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您是否对桥梁建筑·光山永济桥和天安门广场的建筑结构感到陌生?别担心,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桥梁建筑·光山永济桥和天安门广场的建筑结构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桥梁建筑·光山永济桥
桥梁建筑·光山永济桥
永济桥又名万金桥,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济桥呈南北向横跨于泼陂河上,桥南北两侧均为泼陂河古镇街道。该桥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由境内绅士及好施者捐资修建。由于河面宽广、河沙淤漫,桥墩基础修建非常困难,天启二年(1622)春御史毕佐周告老还乡,亲自主持修桥事宜并带头捐资,于天启七年告成,并在桥岸竖牌坊名为“永济桥”。当时桥上游右岸为龙王庙,左为观音庙,桥南端有明代禅堂。清康熙七年(1668)洪水暴涨,桥局部被冲毁。康熙九年知县朱鼎振命典史赵德整修。雍正五年(1727)山洪暴发,桥又被冲毁。僧人如福于乾隆十六年(1751)再次修成此桥,因捐款数目多,人们又称此桥为“万金桥”。1938年7月,103师工兵营为抵御日寇将此桥炸毁两孔。后泼陂河商人苏传荣带头捐款捐料,群众出工献料,将炸毁桥孔补为平面。1955年,省交通厅拨款将此桥被毁两孔恢复了原貌。
永济桥南北全长101m,东西宽10m,桥底海墁石至桥面高10m。拱券略作尖拱形,采用纵联分节并列券法砌筑,通体用花岗岩建造。木桩上铺砌海墁石、桥墩和分水金刚墙,桥墩之上起券。桥面两侧有栏杆,桥两端上下游均砌有雁翅,桥东南侧雁翅墙外有一石径和石门(水东门,水西门现已不存),沿径可至河中。
永济桥居中主孔净跨12m,矢高5.3m。主拱券之上有护拱石两道,叠涩伸出,上部与撞券石相齐,顶部直接承接桥面石。主拱两侧次孔净跨度和高度由中间孔向两边递减。桥面原为条石铺就,后改作柏油。桥面两侧建有栏杆,两边为人行道,中间为车道。永济桥两侧原有华表、地伏、栏板、望柱、抱鼓石等,并有精美的石雕狮子和各种图案装饰。雁翅墙上建有高1.5m的城墙垛口。下雁翅以海墁石为基础,其上安放花岗岩条石,高度与桥墩同。并向河流方向作出千分之五的坡度收分,以利排水。
水东门(文宣提供)
桥面(文宣提供)
全景(文宣提供)
雁翅墙(文宣提供)
天安门广场的建筑结构
天安门广场的建筑机构
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传统的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明清时,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高为33.87米;1970年翻建后高达34.7米。
城楼
(1)天安门城楼为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顶建筑,即由四个倾斜的顶面、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垂脊下端折向的一条)和两侧倾斜层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组成,形成两坡和四坡屋顶的混合形式。故有"八檐九脊"之称。城楼为木结构建筑,大殿飞檐下是排列有序的斗拱和梁枋。斗拱为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中独有,是斗形木弓形横木组成的具有翘、昂、拱特点的木制构件。梁枋又分额枋、檐枋,斗拱下面是额枋,上面彩画和金龙图案,柱子之间的构件叫檐枋,会有金龙和玺图案。
(2)城楼的主体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的巍峨城楼,东西面阔九楹,南北进深五间,取"九五"之数,象征皇帝的尊严。正面有36扇菱花格式的门窗。城楼内所用木材大部分是楠木,大殿内有60根直径为92厘米的红漆木柱,承受着屋顶建筑大部分重力。排列整齐,柱顶上有藻井与梁枋,绘着金龙吉祥彩画和团龙图案。正面的36扇门窗为中国传统的菱花格式,屋顶上的天花藻井画的是团龙图案,在殿厅堂纵横交错的梁枋上绘的是金龙和玺彩绘;17盏古雅的大型宫灯,最大的那盏称为主灯,有8个面,全高6米,直径2.8米,重约450公斤;其余16盏为6个面的辅灯,每个高6米,直径2.2米,重约350公斤。每盏灯上的角各有一盏伞形小灯。地面铺的全是金砖,面积约2000平方米。屋顶的正脊与垂脊上装饰着螭吻、仙人、走兽。
(3)下层是高13米的朱红色城台,四周环绕琉璃瓦封顶的矮墙,下部是1.59米高的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座台基,座上为高10多米的红色墩台,以每块重达43千克的大砖砌成。城楼基座周围有汉白玉栏杆、栏板,雕刻着莲花宝瓶图案。
城台
城台的总面积达4800平方米,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长达百级供上下城楼用的梯道,俗称马道。还有5个拱形门洞,中间的门洞最大,高8.82米,宽5.25米,唯有皇帝可以进出。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巨大的毛泽东画像,两边分别两幅大型标语。
天安门概述
天安门,坐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博物馆隔长安街相望,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总高34.7米。天安门城楼长66米、宽37米。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泽东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
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月十日,故宫博物院成立,天安门开始对民众开放。1949年10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由此被设计入国徽,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城门特征
天安门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泽东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悬挂的毛泽东画像造型典雅,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文物遗存
(1)金丝楠木盒
天安门城楼除底座是砖混结构外,整个城楼为木结构。60年代重建队伍在天安门最高的脊瓦处数脊瓦数时,意外的发现中间黄色的琉璃脊瓦中藏着一块金丝楠木盒,改琉璃瓦厚60厘米、宽80厘米,工人们杂碎后露出一个30厘米见方的木盒,上面清晰地显露出一对精美的二龙戏珠雕刻图案。工人们用撬棍戳破后,木盒酥了。木盒内藏有块拇指大的红宝石、朱砂。此外还有五彩粮:黄豆、高粱、黑豆、谷子和玉米等物品,有的物品已分辨不清,金丝楠木盒里的所有东西后来全部上交国库。
(2)炮弹
天安门城楼炮弹在拆除西山墙时,一名工人取出一发直径9.5厘米、高约45厘米的完整炮弹,指挥部立即指示公安部门连同周围的土全部取走研究。后来在拆除中又先后起出6发规格相同的炮弹,这7发炮弹始终是个谜。
地位价值
天安全景门在明、清两朝是皇帝颁发诏令之地。称为"金凤颁诏",遇有新皇帝登基、大婚等重大庆典活动和皇帝父母进宫,都要启用天安门。只有每年祭天、祭地、祭五谷时,才由此门出入。此外,皇帝大婚、将领出征时祭旗、御驾亲征时祭路、刑部秋审等重大仪式也都在此举行。同时,还是"金殿传胪"的场所。
天安门城楼外观稳健持重,又不失美丽的曲线,实在是古代建筑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其结构布局巧妙、建筑工艺精湛,凝聚了中国上千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创造,集中体现了他们高超的建筑水平和艺术表现力。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史上辉煌的杰作,也是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象征。
1949年以后,天安门已经成为现代中国的象征,并被设计入国徽。天安门以其500多年厚重的历史内涵,高度浓缩的中华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同时它还是新中国的象征和无与伦比的政治瞩目和神往,成为了世界和中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
交通信息
①乘北京地铁1号线,1、5、10、20、52路公共汽车天安门东下车。
②乘北京地铁2号线,9、17、22、44、59、66、67、69、71、120、673、93、622、608、901、特2、特4路、BRT1等公共汽车前门下车。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