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对于什么是绿色住宅比房子更重要的是健康和住宅建筑设计 绿色住宅建筑设计分析,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什么是绿色住宅比房子更重要的是健康和住宅建筑设计 绿色住宅建筑设计分析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绿色住宅?比房子更重要的是健康
绿色住宅是基于人与自然持续共生原则和资源高效利用原则而设计建造的一种能使住宅内外物质能源系统良性循环,无废、无污、能源实现一定程度自给的新型住宅模式。
这种住宅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亲自然性,即在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使用运行、维护管理、拆除改建等一切活动中都自始至终地做到管理自然,爱护自然,尽可能地把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实现住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
绿色住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
绿色住宅除须具备传统住宅遮风避雨、通风采光等基本功能外,还要具备协调环境,保护生态的特殊功能。因此,绿色住宅的建造应遵循生态学原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规划设计、营建方式、选材用料方面按区别于传统住宅的特定要求进行。根据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正在研究制定的有关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技术导则,衡量绿色住宅的质量大致有以下几条标准:
l、在生理生态方面有广泛的开敞性;
2、采用的是无害、无污、可以自然降解的环保型建筑材料;
3、按生态经济开放式闭合循环的原理作无废无污的生态工程设计;
4、有合理的立体绿化,能有利于保护,稳定周边地域的生态;
5、利用了清洁能源,降解住宅运转的能耗,提高自养水平;
6、富有生态 及艺术内涵。
规定的绿色住宅标准是什么?
中国 建设部和质量监督检疫检验总局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首次在国标中对“绿色建筑”进行了定义,还强调必须符合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以及室内环境采光、隔声、通风以及空气质量都须符合相关标准。
《标准》对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分别提出了要求,特别是在住宅建筑标准中突出强调了有关室内环境的四项要求:采光、隔声、通风、室内空气质量都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大指标中的从低到高又分为三个级别: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按照一般项目,绿色建筑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每套住宅至少有1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 标准《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中对于城市日照标准做如下要求:大寒日不小于2小时,冬至日不小于1小时。),当有4个及4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有2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设置外窗,房间的采光系数不低于现行 标准的规定。卧室、起居室(厅)、厨房设置外窗,窗地面积比不小于1/7。当一套住宅设有1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一个卫生间设有外窗。
具体而言,绿色住宅的标准有这些:
噪声白天不大于45分贝
住宅能够自然通风
在通风的同时保证节能
室内环境污染控制
绿地人均2㎡
节水率不低于8%
分类回收率90%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08-20,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全面及时的楼盘信息,点击查看
住宅建筑设计 绿色住宅建筑设计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发展绿色节能型建筑至关重要,现代建筑工程必须要结合绿色生态节能经济观念,才能满足当前我国城市化生态建设发展的时势要求。本文阐述了绿色建筑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及重要性,并结合某住宅小区建筑项目,总结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些经验,以期参考交流。【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实践;设计理念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设计应以人为中心,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着意刻划优质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居住景观,为住户塑造都市中的自然优美、舒适便捷、卫生安全的怡然栖息之地。
1、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实践
某小区位于西安市城市中央住宅地段,总建筑面积19.2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6.12万平方米,总户数为1465户,商业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整个用地东西宽100-110米,南北总长近650米。
图1 项目效果图
为满足人们对高档次、高品位、高质量的的生活需求,该小区设计当中坚持以绿色节能为主导思想,注重社区空间的环境优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融合。就此,本文结合该绿色品质住宅设计经验,对当前绿色建筑设计进行简要探讨。
1.1 设计思路
本项目拟建成一个崭新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为此小区配套以高科技为主,环境绿化以小起伏变化的景观绿地为主,并将各种植物穿插其中,以自由的小径进行有机联系创造一个幽雅温馨的超前性、均好性的人居环境。小区内设有必要的生活配套设施,对于住宅的户型:平面布置独具匠心和创意,面积分配合理,保证较高的使用率。立面处理新颖,独特精典,充分体现实用性、艺术性。屋型设计多样性,同时兼顾整体性统一。
1.2 总体布局
在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及区域的特点和优势,采用因地就势、高低错落等设计手法,注重空间环境、视觉环境和地形地貌的结合,充分体现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规划设计构思,在满足住宅建设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提升品位与健康性,追求住宅的舒适性,营造出一个健康的居住小区。
2、小区规划设计理念分析
2.1 新传统主义与新的生活空间的需求结合
在设计时首先需要建立起一种富有活力的社区模式。这种模式既使他们能更好地享受以住一贯的田园风情,更能享受到城市中心区般便利的公共设旅服务。人们的日常居住,工作,交通,休憩可以有机的结合起来,城景交融,物景交融。我们把这种社区称为“新城?新家?新生活”。通过设计使每个居民享受到阳光和绿意的希望社区,创造具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充满人情味的和谐社区,将自然环境和人选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活力社区。
2.2 社会生态性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组织单位,住宅小区社会结构的本身要有一个多样化、立体化、网络化且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多重社会结构体系。这种体系中应该具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居民能够持有共同的生态理念。
2.3 发展协调性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人类对理想居住环境的追求。由于城市生态住区的规划设计目标是满足人类和自然生态环境长期的共生协调发展的长远目标,扭转工业革命以来整体人居环境质量下降的恶果。因此与城市生态住区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的要求也与高速城市蔓延与肓目社会物质文明发展时代不同。城市生态住区提倡现代生活方式的进一步演进,以使住区环境质量能呈现一种良性发展的态势,而不是彼此偏废。
2.4 “价值定位”理念
“按户定位”是价值理念中一个重要的思路。仔细推敲住宅群体的组合形式,通过资源的再重整,化不利为有利,“按户定位”实际上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的另一种具体表达方式。通过整体精心策划,尤其是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景观特色,进行“户型定位”的设计。而且,这是基于对“生活方式”的思考。
2.5 后户型时代
现代的住宅项目设计已从过去重整体,重环境的粗犷手法发展到重户型,重细部的后户型时代,一个成功的住宅设计,不但要整体布局优秀、新颖,而且以户型空间布局,细到建筑装饰的每一个构件,都要精工细作,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创造精品家居空间。
3、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内容和方法
3.1 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
绿色建筑设计对于土地开发和利用的原则,就是在建筑节地与土地资源利用上,强调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充分利用周边的配套建筑设施,合理规划用地;强调能在不增用或少增用土地的前提下,高效利用土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当前,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结合我国国情,结合地铁建设,应优先发展地下 、地下贮库等地下工程。
采用新型结构体系与高强轻质结构材料,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率;也可充分利用废弃的土地和已有的建筑、设施,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如废旧厂房结合现有的树木通过生态恢复后,成为开放休闲场地等等。
3.2 利用可再生绿色能源
绿色建筑寻求自然、建筑与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目前,在绿色建筑中得到最广泛利用的太阳能就是可再生绿色能源。太阳能集热器本身具有防水隔热的作用,这与建筑物屋项的作用具有相似之处,即可以利用太阳能集热设施部分或全部代替屋顶覆盖层的作用,从而可节约投资。
因此,绿色建筑设计就是要把建筑物与太阳能设施实现有机结合,既保持建筑物的整体美观性不受破坏,又最大限度的利用设施与建筑的一体化问题。
具体的设计原则可以表述为吸取技术美学的手法,体现各类住宅的特点,强调可识别性,利用太阳能构件为建筑增加美学趣味,形成独特的建筑景观。
同时,在建筑健康化发展态势下,太阳能与建筑结合目前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设计需根据建筑特点形式,制定完善规范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统一标准;规范太阳能热水器在建筑物上放置和安装;结合建筑与地区特点,搞好太阳能防风、防雪、防雷等安全防护等。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