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对于日本为何禁用微波炉|微波炉原理,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日本为何禁用微波炉|微波炉原理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 1、微波炉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 2、微波炉是怎样发热的?
本文目录一览
1、微波炉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微波炉的的工作原理是: 1.微波的特性 微波是一种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它的波长很短,具有可见光的性质,沿直线传播。微波在遇到金属材料时能反射,遇到玻璃、塑料、陶瓷等绝缘材料可以穿透,在遇到含有水分的蛋白质、脂肪等介质可被吸收,并将微波的电磁能量变为热能。由于微波的频率较高,它的传输需要用高导电率的波导管来传输。 微波的频段虽然很宽,但是真正用于微波加热的频段却很窄,主要原因是避免所以使用较多的频率,防止对微波通讯造成干扰。国际上,家用微波炉有915MHz和2450MHz两个频率,2450MHz用于家庭烹调炊具,915MHz用于干燥、消毒。
2微波加热原理 被加热的介质一般可分为 性分子电介质和有极性分子电介质。有极性分子在没有外加电场时不显示极性。如果将这种介质放在外加电场中,每个极性分子会沿着电场力的方向形成有序排列,并在电介质表面会感应出相反的电荷,这一过程称为极化。外加电场越强,极化作用也越强。当外加电场改变方向时,极性分子也随之以相反的方向形成有序排列。
若外加的是交变电场和磁场,极性分子将被反复交变磁化,交变电场的频率越高,极性分子反复转向的极化也就越快。此时,分子热 的动能增大,也就是热量增加,食物的温度也随之升高,便完成了电磁能向热能的转换。家用微波炉的频率是2450MHz,电场方向每秒钟变化24.5亿次,其生成的热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微波炉是用微波来烹调食物的,由磁控管产生2450MHz的超短电磁波,通过微小元件发射到炉内各处,经发射、传导、被食物吸收,引起食物内的极性分子( 、脂肪、蛋白质、糖等)以每秒24.5亿次的极高速振动.由于振动所引起的摩擦使食物内部产生高热,将食物烹熟。
3微波炉的工作过程 电控系统将220V交流电压通过高压变压器和高压整流器,转换成4000V左右的直流电压,送到微波发生器产生微波,微波能通过波导管传入炉热腔里.由于炉热腔是金属制成的,微波不能穿过.只能在炉腔里反射,并反复穿透食物,加热食物.从而完成加热过程。
2、微波炉是怎样发热的?
微波炉的魔法在于微波(microwaves)。微波就是频率介于300~30000MHz(波长介于1~100cm)的电磁波。微波炉利用微波的能量把食物加热,由微波的能量转变为食物的内能。
在水分子(H2O)中,H2的一端带正电,而O的一端带负电。微波通过食物时,微波的电场就对水分子产生作用力,令水分子的正负两端急剧地扭转振动。如图所示。这振动就引致摩擦生热,迅速把食物煮熟。微波炉所使用的微波频率为2450MHz,这是使水分子振动的最有效频率,所以加热效果甚佳。
微波炉发热原理—微波炉的磁控管
微波炉的磁控管将电能转化为微波能,当磁控管以
2450MHZ 的频率发射出微波能时,置于微波炉炉腔内的水分子以每秒钟 24.5
亿千次的变化频率进行振荡运行,产生高频电磁场的核心元件是磁控管。食物分子在高频磁场中发生震动,分子间相互碰撞、磨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让食物被加热。微波炉正是利用这一加热原理来进行食物的烹饪。
微波炉发热原理—电磁波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这种电磁波的能量不仅比通常的无线电波大得多,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微波,能穿透食物达 5cm 深,并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也随之 ,剧烈的 产生了大量的热能,于是食物就被 " 煮 " 熟了。这就是微波炉加热的原理。
微波炉发热原理—微波炉加热
在微波炉加热的过程中,微波一碰到金属就会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它;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但不会消耗能量;而含有水分的食物,微波不但不能透过,其能量反而会被吸收,还有就是用普通炉灶煮食物时,热量总是从食物外部逐渐进入食物内部的。而用微波炉烹饪,热量则是直接深入食物内部,所以烹饪速度比其它炉灶快4至10倍,热效率高达80%以上。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