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相信很多人对陈氏太极拳缠丝劲的运用和太极拳缠丝劲的好处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陈氏太极拳缠丝劲的运用和太极拳缠丝劲的好处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陈氏太极拳缠丝劲的运用

缠丝劲的运动方式是陈氏太极拳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陈氏太极拳的精华所在,故在练习时比较强调与重视。下面由我给您介绍:。欢迎阅读!

通过缠丝劲的内缠外绕,体内气息与肢体起到了相应的变化,最主要的是身体内部气机潜转与运聚能力增强,促进肢体生长出一种灵活而又沉稳、粘黏性极强的掤劲来,其劲不但韧性极佳而且弹性极强,尤其是运用于推手较技中时,可权衡对方来劲之大小与长短,准确把握对方劲力之方向、角度,任凭对方变化多端,皆能随其所动,乘机而缠,乘势而缠,使对方双脚如踩在球上而站立不稳。另外,缠丝劲在运用中能使自身由背转顺,我守我弱,触处成园,容易找到对方的边沿身体的薄弱环节与背势,在无意中形成不拿而自拿和反拿敌方之效果。

陈氏太极拳在推手较技中讲究:“上肢虚拢,下盘稳固,中间灵活。”为此,借对方来劲,虚拢诈诱,引入阵内,运用缠法,缠其梢节,制其中节,摧其根节。换句话来说,把握方旧劲已去新劲未生之机,随招就势制对方肩部,令其出劲从手返回肩部,再从肩部顺其背串下,把腰劲串死,并令其腰劲经后前腿中至脚跟,使对方重心腿加重不得转换,胸腰不得运化,内劲受阻发滞.前后腿空虚,令对方欲退不可,欲进不能,只得俯首听命。在太极拳推手较技中,称此劲为“拿劲”,属于慢劲之范畴,不是功夫深厚者很难作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在制住对方根节的同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施用弹抖之劲,击得对方头晕目眩、阴阳倒转、精神失调和前阴劲升、后阳劲降的速度加快陈氏太极拳要求前降后升,令对手莫名其妙,拔根腾空跃出。

拳论云: “气洪浓,势峥嵘,团团聚聚在中宫;隐而不发节节灵,忽然身依气,气依形,霹雳雷交加心火动,上下左右辨体形。”对此言,学者必须细心揣摩,体会时机,使缠丝劲诸法随心意而动,利用自身优势,意在人先,后发先至,乘势而缠,随动而缠,即引即缠,即进即缠,身挨何处则何处缠合劲,用惊颤弹抖螺旋劲,惊空对方心意,令其心悸。

综上所述,即为陈氏太极拳缠丝劲奥妙所在,前人所论:“不明缠丝劲即不明拳。”诚如所吉。

返回目录

太极拳缠丝劲的好处

太极拳 缠丝劲是太极拳的精华,是太极拳区别于 其它 拳种的重要标志之一。太极拳,缠法也,缠法如螺丝形运于肌肤之上,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缠丝劲的好处。欢迎阅读!

太极拳缠丝劲的好处

有一种人体运动方式,如:屈伸、蹲起、腾落、俯仰,好象是翘翘板在一上一下的,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被广泛应用的,还有另外一种人体运动方式,比如:我们双手一正一反、朝不同的方向去用力拧干湿毛巾,以及螺丝钉被拧进木板,冲击钻通过旋转打穿墙壁,子弹经过来复线螺旋而出等等,这些就是螺旋原理。人们通过日复一日的实践和 总结 终于发现:杠杆力和螺旋力的组合,可以产生更大的功效,并具有超强度的穿透力和破坏力。

当杠杆力和螺旋力的组合,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时;华夏先祖发明创造的太极图,也就是为了便于说明、诸多类似的各种现象。图中阴阳并存,就好比是杠杆,阴阳鱼则更像是在螺旋的意思。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传统陈家沟太极拳”,就是通过拳术的方式,在巧妙地表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太极 ;其中的精华——缠丝劲,是完全依据太极图的原理在运行,所以是最科学的人体运动方式。也正是因为如此,国外友人早已美誉此项运动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五大发明。

要想真正认识缠丝劲,首先,就得了解人体的经络。经络是中医的说法,西医是没有这个概念的,因为,解剖后的人体是找不到经络的。难道人体真的就没有经络吗?是不是中医界在故弄玄虚呢?其实不然,人体确确实实是有经络的。这个所谓的经络,就是血管、筋脉、韧带、肌肉、骨骼、关节等等之间的空隙;而穴位,就是血管、筋脉、韧带、肌肉、骨骼、关节等,集中或者不完全集中的交汇地方;因此,才有 、大穴、死穴等要害之分。

要想真正认识缠丝劲,其次,还要了解人体的气血。人体的内气,是有先天与后天之分的,二者合称为“中气”。先天之气秉受于父母,是人的根本元气;后天之气,是指大自然之气和水谷生化之气。“中气”居人体的丹田部位,又称为“丹田气”。中医指出:气催血行。所以,人体每天二十四个小时的每分每秒,血液都在身体内周流;如果气血流动滞缓,疾病就会丛生。因此,中医上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缠丝劲在人体内,是随着经络、血管、筋脉等等的曲线去运行的。大家可以自己在手臂上,去查寻一下自身的血管、筋脉,你会发现它们是忽隐忽现的、一下子就不见了踪影。这正好说明,人体的血管、筋脉都是随着筋骨在走曲线;那么,血液在人体中走的也就是曲线。所以,经常练习缠丝劲是可以疏通经络,引导血液周流的;并能使气血永不滞缓,人也就不会生病,身体强健,精力还自然充沛。

缠丝劲的肢体外形表现是:拇指向内旋转为逆缠,反之为顺缠;脚尖外摆是顺缠,反之为逆缠。练习时,周身要在松活柔顺而又灵敏协调的状态下,在一动无有不动之中,以“丹田”为核心,用“中气”去催动躯干和四肢进行螺旋缠绕,从丹田缠至指梢皮毛,再从指梢皮毛缠绕回归丹田。其中旋脊转腰、旋腕转臂、旋踝转膝,必须节节贯穿、一动即缠、互为传递,并相合相随、循环往复;如此,才能练成运动走螺旋的“缠丝劲”。由此可见, 体育运动 中单纯的直线、杠杆或者螺旋就是不完整的“劲”了。

文要懂字,武要懂劲。缠丝劲只有通过科学地训练,才会在人体内产生的。 武术 界还有个说法:千招易得,一劲难求。这个劲,也是指“传统陈家沟太极拳”中,那包含了杠杆原理和螺旋原理的缠丝劲。《陈氏太极拳图说》曰:“太极拳,缠丝法也”。陈鑫还提到了进缠、退缠、左右缠、上下缠、里外缠、大小缠等等百般缠法,其实,就是在强调顺、逆缠丝而已;因为,太极拳的每招每式,也就是顺缠和逆缠、在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组合。因此,当代著名青年武术家——张东武老师,常常提醒海内外的广大学员和 :不明白缠丝劲就练不好太极拳。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