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我们帮你搜集整理的有关《古代南方七洲有何来历,福建有地震历史吗》的问答
本文目录一览
古代南方七洲有何来历?
在远古时代,莆田地形面貌和现在是不一样的。所以民间传说“沉七洲,浮莆田”。七洲现在何处,史无可考。但莆田是由地壳升降运动浮出海面的,确是事实。大约在一百万年以前,台湾是和大陆连在一起的,由于地壳陷落下去,形成台湾海峡,莆田地处台湾海峡的西岸,当时也是属于台湾海峡的一部分,被海淹没。以后由于地壳的升降运动,莆田就缓慢地间歇性上升,由浅滩而蒲草丛生,经围垦而成田地。据莆田县志载,壶公山在古时是露出海面的岛屿,至今山上石穴里还有螃蟹生长着。宋代柯应东有诗云:方壶人伏海中洲,涌出高山不计秋,峰上今犹虫豪带石,穴中时有蟹寻秋。”的诗句。萩芦溪发源于永太县,流经莆田白沙、萩芦、梧塘至江口入海,在萩芦溪中游,现在外度水库的下面约二里许,有一段溪流,名叫“滔子”(莆田人称水母叫“滔”),相传古时在这里出产水母,水母是海中生物,一般浮游在浅海的地方,说明古时海水是满到这里的,从“滔子”上溯五里许,有一村名叫“纲洲”,据说古时这里是一片沙洲,是当时渔民在这里下网捕鱼的地方。现在都高出海面,海水只能满进萩芦溪口二里许的地方。这是地壳上升的结果。
现在的笏石、黄石、华亭等地的小山丘,在古时也只是露出海面的小屿,黄石的天马寨,在南北朝陈朝光大二年(568),莆田设置县治之首,则是孤悬海中的小屿,为海盗所盘据,因建有山寨而得名。在其附近有“土海”,就是古代海的遗迹。因为当时莆田海岸线是在现在白沙镇澳柄岭一带山麓,所谓“澳柄”,就是停船的地方,在清末民初,常有船锭和船绳索在澳柄和石顶一带发现。旧县志载,在梁陈时代,海潮涨时,可以满到南山广化寺前与西门外泗华陂前,黄石大龟屿是海中露的小屿。因此,现在广化寺前洼地时有咸水涌出,我家乡涵江下徐井水多有咸味,笏石下去至海边,有很多农田是盐碱土,下屿一带的井水,几乎全部是咸的,我曾下乡埭头汀岐村,吃的地瓜和地瓜干都有咸味,连汤也是咸的。
至今莆田农村地名,有许多是水名,如:筱塘、横塘、南沟、沙堤、濑溪等,有水旁的地名则更多了。因为地名的命名,是反映当时地方历史 和地理特征。莆田农村地名之所以有水名或水旁,就是当时命名的时候,劳动人民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地名与水连在一起。也就从地名上看当时地理环境的特征了。
至于莆田沿海的岛屿,如南日岛、湄洲岛、 杯岛、黄瓜岛等大小岛屿一百多个,皆是大陆岛。远古时代,岛屿皆与莆田陆地连在一起,所以莆田沿海多是岩岸、海岸线曲折,这是受到地壳长期升降活动影响,引起海水浸入,使一部分陆地受海水包围而成岛屿,孤悬海中直到现在。沿海的海岸线,还在变化。
莆田平原的形成,受地壳升降运动的影响,莆田平原慢慢地间歇性上升,木兰溪、萩芦溪、延寿溪等河流,不断地把泥沙冲积下来,使莆田平原面积渐渐向海扩大。但地球由于自转的作用,地层会皱起来(挤压)或裂开(拉开),这就是升降运动,即造山运动,高山越高了,海沟越深了,有的岩石被挤压、扭曲而破裂,地震就发生。
莆田民间相传:“沉七洲,浮莆田。”是有科学根据的,有沉必有浮,有升必有降,莆田南方有七洲洋,由陆地下沉为海,莆田平原便从海中浮出来,如河流改道一样,一边被冲,一边就积。
近代兴化湾(尤其三江口内港道)正逐年变浅,陡门头、新桥头都沉积变浅,赤港农场是解放后围垦的,比旧海堤内的东蔡村田地,高出五尺左右,这是许多年来兴化湾风潮带来海泥水到此沉积而成,旧堤内海潮进不来,保持原状,建旧堤时堤外是海滩,比堤内低,现在反比堤内高了五尺;平海前海滩,由于面对大海,风潮作用大,每年春夏南风使海 海岸抬高4-5米,秋冬季海 海岸下降低4-5米。平海前外排店面,基本被海潮拉毁一边(只剩一二坎店未毁),前三年我去平海前一看,连内排店面也看不见了,整条街两面都被海潮拉毁了。向后退了三、四十米。这些都是我1954年去平海工作以来亲眼看到的。
还有,平海西边的嵌头村,也是年年被海潮拉掉一些陆地,连嵌头宫也被海潮拉掉,变成海了,“越嵌越不牢”。
赤港越积越高,海退后了,嵌头越拉越进,大陆退后了。
福建有地震历史吗
福建有地震历史。
福建地震介绍:莆田大地震
莆田南日岛外海地震发生于1604年12月29日(明万历三十二年),震级8.0级,震中位于福建省南部的南日岛海外(119.5E,25.0N 莆田乌丘海域),受其影响,莆田和泉州为最。
莆田乡间房屋倾倒无数,池水因地裂而涸,泉州城内外庐舍倾倒,山石海水皆动,复舟甚多。
同安地有开裂丈许者,流水溢出。
漳浦田中陷穴数丈,涌沙泥水。
安溪山崩裂。
这次地震波及浙江省、江西省、江苏省、广东省许多县、市,甚至广西桂林、安徽铜陵、湖南陵零、上海等地。
这是福建省第一个大地震,也是中国东南部迄今为止唯一的 8 级大地震。
扩展资料:
福建地震分布特点:
福建省历史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显示不均匀性,即存在着平静 活跃的强弱起伏交替的韵律现象,具体地说,福建历史地震在时间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两个地震活动期,即1445年至1691年为一个地震活动期(1604年12月29日发生8级地震(明朝万历三十二年),距今411年,
次年七月13日海南琼州发生7.5级大地震),另一个地震活动期自1791年起至今。
目前福建地震活动仍处在活动期内,在上述两个地震活动期之间有一个近100年(1692 1790年)的平静期,期间没有发生大于4.75级地震,因此两个活动期相对独立是明显的。
福建省历史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也可以分为明显的两个周期,即1350-1691年为第一周期,1692年至现今为第二周期,在每个周期里分为4个应变变化阶段,即应变积累阶段,应变加速释放阶段,应变大释放阶段和应变剩余释放阶段,目前福建地震活动正处于第二周期的应变剩余释放阶段。
近几年来闽台地震活动频繁,尤其是1999年9月21日的台湾7.6级大地震及一系列强余震后,福建省沿海地区的地震形势值得重视。
总结:以上问题和解答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