵士气低落。邓华将军抓住这一良好时机,指示部队:“先打三道岭子等敌制高点,再配合兄弟部队进攻四平街。夺取三道岭子之后,护送陈明信同志回四平街内,进行政治攻势,达到支援和瓦解的目的。”

12 日 8 时开始,我军开始了五个方向的全面突击。在邓华将军出色的指挥下,东北野战军部队仅仅用时 23 个小时,从五个方向实施突击,全歼守敌一万九千余人,成功拿下四平,交还给了人民。

原邓华纵队第一师政委李化民同志回忆:“1948 年,我们纵队参与了最后一次的四平攻坚战。这次战役集中了很多优秀的兵力和兵器,三个纵队主攻,四个纵队靠援助,整个战役从总的进攻开始,到战役的结束,只用了二十多个小时,就全歼灭了四平守敌。”

02 灵活用兵,四野成名

1947 年 8 月,邓华将军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的司令员,陶铸同志担任政治委员。9 月 14 日,东北民主联军发起了秋季攻势。

9 月底,七纵接到新的作战任务——林彪同志和刘亚楼同志25日17时发电报,让七纵立即准备出发,歼灭彰武、阜新、义县等地区的敌人之后,扩大地区,调动新六军往南出发,以帮助他们歼灭五十三军及占领四平、沈阳间地区,同时配合热河作战,越快越好。法库的敌人并不多,开始不用打,以免耽误时间。

26 日东总发出秋季攻势命令。林彪同志和刘亚楼同志发电说:“新六军两个主力师已经在 25 日赶往锦州,我方军队决定利用目前有利时机,立即发动攻势。”

▲东北1947年秋季攻势

我军以轻装奔袭的手段出击,分兵进攻,一面准备攻城,一面准备打援。怕周围敌人收缩阵地,故我军加快行动步伐。

东总随后给七纵的电报命令:“七纵应于 28 日白天出发,向新民和黑山的路线前进,担任翻烧新民和黑山间的铁路,阻止新六军往北返回,一定力求10 月 1 日赶到,立即大胆实行翻路。”

林彪同志和刘亚楼同志十时电:“骑兵、地方部队应注意配合七纵行动, 具体配属让七纵规定。七纵第一步的任务应以破路为主,打仗为辅;第二步以打中小规模的仗为上,翻烧(铁路)为辅。”

当时情势一度危急,接到任务后,邓华与林彪、刘亚楼同志积极通过电报沟通作战方针。积极思考,善于作战的邓华将军不断思考新作战方针。据邓东哲同志回忆:“邓华同志对我们说,为了配合主力队伍能够在松花江以南的方向歼灭更多的敌人,我们七纵队要在辽西地区尽量牵制敌人,牵制得越多越好。我们虽然是这个战役的次要方向,但在思想准备和作战行动上面,要变次要的方向为主要的方向,即一切为了多歼敌军,积极主动作战,使敌捉摸不定。”

随后,邓华将军接到了新任务,并对部队前进地域敌情做分析。邓华将军召开会议,研究方案时,出现了“打”和“不打”两种意见。邓华将军综合了大家意见,提出分头行动作战方针,一部分兵力执行破路任务,另一纵队主力歼灭法库、彰武之敌。经过缜密部署,在“顺手牵羊”作战任务中,二十一师经过一昼夜的强行军,走了 180 华里,于10月1日,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全歼守敌暂编第一七七师。

这一战,邓华将军灵活机动地指挥作战,得到了东北民主联军总部肯定。基于此前邓华将军的出色表现,东总改变了最初给七纵的指示,由邓华将军率部继续寻机歼敌。

▲邓华(右一)

翻开四野同志的《阵中日记》,可以看到:

5 日(东总)18 时电:“七纵队全部应在黑山新立屯的线路上,寻歼小敌并破路,必要时,可一用一个师在黑山以南的方向破路和籍制敌人,以两个师歼新立屯之敌。”

10 日(东总)10 :30 电:“黑山到新民段彻底毁掉之外,希望继续以主力攻势围歼北镇之敌,准备歼沟帮子之敌。”

(东总)18 :40 电:“七纵目前应该用全力或主力消灭分散之敌,目标可以自选。以小部破路,让敌火车不通。目前你们以打仗为主,准备半月之后再全力进行破路”。

战争可谓十分激烈。法库战斗结束之后,鉴于 军队还没有反应过来,邓华又指挥部队分别围歼了彰武、新立屯的敌人,敌军猝不及防全部被歼。接着奔赴北宁路,完成了破坏新民至大虎山这一段铁路的任务。

在之后的半个多月时间里,邓华将军指挥整个纵队,不仅按时完成了上级任务,还额外歼灭了大量敌军,让敌军开始有些害怕。他的积极作战牵制了大批敌军,达到了他预想的变次要方向为主要方向的作战目的,为东野主力在松花江以南战役的胜利,起到了有力配合作用。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两次发出嘉奖令,一是表扬了第七纵队歼敌成果,二是肯定了邓华将军指挥才能。

03 一往无前,再得锦州

1948 年 9 月,辽沈战役拉开序幕。邓华将军接到了攻打锦州的任务。在攻打锦州的作战方针上,邓华将军与林彪意见不同,林彪只准备用 4 个纵队围攻锦州,其他纵队增援。

然而邓华将军远观全局,思考攻打策略,吸取“四战四平”教训,认为攻打并且夺取锦州才是辽沈决战第一阶段的重点,应该以东北野战军的二分之一兵力,即集中 6 个纵队兵力,才能形成优势兵力,迅速打下锦州。此次拿下锦州实属关键之举,能不能实现辽沈战役“关门打狗”战略意图,就看此战是否胜利了。

经过慎重思考,邓华将军决定向林彪建议将攻打锦州的兵力增加为两个纵队。林彪同志虽然没有直接复电给邓华,但为邓华将军增加了两个纵队用于攻打锦州,外加炮兵纵队和坦克营,积极配合邓华将军的指挥。10 月 14 日,锦州攻坚战打响。邓华将军负责统一指挥兵力由南向北进攻锦州。

▲辽沈战役纪念馆

在攻占罕王殿山后,邓华将军来到位于女儿河的临时指挥所。李化民同志急切地对他说:“司令员同志,这个地方是在敌人轻重机枪的有效射程范围之内的,前天,毛团长就是在这里受伤的,你到这里来,如果出事谁能负得起责任? 请你赶快回去吧!我们研究好部署后立即向你汇报,请你放心。”

邓华将军笑着问他们,他们难道也不害怕危险吗?李化民同志知道说服不了他,只好抓紧时间汇报情况,提出作战计划,提出可以先主动出击将女儿河和凌河之间的敌人彻底消灭,再选择攻城。

邓华将军继而指导他们——在把敌人消灭了之后,摸清小河从哪里徒涉比较好,也可以在两河之间开阔地,把一切构筑工事建好,指挥所要选择一个比较隐蔽的位置,做好工事,盖上顶,时刻准备着。

随即邓华将军深入前线,指挥有方,与兄弟部队一起,经过 31 个小时激战,全歼锦州城内敌军首领以下 10 万余人。

攻占锦州之后,10 月 20 日至 28 日,邓华将军率部参加围歼 第九兵团之战,事后又攻克沈阳、营口,直至解放东北全境。

回想锦州战役的时候, 邓华的一个老部下高体乾事同志由衷地说道:“邓华同志当时就只是一个战役方面的普通指挥员,按照一般的想法,坚决执行上级所下达的命令,完成自己所负责的战役方向的任务也就行了。可是邓华同志一直想着全局,他不害怕林彪对他经常提建议有反感,为夺取会战的胜利,提出自己深思熟虑的建议,这在战争的年代里,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04 平津一役,再建奇功

辽沈战役结束后,邓华和吴富善率七纵,随东野大军挥师进入山海关。邓华将军再接任务,与华北野战军共同进行平津战役。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央军委原计划是先攻塘沽、后打天津,力争先歼灭塘沽之敌控制海口。

“只要全力攻克塘沽、新保安两点成功,就全局皆活了”,“作战地区也是有顺序的, 按照第一塘芦区,第二新保安, 第三唐山区,第四天津、张家口两区,最后北平区一一攻破”。邓华获得了东野首长的高度信任,受命统一指挥各师作战,攻击塘沽、大沽之敌。

▲平津战役形势图

接到任务后,邓华将军对作战地形、敌情逐一分析。经过一轮试探性进攻, 伤亡过半,邓华将军当机立断命令停止攻击。他反复思考战略战术,指挥经验丰富、战略思想前卫的邓华将军想出对策:“不打塘沽,而去夺取天津,这样可以封锁平津之敌,不让其向海上逃跑,达到中央军委和毛主席规定的战略目标。 把天津拿下,能让北平之敌孤立无援,还能让塘沽之敌失去依凭,一举两得, 这场战役就好打了。”

第二天,邓华集中了三个纵队的首长再次开了一个长会,说了自己的想法。经过热烈的讨论之后,大家都一致赞同邓华的意见。邓华将军随后更是将自己的担忧和想法向首长进行了汇报,他指出:“攻打塘沽没有攻打天津对我们有利, 只要拿下了天津,也就相当于封锁了平津敌人的海上逃路。塘沽的东边是渤海, 南边是海河,我们无法进行迂回,达成四面包围的效果,炮火也很难封锁住海 口,敌人背海顽抗,很难切断敌人的后路,全部歼灭敌人。”

“但除渤海和海河之外,周围的河沟也很多,宽虽然仅 3 公尺左右,但水深及胸,海潮来时更深。 除铁路与铁路东边一条小路有桥外,其余地方都不容易通过,而敌人就可凭借着河沟坐守着。同时,西南面和北面到海边,都是草地和盐田,广阔平坦,草地潮湿而且满是泥泞,挖沟还有水,盐田冬不结冰,不便徒涉,部队难以展开攻击。”

作为上级命令,其实邓华将军只需要执行命令就好,但是这也关系到了战略全局问题,邓华将军果断敢言,勇于提出不同意见,责任心和使命感都极强。在他的想法经得东总同意后,林彪也派人到塘沽勘察地形,赞同了邓华的意见。随后,四野首长、中央军委和毛主席,接受了邓华的建议,放弃攻击塘沽、大沽的计划,转而集中兵力夺取天津。

天津战役打响后,邓华将军指挥七纵、八纵两个纵队,并且配给特种兵部队地炮六十七门、高炮八门、坦克十辆和工兵两个营,从天津东之民权门、民族门一线由东向西攻击。这是七纵作战以来配属火器最多的一次。

▲邓华在指挥部

外围战斗中, 邓华将军亲自带领指挥员们看地形,指导部队和各组织做好协同工作,打一场漂亮的胜仗,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据邓多哲同志回忆:“扫清外围,准备攻城之前,邓华同志又来到我们师的指挥所,带领我们到了一个水塔上,观察地形,选择进攻的路线和突破口。”

东野于15日电,命令十二纵队向塘沽方向进逼,寻找机会攻占塘沽,希望能够打通北宁路。随即于16日向塘沽守军发起攻击。当日晚,塘沽守军开始乘船向海上逃窜。17 日,塘沽获得解放。

解放战争中,邓华将军作为一名战役指挥员,胸怀战略全局,从关外战至关内,始终如一,这是他进不求取功名、退不避罪的名将风范表现,让人大为感动。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由邓华将军带领的部队迅速扩大,战功赫赫,成为东野主力部队。人们习惯地称辽吉纵队、七纵、四十四军为“邓华纵队”。邓华将军所带领的军队是四野名列前茅的十大主力之一,常常担任独当一面的重任, 一名果断敢言、积极作战的战役级指挥员就是在这种战绩磨炼中诞生的。彭德怀元帅还曾评价他:“知识丰富,很有头脑,考虑问题有眼光,也比较周到。 邓华作战勇敢,细心,出了好主意,是个好帮手。”

结语

回顾邓华将军这一生,他少年时起便拥有壮志投身革命,一生岁月更是南征北战,杀敌无数,可谓百战无不克,他的辉煌战绩令敌人闻风丧胆。无论是解放战争,还是抗美援朝战争,邓华将军都耗尽自己心力, 为战争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除了辉煌战绩让人侧目外,他的为人更是值得我们学习。他一生胸怀坦荡, 从不争功,为人谦让,在生活上却是自奉甚俭,始终过着廉洁清淡的生活,可以说邓华将军一身好品质,完全是那个战争时代打磨下来的可贵财富。

如今,邓华将军这种高贵品格和这些事迹在时光中依然熠熠生辉,愿我辈能再度领略他的风姿,致敬先烈,以此为楷模,不断律己前行。

返回目录

抗美援朝的副总指挥是谁?生平事迹有什么

邓华,上将军衔。

著名的中国人民 高级将领。1910年4月28日生于湖南郴州。毕业于华南政法学院。早年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随后朱德、陈毅到井冈山。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纵队政治部组织科 、军事 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参加过各种反E中央苏区的围剿和长征。到陕北后,任红1军团第二师政治指导员、红1、红2师政委。他率军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寨等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115师685团政治部主任,参加平关战役。后任第115师独立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1师政治委员、平西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与 平西抗日根据地建设。1938年5月任八路军第4纵队政治委员,率司令员宋世伦到冀东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1940年起任晋察冀军区五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四区司令员,参加百团大战。1944年至延安,任陕甘宁金穗联防军第二旅政治委员,后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东北保安部副司令员兼沈阳保卫部司令员、辽西军区司令员。他率军参加修水河子战役和四平保卫战。1947年起任东北民主联军辽集纵队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司令员、第4野战军第44司令员、第4野战军第15军团司令员、广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他率部参加了辽沈、平津、湖南、江西、广东等战役,组织指挥了海南岛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第一副政治委员,协助彭德怀指挥第一至第五次战役。1952年起任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3年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所有的革命战争中,邓华南在北方战争中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