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我们帮你搜集整理的有关谁能告诉我李密的简介写陈情表的那个李和隋唐李密简介的解答
本文目录一览
谁能告诉我李密的简介,写陈情表的那个李密?
简介李密(224—287)李密,字令伯,一名虔,西晋文学家,今四川彭山县东人.
祖母死,密出仕晋朝,历任太子洗马,尚书郎,河内温县令,汉中太守等职.因怀怨赋诗,得罪权贵,遂免官.后老死于家中.
蜀亡后,晋武帝多次征召,他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上《陈情表》辞不赴召.
曾仕蜀汉,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极有才辩.
父早死,母何氏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
1.公元263年,蜀汉灭亡,265年,西晋成立.晋武帝为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减少灭吴阻力,因此对蜀汉旧臣采取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李密当属被征召之列.
晋武帝几次征召李密的原因
2.李密以孝闻名天下,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理天下的策略,推重孝道,因此李密屡被征召.
李密上表的原因:
1.要供养祖母
2.李密是蜀汉旧臣,对故国念念不忘
3.司马氏以篡权方式夺取得天下,内部矛 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
朝不能不有所顾虑,暂存观望之心.
隋唐李密简介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 小字法主,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市)。隋末唐初的群雄之一。
出身辽东李氏,来自四世三公,文武双全,志向远大。隋末群雄起义时,成为瓦岗军首领之一,自称魏公,率领瓦岗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瓦岗军原领袖翟让准备让位,遭到哥哥从中阻拦。李密废杀瓦岗寨主翟让,引发内部不稳,屡为隋军所败,接受越王杨侗招抚,率军拼杀宇 及,损失惨重。终为王世充击败,率部投降李唐,封邢国公。
扩展资料:
出身贵族
李密的曾祖为西魏八柱国之一、司徒李弼,赐姓徒何氏,北周太师、魏国公。祖父李曜,为北周太保、邢国公。父亲李宽,隋朝上柱国,封蒲山郡公。
李密擅长谋划,文武双全,志向远大,常常以救世济民为己任。开皇中,袭爵蒲山公。于是散发家产,救济亲朋好友,收养门客,礼遇贤才,从不吝惜资财。后又折兵读书,尤其喜好兵书,常能背诵。从师国子助教包恺,听他讲授《史记》、《汉书》,精神振奋,忘了疲倦。包恺的其他 ,都在他之下。
有一次隋炀帝在仪卫中看见他,回宫后问宇文述说:“刚才在左边警卫队里的黑脸小孩是个什么人?”宇文述回答说:“他是已故蒲山公李宽的儿子,叫李密。”隋炀帝说:“这个小孩顾盼的神态很不寻常,别让他在宫里担任宿卫。”后来,宇文述对李密说:“贤弟天资这么好,应该凭才学获得官职,宫廷警卫是个琐碎差事,不是培养贤才的地方。”
李密非常高兴,于是借病辞职,专心致志读书,人们很少看到他。他曾经准备去拜访包恺,骑着一头黄牛,牛背上盖着一块蒲草坐垫,还把一套《汉书》挂在牛角上,一只手捏着牛绳,一只手翻书阅读。
历史评价
杨广:“个小儿视瞻异常,勿令宿卫。”
宇文述:“君世素贵,当以才学显,何事三卫间哉!”
杨素:“吾观李密识度,汝等不及。”
徐文远:“魏公,君子也,能容贤士。”
王世充:“李密天资明决,为龙为蛇,不可测也。”
墓址发现
李密墓于1974年河南省浚县出土,当时卫河清淤,在浚县城关乡罗庄附近卫河河床内被挖出。墓志铭长80厘米,宽60厘米,墓盖书《唐上柱国邢国公李君之墓志铭》,字体结构疏朗,朴实道健。行文39行,满38行,行31字,共1202字。字为正书,书写秀健端雅,字距排列适宜,文体为四六骈文。与《全唐文》魏徵所撰的《李密墓志铭》,相差不大。
家族成员
曾祖:李弼
祖父:李曜
父亲:李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密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