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相信很多人对林奕含被性侵自杀:那些被父母培育出的和你是『曹衣带水』我是『吴带当风』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林奕含被性侵自杀:那些被父母培育出的和你是『曹衣带水』我是『吴带当风』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林奕含被性侵自杀:那些被父母培育出的完美小孩,长大后怎么样了?

台湾美女作家林奕含自杀了。

林奕含在13岁时遭遇家教老师性侵,因此得了严重的忧郁症,不堪精神折磨的她将自己被侵害、 待的经历写成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在小说里,林奕含把自己的经历放在了故事中的四个女孩身上。
林奕含自杀前8天,曾接受过媒体的访问。
视频中的她长相清纯甜美,像极了奶茶妹妹,只不过她是完全素颜的。
更令人惊叹的是她广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思考,她的阅读贯通古今中外,言谈旁征博引,姿态淡然优雅。虽然谈及性侵经历,仍能感受到她压抑的痛苦,但她全程并未有一丝失态的表现。
谁能看出,这样一个完美优雅的女子,竟会在几天后上吊?
林奕含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父母就将她培育得极其完美,是典型的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高三时,林奕含参加大学学科能力测试,获得台南女中唯一的满级分。
不只如此,身高168公分的林奕含还多才多艺,她在台南女中时是排球队长、校刊主编,最爱读《古文观止》和英文原文书,还拿过全国数学科展第一名,被媒体封为“最漂亮的满级分宝贝”。

林奕可真的太完美了,不论是长相,学识,仪态还是道德品质。她完美的就像一件艺术品,望着她让人不禁生出一丝“此人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错觉。
她的美让我觉得心疼,她完美得不真实,完美得脆弱。
视频里,提到童年的经历,她形容自己的痛苦,一连用了三个排比句,那是她的精神科医生对她说的:“你是经过越战的人,你是经过集中营的人,你是经过核爆的人……”,而林奕含则说:“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是房思琪(林奕含小说的女主角)式的 。”
她还说:“这个故事折磨、摧毁了我一生……”
她用淡然的表情吐露出如此揪心的语句。
如果套用“女孩要优雅”的教条,林奕可大概是我见过最优雅的女性了。纵使心在泣血,也绝不在镜头前流露出一个悲伤的表情。
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小孩,男孩被教养得儒雅,女孩被教养得淑女,有极高的道德素质,却不听闻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这样的孩子走上社会,会怎样?
当纯洁的灵魂遭遇到人性的阴暗,那种巨大的反差和震撼,本身对他们就是一种残忍的打击!
更可怕的是,如果这种阴暗直接迫害到他们身上,他们只能感受到伤害,感受到美好被亵渎,却不知道该如何反抗!
他们甚至连哭泣,都不会,因为这是不被允许的!这是不文雅的!
林奕可曾委婉地向母亲求助,她说:“我们家好像没有性 ?”母亲诧异地看着她:“什么性 ?性 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的。”
她曾暗示家人需要帮助,但母亲说师生恋是女生自己发骚。后来,父母更是暗示她被侵害的经历绝不能说出去,说出去她就会变成一个没有自尊的人。
所以,林奕含那隐藏的痛苦,那不能言说的屈辱,只能通过写自传体小说这样的渠道去发泄。但是,这种书写又进一步激起了那些不堪的回忆。
她病得越来越重,痛不欲生,而父母却还在享受着她出书、采访和体面婚礼所带来的荣耀。

罪恶的制造者固然可恶,但更应该警醒的是孩子的父母!因为社会再进步,我们也无法完全消弭邪恶的存在。
身为父母,真的爱孩子,不是把孩子培育成一件供人瞻仰、引人夸赞的完美工艺品,而是让他知晓社会的黑暗,学会保护自己。
要告诉孩子:受了伤,你可以哭泣,可以宣泄,甚至可以骂脏话!
给他爱,让他相信生活的美好,也要警戒他人性里最阴暗的一面。
告诉孩子,无论你遭遇了什么,父母永远都会在你身边。
是的,身为父母,我们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
因为是我们选择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你不能因为她被 了就觉得她不完美了,因为他离婚了,就觉得他给你丢人了,因为他没考上大学,就不配被你爱了!
如果你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孩子的优秀才能换来你的爱,那么你爱的不是孩子,是自己的面子!
若是,还要拿着这虚荣的爱来对孩子进行精神绑架,对他们就是更深一层的伤害。
林奕可死前留下的遗书,还对父母抱着巨大愧疚,她没有说自己有多痛苦,她只说:我对不起家人和朋友。

这样的孩子,早已习惯了把痛苦和屈辱都留给自己扛。
哪怕是被侵害了,她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保护自己,而是父母可能因此要蒙羞。所以,“我不能说,谁也不能说。”
更不敢跟父母倾诉,因为他们明白父母爱的是“完美的小孩”,而不是被损害过的真实的小孩。
林奕含死后,她的父母也发表了声明,称林奕含的死因为童年时遭遇的性侵导致严重的抑郁症。
他们的声明很文雅,很官方,很克制。一如他们 出的林奕含。
即使女儿已死,他们也没有意识到,也或许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所存在的问题。
我当然理解他们的痛苦,也无意指责谁,只是不去反思,林奕含式的悲剧就会不断上演。

我的一位朋友,常年被丈夫家暴,她想要离婚,父母却劝她忍忍就过去了,说离婚了一家人都抬不起头。
于是,我的朋友就忍着。
后来,她被丈夫打死了,是用锤子打死的。那一年她的孩子才2岁。我是在 上看到她死去的消息。
我这位朋友,从小品学兼优,从农村一路考出来,考上211大学,又保送读研,做了大学老师,一直是父母的骄傲。
我的一位学生给我讲过他和父亲之间的感情。
从小到大,无论他做什么决定,只要不是 乱纪的事情,父亲都会支持他。
他说,父亲给我的无条件的爱,让我获得了极大的安全感。

这种安全感强大到什么程度呢?
就是即使他已经去世多年,每当我遇到难处,只要闭上眼睛,仿佛就能看见他站在我面前,用沉稳有力的语气对我说:“儿子,只要你决定了,就去做吧,爸爸相信你!”

于是,再难的事情,我都有力量坚持下去。

父母是孩子的来路和归途,你的接纳和包容会激发孩子生命的力量,这是上天赋予你的天然使命和最神圣的权利。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遭遇了彻骨的打击、伤害、侮辱,哪怕被全世界唾弃、遗忘和鄙视,希望你依然能坚定地告诉他:“孩子,伤害都会过去,你还有我。”
面对孩子的脆弱,我们要做孩子身边最后的守护者,而不是压在骆驼身上的最后那根稻草。

返回目录

你是『曹衣带水』,我是『吴带当风』

授权于瞭望理想国【公众号“瞭望理想国”: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思考了】
2017-08-04 卫风 瞭望理想国
摘要:即使身陷情绪低谷,也要诉说房思琪的故事,这便成了她排遣精神压力的方式和生活的希望。然而,如今一切都不同了。书中的房思琪疯了,现实中的林奕含死了。
文|卫风
「林奕含生前采访视频」

初次了解《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本书的时候,林奕含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前段时间, 热点中“美女作家”、“性侵”、“自杀”的字眼俨然淹没了那个摧毁她一生的“房思琪式”的故事,但谁也不会在意《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到底是以怎样核爆炸的方式一步步将她勒索于精神的边缘。但如果你了解她内心的黑暗,那你会对她的善良更加深刻。
林奕含在生前8天的访谈中说道,“当你阅读时感受到痛苦,那都是真实的;当你阅读时感受到了美,那也都是真实的。”即使身陷情绪低谷,也要诉说房思琪的故事,这便成了她排遣精神压力的方式和生活的希望。然而,如今一切都不同了。书中的房思琪疯了,现实中的林奕含死了。
其实,我最为感到害怕的并不是社会对这个 热点的遗忘,而是人们如何对待“林奕含事件”的落幕。因为就像书后的评论一样,任何关于性的暴力都是整个社会一起完成的。

林奕含说,“李国华算不上风流渣男,就只是个犯罪者。”
“一个偶尔泄漏出灵魂的教书匠,一个流浪到人生的中年还等不到理解的国文老师角色。一整面墙的原典标榜他的学问,一面课本标榜孤独,一面小说等于灵魂。”书中这样描绘了50岁补习班名师李国华的形象,我不禁想象这位老师是如何恬不知耻地顶着一片秃头、表面和善却露着邪恶的淫笑满怀理想地去和少女们谈论着文学。
13岁的房思琪成了他 狩猎的对象,正是因为他发觉思琪内心极强的自尊心,深感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尤为方便。 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都觉得是自己的错,罪恶感又会把她赶回他身边。
在这个无形的社会氛围中,李国华把魔爪伸向思琪长达5年之久。透过思琪的日记,怡婷得知了思琪五年中的遭遇。伊纹姐姐是她们的忘年之交,而李国华借用国文老师的身份使伊纹让步“文学老师”的位置。即使伊纹姐姐的关怀是思琪的一线希望,但在李国华对思琪的暴力加剧之后,终究也无济于事。甚至于不知道内情的众人,尊敬李国华如故,并将房思琪疯掉一事,归咎于伊纹让她读了太多的文学。
思琪在家一面整理行李,一面用一种天真的口吻对妈妈说:“听说学校有个同学跟老师在一起。”“谁?”“不认识。”“这么小年纪就这么骚。”
思琪不说话了,她一瞬间决定从此一辈子不说话了。
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我们的家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 。”
妈妈诡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性 ?性 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性 不就是这样吗。”
思琪一时间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还没开学。
家庭性 的缺失、社会的有色眼镜和自我的厌弃让思琪在痛苦之中更多的是如何解释老师对她所谓的爱和她如何合理地去“爱”老师。例如同样是受害者的郭晓奇在论坛里揭露李国华的罪行后,多数网友留言“所以你拿了他多少钱”、“当补习班老师真爽”、“鲍鲍换包包”……
“我是馊掉的柳丁汁和浓汤,我是爬满虫卵的玫瑰和百合,我是灯火流离的都市里明明存在却没人看得到也没人需要的北极星。”思琪在这种夹缝中的生活和伊纹姐姐的确很相像,伊纹是在钱一维的家暴之下的沉默女性,然而伊纹却仍觉得“没喝酒的一维是世界上最可爱的男人”,以至于到后来流产的悲剧。

从章节中的乐园、失乐园到复乐园,全书沉溺于低沉、悲伤的情调之中。思琪的快乐也只是畸形的青春一角,正如推荐语中骆以军所言“这真是一本懂得缓慢的,充满翳影的光焰,骇丽的疯狂的小说。”
他说,“我只是想找个有灵性的女生说说话,”
她的鼻孔笑了:“自欺欺人。”
他又说:“或许想写文章的孩子都该来场畸恋。”
她又笑了:“借口”。
他说,“当然要借口,不借口,你和我这些,就活不下去了不是吗?”
像李国华对这些少女的情话书中还有很多,“都是你的错,你太美了”、“你现在是曹衣带水,我就是吴带当风”、“我在爱情,是怀才不遇”……在林奕含看来,李国华和胡兰成是相似的。同时让她感到痛苦的是,一个真正相信中文的人,他怎么可以背叛这个浩浩汤汤已经超过五千年的语境?为什么可以背叛这个浩浩汤汤已经超过五千年的传统?
林奕含在发布会上说:“如果你读完后感到一丝一毫的希望,我觉得那是你读错了,你可以回去重读。我希望任何人看了,能感受和思琪一样的痛苦,我不希望任何人觉得被救赎。写作中我没有抱着‘我写完就可以好起来,越写越升华’的动机。我感到很多痛苦,后来是抱着不怀好意与恶意在写。”
她在访谈中提出一个更深层次的困惑,艺术是否可以含有巧言令色的成分?会不会,艺术从来就是一个巧言令色而已?或许,卑微的文学从来无法与物质的欲望相抗衡,巧言令色的到底还是那个深不见底的人心。
你现在是曹衣带水,我就是吴带当风,只不过我们不是一个朝代的。
END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